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最为重要的内容。
常备军的建立,使已经丧失土地和部分丧失土地的贫民能够加入军队,
大大增加了军队的人数。而且除了在亚述人当中征募兵员外,也在认为可靠
的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中征集兵员,一部分补充步兵,大部分充当辎重兵和工
兵。实行募兵制,亚述还可在战时或平时随时随地招募兵员,保证了强大军
队的数量。战时出征,平时训练,使军队素质和战斗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国
家给常备军统一装备和供给给养,尤其亚述给常备军配备以精良的铁制兵
器,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常备军的建立,使亚述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士
兵的诞生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也规定除了建立直属中央直接指挥从事远征野战
的中枢兵团外,还建立地方兵团戍守各地或供出征时调用。地方兵团又是一
支强大的后备军。
在兵种建设上,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除了加强原有的重装和轻装步
兵、骑兵以及战车兵的编制以外,还新建立工兵和辎重兵。尤其是工兵的独
立,使军队在开路、搭桥、筑垒和建城、修造攻坚器械方面的专业技术得到
较大提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工兵组建成一个独立的兵种,在世界军
事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各个兵种的兵器和衣甲均采用同一种型号。战车兵和骑兵由贵族充任。
工兵、步兵则由农牧民组成,这样亚述建立了全备的兵种和军制,走上了各
兵种协同作战的道路。
②各兵种协同作战。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建立常备军后,常备军成为
亚述国家的主要支柱,被称为“王业的枢纽”。除了常备军外,亚述还设立
了近卫队,专职保护国王。
从此,亚述的常备军分为主力部队和辅助部队。主力部队由步兵 (分为
… Page 41…
重装和轻装两类)、骑兵和战车兵组成;辅助部队则主要由工兵和辎重兵组
成。战车兵是最富有特权的兵种,由显贵高官子弟组成。亚述的战车兵非常
勇猛,常常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作战中屡显威力。
骑兵是亚述在世界上最先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兵种,特别在追击敌人时起
重要作用。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骑兵的作用日益重要,已明显超过了战
车兵。
在亚述军队中人数最多的当属步兵。步兵分为重装和轻装两种。在步兵
的编制中弓箭手居多。亚述的弓箭手以箭法准确著称于世,在攻击战中起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亚述军队中还第一次出现了辅助部队。工兵主要从事修筑道路,建筑
普通的桥梁、浮桥、营垒以及建造攻城器械。辎重兵则担任繁重的运输军队
给养任务,他们用驮畜、大车运粮草、兵器,在水路则用木船或皮筏支撑的
木筏进行运输。
亚述军队一般由国王亲自率领出征,下设百人长、五十人长、十人长指
挥的支队。闪电战和突袭是亚述人常用的战术。亚述军队进军神速,一般尽
量不给敌人以战斗准备时间,在敌人未醒悟时,利用强攻或计攻结束战斗,
真应了“兵贵神速”那句古话。
在长期的作战征伐中,亚述军队形成了自己的军制特点:以完全用铁制
兵器武装起来的常备军为基础,战车兵、骑兵、步兵、工兵和辎重兵等各兵
种全面发展,协同作战,注重战斗兵团内部各兵种兵员的合理配置,充分发
挥各兵种的功能和作用。
③战车兵。战车兵在古代世界是最受尊重的兵种。在亚述,国王出征总
是乘着战车并在战车上作战。伴随国王的高官显宦也乘战车作战,而下级官
吏或平民只能充任骑兵和步兵。
最早使用战车的国家可能是苏美尔的乌尔城邦,公元前27世纪的乌尔军
旗上就雕有苏美尔人乘战车作战的场面。但冲击力较强的马拉战车大概是从
赫梯人和希克索斯人开始的。赫梯人很早就削木作辐,制造马拉战车南征北
伐,一时横行小亚细亚。
亚述的战车车体很短,但左右较宽,车厢内可容二、三人,至多四人。
其中一人为驭者,其余为战士。车厢上可以放置箭筒,便于弓箭手放箭。战
士还配有短剑和长矛。驭者在战士旁边,两手驾车,配合战士作战。在三人
乘的战车中,战士、驭者之外,又出现一名卫士,他左手持盾保卫张弓射箭
的战士,右手持矛或剑,以便击退随时可能迫近的敌人。国王和显贵的战车
有时为四人,驭者和两名手持盾牌护卫其主人的卫士。
战车兵为了能够灵活作战,而且在战车上又相对比较安全,因此衣甲比
较轻便,有时只穿一件紧身衣,扎紧腰带即可,有时也着盔甲。铠甲下达膝
部,膝部以下则可有车厢掩护。金属制头盔,垂至肩部,保护着后脑、耳朵、
颈部甚至颏部。还有的战士不戴头盔,只戴头巾。
亚述的战车兵相当有威力,在《圣经·以赛亚书》中就说:“他们的箭
快利,弓也上了弦,马蹄硬如坚石,车轮好像旋风。”但我们至今还没有弄
清楚亚述战车的数量。
④骑兵。在亚述的早期,直至萨尔贡二世时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和地位
都位于战车兵之后。在亚述,骑兵早就存在,但很少在战场上使用。在提格
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只有少数骑兵作为传递国王敕令的信使,急驰在驿道
… Page 42…
上。直到萨尔贡二世和辛那赫里布时代,战车兵和骑兵的消长才有明显变化,
战车仅限于国王乘用,而骑兵经常大量出现在战场上。
萨尔贡二世以前,亚述人还没发明马鞍和马镫,骑兵乘马没有鞍子,乘
马时不是让双腿自然地垂于马的两侧,而是弯曲着双膝紧夹住靠近马颈的背
部,以便在马背上坐稳,不致由于马匹的奔跑被颠簸下来。
这一时期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他们也很可能佩带剑和盾牌,但在浮
雕中没有发现使用这些武器的实例。骑兵一般成双成对出外行动,一名是弓
箭手,另一个是不带任何进攻武器的伙伴。战斗中,弓箭手在奔跑的马上或
马停下来时向敌人发箭,其伙伴则为之牵引马,配合弓箭手作战。随从衣着
简单,头戴头巾,身穿过膝短袖束腰外衣。而弓箭手则要头戴头盔,身穿绣
花紧身衣,扎着腰带。
由于骑兵的马上没有马鞍,骑兵的冲击力不强,所以在早期,骑兵的地
位和作用远逊于战车兵。直到萨尔贡二世时代以后,亚述人发明了马鞍,骑
兵的作用才日益巨大,充分显示出战车兵所不具有的冲击力和机动灵活性。
⑤步兵。尽管战车兵和骑兵冲杀力很强,但是亚述的军队仍像大多数国
家一样,步兵是军队的主力。
步兵按其武器衣甲装备的变化和发展,在萨尔贡二世时代步兵有了重大
改变。在萨尔贡二世以前,剑手、矛手和弓箭手这三类步兵的服装装束都几
乎相同。步兵穿一件不到膝部的短紧身衣,腰际扎一条宽腰带,头戴金属制
尖顶头盔,臂、腿、颈、脚,全部裸露,有时步兵会穿一双简陋的便鞋。剑
手使用一种短而直的剑或匕首,还有柳条盾或凸面形金属盾。长矛手左手持
同样的盾牌,右手握短矛或标枪。矛手有时除了持矛之外,还携带短剑。弓
箭手使用圆弧形的弓,长约4英尺。他们还在身体左侧悬挂着剑。有时也常
常携带锤矛。弓箭手被视为步兵中的精华。作战时,弓箭手成对行动,一人
射箭,一个持盾掩护自己和同伴免遭对方投掷物的伤害,同时一手持剑抗击
可能冲上来的敌人。
⑥工兵和辎重兵。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其军事改革中,把工兵首次
从其它兵种中独立出来,主要为作战承担服务工作,建筑营垒、铺设道路、
架设桥梁、建造攻城器械等等。工兵衣甲装备同矛手相似,但是手操双头斧
或手斧,而不是长矛。工兵架设临时性过河桥梁的速度非常快,首先把若干
充满气的皮囊连结在一起排摆在水面上,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或树枝,制成
浮桥,步兵不仅可以安全渡过,骑兵和战车兵也能通行。
亚述人出征,必有辎重车伴随。亚述军队辎重的陆路运输,主要依靠辎
重车,还补充以驮畜。水路运输辎重,除了利用木船外,可能大量利用皮制
气囊所支撑的木筏。由于亚述帝国连年进行战争,用兵频繁,看来辎重兵的
负担绝不轻松。
(4)庞大亚述帝国的形成
公元前745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首先选择弱敌进攻,向南进军,
很快战胜西帕尔的阿拉米亚人。接着又挥师东进,征服了尼普尔一带。
翌年,他又发动对东方和东南方的远征,接着挥师南下,直到埃兰的北
部边境。
公元前743年他又调集了亚述军队的全部主力,与叙利亚展开了战斗。
在康马甘地区,以阿巴德为盟主的北叙利亚各国军队以及乌拉尔图国王萨尔
… Page 43…
杜里二世率领的大军为一方,以亚述军队为一方,展开了决战。北叙利亚和
乌拉尔图的军队很快战败。当萨尔杜里二世的兵营将受到包围时,他竟然丢
下全部兵营和他的御用战车,仓促骑一匹快马惶而逃之。但是提格拉特帕拉
沙尔三世没有乘胜命令军队北击乌拉尔图王国,而是在公元前742年,兵锋
转向西南,包围了阿巴德城。坚固的阿巴德城直到公元前740年才被攻克。
直到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