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里安装机枪的想法在战争中双方早有酝酿,但当时的飞机和武器有许多缺点,机枪需装置在螺旋桨翼旋转的半径之外,如装置在机翼上下,但这样很难进行有效地射击。解决的办法是把机枪安装在驾驶舱飞行员的旁边,这样飞机头部和武器可同时瞄向地面或空中的敌人。但是麻烦在于机枪子弹碰击螺旋桨,会很快把桨翼打坏。
法国人临时想出了一个原始的解决办法,即在螺旋桨翼上包一层钢板,这样本来要穿透桨翼的子弹就可弹跳出去。德国人从缴获的法国飞机上看到了这粗糙的防弹装置,进而在福克尔型单翼机上安装了性能良好的固定机枪,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快就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机枪射击时与螺旋桨旋转同步,子弹可在旋转的螺旋桨翼之间射出。后来在此基础上,法国人在纽波尔特飞机上安装机枪时,又作了改进。机枪装在机翼上的做法,当时还很少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三种不同的军用飞机:即侦察机、战斗机和更为笨重的轰炸机,轰炸机通常装置多个发动机。大多数是双翼机,也有三翼机和少数单翼机。
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队长休·特伦查德将军于1917年发展了合成战斗轰炸机,这是最重要的进步。把战斗机稍作改动,携带四颗轻型(25磅)炸弹,用以支援地面战斗,而战斗机的性质未变。这样,战斗机夺取空中优势的主要目的达到之后,就可以单独使用机枪,也可投掷轻型炸弹以支援地面部队。1918年使用战斗轰炸机,对于德国大规模进攻获得初胜是有贡献的。英国的战斗轰炸机在抑制德方进攻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的索姆河反攻(1918年8月)和美国的圣米耶尔进攻中(1918年9月),首次大规模使用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进行航空火力准备。
空军领导人员,尤其特伦查德将军强烈要求组建独立的空战军种,就象陆战有陆军,海战有海军一样。1918年初,特伦查德将军获得如愿,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改编成了独立的皇家空军。当然,应否独立这个问题还是可以争论的,但采取空军独立方针的英国和别的国家,总的看来,更加有利于灵活而大胆地使用空军。
空军的热心倡导者
20年代、30年代关于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军事理论家当中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有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等学英国的样子,建立了独立的空军,使空军与陆、海军平起平坐。但大多数国家还是把军事航空部队作为陆军的组成单位,在多数情况下,如像在美国,把军事航空部队分别编入陆军、海军。
虽然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创建了独立的空军,皇家海军却坚持要继续控制海上的飞机,尤其是舰载机。所以海军航空兵隶属于皇家海军,而不是皇家空军的组成部份。美国海军同样坚决要求控制海上空中力量,因美国的其他军事航空部队仍然置于陆军控制之下,这个问题争议不大。
最著名的空军倡导者是意大利飞行员朱利奥·杜黑。他在1921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空中指挥》。有些人把他比拟为伟大的美国海军倡导者——称他为“空中的马汉”。世界上的空军人员,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空军人员是同意杜黑下述论点的:即在未来战争中,将依靠空军取胜,空军需要袭击敌国后方地区和地面战线。早在严阵以待的敌方地面部队作出反应之前,敌方工业国家的作战能力已被破坏,人民受到恐吓,继续作战的意志已被摧毁,杜黑认为在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中,空军占据第一位,而陆、海军已沦为空军的支援部队。无怪乎大多数将帅不同意这种观点。当然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空军人员和一些军事战略方面的文职著述家是同意这种观点的。
有趣的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之际,美国空军虽然还在陆军控制之下,却像英国皇家空军人员一样,热情地采纳了杜黑的主张,同样有意思的是,德国空军虽然是个独立的军种,但只作为陆军和海军(一定程度上)的助手在使用,从未真正试验过杜黑的论点。许多英国人把特伦查德的理论,许多美国人把米切尔的理论和杜黑的论点是等量齐观的。
事实上,诚如我们所见,空军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指挥和结局的影响,比大多数将帅在战前的估计要大,但还达不到杜黑、特伦查德和米切尔所预料的那种程度。事实很显然,如果武器的杀伤力能够达到极大数量级,战略空军理论才能成立。高爆炸药可以造成惊人的破坏,但炸药本身还不能如杜黑所言,可以摧毁某个国家及其作战能力。原子弹的使用(这一点杜黑并未估计到)才给他的理论赋予了真正的意义。
技术和飞机的发展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技术进步,尤其在发动机和飞机结构上的进步,明显增大了飞机的速度、航程和运载能力。这期间出现了现代高速战斗机和近程、远程轰炸机样机。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殖民地边界战争或种族战争中把飞机看作是一种效果极好的惩罚性武器,使用飞机不仅对地区暴乱能作出快速反应,而且常常因此而避免了代价高昂的地面讨伐战。
英国的飓风,尤其是喷火式战斗机是下单翼单发动机的典型机种,在德国,梅塞施密特Me109是典型机种。这些飞机在机翼上安装了多达6挺或8挺机枪,改装后并可运载轻型炸弹,起到轰炸机的作用。其飞行速度每小时达350到400英里。
双发动机的下单翼轰炸机(道尼尔、海因克尔、布伦海姆等各型号)也出现在这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现代轻型、中型轰炸机的样机。这些飞机的航程、速度、载荷量都有提高,可以装载更多的杀伤武器,航程可达500英里。这些飞机在当时已可大批量生产。
1935年,美国生产了战略轰炸机样机,设计者意在实现杜黑、特伦查德和米切尔所预言的那种战争。B…17或“飞行堡垒”是第一种现代化的四发动机远程轰炸机。B…17和基本相似的B…24“解放者”和更先进的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B…29“超级空中堡垒”,在击败德国和日本时起了主要作用。
1939年,英国雷达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完善了战斗机的引导方法。无线电通讯和控制中心发展后,就能够十分有效地使用战斗截击机。新引导系统增大了英空军单机或多机作战的效果,为英国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英国喷火式战斗机的质量稍优于Me…109,实际上在英国战役中,喷火式战斗机尚未充分发挥潜力。大部分喷火式战斗机装备有甚高频无线电,但因有些喷火式战斗机中队和大部分飓风战斗机中队尚未装备无线电,所以只能以高频通讯实施无线电指挥。
德国空军和闪击战
新型战斗机和轻、中型轰炸机性能日益提高,为创建第一支现代战术空军——德国空军提供了手段。西班牙内战为地面武器及其原理的发展提供了试验场地,同样也为飞机和空战提供了试验场地。德国、意大利和苏联对于飞机的战术运用都获得了相当的经验。当时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将军的西班牙“叛乱者”;苏联帮助“忠于共和政府者”部队。后来,德国空军与装甲师、步兵师互相协同,才得以快速蹂躏波兰、法国、巴尔干半岛各国和苏联西部。德国进行闪击战,几乎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就能决胜。
当然,闪击战大大得力于德国人有效而彻底地改革了战术空中支援。他们从闪击战的原理出发,把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组合成一个战术武器系统进行作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和英国都试验过战斗轰炸机空中战术支援的原则。但实施这个原则最成功的第一个战例还是德国入侵波兰之战。德国人在此次入侵中,飞机和装甲车辆的协同也是成功的。这一点早在20年前就为某些英国人如斯温顿和富勒所预见。
在飞机(俯冲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支援之下,装甲纵队的包围行动体现了战术空军的三个基本功用,就是:(1)击败空中之敌,摧毁和压制敌空军基地以取得空中优势;(2)遮断交通线以断绝敌方增援和供应;(3)用航炮对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火力支援,攻击战场目标。德国起先最强调第二方面。因为德国第一个对手在空中只能进行微弱抵抗,而德国空中武器对于暴露的静止目标最为有效。经过西线八个月的“假”的战争僵持局面之后,德国继续对荷兰、比利时、法国进行了同样的闪击战。上述战争中斯图卡和梅塞施密特飞机大力支援地面部队行动,尤其对于交通中心和车辆集中地区是个致命的威胁,这些飞机还承担侧翼掩护的任务。
英国和美国空中支援的基本原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和美国也想要发挥空中支援的潜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空中支援方面最重大的发展是在中东战常1943年英空军在阻止隆美尔向埃及进攻的战斗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空中和地面部队之间灵活协同的程序由英国战场司令官制定。司令们在这时候才能第一次搞清楚德国人早已实施的战术空中支援三大任务。英国和德国在方法上的主要不同点是空、地指挥关系问题。按德国的体制,空军指挥官隶属于地面指挥官,并按地面指挥官的要求部署部队。如无重大空战,这样也无多大问题。但英国人发现在与凶恶之敌较量中,若要夺取或阻止敌人取得空中优势,空军将顾不得地面战斗如何,只能把夺取空中优势作为第一位目的。因此,空军指挥官必须从最适宜于空战的原则出发来部署和使用部队,对地面目标则顾及甚少或不予关照。
美国参战后,起先是按德国的体制行事的,但在突尼斯早期空战和地面战斗中遭受严重损失之后,美国采取了英国体制,成了美国认可的空战原则。战后,根据飞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