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稱一闡提為「最極惡者」、 「最極下根者」、「必死之人
」。 「燒滅善根」,又言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
不信業報、 不見現在及未來、不親善友、不隨諸師所說教眨
,諸佛世尊所不能治」,( 裕А53) 但是另一方面也說佛陀會
為他們種下後世善因:
不可治者喻一闡提, 現在世中雖無善果,以憐愍故,
為種後世諸善種子故。( 裕А54)
另者, 如果一闡提在受苦時,能生悔改的心,菩薩即為他們
演說佛法,令他們生善根:
是一闡提受苦時, 或生一改悔的心,我即當為說種種
法, 令彼得生一念善根, 是故此地復名一子。
( 裕А55)
經中甚至於說一闡提如果從佛、菩薩聞法, 即能發正等正覺
的心:
世有三人其病難治:一。 謗大乘, 二。 五逆罪, 三。
一闡提。如果三病世中極重,。。。。 從佛、菩薩得聞法
已,即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裕А56)
「梵行品」中提到王舍城的阿闍世王,性殘暴喜行殺戮,
甚且弒父,其行徑猶如一闡提。 後來阿闍世王生大懺悔心,
佛陀因而為他說法。 這也就是說如來出於慈悲和智慧,「於
一闡提輩善知根性,而為說法。 」「前
──────────────
(裕А53 )《大正藏》卷 12,頁 720 下。
(裕А54 )同上,頁560下。
(裕А55 )同上,頁459上。
(裕А56 )同上,頁431中…下。
55 頁
分」原來是一直強眨魂U提是「斷盡善根者」, 但是此處卻
漸漸轉而言一闡提也有善根, 他們的善根又如何呢?「梵行
品」言:
一闡提輩分別有二:一者得現在善根, 二者得後世善
根。 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
。 後世得者亦為說法, 今雖無益,作後世因。
( 裕А57)
如來為一闡提說法, 有的能於現世得善根,有的即使現世無
法得善根, 由於有佛說法的「後世因」,他們亦可在後世得
善根。 經文更一步將一闡提分成「利根」和「中根」二種;
利根者於現世能得開發菩提,中根者則於後世得。 從「前分
」所說一闡提斷善根無悔心, 到此處所說一闡提能生悔意和
善根, 關鍵完全在佛菩薩能為他們說法,可見這是《涅槃經
》前後不同的一闡提觀的主要轉折點。
《涅槃經》最後段「德王菩薩品」、 「師子吼菩薩品」
、「迦葉菩薩品」、三品中, 對一闡提有更一進步的背定看
法,最後終於作成了一闡提可成佛的定論。 此三品的一闡提
觀簡述如下:
( 一 )。 「德王菩薩品」的一闡提觀有下列要點:
1。 一闡提亦有佛性。
2。 諸法不定,是故惡人亦不定。
3。 斷善根與斷佛性意義不同,換言之,斷善根並非表示即是
斷佛性。
4。 亦不可執言一闡提有佛性,舉箜篌為喻。
「德王菩薩品」對一闡提是否有佛性的疑問,首先有如下的回
答: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懺四重禁、除謗法心、盡五逆罪
、滅一闡提,
──────────────
(裕А57 )同上,頁 482 中。
56 頁
然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義。
( 裕А58)
此處所說的「甚深秘密義」, 是指在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的前提之下, 即使那些罪障深重的眾生,只要滅除四重禁、
謗法心、五逆罪和一闡提的心性和行為,就可成佛。 對這種
說法, 德王菩薩產生懷疑,於是他問佛陀:「若犯重禁、謗
方等經、作五逆罪、一闡提等有佛性者, 云何復墮地獄?」
再者, 「若斷善根名一闡提者,斷善根時所有佛性云何不斷
?。。。。 如其 ( 佛性 ) 不斷, 何故名為一闡提耶?」 ( 裕
59) 佛陀回答德王菩薩說:
善男子, 一闡提者亦不決定,若決定者是一闡提終不
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不決定,是故能得。
( 裕А60)
引文的意思是一闡提的屬性是「不決定」的, 正因為其
不決定, 才有可能改變,而由於其改惡從善,方能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至於如果一闡提不斷佛性,何以他們斷善根
?佛陀解釋說:
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 佛性非內非外,以是
義故,佛性不斷。 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佛性非有漏非無漏,是故不斷。 復有二種:一者常,
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 裕А61)
善根是屬於「內、外」、「有漏、 無漏」、「常、無常」
等對立的二元的有為法, 而佛性是超越一切對立,非內非外
、 非有漏非無漏、非常非無常、非斷非不斷等不落二邊的無
為法,故說一闡提雖然斷善根,但不能說他們斷佛性。 佛陀
又說:
──────────────
(裕А58 ) 同上,頁 488 中。
(裕А59 ) 同上,頁493中。
(裕А60 ) 同上,頁493下。
(裕А61 ) 同上,頁493下…494上。
57 頁
善男子, 「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名一
闡提。 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斷?
「一闡」名善方便,「提」名不具,修善方便不具足故
名一闡提。 佛性非是修善方便,眾生非具,以不見故
,云何可斷。( 裕А62)
與前引文所說同理, 一闡提雖然「不具信」、「不具修
善方便」、「念不具」、「慧不具」, 但是佛性非信非不信
、非善非不善、非念非不念、非慧非不慧,因此, 不能因為
一闡提不具「信」、「善方便」、「念」、「慧」等, 便說
他們不具佛性。
然而, 緊接上文,佛陀卻又強眨敢魂U提中無有佛性」
, 此乃明示亦不可執言「一闡提有佛性」,因為雖然一闡提
本有佛性,若「不見」佛性,還是難免會墮三惡道。 經中並
舉箜篌為喻:有一國王因聞箜篌聲清妙無比, 心生喜愛,即
令大臣取箜篌來,並令箜篌出聲。 然箜篌不出聲,國王乃斷
其絃、取其皮,直到箜篌斷裂,還是不得其聲。 國王怒斥大
臣作妄語,大臣告訴國王「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 佛
陀以此箜篌出聲比喻佛性:
眾生佛性亦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 以
可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闡提輩不見佛性,
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 若一闡提信有佛性,當
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一闡提也。( 裕А63)
總之, 「德王菩薩品」一方面認為一闡提是斷善根者,
另一方面又主張一闡提不斷佛性, 因為只要他們有朝一日能
信有佛性, 他們就不再是一闡提,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並
且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二 )。 其次的「師子吼菩薩品」更加廣說佛性義, 主
張一切眾生 ( 包括一闡提 ) 悉有佛性, 但是它也保持一些
對一闡提的負面觀點。 它以恆河邊
─────────────
(裕А62 ) 同上,頁 519 下。
(裕А63 ) 同上,頁 519 中。
58 頁
七種人比喻七種畏煩惱儆缮来蠛拥男扌姓摺!。ā≡' 64)
第一種人「入水即沉」, 一闡提屬於這種人,因為「一闡提
者名斷善根。 斷善根故,洠篮硬荒艿贸觥!顾麄兪且驗
「六因緣」、 「五事」、「後五事」、「三事」等而沈淪三
惡道生死河。 六因緣,乃是「一者惡心熾盛,二者不見後世
, 三者樂習煩惱,四者遠離善根,五者惡業障隔,六者親近
惡知識。 」「三事」是:「一謂如來無常永滅,二謂正法無
常變遷,三謂僧寶可滅壞故。」「六因緣」、( 裕А65) 「五
事」等指的是一闡提在德行的缺失, 與「前分」所描述的一
闡提洠в惺颤N不同, 但是此處的「三事」,指的是一闡提在
見解上的錯铡〖床荒苄攀苋龑毘W〉囊馑迹嗉床荒苄攀
《涅槃經》的中心教義。 總之,行為和思想的過失都是一闡
提沈洠篮5囊蛩亍
然而, 「師子吼菩薩」還是肯定一闡提「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