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京悠悠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
  正是这种原因,才有所谓“中华思想。”
  所谓“中华思想”,就是说“世界”是中国。
  远离“世界”,处于各个角落中的部落,虽然勉强算是国家,但由于他们得不到中国皇帝的恩惠,实际上被中国视为可怜的番邦。那里的人们,很想获得皇帝的恩赐,不辞万里,带贡品前来朝拜。
  中国历代统治者认为中国之外的国家,只不过是保护国或土侯而已。中国当然不能对他们采取对等的态度,只能用慰抚的方式进行交往。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也好、葡萄牙也好,均被视为番邦。他们与中国在广州进行的交易,都被认为是对中国的“进贡”。他们从遥远的地方将各种特产献给中国,而中国为了安抚他们,也将本国的特产赐给他们,以示褒奖。
  从中国的角度看,知道世界上还存在着平等的国家,大约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事。
  中国的六部制度起源于北周【注】,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清政府所设六部如下:
  户部——管理税收、财务。
  吏部——管理民政、人事。
  兵部——管理军事。
  工部——管理治水、土木、建设。
  礼部——管理仪式、典礼。
  刑部——管理司法。
  
  【注】 三省六部制源自隋唐。原作者误作北周。——译者注
  
  过去,中国的历代王朝和外国交往时,在礼节接待等方面,多半由“礼部”处理。“户部”掌管和外国人做生意,收纳进口税等事宜。由于存在不少问题,鸦片战争之后经过相当长时间,好容易才设立了“外务部”。
  三千年以来,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沿用六部制度。由于六部的数字是六,人们一直对六表示敬意。但鸦片战争后,不能再拘泥于六这个数字了,于是将兵部分成陆军部和海军部。此外,还设置了邮政部和学部。
  清政府的各部长官均称“尚书”。每个部有满族、汉族尚书各一名。负责财政的户部的满族尚书由那桐担任,而汉族尚书则由被称作“硬骨头汉子”的鹿传霖【注】担任。
  
  【注】 鹿传霖(1836—1910)清末直隶定兴人(今河北省),字滋轩,同治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四川总督。1900年(光绪26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募兵三营护送西太后逃至西安,之后授两广总督、军机大臣。回京后,兼督办政务大臣。1909年(宣统元年)任东阁大学士。——译者注
  
  总之,中国衙门相当复杂,而外务部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机构,除尚书外,还设有“总理大臣”、“游说大臣”。
  当时,外务部的总理大臣由清朝的实力派——军机大臣庆亲王兼任。
  庆亲王是清朝有名的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永璘之孙。无论从出身门弟,还是从才于看,此职除庆亲王之外他人莫属。
  策太郎看到名单中所列庆亲王之处,都用铅笔注上:
  “此人特别吝啬”。
  在庆亲王名字旁边则用铅笔记上两个名字:
  陶大均——主管行政杂务。
  萨荫图——俄语翻译。
  看来,任用陶大均,与那桐重视文保泰有关。后者萨荫图,可能是和俄国关系密切而设置的俄语翻译吧。
  辅佐总理大臣的游说大臣,原由王文韶担任,最近却由那桐亲自担任了。
  目前,外务部尚书中的汉族尚书由瞿鸿机担任,满族尚书则由那桐兼任了。
  由此看来,外务部由庆亲王和那桐掌握着实权,而且二人属同一派系,可以说是坑邃一气。至于与此二人关系密切的文保泰,则是代办杂务的重要人物。
  要买通这些人,花钱少了是不行的,非花费惊人的巨资不可。当然,从表面上说,庆亲王、那桐都不会直接沾污自己的手。所谓代办杂务,当然非文保泰莫属了。
  策太郎将胳膊放在桌子上支撑着身子,一边仔细看名单,一边思考各种问题。
  此时,他好像感到自己的国家即将被卷入到巨大的漩涡里似的,顿时觉得眼前一片昏暗。
  想到这些,他身体不由得发起抖来,过了许久尚未平静下去。

五、北京绝景值百万
  每个人当接受一项任务时,都希望了解那项工作的性质和意义。策太郎不断询问那须启吾,就在于此。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知道了别人提供的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舞台,任何人都会兴奋的。可是,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只是极少数人。多数人的工作并非不重要,然而,在整个历史舞台上,他们仅仅充当小角色而已。
  人世间这个舞台实在太巨大了,人们往往看不起那些不显眼的角色。
  就像齿轮上的传动齿,缺一个也不行。但是,在庞大的机器里做一个轮齿,不分昼夜地转动着,真是多么孤寂啊。
  当策太郎从整个人类一直想到个人的命运时,不禁感到做轮齿的悲哀凄凉。
  那须在离家时对策太郎讲过,两个小时以后才能回来,可是不到一小时他就回来了。
  “您回来得真快呀。我还没有让老妈子做饭呢。”
  策太郎看着那须说。
  “现在来不及吃饭了。情况紧急,咱们一定要分秒必争。稍有疏忽,就会被俄国搞垮。你怎么这样悠闲自在啊!喂!咱们立刻走。”
  那须说完,拉着策太郎的手腕。
  “上哪儿去?”
  “到文保泰家去。”
  “去干什么?”
  “唠叨不休地问为什么,真讨厌!……得了,咱们边走边谈吧。现在不可能坐着慢慢讲。”
  看来,一定是发生什么紧急的事了。。
  那须把策太郎连拉带扯地拉了出去。
  出了胡同口,看见近处停着一辆马车。
  那须指了指马车说:
  “那是公使馆派来的车。咱们说话要小心,千万别让马车夫听见。干脆,在上马车之前,我把你的任务交待清楚。”
  “这么几步路就能讲清楚?”
  他们离马车的地方最多不过三、四十米。
  那须走得特别慢。
  正因为发生了非同小可的事,他才突然变了样。
  “你的任务是,”那须用急促的语调说。他的脚步移动得很慢,说话的速度却像连珠炮似的,“把钱交给文保泰。为了阻止清政府和俄国订立第二次撤兵协定,就要用重金收买清政府的要人。”
  “现在钱在哪儿?”
  “我拿着呢。”
  那须说完,略微打开皮箱给策太郎看了看。
  这已经不是一小时前他匆匆忙忙离家时拿出去的那个皮包了,而是一个很高级的旅行用皮箱。
  “怎么给他。”
  “只要交给他就行了。”
  “一共多少钱?”
  “分两次交。今天给庆亲王七十万、那桐三十万,总共一百万。”
  “您说的‘万’是指什么?’’
  “日本钱。”
  “嗬嗬……。”
  当时,有一千块日元的财产已经可以说是富裕之家了。
  城市也是极少拥有万元家产者。如果是百万日元,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巨资了。
  “第二次交款,再给他们两人二十万元就够了。此外,文保泰提出要咱们给他五万日元。”
  “那小子?……那小子又没有什么能够扭转时局的本事,给他那么多钱,太不像话了……”
  “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他也决不会白白做中间人吧。”
  “要是耐着性子和他讲价钱,肯定会便宜些的。……这家伙!开口要五万日元,简直是开玩笑!”
  “那么,你去和他磨嘴皮好了,他也许会让让步,少要一点。但是,现在来不及了,已经没有讲价钱的余地。俄国公使莱萨和庆亲王已就第二次撤兵协定达成协议,甚至还签了字。”
  “那怎么办?……”
  “幸亏还没有办完批准手续。”
  清政府的批准,是要得到西太后的许可。
  自从发生义和团事件以来,西太后尝过苦头,极少插手外交事务。所谓批准,仅仅是形式而已。凡经庆亲王过问的事,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都不会改变的。
  “什么时候正式批准?”
  “今天庆亲王拿着协定书,进宫晋谒西太后。真险啊!据说,知道内情的人以为事情即将办妥。也就放心了,殊不知在什么地方把秘密泄露出去。他们认为即或被日本方面知道,日本也将措手不及……到现在为止,我们已掌握了不少这方面的情报。你不是也知道一些吗?”
  “那么,庆亲王晋谒西太后有什么结果呢?”
  “事情也是凑巧,不料,正在这时,西太后感冒了,没有见成。庆亲王讲,等明天西太后病好了再办,于是退了出来。……我们得到了这个情报后,急忙研究对策。”
  这时,两个人距马车只有五米远了。
  那须干脆停了下来。
  “看来,咱们工作得很出色了?”
  策太郎看着那须手里的皮箱,问道。
  “哎!不管怎么样也要设法……问题是钱的数目和交付的途径。至于俄国的动态,至今尚未了解到,一定要瞒过他们。另外,和银行打交道,也要多加小心,千万不要张扬出去。同时,也不可能全部付现款。总算是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谁去交涉钱的?”
  “是我的上司。当然,我不能把名字告诉你。何况他也不是公使馆的正式职员。”
  “那,那么和谁打交道的?”
  “一个叫陶大均的老头子。他是庆亲王的秘书。另外,我们决定由文保泰交款。交款时,双方各派两个人,由各自指定对方的人出席。咱们只能指定文保泰了。……而对方则指定了你。真不错啊,你呀l我把你从东京叫来,是派上用场了!”
  “是吗?……”
  从遥远的东京来到北京,仅仅当名交款的证人,这是策太郎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的。
  策太郎想,自己未能通过文保泰设法了解清政府要人动态,但是却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俄国的策划活动。
  参谋部派来的情报专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