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壁画上也可以得到佐证。如河南密县打虎亭二号东汉墓的壁画上,两个大 

  力士身材魁梧,满脸胡子,头上扎着一个冲天独角辫,腰系护腹,下穿短裤, 

  光着上身,正目相视,寻找战机,与张衡所描绘的十分相似。此外,在河南 

  登封汉画像石刻中也有摔跤的图像。 

       在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中,摔跤也颇为流行。在陕西沣西出土的汉代铜 

  牌上画有两个人正在摔跤,他们穿着长裤、短靴,赤着上身,一人想用“抱 

  腰”、“推举”的方式取胜对方,另一人则想用“大抱腿”的方式把对方兜 

  裆托举起来,形象逼真地反映了汉代匈奴族的摔跤场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摔跤运动进一步发展。东吴末帝孙皓曾令宫女摔 

  跤,供其娱乐。自晋代以后摔跤这一活动被称为相扑(相掊),它既是军中 

  习武的活动之一,又是一项单独开展的竞技活动。尽管当时相掊很广泛,贵 

                                          ① 

  族子弟常常“计渔猎相掊之胜负”,但当时南方上层贵族多崇尚文弱,视 

  相掊为“下技”。如《晋书》记载,刘子笃曾说:“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 

  国优劣,请使二郡更论经国大理、人物得失。”这一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 

  族崇尚武勇,摔跤活动在北方比较盛行。当时北方流行“蚩尤戏”,两两三 

                             ② 

  三的人“戴牛角相抵”。《洛阳伽蓝记》载,“禅虚寺在夏门御道西,寺 

  前有闯兵场。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承万骑,长在于此。羽林马僧相善角 

  抵戏……帝亦观戏在楼,恒令二人,对为角戏”,说明北魏时期的羽林军也 

  开展角抵活动,并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北齐文宣帝高洋到一些权贵家中常 

                               ① 

   “角力批拉,不限贵贱”,表明这一时期角抵在北方开展比较广泛。 



                                         5。赛马 



       马术中的赛马运动,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称“驰逐”或“走 

  马”。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马术。《诗经·小雅·绵》中说: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国争霸, 

  战争频仍,军事的需要产生了骑兵。为了提高士卒的素质,于是逐渐出现了 

  赛马运动。 

       秦汉时期,赛马活动日趋频繁。当时“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 



① 《抱朴子·摔跤》。 

② 任昉: 《述异记》。 

① 《北齐书·孝昭帝纪》。 


… Page 86…

                                      ② 

  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 ,赛马已逐渐脱离军事轨道,成为民间的一种 

  赌博活动。汉武帝既是赛马场上的观众,又时常“游戏北宫,驰逐平乐”, 

                                            ③                                      ④ 

  并在建章宫“设戏车,教驰逐”。汉宣帝也常常“斗鸡走马”。汉成帝则 

                                         ⑤ 

    “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京师贵族、郡国官吏也好赛马,如汉末王 

                                               ⑥ 

  氏五侯,终日奢侈,“狗马驰逐”。东汉大将军梁翼也好“臂鹰走狗,骋 

              ⑦ 

  马斗鸡” 。 

        赛马运动在北方匈奴人中,更是盛行。在匈奴族每年正月、五月、九月 

  戊日祭天神的宗教活动中,他们特别喜爱的体育活动便是赛马、赛骆驼,以 

                             ①                                                        ② 

    “走马及骆驼为乐”。赛马活动常常“大者万骑,小者数千骑” ,可见其 

  规模很大。后来北方草原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一直沿袭相传,历久不衰。 

        两晋南北朝时期,赛马活动不仅要求速度,有的甚至要求在马上做各种 

                                            ③ 

  动作,如“卧骑、倒骑、颠骑”,表现了对马术动作的更高要求。据陆翽 

   的《邺中记》记载,后赵石虎还会“猿骑”,即像猿猴一样“或在马胁,或 

  在马头,或在马尾”,且“走马如故”,可见其骑术之高。这些都与这一时 

  期少数民族崇尚骑术分不开的。 



                                              6。围棋 



        围棋是中国发明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棋类之一,称为“弈”。《说文解字》 

  注:“弈,围棋也”。《方言》也说:“围棋谓之弈”。关于围棋的起源有 

  尧舜造围棋的传说。最早记载围棋起源的古书《世本·作篇》中说:“尧造 

   围棋”;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也讲:“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 

  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但这些记载属于传说,不足为凭。在国外, 

  大多以为围棋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大英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 

  书》都认为围棋在公元前2300多年由中国发明,但缺乏有力的佐证。据可 

  靠 的记载,围棋至迟在春秋时期已开始流行。 

        秦统一后,围棋活动曾一度冷落,西汉贾谊认为“失礼迷风,围棋是也” 



② 《史记·货殖列传》。 

③ 《汉书·东方朔传》。 

④ 《汉书·宣帝记》。 

⑤ 《汉书·张汤传》。 

⑥ 《汉书·元后传》。 

⑦ 《后汉书·梁翼传》。 

①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② 《汉书·匈奴传》。 

③ 《南齐书·礼志》。 


… Page 87…

  ①                                                             ② 

    ,直至东汉初期班固仍有“今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感叹。但是西汉爱好 

  围棋的仍不乏其人。《三辅黄图》记载汉高祖刘邦常与宠妻戚夫人在长安宫 

  百子池畔,一边饮酒,一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 

  缕就北斗星辰求长命乃免”。汉宣帝常与杜陵人陈遂玩围棋。杜陵人尤好这 

  一活动,《西京杂记》记载,“杜陵夫子善弈棋”。 

        东汉时期,弈风转盛,尤其是市民好尚,相习成俗。当时富人以“游敖 

                ③ 

  博弈为事” 。文人百士精于棋弈者也大有人在。如冯翊、山子道、王九真、 

                                                                            ④ 

  郭恺等,都是棋坛名将。吴人严子卿善弈,被称为“棋圣”,与桓谭、蔡 

   邕的音乐,黄象的书法,赵达的数理,并称为“一时之绝”。班固的《弈旨》 

  是迄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围棋著作。据《三国志》记载,汉魏之际,曹操、 

  孙策、吕范、陆逊、诸葛瑾、费祎等,都酷爱围棋。曹操棋艺甚高,能与当 

  时冯翊山子道等名手抗衡,不相上下。孙策与吕范的一局棋,至今仍保留在 

  宋谱《忘忧清乐》中,是流传至今的最早一局棋。而“建安七子”之一的王 

  粲对于棋弈更是有惊人的记忆力。据《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记载:王粲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 

   比较,不误一道。可见其围棋造诣很高,已经能够复盘。 

        围棋作为一种训练智力的竞技游戏,历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它与兵法的联 

                                                     ⑤ 

  系,“世有围棋之戏,或言兵法之类也”。东汉大儒马融对这一点阐述得 

  更为透彻,他在《围棋赋》中说:“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 

  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之。”这是把“三 

  尺之局”当成模拟战争,以下棋来说明用兵之道。 

         《杨子·法言》中说:“断木为棋”,因此,汉代围棋子应是木质的。 

  李尤《围棋铭》云:“局为宪短,棋法阴阳,道分经纬,方错列张”,也就 

  是说棋子有黑有白,棋道纵横交错。汉代棋盘“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 

                                          ① 

  九道,白、黑子各一百五十枚” 。根据河北望都出土的东汉时期一块石质 

  围棋盘,可知汉代棋盘是十七道,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棋盘。汉代围棋中 

  已经出现先于棋局之四角星位各置一子的“势子”(或称“镇子”)。马融 

  在《围棋赋》中有“先据四道兮”之句,即指“势子”而言。由此可见,汉 

  代围棋已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并西传入印度,汉唐间又传入朝鲜和日本,成 

  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活动。 

        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围棋活动,经汉魏时期的成长和发展,至晋时已 



① 《汉书·贾谊传》。 

② 《弈旨》。 

③ 《潜夫记·浮奢篇》。 

④ 《抱朴子》。 

⑤ 桓谭: 《新论》。 

① 《艺经》。 


… Page 88…

   日益兴盛。南北朝时,更呈现出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魏晋玄学兴起,人们喜欢清谈高雅,弈风更盛,称围棋为“手谈”或“坐 

   隐”。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多爱此活动。晋惠帝司马衷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