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海条例》,昭告天下:自今而后,凡与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有关之货物出入,产自欧洲者,只能使用生产国或英国船只运输,生产国若无运力,英国一概包揽;产自欧洲以外地区者,则必须使用英国船。显而易见,此举意在打击荷兰。兹事体大,利益攸关,荷兰人焉能束手就范?于是两国开启战端,自1652 年至1654 年。荷兰国小民寡,支撑不住,被迫求和,承认《航海条例》。从此海上运输霸权亦为英国夺得。
10 年来,克伦威尔南征北战,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为保卫共和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立下汗马功劳。随着个人声望日隆,他对权势的野心也越来越膨帐,不能容忍“残阙国会”对他的制约和与他争权。况且那些议员不自检点,贪污公款,受贿行骗,以权谋私,酗酒淫乱,几乎无恶不作,民众早已不满。1653 年4 月,克伦威尔率30 名火枪手来至议会,连骂带赶,强行将议会解散。这届议会存在13 年,初期首倡义举,反抗王权,也曾经人心所向,功绩斐然。孰料后期蜕变,招惹诟怨,以致自身难保,遭人谩骂驱赶。克伦威尔此举虽有践踏议会权利之嫌,却无一人为议会喊屈鸣冤,其不得人心由此可见。克伦威尔欲建立个人独裁,但为装点门面,做些遮掩,又组成140 人的“小国会”,议员都是他亲自遴选。谁知这些“钦点”的议员不知深浅,当上议员,便要为民请愿,竟提出一个激进的社会改革方案,其主张与昔日平等派似有关联。克伦威尔深感“失算”,忙施压力,迫“小国会”“自行解散”。从此克伦威尔赤裸裸地实行独裁专权。
1653 年12 月,在克伦威尔授意之下,独立派高级军官组成的军官会议提出一份《施政文件》,宣布克伦威尔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主”,执掌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外交、财政、人事诸项大权。1654 年2 月,举行隆重就职大典,克伦威尔身披黑氅,帽饰金带,欣然接受象征权力的国玺和宝剑。至此“共和”名存实亡,护国主个人权力无限,有如昔日的专制君主,只是比君主少一顶头上王冠。
正当克伦威尔高踞于荣耀与权势之巅时,一场恶性疟疾突然将他击倒。
医生百般救治,终是无力回天。1658 年9 月3 日,一代风流人物克伦威尔命赴黄泉。9 月3 日正是德罗赫达、邓巴尔、伍斯特三大战役纪念日。这天从早到晚,伦敦狂风呼啸,撼树掀屋。人人畏而变色,纷纷议论说,此乃战死者的亡灵向克伦威尔追魂讨命。
克伦威尔既殒,其子理查继任护国主。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谁知龙凤也会有谬种。这理查懦弱无能,既无乃父胆识才干,亦无乃父威望战功,是故难以服众。一年之后,被迫辞职归省。群龙无首,高级军官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眼见政局动荡,秩序混乱,资产阶级和社会各界亟盼一位孚众望、有权威者出来收拾局面定国安邦。然而遍视国内,并无合适人选,形势又日趋恶化,不约而同,上下人等都将目光转向传统的权力与秩序的象征——国王。
1660 年元旦,暗藏的王党分子、原驻苏格兰军队司令蒙克将军率7000人马南下,进入伦敦,挟兵威控制局势,召集一班长老派议员和王党分子,重开议会,决议恢复王政。
此时查理二世正避居荷兰,隔海静观国内事变,闻知复位有望,大喜若狂,当即做出3 点保证,又称“布列达宣言”:其一为不追回革命期间被没收分配的土地财产;其二为大赦一切反对过君主制的人;其三为停止宗教迫害,今后信仰何教听随自便。
国人原还担心王室回国反攻倒算,今见查理二世信誓旦旦,其言昭昭,甚合所愿,于是打消顾虑,一致拥护查理二世回国复位。1660 年5 月末,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登临大宝。斯图亚特王朝从此复辟。
各位看官想必不解,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已有当初,何来今日?欲究其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翻云覆雨,世事从来如彼。自昔1640 年,英国历经战乱,生民涂炭。人心无常,久静思动,久乱思定,也是自古皆然。说到底,国王、议会、长老派、独立派、护国主,无论何人掌权,于平民百姓又有何干?一样总是吃饭干活,干活吃饭。只要让平民百姓饭吃得饱,衣穿得暖,屋住得安,活有得干,又管他是共和还是王权?管他叫甚名号,奉甚政见?谁知道封建贵族压迫与资产阶级剥削有何两样?谁分得出哪是护国主独裁,哪是国王专断?又有谁能断得清17 世纪英国革命这一段公案?
那查理二世回国之后,初时立足未稳,谨言慎行,严守3 点保证。其后羽翼渐丰,慢慢便露出真面本性。为报杀父之仇,他以“弑君”罪名,将当年在查理一世死刑判决书上签名者通通处决偿命。又挖坟掘墓,将去世已久的皮姆、克伦威尔、布拉德肖等人遗体拖出,鞭尸枭首,扔入粪坑。一着得逞,更加放心大胆,逆施倒行。他将英国重要海外商贸据点敦刻尔克卖与法国,换回20 万镑补贴王室日用。又重建国教会,对清教徒的迫害政策也重新实行。更有甚者,他竟倾心于天主教会,欲以“王权神圣”教义助其恢复专制。王后来自西班牙,本来就是天主教徒。此时王弟约克公爵又娶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公主续弦,不久自己也公开皈依,成为天主教徒。
王室明显的天主教倾向,令英国臣民深为忧虑,人们头脑中还保留着“血腥玛利”时代的可怕记忆。最为担忧的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他们当初多由购买教产起家,若是天主教会复辟收回教产,他们现有的财产土地就将全部失去。于是他们发起抵制活动,抵制的矛头直接指向王弟约克公爵。
原来查理二世的王后不育,查理虽有私生子,依制不能继承王位。因此当今第一顺序继承人便是王弟约克公爵。王弟已经公开皈依天主教,若是由他继位,天主教的复辟便将确定无疑。于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提出《排斥法案》,要求将约克公爵排斥在王位继承顺序之外。
《排斥法案》在英国政界掀起轩然大波,所有的政界人士依其对该法案的态度分成两大派别。拥护该法案者多为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他们被对方骂作“辉格党”,意为“苏格兰马贼”。反对该法案者多为旧日王党和国教僧侣,他们被对方诟为“托利党”,意为“爱尔兰歹徒”。辉格、托利本来都是相骂的污言秽语,英人偏有这份幽默,来者不拒,后来便用作本党的标记。查理二世既倾心天主教,当然袒护乃弟。他制止议会讨论《排斥法案》,继而又将议会解散,终于使该文件未能成为法律。1685 年查理二世中风去世。临终之际,由天主教神父为他行了终敷礼。约克公爵兄终弟及,登基加冕,称詹姆士二世。
詹姆士二世自幼生长军旅,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粗鄙少文,傲慢无礼。
他的前妻是个国教徒,生下两个女儿后患病死去。此后他又续娶天主教徒、意大利公主为妻。即位伊始,他便公然到天主教堂行星期日弥撒,又允许天主教徒与国教徒享受平等公民权利。以后愈发张狂,竟无视法律,任命天主教徒担任军队、政府和学校各种官职。国内僧俗民众起而抗议,他一手关闭议会,一手将国教会7 名主教关进了监狱。全国臣民愤怒无比,连托利党也对詹姆士二世失去信任和敬意。人们本来还存在希望:詹姆士已然55 岁,想来不久于人世。他死后将由其长女玛丽继位。玛丽信仰从母,乃是国教教徒,其夫荷兰执政者威廉则是坚定的新教徒。只要他俩继位,天主教复辟的噩梦自然就会消除。孰料1688 年6 月,詹姆士二世老来得子!此子继承顺序当在玛丽之前,而他却随同父母是个天主教徒!于是人们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不得不另觅他途。辉格、托利两党联袂,以英国议会名义,密信邀请威廉与玛丽即刻来英登位。
那威廉早有问鼎不列颠之心,只苦没有机会。闻得英国议会盛情相邀,乐得推舟顺水,当下发表宣言,声称将出兵英伦,捍卫“新教、自由与国会”。随后挥师横渡海峡,11 月初,在英国西南部大举登陆。
詹姆士二世听得报告,虽恨女婿无情,却也并不慌张。在他想来,威廉此举实为蚍蜉撼树不自量,所部不过万把人马,岂能敌得英王麾下4 万精兵强将?谁知事有意外,猝不及防,海军先自集体驾舰向威廉归降,接着骑兵倒戈,陆军又拒不出阵抵抗。詹姆士连下数道手谕,对前线将士严辞相逼,不料那军队总司令索性率部起义!此时各地臣民亦纷纷揭竿而起,连次女安妮公主也星夜逃出伦敦,表示与父王脱离干系。众叛亲离,难以御敌,只能是“三十六着,走为上计”,于是詹姆士携妇将雏逃至法兰西。威廉兵不血刃,顺利进入伦敦。
这次改朝换代虽也兴师动众,却无任何流血牺牲。英人认为,这种和平的方式值得推崇,故而将这次事件名之为“光荣革命”。
大事既毕,威廉与玛丽于1689 年2 月正式登基,共同加冕为英国国王与女王,称“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人称这种统治模式为“共主政治”。绵亘半个世纪的革命至此告一段落。当初资产阶级发动革命时,目标是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如今这一目标终于实现。威廉和玛丽即位之初,议会便向两位新君主提交一份文件,名曰《权利法案》,规定今后君主治国必须依据法律,必须尊重议会权利。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亦不得中止任何法律之效力。威廉和玛丽接受了《权利法案》,这样便使“议会高于王权”、“法律高于一切”的君主立宪制原则正式确立。《权利法案》还规定,今后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以后议会又制定《嗣位法》,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