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4-1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尽管也出生于富豪家庭(其父为纽约中央储备银行董事长),却与黑杰克挥金似土的性情格格不入。她保守而矜持,内敛而沉静,似乎总在尽心尽力学习如何做一位名副其实的贵妇人。了解珍妮特的朋友都知道,她骨子里爱慕虚荣,追求完美,认定荣誉、金钱和权势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三样东西,如同天平上的三个砝码,能称出每个人价值几何。至于寻宝者使用何种手段去欺世盗名,争权夺利,她无意作道德方面的评判。俊美的浪荡公子阅尽人间春色,到头来娶了个貌似古板、实则满脑袋算计的姑娘,这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几年后,他们分道扬镳,则让那些冷眼旁观、静待其变的朋友拍手称快。如果说杰奎琳更多地继承了父亲相貌上的优点的话,那么其观念则秉承母亲的为多。在她心目中,那三件宝贝的最佳序位应该是:权势——金钱——荣誉。三枚金苹果,若能将它们全部摘到自己的水晶盘中,才算得上称心如意。
  杰奎琳的祖父曾自费出版了一部煌煌家史,书名为《我们的祖先》。他一口咬定布维尔家族是法国贵族的后裔,其先祖英雄辈出,甚至还有人曾与拿破仑并肩作战,后来自己的曾祖父作为法国志愿兵,在华盛顿将军的旗帜下参加过独立战争。可是美国的历史学家根本不认可他的这本天花乱坠的流水簿,批评布维尔家族存心伪造家史,编织神话。
  黑杰克是一位色鬼,却不失为一位有爱心的父亲。为了培养杰奎琳的勇气,黑杰克将女儿早早地抱上马背,以至于她五岁时便获得了儿童组马术表演赛的冠军。这似乎是一个预兆,能驾驭高头大马的小女孩长大后同样能驾驭桀骜不驯的总统和国王。杰奎琳十八岁踏入社交圈,即荣获“社交皇后”的赞誉。她那古典美人天真无邪的清纯气质和德国德累斯顿瓷器般的优雅神态令人为之着迷和倾倒。二十岁时,杰奎琳留学法国,成绩全线飘A,参加《时尚》杂志举办的第十六届巴黎大奖赛的征文竞逐,竟以飞扬的文采在千余名参赛者中力拔头筹。早在中学时代,杰奎琳填写毕业年鉴时就曾掷下一句落地作金石声的硬话:“不做家庭主妇。”更别说做任人摆布的花瓶了。那么,她究竟想做什么?
  答案似乎有点出人意料,杰奎琳想做一位无冕之王。按说,她性格略显内向,甚至有朋友认为她总是把内心刻意隐蔽得像一个作战暗堡,使人难以靠近。这样的性格并不适合在新闻界从业,但在继父奥钦克罗斯的帮助下,二十二岁的杰奎琳成为了《华盛顿先驱时报》一名无足轻重的调查摄影记者。
  此前,杰奎琳与流亡在美国的白俄王子奥波林斯基有过亲密接触。他六十多岁,是爷爷级的情场杀手。黑杰克对女儿的“失足”暴跳如雷。但那只是一阵风的事情,根本无须过虑。与老王子挥泪道别后,通过朋友的穿针引线,杰奎琳认识了纽约多米尼克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翰·G.W.赫斯蒂德,并且在某个风雪之夜近乎草率地与他订立婚约。待冷静下来,得知未婚夫的年薪不过区区一万七千美元,无论怎样说,都算不上有钱有势,杰奎琳便当机立断地离开了他。
  母亲当年与濒于破产的父亲黑杰克离婚,改嫁财雄势大的纽约地产商奥钦克罗斯,已早早地给杰奎琳上了一堂示范课:“要嫁就要嫁一个大富翁!”奥钦克罗斯有权有势,能够呼风唤雨,永远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黑杰克虽然在享乐方面花样繁多,引人注目,但相比而言,就显得太轻佻太浅薄了。杰奎琳选择记者行当,其潜在的动机就是要尽可能多地认识上流社会中的单身男子,从中钓到一位金龟婿。至于报社下达的采访任务,她可以毫不费劲地应付,什么《穷人比富人生活得更快乐吗》、《如果你明天将被处决,你在人间的最后一餐想要点什么菜》、《你最希望谁当第一夫人》、《哪一位名人的死对你震动最大》。很难说这些题目太烂,还是她别出心裁,尽管报社的责任编辑认为杰奎琳只不过是一位平庸无奇而且心不在焉的记者。她的心思多半用到了去大饭店进餐或跳舞,结交名流、阔佬和高官,因为她的目标相当明确,在上流社会据有不容忽略的一席之地。杰奎琳那双善解人意的黑眸子使许多崇拜者神魂颠倒,其中有个记者名叫杰尔斯·巴特莱特,他的妻子玛莎是某某钢铁大亨的女儿,见丈夫整天像傻瓜似的迷恋杰奎琳,感到十分恼火。她父亲教给她一记绝招——尽快将杰奎琳介绍给实力雄厚的单身男子,这人若是她丈夫的朋友就更能借力打力。玛莎觉得此计可行,恰巧有这样一个现成的对象,他就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众议员约翰·肯尼迪。杰奎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少不了以下几个条件:英俊,潇洒,机智,幽默,有才干,有金钱,有权势,有进取心,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这些条件,肯尼迪全部具备,他是阿波罗似的人物,高个子,棒身材,一头铜棕色的浓发,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野性的活力,倜傥风流,雄辩滔滔,玩政治比玩桥牌还要轻松,家族拥有雄厚的财力,其政治野心的上限即入主白宫。尽管他是政界著名的“采花大盗”,招蜂惹蝶,好色如狂,但他的仕途无限光明。他有一位顶呱呱的好老爸约瑟夫·肯尼迪,不仅是极其成功的商人,还是出色的外交家,担任过美国驻英国大使。父亲的伟大理想便是将儿子托举到美国总统的宝座上。这差不多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杰奎琳要是能嫁给约翰·肯尼迪,迈向巅峰的梦想即可望实现,她何乐而不为?
  约翰·肯尼迪在大学时代即高擎独身主义大旗。他继承了老爸的风流本性,排在首位的业余爱好始终是寻花问柳。杰奎琳虽然相当出色,但在他的法眼看来,还不够性感,更谈不上妖媚,因为他最喜欢的是那种丰乳肥臀的放电天使。当然,他也愿意换换口味。因此,他俩算不上一见钟情,倒是有点好事多磨的意思,毕竟杰奎琳要打破肯尼迪的独身主义壁垒还得花费力气和心计。
  有一次,杰奎琳的好友怀特从历史和文学名作中挑出几个与她的性格基本同质的女人,请她一一评点。他这是有意诱导杰奎琳敞开心扉。第一个是法国的圣女贞德,杰奎琳赞赏其力压须眉的勇气,但贞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致使结局悲惨,她不喜欢。然后是《圣经》中的夏娃和希腊神话中的潘朵拉,她认为这两个女人头脑简单,行事鲁莽,总使牢牢在握的事情失去控制,留下不愉快的尾巴,她同样不喜欢。杰奎琳最欣赏的女人是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法国贵族沙龙的两位著名女主人——缅因特隆夫人和雷卡米尔夫人。她们仪态万方,智力超群,不仅能吸引位高权重者围着她们的石榴裙团团直转,还能启发英才贤哲,使个人的魅力升华为国家的魅力。
  1953年1月,三十五岁的约翰·肯尼迪竞选成功,成为参议院最年轻的议员。这时,他们两人的交往才迅速纳入正轨。老肯尼迪为儿子的政治前途考虑,敦劝他尽快放弃狗屁不值的独身主义,准备结婚生子。“你究竟想不想入主白宫?别忘了,这可是我们肯尼迪家族的最高利益。美国历届总统中有哪位是单身汉?!再说,婚姻也是一块不错的盾牌,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御新闻媒体对你私生活纠缠不休的攻击。”约翰·肯尼迪对父亲的指示一向言听计从,这回也不例外。杰奎琳心思绵密,自然能够料想到这一层,因此当别的女人仅满足于与肯尼迪一晌贪欢时,她已处心积虑地为争取那个“肯尼迪夫人”的宝贵名分而暗中加力。她利用自己负责撰写专栏的便利条件去试探约翰·肯尼迪的心思,故意问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问题:“为什么一位心满意足的单身汉要结婚?”“有位爱尔兰作家说,爱尔兰人(肯尼迪是爱尔兰人后裔)缺乏爱的艺术,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有时她心血来潮,还会带上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去肯尼迪的办公室,与那位工作狂边吃边聊。除了这些表面功夫外,她还另有取胜的绝招,比如去国会图书馆查找资料,帮助肯尼迪撰写参议院有关东南亚问题的报告。有时,她还陪同肯尼迪出席政治性晚会,做他的黄金伴侣。至于充当生活秘书,她更是胜任愉快,将原本不修边幅的肯尼迪打扮得风度翩翩、派头十足,这无疑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可以说,博取约翰·肯尼迪的欢心已成为杰奎琳心目中的头等大事,为此她不惜做出这样或那样的牺牲,以肯尼迪的工作为工作,以肯尼迪的嗜好为嗜好。她先前特别讨厌暴力血腥的西部片和怪诞不经的恐怖片,现在仅仅为了讨好肯尼迪,居然也装出一副对其兴趣盎然的样子。
  那位专以猎取女人香艳肉体为乐的冒险家和浪荡子能不能迅速转变为合格称职的丈夫?约翰·肯尼迪的道德水准偏低,极可能会使她芳心破碎,很少有人看好这场野兽与美女的结合。但肯尼迪家的长子正处在干大事的核心地带,一定能使自己的妻子名扬天下。与此同时,约翰·肯尼迪也意识到,他若要结婚,杰奎琳该是最佳人选。杰奎琳不仅年轻美丽,具有一流的社交才能,而且笔下功夫出类拔萃,论智力论魅力她都是群芳谱中不可多得的可人儿,绝对适合做政治事业的“添亮剂”,为自己争得大把选票和几十个百分点的满意率和支持率,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政治婚姻从来如此,爱情只放在次而又次的位置。理性总会不断地提醒那些充满野心的政客,妻子的功能越多越好,关键是她要能够旺夫,否则便毫无价值。杰奎琳正是那种可以漂漂亮亮从从容容打点一切的女性。两人各取所需,于是一拍即合。有人说,他们的爱情如同建造在太平洋悬崖峭壁上的房子,既要遭遇外部风暴的袭击,还要经受内心巨澜的冲荡,总给人岌岌可危的感觉,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