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自己的家治理好。而要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把家治理好,首先又要使态度
端正而诚恳。什么叫态度端正?诚恳地要做什么?方向无疑是最重要的。为了辨
别是非,首先要考察事物,获得知识。这就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
》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
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
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
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
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
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
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
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

    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儒者,为了给自然科学争取应有的社会地位,把自
然科学称为格物学或格致学,认为他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儒学中的一个分支。西
方自然科学大量传入中国的初期,仍然被称为“格致学”,即“格物致知之学”。

    /* 220 */ 第四部分山水诗书之乐

    朱熹平生喜住山水佳处,数迁其居,又爱游山访古。他的足迹遍于闽、浙、
赣、湘之名山、古刹和书院,更多的是往来于福建。

    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辞去了江东路提点刑狱的官职,退居到福建
武夷山。武夷山上,风景秀丽宜人;绝壁万仞,山石林立;竹木苍翠,鸟雀翔集
;溪流奔泻,日满西川。附近有当年老子讲学的道院,真是“出门恋仙境,仰首
云峰苍;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这正是游学的好地方。

    朱熹领着弟子们锄掉荒草,开出几亩土地,用畚箕和铁锹运来竹瓦,建成了
武夷精舍。它坐落在五曲大隐屏之南。大隐屏即接笋峰,其壁石刻,峰峦峭削,
竹木掩映。朱熹有诗这样描述:“一水屡萦回,苍然大隐屏,林端耸孤标。”精
舍有仁智堂、隐求斋、止宿寮、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亮、茶灶等12个部分组成。
朱熹居住于此,除自己研究学问外,主要是聚徒讲学,有“紫阳夫子讲习武夷”
之称。他们在那里讲书学习,弹琴歌唱,饮酒赋诗,师生之间尽享山水诗书之乐。

    每当闲暇之时,朱熹偕同弟子们游历山水,饱尝南国的秀丽风光。他们手捧
诗书,吟诵着《诗经》和《楚辞》中的章句;有时则举杯作乐,啸咏助兴。每次
出游,他们都要在外面住上几天,尽览自然风光,常常留连忘返,朱熹为此深有
感慨地说:“我现今住在这里,果然享尽山水之乐啊!”

    /* 221 */ 第四部分严师与高徒

    朱熹办书院讲学,很有点名气。当时有个名叫蔡元定的年轻人,博学强记,
精通术数,听说朱熹才气过人,因此几度慕名而来,想拜朱熹为老师。朱熹为了
考考他的学问,便向他提了很多问题,不料他却回答得圆满自如,毫无差错。原
来,蔡元定生来就很聪明,8 岁会作诗,每天能记几千字。元定的父亲读过很多
书,常教给他很多不同流派的著作理论。广博的知识使元定分析问题尤其精细深
微。

    朱熹见到这位富有才华的学生,心里暗自惊喜,连忙召入家里,对坐倾谈,
还客气地说:“你是我的老友,不应当排在弟子之列。”此后,他们经常一起对
榻谈论各种经黄的深奥含义,有时甚至一直谈到深夜,蔡元定在朱熹的教诲下,
知识也日益深广,成为朱熹的得意门生,每当各地有人来求学,朱熹都让他们先
跟蔡元定学习,由蔡元定来审核他们。

    元定对于书本无所不读,对于事物无所不究,对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通。
古书奇辞奥义,别人无法通晓,他一过目就能解释。后来,朱熹疏释《四书》、
《易诗传》与《通鉴纲目》,都先与元定反复商讨拟订。朱熹对人说:“造化微
妙,只有深通事理的人才能认识。我和元定谈论,真是感到不能满足啊!”

    /* 222 */ 第四部分“心学”始祖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金溪县人。理学家、教育家,曾讲学于象山
(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中进士,历任靖安县主簿、崇安县主簿、
台州崇道观主管、荆门军知军等职。他为官清廉、不喜空谈、务求实干,认为任
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他治理荆门政绩显著,丞相周必大
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
中,心是惟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
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

    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
“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
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
大。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天讲席,学者辐辏,户
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

    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
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
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
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
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
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后人将他所著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36卷。

    /* 223 */ 第四部分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因发生在鹅
湖书院,故得名。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广信府铅山县境内。自东晋以来,历经唐、宋、明等朝,
都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

    鹅湖书院为大义寺的附属寺左,即仁寿寺左,为“四贤祠”。祠为当时的信
州刺史杨汝砺所建,这是鹅湖书院之始。以后屡有修举,明代宸濠之乱,兵燹之
余,鹅湖书院的学舍全部毁坏。清康熙二十二年,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缮。康熙
五十四年(1715年),令尹施德大加修建,当时李光地所作《重修鹅湖书院记》
说:“书院之建,实为国家学校,相为表里,李渤高士尔。朱子犹倦倦焉。今使
先贤遗址,焕然重修,江有故理学地,必有游于斯,而奋乎兴起,以绍前贤者。”
鹅湖书院很少有官方的支持得以重修,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再现,以致成为历史的
陈迹。

    在鹅湖书院后面的四贤祠内,设有朱、吕、二陆四个牌位,又有一个题着
“顿渐同归”字样的匾额,这和书院前排建筑中所悬“道学之宗”的御匾,正遥
遥相对,由此可见宋代朱陆鹅湖之会的盛况。抗日战争期间,鹅湖书院成为东南
训练团的驻扎营地。

    鹅湖书院之所以誉满江南,乃至闻名全国,主要是因为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
陆九渊等曾在这里讲过学,进行过学术辩论的缘故。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吕祖谦因鉴于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论点不
同,常引起争论,故而发起约会,邀请朱、陆两家集会于鹅湖寺。当时,朱熹和
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皆应邀赴约。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
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
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
的分歧点。朱熹认为陆学太简易;陆九渊则认为朱学太支离。这次争论,就是哲
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争论的实质,都是为了互争正宗教主地位。但是,
这次“鹅湖之会”并没有解决他们两派学说之间的分歧,故以后还有更加激烈的
关于世界观问题的争论。尽管如此,“鹅湖之会”对当时学术界却有很大的影响
;鹅湖书院之所以能几百年来永留胜迹,誉满江南,正与朱、陆诸子的“鹅湖之
会”有关。

    /* 224 */ 第四部分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

    这就是中国哲学上著名的“尊德性,道问学”。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天赋的
道德本性,把向别人请教学问、增进知识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中庸》认为,
圣人之道是伟大的,它浩浩荡荡使万物生长发育,充满了天地。它非常繁荣昌盛,
有300 条原则、3000条规定,需要合适的人选才能够使它推行。所以说,假如不
是具有最高品德的人,道就不会凝聚在他的身上。所以君子要尊崇天赋的道德本
性,把增进学问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圣人之道能够凝
聚在自己身上。

    因此,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目的都是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后来成为两条不同的
治学道路。宋代陆九渊把尊德性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应把心中天赋的道德本性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