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梦幻与现实-未来主义与表现主义文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决》:一个现代的杀子故事

  《判决》是卡夫卡早期的作品,写于1912年。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年轻的商人格奥尔格·本德曼在一个春季的星期天的上午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给他的一位在俄国的朋友写信。他的这位朋友是几年前因不满自己在国内的处境而跑到俄国去的。他在彼得堡开了一个商店,但经营情况不好,他也很少回国。这次他已3年没有回国了。在这3年当中,格奥尔格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母亲去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因为父亲已不怎么管商行里的事,所以由格奥尔格经营的商行近两年来大有起色,职工人数翻了一番,营业额增加了5倍。此外,格奥尔格还在一个月前同一位富家小姐弗丽达·勃兰登菲尔德订了婚。在现在正在写的这封信中,格奥尔格告诉他的国外朋友他订婚的消息,然后把信放进口袋,来到了他父亲的房中。虽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但他父亲的房间还是那样阴暗。父亲坐在靠窗的角落里,正在看报。两人寒喧一番以后,格奥尔格告诉父亲,他给彼得堡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宣布了自己订婚的事。父亲听了以后大为恼火,声称:“如果你现在不把全部事实的真相告诉我,这等于什么也没说,甚至比不说更令人恼火。”“难道你在彼得堡真有这样一位朋友?”格奥尔格听了父亲的话后非常困惑,他建议父亲应该彻底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应该换一换房间,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他还搀着父亲要他到他的床上去。但父亲一动也不动,只是拒绝相信格奥尔格有一个在彼得堡的朋友。格奥尔格只好向他讲述这位朋友3年前来家时与父亲的接触、谈话的情景,在这样讲述的时候,他看到了父亲不太清洁的内衣,感到自己没有照顾好父亲,十分内疚。他决心等自己一建立新的家庭,就把父亲接过去住。之后,他把父亲抱到了床上,并盖上被子。但他父亲突然掀掉被子,接着又直挺挺地站在床上,说:“你要把我盖上,这我知道,我的好小子,不过我可还没有被完全盖上。即使这只是最后一点力气,但对付你还是绰绰有余的。“紧接着父亲骂格奥尔格因为未婚妻向他“撩起了裙子”就出卖了朋友、与这个“蠢丫头”接近,并把父亲“按倒”在床上,“不叫他动弹。”格奥尔格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喊了一句“你真是一个滑稽演员!”喊后立即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赶紧咬住舌头,但为时已晚。父亲大发雷霆,说:站在你那里别动,我不需要你!”“搀着你的未婚妻走到我的跟前来吧!我会让你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将她从你的身边赶走的!”他父亲还声称:他早就把格奥尔格的所有消息都告诉了彼得堡的朋友,因为他们一直通信。最后,父亲宣布:“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格奥尔格感觉自己被赶出了房间,父亲在他身后倒在床上的声音还在他耳边回响。他冲下楼梯,跃出大门,穿过马路,向河边跑去。他抓住桥上的栏杆悬空吊着,喊完“亲爱的父母亲,我可一直是爱着你们的”后就松手让自己落下水去。

  这篇小说是卡夫卡在1012年9月22日夜里10时到次日清晨6时花8个小时一气呵成的。小说献给他不久前认识的女友弗丽丝·鲍威尔。这是卡夫卡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小说以梦幻一般的情节表现父子冲突的主题,可以认为是作者本人现实生活中父子冲突的艺术表现。小说中的父亲阴险狡猾,既像一个无赖,又像一个老谋深算的间谍。相比之下,儿子倒像一个无能的、唯唯诺诺的笨蛋。父亲的身体上、年龄上的老朽、病弱与他的精神上的优胜、绝对主动形成鲜明对比,而儿子身体上的、年龄上的轻壮、健康也与他精神上的劣势、绝对被动形成鲜明对比。父子的较量缘起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子告诉父亲给朋友写了一封信,父亲认为儿子欺骗了他、隐瞒了他,遂判儿子死刑。奇怪的是,父亲的这一“判决”虽然没有法律的有效性,儿子却无力反抗,遵照父亲的判决跳河而死。对格奥尔格而言,父亲的话就像是皇帝的圣旨,不可违抗。这一个恶梦一般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卡夫卡式的“反抗”的无力感,卡夫卡式的宿命观和软弱感。

  《判决》可以说是一个现代的杀子故事。

  《变形记》:一个现代异化的寓言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创作于1912年,出版于 1916年。

  小说写的是一个看似荒唐,主题却十分真实深刻的故事。一天早晨,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坚硬的背贴着床,被子盖不住穹顶似的巨大的肚子——由好多块弧形的硬片组成的肚子。他的无数条腿细得可怜,在那边无可奈何地舞动着。他想再睡一会儿以便把这一切晦气事儿统统驱散,但却做不到,因为他习惯于侧向右边睡,但此刻他却翻不了身。于是他急着想起床,因为他必须乘7点钟的车去上班,而现在已经6点半多了。如果他赶不上车就会贻误公司里的生意,就会失掉工作,这样一家人的生计就难以维持了。但糟糕的是他既翻不了身,更坐不起来,不用说站了。

  这时传来了母亲催他起床的声音。回答时他大吃一惊地发现自己的声音也已变成了甲虫的“叽叽喳喳”的可怕的声音,接着父亲和妹妹都分别来催他起床,但他起不了床。

  7点10分时,公司的秘书主任到他家来了,这下可把格里高尔吓坏了,咬咬牙从床上摔了下来,只听见“嘣”的一声响,秘书主任听见后感到奇怪,要进房。格里高尔不开门,他不能让秘书主任进来,也不能让他家人进来看见自己这个样子,同时他也不能说话。越来越不耐烦的秘书主任开始大声斥责他,慌了神的格里高尔忘了自己不能说话,大声说:“可是,先生……。”这下坏了,秘书主任马上识破“这不是人的声音,”格里高尔的母亲吓得大声叫女儿去请大夫,他父亲则去找锁匠砸锁。格里高尔感到自己必须开门出去了,于是好不容易爬到门边,用嘴咬住锁,费力地开了门。他的出现把大伙儿吓得魂不附体,秘书主任发出“哦”的一声尖叫,一只手遮在张大了的嘴巴上,惊恐地慢慢往后退去;他的母亲吓得昏倒在地,裙子摊了开来,脸垂倒在胸前;他父亲则紧握拳头,一副恶狼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房里去。最后,格里高尔在父亲的手杖的驱赶下退回了房间里面,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时,天色已晚,他发现了妹妹在门口放了为他准备的牛奶,但他不想吃,一闻见就恶心。因为他的生理特征已经虫化,像虫一样喜欢腐烂变质的东西。但在心理上他依然是一个正常人,有正常人的思维和判断力。他为自己不能上班干活、挣钱养家而焦急、内疚。家里人一方面盼他恢复人形,另一方面又厌恶、嫌弃他现在这个样子,整天把他关在房中不让出来。只有心肠稍好一点的妹妹出于同情还给他送点吃的并打扫房间。为了不吓着家里人,格里高尔尽量躲在看不见的地方如床下或沙发底下。在妹妹给他的食物中,他专挑腐烂的吃。

  格里高尔的变形给家里带来了一连串的打击。首先是女佣要求辞职;其次是家里的经济状况恶化。父亲老了,干不了活;母亲有哮喘病,连走路都困难;妹妹只有17岁,从来没出去干过活。为了节约,父亲的酒也不喝了,妹妹帮妈妈做饭,女佣也没再请。听到家里人议论这些经济上的事,格里高尔总是羞愧和焦虑得心中如焚。

  时间过去快1个月了,格里高尔的“病”还不见好。还是他妹妹来打扫房间,每次来时,格里高尔总是知趣地躲到沙发底下。有一次,他母亲和妹妹大着胆子进了他的房间,打算把他房里的家具什么的都搬走,因为在她们看来他再也用不着了。起先格里高尔乖乖地躲在沙发下看她们搬,后来发现她们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走,只留下沙发,才心里慌了,趁她们不在时爬出来爬到墙上用身体紧紧抱住了一幅画,因为他虽然形状变了,但精神世界仍未变,仍需要艺术。没想到他的母亲和妹妹进屋后发现了他,母亲吓得当场昏倒,被妹妹抱到大厅中。格里高尔因为关心母亲也爬到了大厅中。这时他父亲回来了,父亲了解情况并发现他以后怒不可遏,先是用脚底来踩格里高尔,格里高尔拼命爬,父亲则拼命追。后来父亲拿起碗橱上盘子里的大量苹果装到衣袋里,瞄准他砸。一个接一个的苹果像子弹一样向格里高尔飞来,终于有一只打中了格里高尔的背,而且还陷了进去,要不是母亲跑来阻止,父亲一定会当场把他结果掉。格里高尔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受伤以后的格里高尔已不能吃东西了,也爬不动了,从房间的一端爬到另一端都要花很长时间,喘半天气。家里的气氛更加沉闷,大家都忙于谋生,谁也不理格里高尔,仿佛他不存在似的。妹妹也不像以前那样挑些他喜欢的东西给他吃,而是随便扔进一点什么,很快又扫出去。后来连房间也不打扫了,还把家里的破烂东西往他房里扔,他的房子成了一个大垃圾箱。

  家里为了生存把一部分房子租给了房客住,有一次,在房客吃完晚饭后,格里高尔听见了小提琴的声音。这是他妹妹在拉琴。格里高尔为这音乐所吸引,爬出了房间,他感到妹妹的琴拉得真美。他作为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仍需要美、需要音乐。他渴望妹妹能看见他在如此专注地欣赏她的琴声。他变形前就想过要送妹妹进音乐学校学习,要不是他遭此不幸,他早就向家里人宣布这一决定了,他想象着:妹妹听到这个决定后一定会感动的热泪纵横。

  正在此时,一个房客看见了慢慢地爬到大厅的格里高尔,大喊大叫起来。所有的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