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俅愣了片刻,最后索性把此事丢在了脑后,词锋一转道:“这些时日京城变故迭出。你们若是拜访别家女眷,最好注意一些。别留下什么话柄。另外,英娘你也抽空去看看澄心,小七一天到晚便在外头厮混,也没多少空去照顾他这个姐姐,你就多费心吧。”
    福宁殿中。赵佶勉强依医官之言用了一碗银耳燕窝粥,随即便再也没了胃口′然有前线连续不断地捷报,但是,他却觉得心空落落的,仿佛丢了什么东西。平时若有小病,郑瑕或王锦儿总会有一人在身边伺候,但是这一次,皇后被禁,两女未得旨意谁都不敢来,他这福宁殿里竟只有几个内侍和宫人←头一次体会到这种深入骨髓的寂寞。
    仰头看着顶上地帷帐,他终于悠悠开口唤道:“曲风!”“小人在。”曲风应声上前,屈下一条腿跪在榻前。轻声问道,“圣上有什么吩咐?”
    赵佶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闭上眼睛沉吟了起来,良久←才说道:“你尚有其他职司,为何这些天留在福宁殿从不外出?”“小人承蒙圣上简拔,凡事当以圣上为重。宫中事务,还有几位都知副都知管理,小人如今的第一要务便是让圣上能够尽快痊愈,自然应当留在驾前。”曲风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再者,圣上自有恙开始,小人便在身边,此时此刻若是出去,难免有官员问长问短,届时若有流言传出,则小人罪莫大焉,因此更不敢造次。”
    “你很聪明。”曲风左思右想也品不出这句话地滋味,最后干脆沉默不语。赵佶病倒这半个月来,他没有见过一个外人,就连高俅也不例外,更没有往外送出半点消息←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次的病似乎让赵佶的性子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可以说,赵佶的疑心增长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既然如此,他若是还不知道收敛,那就白白在宫里呆那么多年了。”前几日张康国对朕说,如今蔡京执政,朝中大权尽入其手,朝中百官但知有蔡京,不知有朕←还说,高俅以次相之身,却不能起到制衡蔡京地作用,是以蔡高合流,百官唯唯,长此以往,非社稷之福。朕且问你,你认为他说的可是实情?”
    曲风本能地打了个寒颤,然后便叩首道:“圣上,此乃国事,小人一介阉宦,不敢妄议。再者,小人素日得高相多番照应,若是此时偏帮高相,则圣上必定不信;若小人说高相的不是,则昧了自己的良心。圣上一向明察秋毫,对此必定有所判断。”
    “明察秋毫?朕若是真的明察秋毫就好了!”赵佶冷笑一声,然后悠悠长叹,无力地挥了挥手,“也罢,朕也不强人所难,此事并非你一个宦侍能够说清楚的,你退下吧!”
    曲风轻舒一口气,刚想依言退下,便听得头顶又传来了一句话。
    “你让人去传朕口谕,给皇后宫中再补一批妥当的内侍宫人,先前的禁令取消。另外,再去传旨给郑贵妃和王德妃,就说此事和她们无关,让她们不必忧惧。郑贵妃尚有龙裔在身,让她好好休息。还有,进乔才人为美人,让她来福宁殿侍寝,另外让王德妃也一并过来!”
    一连串的旨意让曲风颇有些手忙脚乱,一样一样地记仔细之后,他又复述了一遍,随即方才退出了寝宫,招来几个小黄门便把赵佶的意思吩咐了下去。
    见几个小黄门听得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他不由感到一阵不耐烦:
    “圣上地旨意哪里轮得到你们揣摩,一五一十地去传旨就行了。另外,皇后宫中宫人内侍的事去禀报一声郝都知,让他酌情去办!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啊!”
    直到一帮小黄门一溜烟似的跑开了,曲风方才露出了一丝忧色。赵佶地旨意听上去似乎滴水不漏,但其中却有深深的玄机。王皇后的禁足令虽解,但是,有罪无罪却还没有定论,郑贵妃王德妃也是一样。仔细算起来,只有那个进封美人的乔氏算是因祸得福地,名义上是侍疾,一旦赵佶病好,封号再一次晋升也不是什么难事。
    后宫的那些处置很快便传到了前朝,一瞬间的皱眉之后,蔡京立刻展颜笑道:“圣上此番处置,足可见病情已经有所好转。这么一来,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阮大猷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圣上既然龙体渐愈,于国于民便是莫大的好事!”
    紧接着,什么社稷之福,天下大幸之类的话便在都堂之中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仿佛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似的。主座上的蔡京扫视着在座众人,心中却冷笑连连,看似铁板一块的政事堂,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打着异样的心思。
    “已经初露端倪?”
    高俅颇有些不可思议地盯着面前的周鼎,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
    “事关重大,周大人有十分把握吗?”
    “下官仔细比对了五个人的口供,发觉关键之处一模一样,所以觉得不会有错。”周鼎的脸上露出了这些天少有的轻松和笑容,略略欠身回答道,“这些人当中,有皇后那边的一个宫人和一个内侍,有误闯淑宁殿的一个小黄门,还有两个宣和殿起火时在场的内侍。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宫外有亲人的人,而不约而同的,他们都在事前收到了家人的讯息,说是为人胁迫,让他们听从他人的指令行事。”
    “那你去查过他们的家人了吗?”
    “下官当即便命人去查过,结果,其中四人的家人都因为各种原因离奇死亡,只在化人场找到了一个宫女的弟弟,虽然他活了下来,但已经疯了。”想到当日开封府官差回报的情景,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而那五个人最后透露,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发指令者,得到的大多是一张普通的纸条,下官正在顺着这条线往下查。”
    高俅已经听得心惊肉跳,可以说,倘若不是见机得快,恐怕这些人也同样被灭口了。当然,更可能的是幕后指使的人没有想到刑部会插手其间,所以棋差一着方才露了破绽。然而,光靠这些,怎么可能解开整件事情的谜团?
    思来想去,他终于还是隐下阮大猷透露的锦帕事件。周鼎毕竟不是自己人,上一次之所以会这么顺利,多半是因为发现蔡京和自己保持着相当的默契,既然如此,就没必要让他知道那么多了。
    晚间,高府又迎来了一个略有些鬼祟的客人。来者正是郝随,他甫一坐定,连茶也来不及喝一口,先是将今日赵佶发布的一系列旨意说了一遍,然后才提到上一次的任务。
    “高相,若不是你吩咐,这些事情还真是不好查。我用了最妥当的人,暗自调查了将近十天,才查出了三个人←们进宫的时间都不长,虽然没有正式的隶属,但是有人看见他们时常出入一位刘姓宫妃处,形迹相当可疑。而那位进宫不过数日便得了圣上恩宠,而后有旨意进封了郡君,我偷偷去看过,其容貌绝不逊色于郑贵妃王德妃。”
    听完这一切,再联想到周鼎先前所报,高俅隐隐察觉到,似乎有一条线把这些线索都串了起来,只是具体指向何处还不得而知←瞥了一眼郝随,随即笑道:“这一次着实偏劳郝都知了,上一次我记得你提过很喜欢城外的三山园子,以后你尽可去住着。”
    “多谢高相公!”郝随闻言大喜,连忙躬身道谢←这一生最爱钱财,那一处园子少说也值数千贯,不过一趟差事就得了这样厚的礼,他自然是心满意足。

第九卷 第十二章 谋伐宋辽夏联手
    十一月,辽主耶律延禧终于回到了上京城。之所以那么早回来,一是因为前几日文武百官已经拟定了尊号,需要他回去告祭太庙,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从宋国传来的消息′说他也不信宋国那个小皇帝会轻易病重不治,但是,如今夏国连连告急,他势必不能撒手不理。
    丙申,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随即耶律延禧大赦天下,并进封宋魏国王和鲁斡为皇太叔,进封梁王挞鲁为燕国王,郑王淳为东京留守,封越国王,百官各进一阶。戍戌,以受尊号,告庙。乙巳,谒太祖庙,追尊太祖之高祖曰昭烈皇帝,庙号肃祖,妣曰昭烈皇后;曾祖曰庄敬皇帝,庙号懿祖,妣曰庄敬皇后。
    这一系列粉饰太平的举动过后,他便真正定下心来接见夏国的使节′说早已有所准备,但当听说横山大半土地落入了宋人之手的时候,他还是大吃一惊。要知道,横山不仅是大宋和西夏之间天然的分界线,而且横山党项诸部也是夏国最好的兵源。一旦失去了横山,西夏不仅在战略上将屈居劣势,就连兵力上也会相形见拙,这无疑是辽国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宋国那位小官家未免太自负了!”当着西夏使节的面,耶律延禧便冷笑了一声,脸上尽是怒色,“自从澶渊之盟之后,我国和宋国便从未交兵,他们大概是以为我大辽可欺!你回去告诉夏王,就说此事朕决不会撒手不理,如果宋国对朕的照会置之不理。那么,朕不惜出兵一战!”
    李造福担任使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然知道辽主耶律延禧刚愎自用而又生性多疑的脾气。连忙匍匐在地叩谢道:“皇上恩情,外臣感激不尽!不过。外臣还有一件事启奏!”
    “什么事?”御座上地耶律延禧感到一阵意外,但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对方的言下之意,“莫不是夏王的婚事么?”
    “正是吾主地婚事。”李造福低垂着头,恭恭敬敬地说道,“敝国梁氏擅权。导致两代夏主皆造太后钳制,因此吾主每每想起,无不感到痛心疾首。如今吾咒然削贵族权柄,但一旦和贵族联姻,难保不会再有粱氏之事。吾主一再遣使节如辽求婚,一来是因为辽国乃上国,若能求上国公主为妻,则敝国可以更好地敬事上国,二来则是因为上国公主有大国威仪,必定能够压服国中那些贵族。恳请皇上念在吾主心诚的份上。答允了此桩婚事。”
    耶律延禧闻言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皱眉沉思了起来。
    自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