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录片精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老艺人带队。村子里的几位老艺人已经就〃拉花〃应保持传统还是要丰富创新产生了较大分歧,并已形成了新、老两种主要流派。 

黎亚辉,1969年5月出生 , 1985年入河北师大英语系学习 ,1993年入河北电视台国际部任编辑工作至今。主要作品:《腊梅花》(50分钟)入围法国巴黎国际人类学影展 ,《风中的山林》(114分钟)入围法国巴黎国际音像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  
导演:彭辉
     

      可可西里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因藏羚羊能够带来高额的经济利润而受到一批批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在短短的十年中,藏羚羊的总数竟减少了三分之二。1994年1月18日,青海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在抓捕18名盗猎分子的行动中被枪杀身亡。一年后,他的妹夫,县委副书记扎巴多杰成立了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武装反盗猎组织〃西部野牦牛队〃,其工作成效受到国内外环保组织,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肯定。然而,正当扎巴多杰准备〃好好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他却突然在家中被一颗子弹击穿头部身亡。《平衡》是摄制组历时三年,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生命禁区〃艰苦创作而成。该片运用了〃真实电影〃的创作手法,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利用真实、朴素的镜头语言,记录下巡逻队可歌可泣的人物命运,试图从中寻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本片获得第十一届匈牙利国际视觉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入围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彭辉, 1965年4月出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在成都电视台参加工作至今。先后从事专题片、文艺片、电视剧、纪录片的主创工作。
《王老汉和他的儿女们》(1996年完成,52分钟)获第十一届法国国际视听节提名;获1997年意大利波波利电影节提名;荣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
《空山》(1998年完成,42分钟)荣获第十一届匈牙利国际视觉电影节录像带评委会大奖;荣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最佳纪录片提名;荣获第十八届法国国际环境电影节最佳人文影片提名;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彩虹奖〃,荣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背篓电影院》(1999年完成,42分钟)
荣获2000年匈牙利国际视觉艺术节最佳纪录片提名;荣获21世纪布达佩斯国际艺术节最佳纪录片奖;荣获中国广电学会〃中国社教节目奖〃一等奖;荣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
《平衡》(2000年完成,74分钟)
获第十一届匈牙利国际视觉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入围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一个爱滋病毒感染者》 
导演:佟立

因为一次义务献血活动,李子亮(化名)得悉自己患上艾滋病。他在天津打工时,一次公司搞义务献血,说给一千块钱。他想挣一千块钱,所以就去了。但到了那里化验时,就说他的血里有病毒,更不知道就是艾滋病。从他知道得了爱滋病之后,就开始挣不到钱。过去他是在包工队当瓦工,工厂知道后就不要他了,因为怕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回到家乡,村民知道他的病以后都不敢接近他,使他饱受压力。妻子更在忍受不住的情况下离家出走,拋下丈夫及三名子女。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李子亮决定向民政部门递交申请,把三个孩子送进福利院,然后自己就远走他乡。

佟立, 女,北京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主任编辑
1978…1982  北京电影学院学生
1993       北京电视台导演

主要纪录片作品:
《中国母亲》  中国电视一等奖 1996
《村民的选择》 1998年中国电视学术奖二等奖,第20届法国真实电影节(法国 巴黎)
《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国电视金鹰奖 2000,亚洲电视奖 2000 (新加坡),        国际公共电视展映大会 INPUT2000 (加拿大 哈里法克斯), 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荷兰 阿姆斯特丹)
《民政局里的林科长》中国电视彩虹奖 2001, 国际公共电视展映大会 INPUT2001 (南非 开普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法庭》 
导演:刘鸿彦


在深圳高级中学,有一个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法庭〃的口号是:〃校园文明尤须自律,民主法制尤须先行〃。本片讲述的故事是〃法庭〃开创以来的第18次开庭,起因是学校的部分同学向校方的分数排名公布制提出质疑。为了迎接3月16日的开庭,以刘婷婷为首的律师团和以杨佳洁为首的告诉团在校园里进行了积极的调查,寻找证人,咨询心理专家,查阅大量资料,甚至互相收买情报,这一切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在开庭的那一天,也是学生的仲裁庭庭长,组织了告诉团和律师团的辩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庭上取证和辨证后,经仲裁庭的商议和讨论,这个历时一个多月全校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终于有了最后的裁决。

刘鸿彦,东北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导系,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开播时,即进入该栏目组任编导 ,2000年进入东方时空《纪事》组任编导至今。代表作品有:《生命》、《我想飞》、《透明的日子》、《海伦与凯勒》、《决胜》(九八抗洪特别节目)、《永远的春节》、《梁思成:1937》、《中国女足2000》、《学生法庭》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足球备忘录》 
导演:彭红军

     从2001年4月9日到10月7日,中国足球经历了一系列最具悬念、最令人惊讶、最令人兴奋的事件。小组赛差强人意的表现,米卢的能力受到怀疑,郝海东炮轰米卢,李响以天价从《足球》转会《体坛周报》,中国足球队微妙的变化、媒体重新审视米卢,10月7日中国人在沈阳实现梦想。本片大量记录了足球媒体记者们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态和观点,用访谈和纪实的方式展现了中国足球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变化。全片共分五集在《东方时空》首播。

彭红军  云南人,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参加纪录片《毛泽东》、《邓小平》、《背负民族的希望》编导制作,96年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任编导兼摄像,2000年东方时空改版后来到《纪事》组一直工作至今。主要作品:《网络与现实之门》、《蜘蛛人》、《遥远的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都为了爱》 
导演:高昕     
       
     两年前;从浙江温州到山西临汾打工的施良飞,无意中在《知音》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女儿并非亲生的。去年六月底;施良飞利用女儿放暑假的机会,带着孩子去北京做了亲子鉴定。半个月之后,施良飞得到了来自北京的消息,女儿确实不是自己亲生的。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令夫妻俩伤心欲绝。既然眼前的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么亲生女儿又在哪里呢?施良飞夫妇开始了寻找自己亲生女儿的过程。几经周折,施良飞在临汾的近郊北孝村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他按奈不住自己的心情;决定去说明真相。
施良飞亲生女儿叫段志金,段家因为几代没有女儿,所以给孩子取名为〃金子〃,意思是象金子一样宝贝。段家接受不了这突然的变故,一时间家里乱成一团。
很快两个孩子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孩子变得敏感而多疑,这令两家大人陷入矛盾和痛苦中。经过协商,双方决定让两个孩子做朋友,两家人互相走动,一星期见一次面。尽管两家人各有各的想法,但是他们对孩子的爱是共同的。在双方大人的努力下,两个孩子还是拥有了两个温暖的家庭和两个疼爱他们的父母。

高昕,一九八九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后分配至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艺术室任文字编辑。一九九三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综艺大观》任撰稿及副导演。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加盟《东方时空 生活空间》任编导 ,现在《百姓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年,马驰》 
导演:余红苗

     16岁的马驰从小失去父母:父亲病逝,母亲改嫁,马驰由爷爷奶奶养大,当过杂技演员的爷爷奶奶对孙子很严厉,每天责令孙子用功读书和坚持练独轮车杂技。孙子在爷爷奶奶的絮絮叨叨中成长。孙子虽然很听话,但有时仍然感到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新年要来了,记者在快过年的几天里用DV记录下祖孙三人的生活片段和口述实录,让人在一片调侃和絮絮叨叨中体味浓浓的爱意。

余红苗,女,福建人,毕业于福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曾在福建省多家电视台工作。做过各种类型的节目,包括新闻专题,经济类节目专题。在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工作两年期间,一直用DV机拍摄70多部纪录短片,其中《我的父亲母亲》获福建省优秀节目二等奖。2001年进入《东方时空 百姓故事》栏目,主要作品有《操心》、《马年,马驰》、《我的未来不是梦》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者》
导演:渠路军

      2001年6月,在中国北疆,16名记者完整真实地记录下了一场巍为壮观的军事演习中国装甲部队进行的一场实兵、实弹的对抗演习。在本片中,参加演习的蓝军一号和红军一号是同一所高等军事学府的同学,一个精通战术,博古通今,有着耿直,雷厉风行的作风;一个精通装备,博学善战,从坦克驾驶员一步步成长为〃军中儒将〃。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中国北疆大漠上,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