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向埃达瞥了一眼,埃达正在手头上的一台微小型计算机上运算着什么。通过骨传导,每当多面体刮碰切触到隧道内壁的时候,她就像能够听到似地感觉到一阵低沉的轰鸣,为了能够让对方听到自己的话音,爱丽特意提高了嗓音。
“你明白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吗?”
“并不完全理解,”埃达高声喊叫着回应。“我几乎可以证明,这是不能发生的事。你知道博耶林奎斯特坐标吗?”
“对不起,没有听说过。
“以后有机会,我给你解释一下。
爱丽听了以后很高兴,因为在埃达头脑里还想着,有这个“以后”。
在爱丽能够观察到现象以前,她已经感觉到在减速,就仿佛他们在一辆四轮车上,起初沿着斜坡向下滑行,渐渐在水平面运动,现在要开始慢慢地爬坡了。
就在减速刚刚开始之前,隧道里出现了一阵阵一串串形状各异、复杂交错的泡泡和波动。环境光无论在颜色上和亮度上都没有任何可以觉察出来的变化。
爱丽拿起录像机,使用长焦距镜头,尽量推向可以看到的最远处。在这曲折回转的路径上,她只能看到最近的一个凹口之处。放大之后的内壁纹理构造显得十分复杂、毫无规律,仅仅一会儿工夫,自身就发出了微弱的淡淡辉光。
这个正十二面体已经减慢到几乎是在爬行的样子。极目所至,望不到隧道的终端或出口。爱丽不明白,这些织女星人究竟想把他们给弄到什么地方。也许设计者当初的计算出了错误。或许大机器的建造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仅仅有那么小小的一点点的偏差;也许在北海道本来认为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不完美之处,竟然会注定使他们的使命,在这里遭到失败……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所在。
爱丽看了一眼跟随着他们由细小颗粒组成的尘雾,她想,或者他们频繁地碰撞墙壁,结果损失的动量太多了,超出了设计允许的范围。
这个多面体与隧道内壁之间的间隔,现在看起来非常狭窄。或许他们发现自己被紧紧地卡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永远永远也没有人可能到达的地方,痛苦地受煎熬,直到氧气耗尽。这么多的麻烦,织女星人都能解决,难道会把我们需要呼吸给忘了吗?难道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么多正在欢呼喊叫的纳粹分子吗?
唯慨和埃达正深陷于引力物理学的奥妙之中——扭曲子、虚幻隐形传播子的重整化、类时间的湮灭向量、非阿贝尔度规不变量、测地线重聚焦、超引力的十一维卡鲁扎克莱茵模型③,当然了,还少不了,埃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超级大一统理论。你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他们并没有找到一种确切无疑的解释。爱丽猜想,只要再过几个小时,这两位物理学家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某些进步。超级大一统理论实际上几乎包括了地球上已知的物理学上各个层次各个级别各个方面。很难相信,利用埃达场方程式,对于这个……隧道本身,到目前为止居然无法获得非现实解。
【③ 卡鲁扎克莱茵模型:严格说,该模型是把引力与电磁力统一起来的五维模型。
1919年德国的希奥铎·卡鲁扎首先提出,1926年瑞典的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茵考虑到量子理论的要求而加以改进。电磁力表现为“第五维度的涟漪”,就像引力表现为“第四维度的涟漪”一样。对于第五维度的标准解释,是因为它由于紧致化而隐藏起来,所以看不见。可用水龙软管作比喻,软管是由片状的二维物质,在第三维度中卷绕成圆形;从远处来看,就像是一根一维的线。时空中的每一个点,可以描述成由卷绕起来的五维时空中的螺环所构成,因而看起来像是四维的——条件是“卷绕”的尺寸应远远小于一个原子核。】
唯慨问道:“有人看到过裸奇点吗?”
“我不知道裸奇点是什么样子。”戴维回答。
“对不起,我请问一句。有没有可能,并不是裸露的。你是不是感觉到有一些因呆倒置的味道?任何事都显得有些古怪——简直是疯狂——可能涉及到你如何谈话,就有点像已经炒好了的鸡蛋,又重新恢复成了蛋清和蛋黄……?”
戴维眯缝着双眼看着唯慨。
“是这样。”爱丽迅速插话。唯慨多少有点兴奋,爱丽继续说,“这才是真正的关于黑洞的问题。听起来有点逻辑混乱无限疯狂。”
“不,”戴维慢条斯理地回答,“除了问题本身以外,一点都不疯狂。”说着,她有些喜形于色。“事实上,这是一趟美妙的旅程。”
大家都同意。唯慨显得扬扬自得。
“这是一趟非常严酷的宇宙级别的大审查、大考验,”唯慨说,“奇点即使就在黑洞里面,我们也看不到。”
“唯慨只是在开玩笑,”埃达接着说,“一旦你进入到视界以内,你就无法逃脱出黑洞孤立的奇点。”
尽管爱丽对此再次加以确认,戴维仍然怀疑地望着唯慨和埃达。
物理学家们不得不发明创造一些术语和词汇,用以表示那些远离人们日常经验的概念。其实他们也是有一套习惯的做法,尽量避免使用完全生弄硬造出来的词汇,尽量使用一些类似的普通名词,以便能唤起一些联想,哪怕是微弱的联想也好。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依照发现者或新理论的阐述者命名该项发现或该方程式。这里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可是如果你不知道他们是在谈论物理学,那你可真的要为他们这帮满嘴“胡话”的人感到担忧。
爱丽站起来想走过去,到戴维那里,可是就在这时,习乔木大喊一声,惊醒了众人。隧道的墙壁正在波浪般地高低起伏膨胀收缩,紧紧靠住正十二面体,并向多面体挤压。一种适当顺畅的脉动节律正在形成。
每循环一次,多面体运动减慢一次,几乎是时停时续,隧道内壁对多面体又做出了下一轮的挤压。爱丽微微有点晕船的感觉。在某些位置,动作强行发作,墙体顽强不屈地进行律动,收缩波与膨胀波交替作用沿着隧道向前推进。在其它位置,特别是直线的路径上,就像是沿着隧道一下子跳了过去。
已经推挤出很远很远的距离,爱丽辨别出一个灰暗朦胧的明亮斑点,持续缓慢地闪着光。蓝白色的射线开始充斥到正十二面体内部。爱丽可以看到乌黑的金属饵圆柱体反射出的光,这些饵销都一动不动地处于静止状态。
虽然整个这一趟旅程只用了大约十分钟或十五分钟的时间,可是前后对比太强烈了,在隧道内大部分的时间处于暗淡局限的环境光之中,突然见到前面强烈展开的一大片喷薄四射无限的光明。
他们向着光明疾驶,冲出了隧道,突然进入了一块似乎是状态正常的空间。
在他们的前面是一个硕大无比的蓝白色太阳,太近了,近得令人感到困窘和逼迫。爱丽马上确认出来,这就是织女星。
爱丽不愿意通过长焦距镜头望着织女星:即使是这样看太阳,那个他们熟悉的太阳,那个比它温度低、比它暗淡得多的恒星,也是愚蠢至极的举动。她拿出一张白纸,她移动镜头长度把影像正好调整到聚焦面,投射出一个明亮的恒星图像。她可以看到两个巨大的光斑,还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点,爱丽想,这是一个阴影,是环形平面上的某些物质造成的。放下摄像机,爱丽高举双手,用手掌遮住织女星的轮廓,这样就可以看到围绕在织女星周围的恒星冕;这种景象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完全被织女星的光辉掩饰住了。
爱丽继续高举双手,察看围绕在织女星周围的碎石圆环。自从收到素数编码的大消息,织女星体系的属性,一直就是世界范围争论的主题。由于是代表了地球这颗行星的天文界,她希望自己千万不要产生任何严重的错误。她使用不同的光圈与帧速进行录像。几乎是正对着环形平面,在环绕着恒星还没有到达碎石、碎屑环的空间间隔之处。与巨大的星体本身相比,环形层的厚度非常薄。她能够分辨出碎屑环内淡淡颜色层次的逐渐变化,可是分辨不出来环内一个一个的颗粒。如果它们完全像土星环一样,一个碎块有几米直径,那么在这里就成了巨人了。或许织女星环完全是由尘土、碎石、冰块组成的。
她转身回顾,看看他们从中钻出来的地方,那是一片黑色的场地——是一个循环的黑色区域,比天鹅绒还要黑,比夜空还要黑。这片黑色的区域遮挡了织女星碎屑环背面的部分,本来那里是清晰可见的,并不会因为什么昏暗的天象变得模糊不清。她透过镜头更为密切观察,心想,能不能从它最为核心的部位,看到漂移不定微弱的闪光?看到那个著名的霍金辐射①?喔,不,不可能,它的波长太长了。或者,是不是从地球这颗行星来的光,仍然还从这个管道不停地奔涌而出?这个黑色管道的另一侧连接着北海道。
【① 霍金,《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辐射,从接近黑洞表面的位置发出的辐射。依照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理,正负相反的粒子对,能够从空无一物中突然产生,但是立即相互湮灭。本来,这个过程被认为是在“空无一物”空间任何地方都在进行。
当它正好发生在黑洞视界之外临近位置时,粒子对的两个粒子中,一个可能被黑洞俘获,另一个则逃逸到黑洞之外的宇宙中。
使粒子成为真实粒子所需的能量,实际上是来自黑洞的引力场——但黑洞制造了两个粒子,而仅仅吞噬了一个,所以它总共丢失了相当于一个粒子的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逃逸的粒子带走,故黑洞的质量,减少了与此相当的量。】
行星?怎么没有行星呢?她用长焦距镜头扫描了环平面,寻找镶嵌在其中的行星——或者至少也得找到那些播发大消息的生灵居住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