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
无野人莫养君子。”“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
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就是说,“君子”、“劳心者”,生
来就是统治“小人”、“劳力者”的,他们是受供养的;而“小人”、“劳力者”,
则生来就是应该被统治、被剥削的,他们的任务就是供养“君子”、“劳心者”。

    孟子强调指出,这种生来就决定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等级关系,正是社会
分工的结果,是天下共同的道理,是不可以更改的。

    这就是孟子有名的关于“劳心与劳力”的论辩。当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
讲,孟子的主张具有相对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
在今天的社会。

    /* 80 */第二部分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
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问:“为什么?”孟
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
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
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
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
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
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这是《韩诗外传》记载的一个故事。原来的表述是这样的:孟子妻独居,踞,
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
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人户,视必下。不掩人不
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除了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的教子故事之外,《韩诗外传》还记载了他教育孟子认识自己的过失,自责自律
的故事。孟子受教免休妻就是其中一例。

    /* 81 */第二部分历尽沧桑———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40 年—前245 年),是战国末年思想家,著名的儒家学者。
名况,字卿,赵国(今河北、山西、陕西各一部分)人。据说他曾经到过秦国、
燕国等,但主要活动于齐国,任大夫之职,并曾三次到大夫们中间担任祭酒。古
人每次饭前都要进行祭祀,众人聚餐时,也要先行祭祀。这时要由一人领先,把
酒奠于地上,这人就叫祭酒。荀子担任祭酒,反映了他在齐国大夫中德高望重的
地位。祭酒后来被沿用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学职。而这个名称本身,也体
现着古代为学的性质。

    荀子在齐国的时间很长,齐国有几个著名的有学问的大夫,如邹衍,他经常
同田骈等思想家,讨论政治和哲学问题。荀子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使他对天
地人生的种种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荀子老年,受到齐国一些人的排挤,于是离开齐国,到了楚国,接受楚国贵
族春申君的任命,做兰陵地方的主官。春申君死后,荀子也被免职,于是就在兰
陵安家,直到老死。后来做了秦国宰相的李斯、著名的法家学者韩非,都是他的
学生。

    荀子对当时的政治极端不满意,尤其对当时接连不断的君主被杀、国家被灭
更是痛心疾首。在他看来,这些君主们最大的错误,是不按照正确的道路来治理
他们的国家,而是热衷于求告神祗,相信那些巫师,从那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中去
猜测天意;而像庄周一类的人,又玩世不恭,用一些滑稽的言词来调侃世事,扰
乱人们思想。所以他研究了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言论,考察他们的主张与实
行的效果,著书数万言,名为《荀子》。《荀子》一书由于历代的保护整理,至
今保存得比较完整。

    /* 82 */第二部分祸福兴衰不应该怨天

    荀子主张,天人各有其职,即天人相分。

    天道属于必然,人道却是有为。天人有分在荀子,首先在阐明天与人、自然
与人事各有自己的职分和规律,天有天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活动规律,不能互
相代替:“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正因为如此,人们应
当自己为其所从事的活动负责。如果他积极努力,天不能阻挠之;而如果消极怠
慢,天也不能保佑之。人世的吉凶灾祥、物质生活的贫富丰欠,主动权掌握在人
们自己手中。从而,“明于天人之分”在他就既是当然的前提,也是必然的结论。
而且,与“天行有常”相应,天时等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而人世却从来
就有祸福兴衰,故“怨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道然也”。

    天人有分并不排斥双方的统一。人是天演而成的,人的自然属性与禽兽无别,
故人与自然相分不是表现在与万物的对立,而是在于对万物的超越上。他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是天人合一
的方面;但合一又是与有分相并存的,人位于自然进化的最高序列而又区别于其
他自然物,他能够凭借其所特有的礼义法制超胜于万物,‘制天命而用之’。”
制天命而用之“在荀子突出地表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意义,它说明在遵循自
然规律的前提下,人有能力驾驭自然并为人类造福。与此相反,”错(措)人而
思天,则失万物之情“。抛弃人为而一味顺从天命,才是真正割裂了天人之间的
联系和统一。

    /* 83 */第二部分如何获得全面性的认识?

    如何才能获得全面性的认识?荀子提出了“虚一而静”的概念。这是一个重
大的认识论问题。荀子的解释源于他对“道”的认识。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认识的最大弊病就是片面性,“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由于万物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所长,如果只看到一面而不及其余,知近不知远,
知始不知终,知古不知今,就必然造成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也正是他所总
结的当时“百家异说”的缘由所在。如“墨子蔽于用(功利)而不知文(礼乐)
;宋子蔽于欲(情欲寡)而不知得(利己);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等等。而要
不被万物所蒙蔽,关键就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偏见,全面地占有材料,然后再加以
折衷取舍,“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即道。“道”的
意义在荀子,正在于它是全面性的知识,“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
之”(同上)。片面性的知识则与道无缘。

    荀子主张的认识论原则,即虚心、专一,保持心理的宁静。原话见于《荀子。
解蔽》篇。荀子认为,要把国家治理好,首要的问题是要“知道”,即懂得道。
如何才能懂得道?荀子的回答是,使心灵“虚一而静”。“虚一而静”来源于老
庄和《管子》的思想,在荀子,它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虚心(虚)、专心
(一)和静心(静)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荀子又称它为“大清明”。在如此的心
理状态下,人排除了外界和内心杂念的一切干扰,精力高度集中,认识活动便能
取得所期望的成果。不过,荀子的“大清明”不仅仅是作为认识进行的前提和知
识的正确性的心理保障,而且它与知识本身是直接同一的,达到“大清明”的境
界,人便能无所不知,一切规律都会为我所掌握,这表现出荀子把认识的心理准
备和认识的结果直接挂钩的思维定向。

    荀子从人具有一定知识和记忆开始讲认识方法,它将已有的知识和记忆视为
心中已经储藏的东西。所谓虚,就是不要因为这已经具有的储藏危害新获得的知
识。人的心,从人出生开始,就有知觉或者认识能力,有认识能力,就能知道不
同的事物,就会具有不同的知识。不因为这一种知识损害另一种知识,就是专一。
心是时时刻刻在运动的,在梦中也胡思乱想,注意力稍不集中,也会胡思乱想,
不用这胡思乱想危害认识过程,就是静。用这样的态度去求道,就是虚一而静。
在他们看来,这样做,就能洞察一切,认识一切,坐在室内可认识全部世界,处
于今世而知道遥远的古代。能懂得天地万物,能明察社会治乱,就能把国家治理
好。

    不能虚一而静,心就要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会产生认识错误。有了认识错
误,小则处事失误,大则国破家亡。他认为古代那些亡国的君主,就是因为受了
蒙蔽,因而行动上违背规范,使国家动乱以致灭亡。所以与虚一而静相对,他提
倡解除蒙敝,即除去心中的杂念和疑虑。他认为,有了疑虑和杂念,会把树木当
成人,把石头当成老虎,把大河当成小沟。他还举例说,有个人叫涓蜀梁,在月
夜走路,把自己的影子当成鬼,把自己的头发当成妖怪,以致惊恐而死。要避免
这些错误,就要解除蒙蔽,使心虚一而静。

    /* 84 */第二部分人性本恶?

    荀子也建立了自己的人性论,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荀子是怎样论述这个
问题的呢?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贪图物质利益,喜欢美丽的女人和悦耳的音乐,并且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