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王、汉武帝。唐元和癸巳中秋夜,田璆、邓韶二人外出赏月,被仙人卫符卿、
李八百引入仙境,亲见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的场面。见西王母与周穆王、
汉武帝共坐一席,本来还请了轩辕黄帝,因他正在主领月宫宴会,才未能赴会。
会上刘纲、茅盈作侍者,麻姑弹筝,谢自然击筑,丁令威唱歌,王子晋吹笙以和。
其场面比与周穆王觞于瑶池或与汉武帝宴于承华殿更为热闹。在这里,已无人间
的时空观念,上下千余年的人物都出现在一个宴会上。所谓:“天上只一日,世
上几千年”,正是神仙家向往的神仙境界。

    旧时西王母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影响。首先,在民间很早就有西王母庙。小说
中涉笔西王母事的也很多,《西游记》所写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也是据此
演化而来。

    /* 160 */ 第三部分:八仙过海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有关八仙的名字,明代以前存在很多说法。
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八仙
出处东游记》的时候,才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
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流传到今天,再没有变动了。

    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据载,淮南八公是
: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后来刘安与八公一道成
仙,当时人们传说,八公和刘安临去的时候,把盛药物的器皿留在了屋子里,有
鸡过来添了添,也得道升天了,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出处。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也都用这
个典故来说神仙长生不老的故事。此后,八仙传说起了变化:一是人称李白、贺
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骚人墨客为饮中八仙。二为蜀中八仙。

    宋元之际,八仙之说再次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今日民间流传的八仙。这种变
化,与金元时全真道之兴起有关。全真道所奉的北五祖中有钟离权和吕洞宾,而
钟、吕二仙在八仙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的八仙名目也不尽相同。直到明代才大体上定型,但也还有个别不同的
说法。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情况如下: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
目”。

    汉钟离,名钟离权,全真道尊称“正阳祖师”,奉为“北五祖”之一。钟离
权自称“天下都散汉”,艺术形象为手拿扇子,袒露大肚,乐呵呵的胖子,以突
出其散仙的风度。

    张果老,道教称为果老仙师,由唐代道士张果衍化而来。

    何仙姑,记录何仙姑的事情,有很多歧异。后来传说中,她有时变成挎着花
蓝的姑娘,直到清代的戏文中还是女妆打扮。也有仍将其定为男性的,为一少年。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吕岩,号纯阳子。全真道兴起后,奉为北五祖之
一。元明以来文艺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为中心,并将其塑造为
手持宝剑,能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

    韩湘子,字清夫,据说是唐吏部侍郎韩愈之侄,或外甥、侄孙。又传说他系
吕洞宾弟子,被吕度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

    曹国舅,据说是吕洞宾的弟子。为宋曹太后之弟,杀人犯罪之后,隐藏在山
林之中,精思慕道,遇到了钟离、洞宾,被引入仙班。遂为八仙之一。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八仙所持的檀板、
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
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 161 */ 第三部分:道教的“创世纪”

    道教把宇宙的形成过程分作几个阶段,《太上老君开天经》讲得非常清楚,
它说在未有天地时,那时天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日无光,无东无西,
无南无北,无前无后,无园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
穷之难极,无量无边……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而生。

    尔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
“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空虚未分,清浊未
判,玄虚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

    “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万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
“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这是太上老君从空虚而下,为太初之师,
口吐《开天经》以教太初。这时才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鸿蒙,置立形象。安
坚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
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
其中,下照暗冥。这时虽创造了日和月,但还未有人。太上老君又创造了“人”。
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
生之类,无形无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
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为最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劫,
“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

    “太初既没”便进入了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太始。这是太上老君
下为师,“口吐《太始经》,教其太始置立天地”。“太始者万物之始”。

    “太始”既没,以后便是“太素”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太素以来,天生
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

    “太素”既没,尔后便是“混沌”世纪。“混沌”之时,始有山川,老君下
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岳四渎,
高下尊神,乃其始起也。混沌以来,始有识名。

    “混沌”既没,而有“九宫”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口吐《乾坤经》,结
其九宫,识名天地”。天是阳,地是阴,阳者刚强,远视难睹。在天成象,日月
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岳四渎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脏是也。分别名之有异,
总而名之是一也,取三纲名也。

    “九宫”没后,进入“元皇”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吐《元皇经》,教元
皇治于天下”。“始有皇化道流后代,以渐成之”。“元皇”之后,次有“太上
皇”:“太上皇”之后有“地皇”:“地皇”之后有“人皇”:“人皇”之后有
“尊卢”……在“太连”之后,进入下古,首有“伏羲”,老君下为师,曰无化
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归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此时民有名
无姓,世上亦无五谷,“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则穴
处,夏则巢居”。“伏羲”没后,而有“女娲”,“女娲”没后,而有神农。
“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
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没后而有“燧人”。“燧人”
时,老君下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取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
“燧人”没后而有“祝融”,老君下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
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经》。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仑颉、轩辕皇帝。
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力牧子。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
有殊。黄帝之后,次有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夏禹……。

    /* 162 */ 第三部分:道家的修炼方式

    道家功以道教典籍《道藏》所记述的功法为主,是道家学者和道教门徒习练
的主要功法。在我国气功各个流派当中,道家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是我国
气功的优秀代表,也是惟一能和佛家功法相媲美的流派。

    道家功把长生不老作为追求的主要目的,一般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派别。两
大派别又分成许多小的宗派。两大派之外还有很多的小派别,各派在功理、功法
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管怎样,各派在修练功法时都是以炼养阴阳、性命
双修作为第一要义,以返朴归真,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以延年益寿和长生不
老作为追求的最终目的。

    道家功以老子、庄子为祖师,《道德经》中明确提出:“虚其心,实其腹”,
“专气致柔,能归婴儿乎”。于是后来道教创立后,便遵照这些理论创造了胎息
法。到了唐朝,司马承帧提出了“存想”,就是上存我之神、想我之身,以达到
入静的境界。同时还要用意念导气运行进行修炼,这是以后“金液还丹”、“大
小周天”等功法的创始阶段。

    道家功的理论体系,没有佛教那么严谨,也不像佛教那样对气功名词、概念
进行全面解释。还有,道家功理方面用隐语较多,致使许多名词的概念、含义混
淆不清。从晋代之后,一些道教学家在进行理论改革时大量借鉴了佛教的功法理
论,从而使道家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道家功初期的功法比较简单,除始祖老子创立并提倡的守一法之外,就是庄
子创立的心斋、坐忘、踵息、吹嘘呼吸和熊经鸟伸之类的仿生导引功。

    东汉末年道教成立后,出于宗教目的吸收了许多古老的养生术和“仙术”,
在总结各派气功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功法后,道家功成熟起来,
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