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云人物汉武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友好的姿态,他为了鼓励匈奴人不与汉朝作对,就把於单封为陈安侯,以显示汉朝博大胸怀。可是於单不太适应中原的生活,没过几个月就死了。而匈奴内部伊稚斜打跑了於单,就以军臣单于弟弟的身份高登单于宝座。 
  这时,汉朝宫廷内也正在大办丧事,原来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去世了。王太后的去世,汉武帝很是悲伤,他克尽孝礼,为母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为了安息死者的亡灵,汉武帝在这以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直没有动用兵符,汉朝和匈奴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暂时停了下来,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 
  匈奴新立的伊稚斜单于却是个好战之徒。他一上台就企图夺回河南地,报仇雪恨。他看到汉武帝为王太后服孝而暂时放弃了对匈奴的大规模打击,就变本加厉地攻击汉朝边郡,掳掠边民。 
  从公元前126年冬到公元前124年春这两年的时间里,汉朝军队一直处于防御状态,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反击。伊稚斜单于气焰很嚣张,接连不断地攻击汉朝北疆,他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春天刚刚夺取单于位置不久,就领数万人攻击代郡,汉朝代郡太守共友竭力反击,被匈奴兵杀死。匈奴兵掠汉朝一千多人口退回去了。等到秋雁南归的时候,匈奴骑兵又踏着枯草偷偷地侵到雁门郡内,杀掠雁门郡内百姓一千多人。这两次南侵使伊稚科单于尝到了甜头。 
  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伊稚斜单于又举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南侵,他知道汉武帝因为丧母不会派大军反击,所以就派出了九万大军,分成三路南侵,企图能得到比上次更大的收获。匈奴骑兵分三路,每路三万人分别攻击代郡、定襄和上郡三个目标,汉朝北方边郡烽火连天,又不能互相救助,只能困守待援。但是,伊稚斜单于也不敢在汉朝境内滞留时间太长,因此他在纵兵杀掠一番之后,俘走了几千汉人就退回去了。 
  匈奴右贤王也乘机向南进犯,因为河南地被汉朝占有并筑朔方城加固防守之后,就等于断了他的财路,他也想报仇雪恨,就多次派兵侵犯河南地,有时攻击到朔方城下,汉朝军吏共同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损失惨重。汉武帝忍无可忍,不得不下决心追歼匈奴,从根本上打击匈奴。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的春天,汉武帝下令第五次对匈奴用兵。汉军踏上刚刚吐绿的草地,再次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次用兵,规模很大,并且开始由国内的防御转变为在匈奴境内追击匈奴。汉武帝下令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河南地北边的高阙出发,作为这次出兵的统帅。卫尉苏建被拜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地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各领一部人马,他们一齐从朔方城出发。另外东部一路由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一带一起北上。 
  车骑将军卫青统帅六个将军和十多万人马大举进入匈奴境内。他们东西线同时出击,但重点是在西线,东线只是起牵制和策应的作用。 
  匈奴右贤王刚从河南地大掠一番返回,正在帐中饮酒作乐,回味这次入侵的收获。他手下报告说汉武帝已经派卫青又率大队人马要找他报复,心中一惊。但他又想此地距汉境一千多里,估计卫青集结好军队再走这么远的路,得需要几天的时间,右贤王就决定就地休息,明天再往北转移也不迟。 
  可是右贤王打错了算盘,卫青集结军队速度很快,而且又是从凸出到匈奴境中的河南地起兵,实际距右贤王居住地仅有六七百里。卫青挥兵北进,在日落前把右贤王的居住地团团围住。 
  手下人的报告把右贤王的酒吓醒了,他听说汉军忽然包围上来,不由得惊恐万状。他慌慌张张地备鞍上马,带着一个心爱的小老婆和几百名心腹骑兵乘着夜色突围逃跑。卫青听到报告,马上派轻骑校尉郭成等人猛追不舍。由于右贤王熟悉地形,所以在郭成等人追了几百里地时,终于被右贤王甩掉了。郭成只好空手而回。而汉军在包围圈内却收获不小。汉军镇压了匈奴兵的顽强抵抗,活捉右贤王手下的副王十多人。同时被俘获的还有一万五千多人和近百万头牲畜。 
  卫青下令班师回朝,胜利的消息早就由人飞快地报告到汉武帝那里去了。汉武帝见又取得了一个大胜利,欣喜若狂。他马上叫过一个使者吩咐了几句。 
  卫青的军队喜气洋洋地返回边塞。在塞上站满了欢迎的军民。卫青刚到塞下就看到汉武帝派出的使者恭立在城门前,使者手捧着一封大印,对卫青说:“皇上令臣持大将军印,即在军中拜为大将军。”卫青拜谢接过大将军印。将士们一片欢呼。属将们将军队交归大将军管辖,汉军吹得胜号返朝。   
  匈奴境内追亡逐北(2)   
  汉武帝再次奖励这次出击的有功人员。他对臣下说:“大将军卫青亲自率领士卒,出师大捷,擒获匈奴副王十余人,立下汗马功劳,朕决定再加封卫青八千七百户。”汉武帝觉得卫青屡立战功,就别出心裁要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他下令封卫青的大儿子卫伉为宜春侯,另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分别被封为阴安侯和发干侯。汉代时从汉高祖那传下来的规矩;非功臣不得封侯。而汉武帝却把卫青的三个儿子一齐封侯,尚属史无前例,可见汉武帝对卫青的战绩太满意了。 
  大将军卫青见到汉武帝时再三谦让说:“臣有幸得在汉家军队里,依靠陛下的神威才使军队取得了胜利,这也是将士们共同力战取得的功劳。陛下已经给了臣很高的封赏和荣誉,又增封臣的三个儿子为侯。可是犬子小的尚在襁褓之中,没能为陛下立下一点功劳,陛下却裂地分封他们为侯,这不是臣在军队里勉励将士们奋力拼杀的本意。犬子卫伉等三人又怎敢受封呢?” 
  汉武帝坚持原议,他对卫青说:“朕并不是忘了将士们的功劳,现在正在安排他们的封赏呢。”把卫青劝了回去。 
  汉武帝除了重赏大将军卫青之外,又下诏给御史,对其他有功人员进行封赏,他说:“护军都尉公孙敖三次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总护诸军,擒获匈奴副王,战斗有功,因此封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沉跟从大将军北出置浑关塞,包围匈奴右贤王的王庭,指挥部下擒获匈奴副王,故封韩沉为龙额侯。骑将军公孙贺和轻车将军李蔡都因擒获匈奴副王有功,分别封为南印侯和乐安侯。” 
  汉武帝除了重赏高级将领之外,对于领军的中级军官也给予赏赐,封校尉李朔为陟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将军李沮、李息以及校尉豆如意、中郎将绾等都因功赐爵关内侯,李沮、李息和豆如意分别赐给食邑三百户。御史大夫奉旨逐一封赏有功劳的将领,连士兵也不例外。 
  正当汉朝君臣为获得大胜而弹冠相庆时,匈奴统治者却是火冒三丈。他们不仅没有从汉朝掠到什么太丰厚的财富,反而被汉军一次反击打得落花流水,就连牛羊也被汉军顺手夺过去了。匈奴人恼羞成怒,又向汉朝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这年秋天,意图报复的匈奴人又入侵汉朝边界,在代郡杀死都尉朱央,俘虏汉人一千多人。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天,汉武帝决心再给匈奴人一次教训。他命令大将军卫青又一次从定襄出发,作为总指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全部归大将军卫青指挥。 
  汉军大队北上,匈奴急速退兵,汉军随后追击,歼灭匈奴数千人。卫青见匈奴人退兵避战,只好率领大军后退到边境,在边郡一带进行休整。 
  暂时的宁静预示着更大风暴的到来。过了不到两个月,一直安静地守在汉朝边郡上的汉朝大军突然又向北疾进。大将军卫青统率着六位将军,十余万骑兵,似狂飙猛起,从定襄北进数百里。措手不及的匈奴人进行了顽强抵抗。大将军卫青挥军猛击,又推进一百多里,安营扎寨。 
  前将军赵信原来是匈奴的小王,投降了汉朝,被封为翕侯。他是这次大军的开路先锋,因为他比别人更熟悉匈奴地区的道路和地形,就和右将军苏建率领三千多骑兵在大军前面开路。 
  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在卫青帐下。他这一年才十八岁,但身体健壮,喜欢骑马射箭,这倒很像他的舅舅卫青。大将军卫青很喜欢他,就带他一起随军北击匈奴。汉武帝下诏告诉卫青,让霍去病参战立功。卫青按汉武帝意愿,给霍去病八百名壮土,都是汉军中身手矫健,武艺高超的年轻士兵。并且任命霍去病为票姚校尉,相当于一支现代的特种部队的头头。 
  卫青除派出前将军赵信和右将军苏建前面探路之外,又命令另外四个将军公孙贺、公孙敖、李广、李沮每人各带一队人马分头去找匈奴,确定匈奴的位置,以便大军的合击。霍去病领着手下八百将士也不甘落后,自告奋勇率军独自寻找匈奴。卫青做好这一切安排后,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 
  到了日暮时分,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和李沮各自领着自己的人马转回营地,他们没有碰到匈奴的大部队,只是消灭了碰上的小股匈奴骑兵。他们向大将军卫青报告了各自的情况,就各自回营休息。 
  天色黑下来了,可是赵信、苏建和霍去病他们三路人马都没有露面。卫青看着夜色笼罩下的茫茫草原,心里担心他们会出事,就连忙派人召回公孙贺他们几位将军,让他们带人前去接应一下。 
  又过了一天一夜,还是不见赵信他们,大将军卫青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正当卫青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营外卫兵报告说:“苏建将军回来了。” 
  将军苏建浑身血迹,由两个士兵搀扶来到大将军营中,他半死不活地趴在卫青面前痛哭流涕。 
  大将军卫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