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世纪初,另一位非洲学者凯伯拉完成了这样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
其内容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这就是所谓的“自
由七艺”。在后世的漫长的中世纪年代里,这类教科书曾经是欧洲青年学生
的主要文化读本。而希腊——罗马文化,就以这类教科书的形式,在中世纪
被保存了下来。
奥古斯丁的政治理论思想中,还保留了基督教初期的平等思想,认为天
国“绝对没有贫富贵贱的畛域”。主张富人要变卖财产分给穷人,主张在物
质上帮助别人,解放受蹂躏的人等等。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和宗教哲学对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西欧中
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以及某些大学,无不从他的教育思想和宗教
哲学中寻找理论根据。
… Page 33…
三、罗马体育
1。军事体育
罗马帝国在形成过程中,军事体育便适应统治者的连年征伐的需要而发
展起来。
罗马人重视军事体育和斯巴达人有些相似。他们早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
社会过渡时期,就养成了强族重武的习俗。罗马人的婴儿刚刚出生,就会把
他放在父亲的脚边,去裁决其生死,孩子如果被父亲慈祥地抱起,就表明他
有生的权利。但是,还需要把他放到河流里去经受冷水冲刷的考验,体质强
壮,经得起考验的婴儿才能生存;父亲如果看到婴儿虚弱、畸形,或感到家
贫难养,则冷酷地置之不理,这就注定了孩子的死亡。孩子们从小受家庭教
育时,就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并练习骑马、游泳和角力等项军事技能。
罗马共和时期,规定16至17岁的男青年必须接受军事训练,操练兵器、
演习战术,锻炼技能。
罗马军队的训练,有许多体育手段。它注重体育的军事价值,强调通过
体育培养实战需要的素质和技能,而不像雅典人那样通过体育去追求动作的
协调和身体的健美。恩格斯认为:“在 罗马,……对兵士的训练是非常
严格的,目的在于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增强士兵的体力。除了使用武器和作
各种运动的正规训练以外,还广泛地练习跑步、跳跃、撑竿跳高、攀登、格
斗、游泳——先脱去衣服游泳,然后携带全副装备游泳。”①
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在战争中,常常处于以强凌弱的势态。如后来被
征服的高卢人,由于沉湎酒食,放纵无度,身体变得笨重而肥胖,不能奔跑
而又怕艰苦,一接触到强悍的罗马人,就流汗、气促,很快变得精疲力竭,
而成了强敌手下的败兵。
在节日庆典上,罗马人时常举行军事竞技和军事演习。那时,贵族青年
的战车竞赛非常盛行。这种竞赛多在竞技场举行,不论竞技场大小,一般都
赛七圈。参加的车数可多达十二辆,拥挤不堪;赛车场为细沙铺地,松软难
行;而且转弯急剧,容易翻车。这些困难条件都增加了战车赛的难度,使比
赛变得更加惊险。战车赛的优胜者能获得很大荣誉和巨额奖金。有些驾驶战
车的能手;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了优胜。
罗马帝国建立后,皇帝奥古斯都执政时期,为了训练贵族子弟,建立了
一些类似青少年俱乐部的组织,每个俱乐部都有一所体育馆,在那里,由退
休的角斗士教青少年使用各种武器。俱乐部特别注重练习骑术。青少年非常
喜欢“特洛伊运动”,这种按偶数编队的骑兵训练,动作多而巧,难度又很
大,时常有表演者堕马。一次,一个大政客的儿子从马上掉下来,跌伤了腿,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 卷,第18 页。
… Page 34…
皇帝奥古斯都遂下令停止了这项运动。
罗马的军事体育起到了振奋威风,强兵兴国,维护统治的作用。在帝国
后期,随着政治经济日益衰败没落,军队也逐渐腐败起来。他们不再进行系
统而严格的军事训练。一般不当职业兵的公民,更不需要军事训练。于是罗
马的军事体育便衰退了。
2。角斗
古罗马时期,还有一项体育活动。每逢国家庆典,或者豪门家宴,贵族
除了观赏赛车、赛马,还要安排斗兽和角斗,以尽情纵欲。所谓角斗,就是
由受过专门搏击训练的奴隶,即角斗士,手持锋利的武器,身穿假饰的戎装,
表演拚杀,进行决斗。最初的角斗,是人和人的角力和拳击,继之发展为人
与猛兽的格斗,最后变成了人与人的厮杀。这是一种极其野蛮、残忍和恐怖
的活动。
一些豪门贵族为了纵情狂欢,显示富贵,特意收养一批角斗奴隶。在罗
马的许多城市里,还设有角斗训练所或角斗学校。在贵族的鞭笞下,成千上
万的奴隶在那些地方进行角斗训练。国家还建筑了许多竞技场,以备角斗,
及作其他竞技之用。其中最大,最古老的是马克西马斯竞技场。这是一座长
约586米,宽约74至87米的椭圆形巨大建筑,可容纳12至15万观众。它
始建于公元前329年,重建于公元前1世纪。在那里经常举行大规模的角斗
表演。公元2世纪末期,角斗已成为罗马的法定活动,并设有官员专管其事。
公元前82年前后,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色雷斯人,不甘忍受罗
马侵略者的奴役,为争取自由解放,曾奋起抗击过罗马军团。在一次激战中,
有一位叫斯巴达克的色雷斯战士,出入刀丛,浴血杀敌,不幸负伤,沦为俘
虏,继尔被卖为奴隶。当时,在罗马南部的加普亚城里,有一个叫巴奇亚图
的角斗老板,在市场上发现斯巴达克身姿雄健,英气袭人,便将其买下,从
此他便充当了角斗士。斯巴达克的膂力和灵巧过人,机智和勇毅出众,入角
斗学校不久,就练出了一身精湛的搏击技艺。他失身于角斗行列还不到两
年,就跟着第一个角斗老板走遍了罗马所有城市,身经百余场角斗。在那胜
则生、败则亡的厮杀中,他击败了许多勇猛善搏的角斗士,未曾受过重伤,
成了竞技场中的佼佼者。由于他技勇高强,还曾被任命为角斗学校里的剑
术、角力和体操教师。名师出高徒,在他手下又训练出不少优秀人才。斯巴
达克以惊人的成就,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成了英名盖世的“角斗明星”。
但角斗士的境遇十分悲惨。平时在皮鞭、锁链之下,过着非人的生活。
角斗时,又被驱赶到竞技场上,白刃相击,彼此残杀;或赤手空拳,肉搏猛
兽。那尸横血流、残忍恐怖的场面,实为常人目不忍睹。可是嗜血成性的贵
族们却高踞上座,恣情哄笑,欣然以角斗士的惨遭杀害和临死挣扎“自娱”。
这种残杀一直进行到角斗士全部丧生,或只剩最后一人,无法再斗为止。当
… Page 35…
场有专门检验人员,用烧红的铁锥猛刺死者,若发现还有活状,尚存一丝游
气儿,就用大锤砸碎其头,使脑浆涂地。古罗马贵族把体育娱乐活动竟然搞
到了这等惨绝人寰的地步。
斯巴达克不堪忍受奴隶主的压迫,并立志要拯救那些苦难的阶级兄弟。
他开导同伴说:“我们与其在角斗场里为观众而卖命,还不如为争取自由而
斗争。”他串联、鼓动角斗士们发难,举行武装起义,后来起义失败。斯巴
达克从一个角斗士成长为杰出的古代英雄,一直为后世人所称颂。
3。古奥运会
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产生了基督教。教会用蒙味
主义和禁欲主义两种精神武器统治和奴役人民,要人们信奉“全智全能”的
上帝,甘作“不知不觉”的奴仆。由于基督教敌视希腊罗马文化,她把从古
希腊流传下来的体育也当作异端文化加以诋毁。
在古希腊的西南部,埃里达王国境内,北依克罗诺斯山,南临雅尔芬河,
座落着一个绿林掩映,风景秀丽的小村奥林匹亚,这就是古希腊人举行奥林
匹克运动会的圣地。由于古希腊城邦间经常战争,社会需要健壮而敏捷的武
士,这种武士又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这样,体育运动就进一步发展起
来,逐渐形成了有组织的运动竞赛。古希腊人信奉多神的宗教,每逢重大的
祭祀节日,各城邦都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以舞蹈、唱歌和竞技等方式,表
示对诸神虔诚的敬意。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在当时的战争背景和祭祀形
式中产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为祭祀大神宙斯而在奥林匹亚举行的。由
于古希腊人认为宙斯是诸神的首领,他们对宙斯神格外崇敬,所以对他的祭
祀也特别隆重,因此祭祀宙斯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规模最大,名声最高。
奥运会期间,全希腊实行神圣休战,在战争背景下产生的奥运会,反过来又
起了制止战争的作用。神圣休战符合古希腊人要求和平与友谊的愿望。
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部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
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前720年,奥运会只限于奥林匹克所在的佩洛旁
涅斯城人参加,竞赛项目较少,规模不大,是一个地方性的奥运会。由于是
埃里达王国管辖着奥林匹亚,所以称为埃里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