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戒律学纲要(选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宽广高大,试问那对於一个修行的人是适合的吗?一个人睡在这样好而且大的
床上,会有些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当亦可想而知了!

  在家人,受了八关戒斋的日子,应该男女夫妇分床分房睡,如果家里只有双
人床,没有单人小床,不妨特为自己购置一张单人小床,专备六斋日卧用。否则
虽受戒斋,亦不得戒斋。

  出家五众,对於这条,尚有规定,在此不举。

  第八条、不非时食

  前面已经说过,八关戒斋的过中午不食是非常要紧的一条,而且是最主要的
一条。受八关戒斋而不持此“不非时食”,固然不成戒斋,出家而不持“不非时
食”,便不能为俗人作八戒阿舍梨(师);不终身持“不非时食”者,也不得为
俗人作八戒阿舍梨,不得为俗人授八关戒斋;更不得作沙弥戒和尚乃至比丘戒和
尚;沙弥不持“不非时食”,不得受比丘戒。这是非常严正的一条。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外道婆罗门,均持“不非时食”,佛在《舍利弗问经》
中说:“诸婆罗门,不非时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大正二四·九○二下)
中后不吃东西,身心都很轻爽,杂想妄念也会减少。

  不非时食,是说过了日中之后,除了饮水,不得再吃任何食物。俗人也许不
惯中后不食,到了晚上也许会饥饿难忍而反增烦恼,甚至形成胃病。这一点,我
要普劝:如你万不得已,你可以方便吃糖减饿;可以吃果子汁,但要先用清水滴
净,并且不得吃果子肉。如果你能忍受的话,反正一个月只有六天,为什么不勇
敢一些来忍受一下呢?如说营养不够,那是多余的顾虑,至於详细的情形与理由,
我有一篇〈佛教的饮食规制〉,可以参看。(见拙著《佛教制度与生活》一○六
至一五○页)


第二章 六斋日及其戒斋清净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八、十四、
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最后两日,便是六斋日。

  不非时食,是印度的内外道通行的,六斋日也是印度的内外道共同守持的。
在此,我们必须明白,佛法与外道,在人天法的许多观念中,是可以相通的,外
道虽不如佛法的深广博大,外道在人天法中所见境界,有许多在佛教是可以承认
的。只要是对的,外道说了正法,虽为外道所说,仍应得到尊重,如果是不对的,
佛子说了邪法,虽是佛子所说,还是不能采信,这也是佛教的伟大之处。

  六斋日,梵语叫做逋沙他(Posadha)。这与佛教每半月布萨说戒的
布萨,是同一义,意为“长净”,长养善法,清净梵行的意思,其实比丘半月布
萨说戒,与六斋日的关系很深。如《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六:“王舍城诸
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多得利养,眷属增长,尔时瓶沙王
信佛法僧,往诣佛所……佛言听诸比丘,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说
法。”(大正二三·六○三上,印度当时将一个月分为二月,称为白月与黑月,
每月只有十五天,只有初一到十五,没有十六到三十)至於布萨,原因亦为“王
舍城诸外道梵志於月三时为集会,众人群来周旋,共为知友,供养饮食。佛劝瓶
沙王制之,有比丘对白衣说经,白衣施食比丘等者,原为月二回,次第增为六斋
八斋等。”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八六二页)乃至增为十斋日的。可见比丘的
半月布萨一回与八戒的半月布萨三回,是同出一个原因了。

  那么,为什么要选这六天为斋日呢?

  《大般若经》卷十二:“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
十五日、三十日,诸天众会。”(大正八·三一○下)

  《四天王经》:“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
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
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 飞、虫支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
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
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大正一五·一一八中)

  《智度论》卷十三:“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
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
以避凶衰。”(大正二五·一六○上)

  关於六斋日的由来,传说很多,各部经中,大同小异,《大智度论》所列最
详,如有兴趣,可以参阅大正藏二十五册一六○页。

  《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三十三天……於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
若十五日,集善法堂,称量世间,善恶多少。……见造善者,便拥护之;见造恶
者,即共嫌毁。”(大正二七·二一一下)

  好了,我们不再多举了,其实,我们持戒斋的目的,不是怕天神来伺察善恶,
不是怕疾病凶衰,也不是怕天神的嫌毁,而是为了种植出世之因。不过,每月之
中,既有如此的六天,比较重要,所以佛陀也就选了这六天,作为八关戒斋的斋
日。绝不是说,唯有此六天可作斋日,其余日子便不可作斋日;更不是说,只此
六天应该持戒斋,其余的日子便不该作戒斋日。因为凡是受持戒斋,日日受持,
日日均有功德,六斋之日仅持其中的一日,也有一日的功德。如果不持戒斋而反
造恶业,六斋日作了固然得罪,平日作了,同样也要遭报。佛陀沿用印度外道所
通行的六天,来劝在家弟子们受持戒斋,也是一种权巧方便。


第二节 怎样算是戒斋清净

  八关戒斋,看来仅仅八条,要求受持清净,实也不太容易。身不作恶:不杀,
不盗,不淫,不著香华蔓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
床;口不作恶: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只要决心来做,是可能做得到的。
至於要使意不念恶,那就很难了。最难控制的是妄念的纷纷涌现,并且不绝如缕,
心志稍不集中,妄念便会趁隙而入,妄念之中,有善有恶有无记,善的不妨,无
记亦无多损,恶念之来,念杀生、念偷盗、念淫欲、念妄语、念饮酒,乃至念非
时食,只要一念生起,不论念过去,念未来,均为斋不清净,唯其若未涉及身口
二业,仍不是破戒。

  如果有人准备於明日受持八关戒斋,以为明日既不能行杀、行盗、行淫,乃
至不能於非时而食了,便於今天故意放纵一番,这样的人,明日虽能受持戒斋清
净,也是不算清净;或有人今天受持八关戒斋清净,却存意明天去行杀、行盗、
行淫,乃至准备非时而食者,还是不算清净。持戒斋者,贵在心念出离世间,贵
在放下五欲的束缚,如果心不清净,便是斋不清净,岂可怀著贪乐五欲之心,而
来受持戒斋?

  因此,佛在《优婆塞戒经》卷五中说:“若欲受斋,先当敕语,遮先诸恶,
乃得成就;若先不遮,辄便受斋者,不名得斋。”(大正二四·一○六三中)可
见,受斋之先,不但先从身心清净而作准备,更要以口宣告他人,使得他人也知
道我要受持戒斋了。

  如何才能做到戒斋清净,藕益大师於《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的末后说:“
凡斋戒日,不得鞭打众生:不得身口作不威仪事……不得起贪欲、嗔恚、烦恼等
邪觉,更须修六念。以上四禁,若有犯者,虽不破斋戒,而斋戒不清净。”
(续藏一○六·三七五D)

  六斋日受了八关戒斋,为防妄念丛生,为增戒斋功德,最好的方法是专持六
念:

  一、念佛:佛为慈悲导师。念佛的法门,能除愚痴;念佛的实相,能除恶意;
念佛的相好,能除怒习。

  二、念法:法为诸佛之母。佛所说法,无量无边,但以三十七道品,能够逐
层而上,完成修证之功,所以应念三十七道品,其内容是:

  (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未生恶不生、已生恶灭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长。
  (三)四如意足——欲(慕乐修持之法)、念(一心正住其境)、精进(修
习不懈)、慧(思维心不散)。
  (四)五根——信(信於正道)、精进(勤求不息)、念(一心观想)、定
(一心寂定)、慧(内性自照)。
  (五)五力——由五根而发生五种力量,破除五障;信力遮烦恼、进力除懈
怠、念力破邪想,定力破妄想、慧力破一切邪外。
  (六)七觉支——念(思念修诸道法,而使定慧均等)、择法(以智简择法
之真伪)、精进(以勇猛心、离邪行、行正法)、喜(心得善法,即生欢喜)、
轻安(断除身心粗重,身心轻利安适)、定(心住一境)、行舍(舍诸妄谬、舍
一切法)。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三、念僧:僧是人天福田。根据《佛说斋经》的记载,此所谓念僧,是念的
真实僧,或胜义僧,乃是证得四果与向四果的四双八辈的圣僧。但凡夫比丘僧,
也应恭敬供养,此处所谓念,乃是念其功德,所以要念胜义真实僧,平日依止学
习,仍当以持戒有素的世俗僧为主。因为梵语僧伽Sagha一字,意为和合众,
或者单译为众。印度四人以上即为众,所以比丘比丘尼四人以上,可称为僧伽,
俗人四人以上,也可称为僧伽,所以佛弟子共分七众乃至九众;所以阿含经有将
“归依僧”译为“归依众”的,因此有人以为,既称归依众,就不必一定要归依
出家人了。其实,凡立此一谬论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