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嘈潘樟茏鞒て诘挚沽恕U劢鱿抻谒樟鼓芗岢旨柑臁⒓钢芑蛘呒父鲈律稀J紫嗲鸺救艘膊恢挂淮蔚厣运樟袅倩倜穑秸⒉痪茫拇罄亲芾砜峦⒄迷诼锥兀鸺孛芨嫠咚担绻砉芗岢稚�6 周,那将是一个奇迹。
丘吉尔和罗斯福的首次私人会晤于1941年8月在纽芬兰附近阿根夏港停泊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举行。在这次会晤中,丘吉尔强调指出:“当莫斯科陷落。。德国人一进入外高加索的时候。。俄国人的抵抗就会停止。这种观望和悲观的态度,在丘吉尔1941 年8 月给政府内阁的一封信中表露得更加清楚,他一方面同意派代表去苏联举行关于提供援助的谈判,一面又对抵抗的能力表示担忧。信中说:“我建议让比弗布鲁克代表我们前往莫斯科或俄国政府所在的任何地方。我们不希望在俄国举行的会议在9 月的下半月以前就开始,因为我们希望到那时可以知道冬季俄国的前线将在什么地方。”
言下之意,俄国的抵抗能否坚持到9月,倘若到那时前线已改在高加索,谈判则没什么意义了。
英国总参谋部也持这样的观点,它估计苏联的抵抗期限是3—4周。军事专家在作战部和情报部联合举行的各种会议及新闻记者招待会上声称,他们并没有把“俄罗斯即将失败”这一特殊机密当作一回事。
美国人所持的观点距离自己的英国同行并不远。陆军部长史汀生和总参谋部军事计划处的工作人员认为“德国全面完成粉碎俄国的任务至少需要1个月,至多可能是3个月。”
四、闻鼙鼓而思良将
列宁格勒的形势也越来越让斯大林深感不安,同时也对伏罗希洛夫在列宁格勒的表现甚为不满意,尤其是昨天晚上,当他听到普斯科夫失守的消息之后,更是情绪忧郁,心情沉重。
列宁格勒,原称彼得格勒,乃鼎鼎大名的彼得大帝于1703 年始建。经10年大兴土木,此城已是甍栋参差宫殿巍峨,金碧辉煌。彼得大帝遂降旨移首都于此,200 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著名诗人普希金喻为通向欧洲的窗口。200多年后的1917年,十月革命的第一声炮响又从这里传出,此城便又成为十月革命的摇篮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任首都。尽管日后苏联迁都莫斯科,但列宁格勒仍被视为第二首都,自然是要被德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尽快占领这一城市,被德国最高统帅部定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德国陆军元帅李勃指挥的德军北方集群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国家的苏军,与芬兰军队会师,其最终目的是攻占500公里以外的列宁格勒。他手下有两个集团军和一个装甲群及一个航空大队。两个集团军分别是屈希勒尔大将指挥的第18 集团军和布施大将指挥的第16 集团军,近20 个步兵师。另有3个警卫师和2个直辖师。由赫鲁纳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群含第41和第56两个装甲军,指挥官分别是大名鼎鼎的赖因哈特和曼施坦因,共有3个坦克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由克勒尔大将指挥的第1航空队用400架飞机对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支援。
苏军负责守卫列宁格勒以南地区的是西北方面军。司令员是库兹涅佐夫上将,下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防守列宁格勒以北地区,与芬兰军队作战的是北方方面军。为了协调这两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成立了一个兼管两个方面军的西北方面军总指挥部,由伏罗希洛夫元帅任总指挥。
根据战前的战略设想,本来要在边界地区顶住敌人,再把预备队开往前线,增援在边界上作战的部队。战争开始后不几天,苏军最高统帅部认识到预备队不可能在边界附近进行增援,于是部分预备队就被用于稳定局势和救援前方作战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格勒的军事领导机关紧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有300万人口的列宁格勒城中每天动用50万人力,紧急围绕列宁格勒筑起三道防线,最外面的一道,是以卢加城为中心的卢加防线,它南起伊尔门湖西岸的西姆斯克,基本上沿卢加河道前行,直至卢加河注入芬兰湾的入海口金吉谢普,全长300公里。防守此战线的有4个正规军步兵师,3个列宁格勒民兵师,1个步兵旅和一些军校学员。
从战争爆发到7月上旬北方集群虽占领了普斯科夫,但相对于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而言,向苏联境内推进的速度是不快的,尤其是进到卢加防线后遭到苏联军民的拼死抵抗,更使德军在这条防线前面裹足不前。一晃10 天又过去了,希特勒终于沉不住气了,7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他决定乘火车亲临冯·李勃元帅的北方集群司令部普斯科夫。一方面督促李勃尽快攻破防线,拿下列宁格勒。另一方面也作为征服者在如今已被德军占领的苏联土地上走一走,完成他十几年前夙愿。
第二天早上九点,冯·李勃元帅率司令部三位将军,登上了希特勒专列的客厅车厢,希特勒用因失眠而发红的眼睛瞪着李勃有半分钟,这才冷冷地伸过手来。李勃刚要开口汇报战况,希特勒猛地扬起手,示意李勃住口,不耐烦地说:
“我不要听糟糕的战局,更不想听你解释!我给你两个集团军、一个航空队,给了你占领布尔什维克第二首都的机会和光荣,难道就是听你解释俄国人如何坚不可摧吗?法国赫赫有名的马其诺防线挡不住你,可为什么在苏联老百姓匆忙凑和起来的防线面前你就踏步不前?你。。简直让我丢脸、失望,你。。”希特勒越说越气,嘴唇发青,唾沫四溅,说不下去了。一阵歇斯底里之后,希特勒慢慢地恢复了说话能力。突然,冲着低眉垂首而站的李勃说了句:“去看地图!”
希特勒站在地图前,用教训的口吻说:“我命令你,停止对卢加防线的正面攻击。在防线的西翼集中力量猛攻,就是在这里,诺夫哥罗德,和这里,金吉谢普,要猛攻,懂吗?猛攻,狠狠地打!列宁格勒一定要在最近几天拿下来!当然,俄国人会抵抗,但是你应该用凶狠的打击回击他们!凶狠!凶狠!懂吗?!”说完,他用憎恨的目光又盯着李勃看了一会儿,一转脸,丢了一句:“没事儿了,回去吧。”
李勃先是被希特勒劈头盖脸的一通责骂羞得脸上发烧,现在既已经受到命令,于是在三位将军陪同下,默默地也是匆匆地低头走了出去。
以后的三个星期,李勃出动了29 个师的兵力,1200 架飞机近1500 辆坦克,1200 门大炮,对卢加防线展开一次又一次地猛攻、猛炸。炮弹几乎把卢加河畔上的土地翻了个个儿,双方的损失惨重。这是一场拼实力的战斗。虽然,苏联守军常常用超人的毅力弥补实力的不足,但面对着人员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敌人的轮番进攻,不可能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守军人员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因为到处都没有多余的部队可以调用;武器装备供应也很紧张。因此,8 月8 日,德军首先在金吉谢普附近突破了卢加防线,四天后又在中路突破苏军阵地。虽然德军此后向列宁格勒的推进,每前进1 公里都付出很大代价,但仍然以每昼夜2 公里的速度步步逼进。1 个月后的9 月8 日,德军已把列宁格勒三面包围起来,只仅下拉多加湖一边还留下一条通路。其包围圈缩小到用大炮就能直接轰击列宁格勒市区的程度。一切迹象表明,德军马上就要对列宁格勒发起进攻,从希特勒,到包围圈上的每个德国士兵,都认为这是最后一次攻击了,列宁格勒唾手可得。从斯大林,到包围圈内的每个人,都觉得德军攻破列宁格勒城是不可避免的了,列宁格勒的命运危在旦夕。。
斯大林心情沉重,在办公室的大地图前,长时间来回踱步,手拿着烟斗,一会送进嘴里,一会儿又抽出来,就是忘了点火吸一口。他在想着对付的办法:很明显,希特勒急欲攻下列宁格勒,是为了腾出手来扼住莫斯科的脖子。列宁格勒一旦守不住,德军就会和北边的芬兰军队会合,然后便会压向莫斯科。这就是说,列宁格勒的失陷,是莫斯科失陷的前奏。难道伏罗希洛夫不清楚这一点吗?不,当然,他也清楚。但为什么就挡不住德国人呢?人员不足,这是一个理由,可是人少的一方就一定战胜不了人多的一方吗?任何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都没有这么说过。而且,他们倒是能证明恰恰相反的东西。看来决定的因素不仅仅是军队的数量,而是军事领导人的能力。最好,派一个能力强一点的去接替伏罗希洛夫。让谁去呢?铁木辛哥正在西方面军,抵抗着敌人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一线的进攻,他那里也不轻松。沙波什尼科夫,总参谋部这边又离不开他,而且,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怕难担此重任。梅列茨科夫正在对芬兰作战前线,还有谁呢?难道迈真得起用朱可夫吗?这个人才能是有,可就是脾气太倔。。
一想到朱可夫,斯大林心里还有点隐隐的不快。那还是一个月以前的事:当时西南方向上乌克兰首府基辅情况不妙,德军要把坚守在基辅的苏军围住。当时任总参谋长的朱可夫竭力主张放弃基辅,乘敌包围圈尚未合拢,把几十万人的部队撤到第聂伯河以东,可是斯大林不同意,认为放弃基辅会动摇民心和士气,而且还会给希特勒提供粮食、煤及石油的补给,于是下令死守。那天,朱可夫拿着基辅前线刚刚发来的请求后撤的电报,再次来克里姆林宫找斯大林,试图说服斯大林同意撤离。斯大林正和沙波什尼科夫分析着一张作战图,看到朱可夫急匆匆地进来,似乎已猜出几分他的来意,绷着脸问:
“基辅怎么样?能守住吗?”
“斯大林同志,我正是来向您报告。基辅那里非常糟,敌人再有一二天就会完成合围了。因此,我建议,迅速做出决定,放弃基辅,撤离部队,以保存有生力量,如果。。”
斯大林不耐烦地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