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封建社会不能明讲,便借鬼狐说教。这就把神鬼故事的社会性主题倾向,进一步还原到处于特定历史环境的创作者自身的现实思想的基础上来加以分析,触及到神鬼故事的艺术“幻想性”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特征——借鬼狐说教。同时,还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具有民主性思想的作家身上带有普遍性的创作心理矛盾。这种矛盾艺术化地表现在作者的创作构思上,同时也反映在具体的情节和形象当中。
  毛泽东在读《聊斋》写的批语中提到的《白莲教》,说的是白莲教首脑徐鸿儒,“得左道之书,能役鬼神”。他以迷信方法,封官许愿,聚集党徒达万人,与官兵作战,战中派两个女子骑木马,挥木刀与官军将领周旋,竟将该将领累死。行文中作者对白莲教多有眨意,称为“贼党”,故毛泽东认为表现了“封建主义”,但作者也描绘白莲教义军的勇敢机智,所以说“对农民有些同情”。
  毛泽东认为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细侯》,说的是教书先生满生同妓女细侯相爱,为筹钱为细侯赎身,满生吃了官司。被迫远走他乡。一有钱的商人为得到细侯,假造满生的绝命书寄给细侯,遂从鸨母那里把细侯买了过来。后满生归来,才同细侯破镜重圆。
  毛泽东认为,鬼魁志怪之作,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他说蒲松龄很注意“调查研究”,广采素材来源进行加工,也是有依据的。《聊斋》故事,一部分是亲身见闻,如《地震》、《跳神》等篇;一部分是承袭过去的怪异小说题材而发挥之,如《续黄粱》、《莲花公主》等;更多的则是取材于当时民间的传说。关于后者,作者在《聊斋自志》中说得很清楚:“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另据邹彛度杪侍浮吩兀阉闪湓谛创耸槭保I璨柩套拥琅裕凹姓吖厍坑胗铮哑嫠狄欤嫒怂薄S纱丝杉蠖硕痢读恼吠猓苟亮艘恍┯胝獠啃∷涤泄氐谋始鞘榧
  此外,在1942年4月同何其芳等人的谈话中,毛泽东还谈到蒲松龄写《聊斋》的其他优点,特别对其描写生活细节的真实和细致十分赞赏。为此,还举出一篇题目叫作《狼》的短小作品,以它为例子来说明作者蒲松龄的难能可贵之处。他讲了那个故事。一个屠夫在黄昏中走路,狼追着他。道路旁边有晚上耕地的农民搭的窝棚,屠夫就到那里面去躲。狼把前爪伸进窝棚。屠夫赶快捉住它,不让它逃走,但又没有办法杀死狼。屠夫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刀子。后来他就用这把小刀割开狼的前爪皮,用吹猪的方法使劲吹。吹了一阵,狼不大动了,才用带子绑住。他出窝棚去看,狼已经胀得像小牛一样,腿直伸不能弯了,口张开不能合了。于是他就把狼背回家去。毛泽东讲完了这个故事,笑着说:蒲松龄有生产斗争知识。 
76。际关系应该这样(读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
  [原文]
  里有陶生望三者,夙倜傥,好狎妓,酒阑辄去之。友人故使妓奔就之,亦笑内不拒,而实终夜无所沾染。常宿部郎家,有婢夜奔,生坚拒不乱,部郎以是契重之。
  (秋容、小谢)与(陶)生竞读,常至终夜。小谢又引其弟三郎来,拜生门下。生令与秋容执一经,满堂咿晤。生于此设鬼帐焉。部郎闻之喜,以时给其薪水。积数月,秋容与三郎皆能诗,时相酬唱。
  ——摘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一篇好文章,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的和平等的。
  ——毛泽东读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82—83页)
  [解析]
  《小谢》,写倜傥正直的书生陶某,身处鬼魁惑人的宅第,不受女鬼小谢、秋容的诱惑,并教她们读书写字,通事明理,从而使这两个女鬼由敬慕而爱恋上陶生。后来陶生因事入狱,小谢、秋容奔走相救;秋容被城隍词黑判抢去,也得陶生搭救。女鬼的善良、勇敢、多情,和她们同陶生的和睦互助、真心相爱的关系,感动了曾道士,称赞“此鬼大好,不宜负他”,施展法术,帮助小谢、秋容还阳复生,促成陶生和她们的结合。毛泽东读后的批语,从人鬼恋的故事中挖掘出强烈的积极的社会价值,也表现了他的平等、民主的社会理想。毛泽东的批语,写在1955年9月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聊斋志异》第526页上面。 
77。歌颂李克用父子(读严遂成《三垂冈》)
  [原文]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严遂成《三垂冈》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田家英同志: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一查,告我为盼!毛泽东十二月二十九日
  三垂冈诗一首: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诗歌颂李克用父子。
  ——毛泽东1964年12月29日致田家英信(见《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第11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解析]
  三垂冈之战,是后唐庄宗李存勋在其父李克用病死后嗣位晋王之初发生的一场战役。唐天祐五年(908年),李存勋率军埋伏在山西上党附近的三垂冈下,乘天有大雾,攻破后梁拥占的夹城,斩万余人,俘获对方将领数百人。们日五代史·庄宗纪》接着叙述道:“梁祖闻其败也,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猪犬耳。’初,唐龙纪元年,帝(李存勋)才五岁,从武皇(李克用)校猎子三垂冈,冈上有玄宗原庙在焉。武皇于祠前置酒,乐作,伶人奏《百年歌》者,陈其衰老之状,声调凄苦。武皇引满,搏须指帝曰:‘老夫壮心未已,二十年后,此子必战于此。’”毛泽东很可能就是读到这段叙述,记起了年轻时读过的严遂成的《三垂冈》一诗,从而写信给田家英让他查一下,并凭记忆写下了这首诗。
  严遂成(1694—?),字崧瞻,又字海珊,浙江乌程(今吴兴)人。雍正年间进士,善作咏史诗。有《海珊诗钞》留世。其《三垂冈》所写的,便
  是我们前面说的那段史迹。根据现存的《海珊诗抄》查对,毛泽东凭记忆写下的《三垂冈》与《海珊诗钞》中的《三垂冈》有两字不同;即第四句“连城犹拥晋山河”中的“犹”字在《海珊诗钞》中为“且”字;第七句“萧瑟三垂冈下路”中的“下”字在《海珊诗钞》中为“畔”字。但是,在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卷2第62则中,袁枚所引的这首《三垂冈》诗,恰好与毛泽东记忆中的一样,即将“且”字写作“犹”字,将“畔”字写作“下”字。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毛泽东是从《随园诗话》中读到并记下这首《三垂冈》的;另一种可能是,毛泽东和袁枚所见到的是同一种版本的《海珊诗钞》或收录了严遂成《三垂冈》诗的某种书。
  不管是哪种可能,都说明毛泽东对这首诗是很喜欢的,读后几十年尚能全记得。该诗题旨,也诚如毛所说的,是“歌颂李克用父子”的。李克用、李存勋父子,开始是一意扶持唐朝江山,朱全忠篡唐,另立后梁王朝,他们与之连年奋战,终于灭掸后梁,建立后唐王朝。说起来,确为英雄之辈。 
78。看出兴亡(读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等)
  [原文]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
  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
  青家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看出兴亡
  ——毛泽东读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3页)
  [解析]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朝著名的满族词家。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自幼修文习武,于康熙年间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晋升一等,曾受康熙之命到黑龙江呼伦考察沙俄侵扰的情况。但其本性淡泊,无心于功名,读书好学,特别擅长填词。其词风颇近于李煜,多写离别相思或怨夏悲秋的个人生活感受,直抒胸臆,婉约清新,哀怨凄绝。有词集《侧帽集》、《饮水词》传世。由于多次出塞,纳兰性德也写过一些边塞景物生活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内含。毛泽东是在龙榆生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9月版)里读到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的。这首词明白晓畅,在苍凉旷漠的塞外河山的描写中,透出些许历史、江山的苍桑感。所以毛泽东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兴亡”。此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还选了纳兰性德的好几首悼亡言情之作。如《菩萨蛮》四首、《临江仙·寒柳》,毛泽东在这些作品旁边批道:“悼亡”,又在其《清平乐》(“风鬟雨鬓”)旁批道:“赠女友”。 
79。中国古典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读曹雪芹《红楼梦》)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摘自毛泽未1964年8月18日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见龚育之、宋贵仑《“红学”一家言》,《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220页,三联书店1986年版)
  你现在也看《红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