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穑芗易詈笫恰昂靡凰剖尘∧裢读郑淞似酌C4蟮卣娓删唬 彼阅阋啦苎┣鄣募沂溃拍芄欢镣ā逗炻ッ巍罚砸氩苎Я煊颉O衷谟泻芏嗟挠泄卣夥矫娴闹骺梢岳炊痢N揖褪窍冉胝飧隽煊颍醯梅浅S幸馑肌�
红学分支——版本学
我们来谈曹雪芹的本子的话,现在一般把简称古本,就是手抄本,曹雪芹他的原作基本上是以手抄形式流行的,有人说后来高鹗不是给印了吗?续了四十回,但是前八十回不是也给印了吗?但是高鹗和程伟元做了一件很不应该做的事,你续书不是续就行了嘛,他把前八十回进行了一番改造,改动了很多地方,有的地方是改得是不伦不类,有的地方改得不通,有的时候拗着曹雪芹的意思改,所以现在通行本不但后四十回靠不住,前八十回也靠不住。所以你要真正读《红楼梦》,你要买影印的《红楼梦》的古本来读。
进入《红楼梦》版本这个研究的领域叫版本学,红学除了曹学以后的又一个大分支叫版本学,非常有意思。就知道原来当年的《红楼梦》是手抄形式流传的,手抄大体上是八十回,但实际上严格来说可能还不足八十回,现在多数人认为最古老的本子是叫做甲戌本,就是乾隆十九年的一个本子,甲戌本的《红楼梦》,它的书名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大家知道,《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曾经有过很多个名字,在现在甲戌本的文字,就自己总结了一下,在其他的一些本子里面也有一些记录,就是这个《石头记》曾经在流传当中,它有过各种名字。其实它最早就应该叫《石头记》,最早的书应该就是《石头记》。后来又被叫做各种名字,比如说又被叫做《情僧录》,僧就是和尚的意思,唐僧的僧,《情僧录》,因为其中主人公贾宝玉一度出家,叫《情僧录》。后来又被叫做《红楼梦》,又被叫做《风月宝鉴》,又被叫做《金陵十二钗》,但是这个古本《红楼梦》最后它定的名字是《石头记》。所以《石头记》应该是一个最能够体现曹雪芹的原创意图的一个书名。只是现在咱们叫惯了《红楼梦》,所以说《红楼梦》,红学都这么叫,当然无妨,无非是符号的问题,但是应该知道,古本《红楼梦》应该是《石头记》。
乾隆十九年有一个甲戌本,乾隆二十四年有一个己卯本,乾隆二十五年有一个庚辰本,后来在一个蒙古王府发现了一个抄本,后来在——原来是苏联——现在是俄罗斯,原来叫列宁格勒,现在那个地方叫圣彼德堡,在那个图书馆里面又发现了一个古本,是当年俄国的传教士带回俄罗斯去的一个古本。当然,后来又发现了一些晚清时候或者民国初年石印的一些版本,比如叫戚蓼生,他写序的一个叫戚蓼生序本,简称叫戚序本,一个叫舒元炜的人写序言的叫舒序本,一个叫梦觉主人的人写序的叫梦序本等等。还有一些版本,我不细说。总归就是说,一进入这个领域就觉得非常有意思,就知道一部书的流传它有它的故事,曹雪芹说“十年辛苦不寻常”,闹半天真不寻常,寻常不寻常啊?他写出来,再抄出来,再流传,困难重重。现在的这个古本《红楼梦》好多也是不完整的,最完整的或者接近完整的像庚辰本,它有两回也是后面补进去的,一个是六十四回,一个是六十七回。细心读《红楼梦》你会发现,这两回的文笔在前八十回里边跟其他回比——咱们现在讨论都不包括后四十回,跟前八十回其他回比的话——这两回不太相称,好像是另外一个人写的,所以有人认为是非曹雪芹的手笔,或者曹雪芹有一个没有完成的稿子,别人把他描补完的,很有意思。书有书的命运,人有人的命运,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我们的心得不仅在版本本身,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古典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在如何艰难曲折的情况中,一本书现在成为了我们那么热爱的一本著作,家喻户晓的东西。
红学其它分支
《红楼梦》思想性、艺术性研究: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红楼梦》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它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上,你不要老是去搞什么曹学,搞什么脂学,搞什么版本学啊,搞什么探佚学啊,现在不是有现成的《红楼梦》的通行本嘛,你分析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它怎么反封建,它怎么歌颂纯洁的爱情啦,这种意见也是很好的,也是很好的,也确实值得研究。但是我是建议,你最好还是不要把高鹗的四十回跟曹雪芹的原笔混在一起研究,你研究可以分开研究。当然这个谁能强迫谁啊,各有各的看法嘛,是不是啊?也有人认为,红学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学问,它是因为《红楼梦》特殊性而决定的,所以红学的研究应该不包括对它的思想性、艺术性的研究,因为那个是所有的书都需要那么研究的,三国、水浒、西游都值得那么研究,对不对啊,但是没听人说三学、水学或者叫西学,也有人写很多的论文,它也构成专门的学问,但是它没有约定俗成的、大家都接受的一个符码,像红学这么鲜明的符码它没有,就说明《红楼梦》它有特殊性,这些不同见解我都提供给大家参考。我个人觉得就是说红学的分支可以包括对它思想性、艺术性的研究,应该一个很大的分支,研究它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红楼梦》的诗词歌赋:
还有很多小分支,而且就它本身而言也不一定小,有人就一辈子专门研究《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歌赋,因为《红楼梦》本身它也是一个诗词歌赋集大成的作品啊,它后面还有《芙蓉诔》,还有诔文,还有很古奥的古文呢,都是和他叙述语言的文本不一样的,都值得研究,研究《红楼梦》的诗词歌赋也是红学的一个分支。
大观园学:
还有人研究大观园,大观园既是这个作者所营造的艺术想像的空间,又是对中国园林有着集中描写的一大篇文字,是不是?所以大观园学很热了,其中包括大观园的象征意义,大观园本身有没有原型,有没有园林原型,或者是几个原型的合并,大观园里面的园林布置,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价值怎么体现出来的,等等,大观园也构成一门学问。
红楼饮食饮馔学:
红楼饮食饮馔也构成学问啊,有人说,这个学问太俗了吧?你看,这么高雅的一个学问,结果就变成一种商业行为,到街上看什么红楼菜馆啊,吃什么红楼菜系啊。但是正好那天跟我说那个话的那个人就跟我一块吃红楼菜,我就笑他了,我说你这种人真是,自己又吃着这菜,又说不是学问,我说你这个就属于什么呢,自以为是,我认为“世法平等”,这是贾宝玉在《红楼梦》里面说的一句话,“世法平等”,你可以去研究那个比如说很高深的东西、很雅的东西,也有人从俗的角度,他也可以研究《红楼梦》,研究《红楼梦》饮馔的也非常有意义啊,是不是啊?可以了解我们的上几辈人他们是怎么吃东西的,怎么喝东西的,贵族和平民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讲究,不可轻视,不好那么讥笑人家的。
红楼服饰学:
《红楼梦》里面写到人们穿的服装,《红楼梦》里面的斗篷,下雪天怎么御寒,刚才我说了一个大红猩猩毡斗篷,那里面斗篷花样多了,晴雯补的裘是什么裘,我这里不展开了,所以也有人专门研究红楼服饰。
红楼器物学:
《红楼梦》里面用的东西也很多啊,各种器物,我就写过文章,比如蜡油冻佛手,这个蜡油冻佛手是里面提到的一个古玩,有人说蜡油冻佛手这个值什么钱啊?一个蜡油、蜡做的,是吧?做一个佛手的样子算什么呀?他不懂,蜡油冻是一种高级石料,它的样子、质感像蜡油一样,是一种高级玉石,不是蜡烛的蜡做的,这都有学问啊,怎么不值得研究啊,是不是啊?所有还有人专门研究红楼里面的各种器物。
当然,红学界的争论很多,一百多年的红学界争论不休。有人觉得烦,哎呀,说的真是别提红学了,您一提红学我脑仁疼,头大,意见太多,争论太多,我觉得,咱们听一听先贤的话,蔡元培,大家知道吧,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的校长,这是一个大学问家,他在谈到《红楼梦》的时候他有八个字,非常好,非常好,他说什么呢?他说“多歧为贵,不取苟同”。歧是分歧的歧,多歧就是出现了很多分歧,出现了争论,出现了不同意见,出现了你觉得是逆耳的、耸人听闻的意见,或者是觉得很刺激性的意见,或者你觉得人家是外行,你觉得人家那个是不该说的话,人家发表那个意见了,在学术领域里面,在学术空间里面,出现了很多的歧义,出现了很多争论,应该怎么看待?蔡元培、蔡先贤告诉我们,“多歧为贵”。求之不得啊,非常宝贵啊,千金难求一个不同的意见啊,你看人家的学术襟怀。他后半句又说得好,多歧为贵也不能这样,听这个说有道理有道理,听那个说不错不错,你怎么能那样呢?他叫做“不取苟同”,在多歧、多分歧的情况下,你应该取一个什么态度呢?不要轻易地去听取别人意见,同意别人意见。不要苟同,苟同就是勉强地去同意别人的意见,不要那样做,你要有学术骨气,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正是在我前面所描述的红学百年发展的浪潮当中,积累的成绩当中形成了我自己的思路,我从一个觉得很卑微,不敢来谈红学,变成一个理直气壮进入这样一个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来大谈红学的一个爱好者,就是因为受到了前辈的红学研究的激励,受到了像蔡先生这样的博大的学术襟怀的感染,进入到这个领域来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我下回分解。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编辑:兰华 来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