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州民俗概说 - 杨永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乌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刺绣佳作,皆名垂一时。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沈云艺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备加赞赏,书写“寿”、福
  ”两字,分赐给沈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嗣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那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傅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开拓了苏绣崭新的一页。
  在她的倡导下,江苏的苏州、南通、丹阳、无锡、常熟等地分别举办了刺绣传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她曾先后到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课徒传艺,培养了一代新人。其时著名艺人还有华基、唐义真、李佩敝、蔡群秀、张应秀、金静芬……她们的作品先后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公元1911)、“巴拿马一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公元1915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公元1930年)上获奖,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三十年代初,丹阳正则女职中绣工科主任杨守玉,始创了纵横交叉、长短不一、分层重叠的“乱针绣”
  丰富与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能力。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苏绣艺人创作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苏州、南通、常州、无锡、扬州、东台等地先后建立了刺绣研究机构或工厂,使刺绣艺人安心专致研究和创作。对失传的技艺进行了挖掘、总结、提高、发展,使古老的苏绣艺术重放异彩。
  民间工艺的瑰宝——东山雕花大楼
  雕花大楼,原名春在楼,座落于离苏州西南四十公里的国家一极风景区东山镇上。这是一座庄园式的仿明建筑群,外围风火山墙,内峙中式大楼,包括偏厅、花园,占地近十亩,规模宏伟,十分豪华。一九八二年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楼的艺术文化以砖雕、木调、金雕、铸雕、石雕、彩绘、泥塑面巧夺天工,其建筑艺术又赢得了闻名中外的六句名话“伸手有钱,脚踏有福,抬头有寿,回头有官,出门有喜,进们有宝”
  整座雕花大楼充分展示了江南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华,它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工艺、文学、园艺于一体,其品位之高,技艺之精,并被列为《中国厅堂江南篇》,誉称江南第一楼。
  八、吴侬软语
  再说有趣的吴方言
  苏州为气候温润的鱼米之乡,其语言仿佛也受“天堂水”浸沁,吸足了水分。如称“雾”为“迷露”,那细露迷蒙的景象扑面而来,称土坑为“潭潭”,多么清丽的称名。盖因吴中多雨,凡坑穴者皆有清水积存也。有美少女,腮有酒窝,竟也称“面孔上有两个瘪子潭“,那种含水的湛湛灵秀呼之欲出。同样,因为湿润,苏州人把泥称”烂泥“,白泥称”白烂泥“,黄泥称“黄烂泥”,即使是干泥,也叫“干烂泥”。难怪有北方人说:“你们苏州人真逗,怎么一口咬定泥中有水呀!”
  中古音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消失,而吴方言中却能得以保存。入声发音短促,有时能对事物模状拟声,十分生动。如闪电,吴语称“矆显”(音霍显)。读声急促,沉闷。此外,吴语不仅保存了中古读音,还保存了中古词意。如媪(音奥),指年长妇人。在现代汉语中早已不用。但苏州人却至今仍称“媪婆”,(有写成好婆,误)。古语称白天为“昼”,而苏州人称上午为“上(每)昼”,下午为“下(每)昼”。古称谓在吴语中也未绝迹,如在某些农村仍将丈夫称“小官人”,称妻子为“娘子”,而少数老年女子仍把“我”称“奴”。
  吴方言还有“文读”与“白读”并存的现象,即同词异读。如”生“在成语”生龙活虎“中读原音,而在口语中读“商”音。生吃,叫“商吃”,生病叫“商病”。又如“别”,在“别开生面”时读原音,在口语中读“勃”,别人叫“勃人”,别的事叫“勃桩事体”。再如“挨”为顺着次序或接近某事物之意,在“挨家挨户”时读原音,而在口语中读“啊”。挨次排队,叫“啊一啊二排队”,挨到我叫“啊到我”,接近某时刻叫“啊模样”。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吴方言还有用形象来表达抽象或其他事物。如“握空”表示无效之劳。常闻有人训子:“你这叫读书,简单是‘握空’。又如缝衣针叫”引线“,针的功能说得更明了实在。再说膝盖叫“脚馒头”,看官,弯曲您的双腿,看何处最似馒头,膝盖也。
  吴方言还有几种互为颠倒的现象。如语素颠倒,将“着火”说成“火着”,将“力气”说成“气力”,将“腐乳”说成“乳腐”。在句式中也有宾语与补语颠倒,如“我对不起你”说成“我对您不起”,“他打不过我”说成“他打我不过”。
  外地人学说苏州话,面临着吴方言语音、词意、表达方式的千变万化,感叹曰:“唉,苏州话太复杂,真吃俚不消。”
  西山话
  西山是太湖孤岛,过去交通不便。现在,太湖大桥长虹卧波,直接胥口,“天堑变通途”,西山成了活水码头。它以“浓装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吸引八方游客,成了旅游休憩的好去处。
  外地人到西山与西山人交谈后,印象最深的是:西山人说话硬、直、快,显示了西山人直爽的性格。
  但是,西山人说话,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说法。
  首先是颠倒现象。西山人把“蹄膀”说成“膀蹄”,便是一例。西山人把“膀蹄”作为接待贵客佳宾的高档菜,上这道菜前,燃放爆竹,以表郑重。西山籍的外地人,春节归里省亲,最喜欢吃的就是“膀蹄”,西山“膀蹄”好似“东坡(肉)”又胜似“东坡”。如果苏东坡吃过西山人的“膀蹄”,定然会发出“不辞长作西山人”的感叹。除了“膀蹄”,西山人还把“螺蛳”说成“蛳螺”,将“乳腐”叫作“腐乳”。
  其二是文言现象。一次,几个中年妇人聚在一起,评说他人之非。一位老太劝阻说:“勿要贬褒人家。”“贬褒”一词,出自一位文盲老农之口,略见西山话文言现象之一斑。
  六十年代,生产队田间劳动,干活的人少,旁观者众,反正一天十分工。对此有人评价说:“现在干活是出勤不出力,四睹十六看,三十二个趴窗畔。”这几句话中,数词量的层递、动词义的隐现、参张辞格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耐人品味。尤其是文言词“睹”与口语“看”相映衬,恰到好处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值得称道的是,西山人喊母亲为“恩娘”。一声“恩娘”,即使是旁听者,心里也会热血沸腾,激起对伟大母爱的崇敬和感念。同时,也会对西山人知书达理倍加赞赏,并为“恩娘”这词古为今用之恰当、感情色彩之强烈而叹服,不禁拍案叫绝。
  令人惋惜的是,这种语言现象,表现在骂人中,倒是极不文明的,甚至是恶毒的。
  西山人骂人,骂男性为“牌位”,骂小孩和老人加小和老字;骂女性为“寡妇”,也有小、老之别;骂得恶毒一点的还加个“绝”字,诅咒别人断宗绝代。在骂人话中,骂小孩的居多,且到咬牙切齿的程度。如“青殇”(殇者,未成年就死),再如小孩贪玩忘了吃饭,大人叫小孩吃饭,说:“祭饭吧。”“祭饭”是生者让亡灵吃饭的一种仪式。这些话都出自母亲之口,这是令人困惑不解的。
  若要探究,只能说这些母亲的骂人话是沿用了上一代的骂法,她们对文言一窍不通。如果给她们解释清楚,明白了意思,可能就于心不忍骂不出口了。
  第三种现象是地方色彩。西山处于三万六千顷的浩瀚太湖之中,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因此在西山的一些话语中,常有涉及山水的内容。
  西山人赞誉干净、整洁、秀美,会说:衣服洗得“山青水绿”;房间收拾得“山青水绿”;姑娘出落得“山青水绿”……等等。又如嫌人追问不休,就称“元山凿石头”(元山产石灰石,旧时采石手段原始,用凿子凿),意思是元山就是凿石头的地方,别问了。再如,不小心把水泼了一地,就说“开太湖了”;下大雨时,满地淌水,也称“开太湖了”。真是夸张得有趣。
  西山人上山砍柴,称之谓“斫柴”。“斫”字十分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