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具体症候,在不同部位和穴位进行治疗。分镇静缓解降压法:适于血压较高者,取颈部、骶部、乳突部、气管两侧,臀部的阳性反应区及内关、风池、三阴交;调整、巩固已降血压法:取脊柱两侧,重点刺激腰、骶部的阳性反应区、气管两侧及乳突部、足三里、小腿内侧。另加对症处治的部位和穴位。采用轻度或中等刺激,隔日1次。本组150例治疗7~114次后,35例显效,87例改善,28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内经·刺疟篇》)。
凡人无病,或坐卧,或酒后,陡然即死者,名旺痧。将本人口内,用铁器撬开,以银簪刺舌下小有筋,血出即活,不可刺正中。又方:以闷醋灌下,即刻治矣(《串难外编·起死门》)。
急痧将死:将口撑开,看其舌处有黑筋三股,男左女
右,刺出紫血一点,即愈。刺血忌用针,须用竹箸,嵌碎磁碗尖为妙,中间一筋,切不可刺。(《串雅外编·起死门》)
治中恶方:葱心黄刺鼻孔中,血出愈。(《备急千金要方》)
卒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仆,奄忽而绝,皆是中恶之类。疗方:取葱刺鼻,令入数寸。须使目中出血乃佳,一云耳中血出佳,此扁鹊法(《外台秘要》)。
粗长针点刺承浆穴治疗热性呕吐证
在承浆穴点刺放血,治疗热性呕吐证,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操作方法是:选用长三棱针一枚,左手扶持穴位,右手持针施以点刺,刺后双手挤提穴位,令其出血(《针灸处方集》)。
针灸治疗妊娠呕吐有较
先灸中脘,足三里5一10分钟,再用毫针点刺金津、玉液使之出血,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共治疗妊娠呕吐20例,症状消失者10例;症状减轻9例;1例无效(《中医杂志》)。
针挑耳尖穴治疗急性结膜炎30例初步报告
以针挑耳尖穴为主治疗急性结膜炎30例,痊愈15例:进步4例,无效1例。取穴以耳尖穴挑点为主(将耳向前折,挑耳尖之上方,挑破后挤出一些血来)。配上睑针挑点三处:上睑1,在上睑中部,正对瞳孔,距眼睑缘0。5厘米;上睑2,距上睑1内侧约1厘米处;上睑3。距上睑1外侧1厘米。操作时,如两侧眼疼,第一次取耳尖(双),配上睑1(双);第二次耳尖(双),配上睑2(双)。上眼睑局部各针挑点交换使用,每天1次(《江苏中医》)。
凡被咬伤,应对伤口立即进行处理,宜用针刺出血,或用药筒拔之,使毒素外出(《串雅内编》)。
凡被蛇咬伤之后,应先在创口近心端进行结扎,阻止淋巴静脉血回流,以防毒液扩散,但须每隔2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免肢体因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坏死,一般在l一3小时后解除绑扎。其次立即用消毒针将伤口挑破,拔出毒液,并用手从肢体近端向远端挤出毒液或用吸器(如火罐)拔出毒液,然后用盐水冲洗伤口(《串雅外编·说明》)。
诸疮:瘰疬疮。灸肩井、曲池、大迎。针缘唇疮去恶血(《针灸聚英》)。
流行性感冒
皮肤针疗法:对于发热而汗不出者,沿背部膀胱经进行扣打。
罐拔疗法:对于发热而不出汗者,刺大椎穴出血后再拔罐,或于背部风门、大杼拔闪罐,头两侧剧痛者,太阳穴刺络拔罐。
颈淋巴结结核
皮肤针疗法;取颈部结喉两侧,项背两侧沿膀跳经叩打至阳穴即可。颈部病灶区,在其周围呈环形叩刺。
割治疗法;取穴处方:①患者大椎穴处,有如针尖大之红色小点,又旁开了指下1寸,两侧也有同样小点,用头号针消毒后,斜刺红点3~4分,有5一6根白色纤维、用刀割断,挑3次。一周后再检查,第3-5胸椎如有红色点,同样割挑,而后贴上膏药(血竭15克,儿茶15克,冰片12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五倍子30克。上药研细,白蜜调匀,摊白布上,贴患处)。②让患者将脚洗净,涌泉穴常规消毒,局麻后用刀划破皮肤,2分深,l寸长,将皮内的小颗粒取净,戴上生肌药(珍珠0。5克,端香0。1克。血竭0。5克,乳香0。5克,京牛黄0。5克,共研极细末备用),再用绷带包扎。左病割左,右病割右,两侧病双侧割,两周方能走路,100天可痊愈。
挑治疗法:取穴:八髎、髎间。可分组挑治,如双上髎,双上髎间、双次髎、双次髎间,或找取背部红色疹点以及鸠尾穴挑治。
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皮肤针疗法:叩打颈后、尾骶、气管两侧,及肢体不遂的局部,按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顺序叩。
拔罐疗法:取穴:背侧第一测线穴位及肩髃、曲池、合谷、承扶、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涌泉、申脉、足三里。根据症状选择穴位,一般拔6一8罐,每次留罐10一15分钟,每日一次。
单纯性甲状腺肿
挑治疗法:取穴:腺肿阿是穴。治疗时用左手将肿块提起,向肿块内稍压迫,使肿块皮肤稍紧张,皮肤消毒,用26~28号毫针快速从中央部穿过或刺入结节中心,并迅速出针,每针刺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切忌刺破血管,仅毫针在腺肿内轻轻挑动。
癫痫
皮肤针疗法:取穴:十宣、手足心、后颈腰骶部。
挑治疗法:取穴:长强上5分、l寸、1。5寸处3穴。挑皮下组织,每周批治1次,3次为一疗程.
三棱针疗法:取穴:在龈交穴处发现有一米粒大的小疙瘩,三棱针挑破,放出少量血液,或手术切除。
荨麻疹
三棱针疗法:取穴:耳壳背面第二条小静脉。每次选耳背第二条小静脉2一3个刺激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周治疗一次。
皮防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颈椎至尾骶部)、耳前、下颌部。
水气罐疗法:取穴:大椎与心俞上下左右各旁开二横指。配曲池,合谷、委中、血海、三阴交、足三里、中脘、内关。以大椎与心俞为标准,在其上下左右各拔四罐,而后在配穴及其上下二横指再拔两罐(《实用针灸学》)。
皮肤针治疗妊娠呕吐
即用皮肤针在双侧眼睑周围、眉弓上部、前额部、两颞侧、耳廓前、后颈部,以及骶部进行叩打。由于叩打部位不同,叩打的方法也不一致,可用环形、横行、纵行的刺激方法进行,每个部位的刺激以4一5行(或圈)为宜。如喉部有阻塞感者,可加刺颈前甲状软骨周围皮肤。为了提高效果,在施术中需患者试用中度咳嗽,以期震动咽喉和气管的方法配合治疗(《新医药学杂志》)。
针刺拔罐法治疗多发性疖肿7例介绍
取天宗、灵台、中枢、身柱,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立即用中号火罐拔之,10分钟启下,可拨出深紫色的血液若干,然后再用酒精棉球擦净即可。重症可同时在委中穴的皮下浅静脉处放血3毫升,7例病人经一次治愈者3例,2次治愈者2例,3次治愈者2例(《哈尔滨中医》)。
梅花针与拔罐配合治疗风疹
操作方法是:先取梅花针一枚,沿着脊椎两侧(即膀胱经线上)自大椎处向下叩打,每针距离约1寸远,刺到第5腰椎处为止(针具与所刺激的皮肤均须消毒)。然后再取酒精棉球将叩打部位擦湿,用中号罐子一个投火后,立即叩在大椎旁的穴位上,将罐缓缓向下推动,状如虫行,推至第5腰椎处为止。两侧均如此操作,早晚各1次(《针灸处方集》)
落枕
皮肤针及刺络拔罐法:局部皮肤针叩刺,使皮肤潮红,
并出少量血液,如加拔火罐,则效果更好。
腰扭伤
用皮肤针叩刺或用辊刺筒辊刺局部至出血加拔火罐.急
性扭、挫伤出血量可稍多,慢性劳损出血最宜少些。如劳损部位比较广泛时,也可用馄刺拔罐法或走罐法。
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压痛部位先作叩
刺至出血,再以排罐法拔火罐。根性坐骨神经痛可在夹脊穴处,干性坐骨神经痛可在腰骰部压痛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再加投火罐.肋间神经痛可在痛部刺络拨罐。
神经衰弱
用皮肤针或辊刺筒在肩胛间区到腰骶关节脊柱两侧距正中线0。5~3寸的区域内进行轻刺激,使局部皮肤潮红,亦可加拔罐(排罐法)。
丹毒
局部用三棱然散刺或皮肤针叩刺,至局部微量出血,也可再加拔火罐。每天治疗1~2次。湿疹也可参照此法(《针灸治疗手册》)。
挑痧法
适用于病毒留连于卫气营血所致的发热不退,神疲嗜睡,皮肤干枯色晦,皮下隐约有斑疹,烦躁不安,全身酸胀和舌灰色等症。
部位:随经络穴位挑皮下黑褐色的小点或红色疹点,取穴方法与针灸相同,但也有不按经络穴位,而随病症部位所见疹点散挑的。
操作方法:选用大号缝衣针一枚,先把针具和所挑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随经络选挑穴位或病症出现严重的部位,用针挑皮下疹点的纤维,直至纤维挑尽时,再挤压挑口排血,至血色变鲜红为止,然后用酒精或生姜片涂擦伤口即可(《癌病民间疗法》)。
治肝疟,穴刺足厥阴见血。
治胃疟,穴刺足太阴阳明横脉出血(《普济方·针灸》)。
史记扁鹊之言曰,疾居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普济方·针灸》)。
委中放血
委中出血,却能解暑秽,消血毒,不仅善治霍乱之吐泻,即一切梅毒恶疮,针之出血,当亦能立见消散也(《针灸经穴图考》)。
针刺长强穴治疗癫痫证55例临床观察
针刺长强穴治疗癫痫证55例,近期有效率达90。5%。施术时患者取膝胸卧式,穴位消毒后以左手将穴位局部组织捏起,右手持三棱针重刺长强穴及其前后左右各一针,深达2~3分,呈梅花形,四点距长强穴各5分,然后挤压使局部出血,再用干棉球将血擦净。如此每周针刺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等一个疗程后,休息一个月,如再犯继作第二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