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恐怖行动写真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恐怖主义行径。
    制造这起恐怖事件的凶手在事发几个小时后发表了声明,承认这起凶案是他们
所为:“爱尔兰共和军对今天处死路易斯·蒙巴顿勋爵一事负责。”人们这才明白,
蒙巴顿勋爵原来充当了英国国内矛盾的牺牲品。
    那个自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组织究竟为何物?它为何要处死蒙巴顿勋爵?
    殖民者自酿苦酒
    蒙巴顿事件是英国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产物。它涉及两个民族、
一个宗教的两大教派。
    今天,大英帝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它由位于不列颠
群岛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部分加上爱尔兰岛的北部6 个郡组成。爱尔兰
岛的南部26  个郡则是爱尔兰共和国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际上今天的英国是由两
大民族组成,一个是英吉利民族,另一个是爱尔兰民族,而前者在英国占有多数地
位。这是英国民族矛盾的根源所在。这种矛盾应该追溯到800 年前。
    公元4 世纪,凯尔特人登上爱尔兰,开始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共同生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逐渐融合成爱尔兰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但是,爱尔兰人的平静生活在12  世纪时被打破。当时一海之隔的英格兰人作为殖
民者登上爱尔兰岛。1170  年8 月,英王亨利二世出兵占领了爱尔兰,并自封为爱
尔兰领主。爱尔兰成了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爱尔兰人民在各方面都深受殖民者的
压迫。但是,爱尔兰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们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征服斗争。这种
斗争在以后的岁月中从未停止过。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爱尔兰共和军的活动与这
种斗争在性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斗争手段、斗争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国征服爱尔兰后,为了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缓和国内的人口
压力和阶级矛盾,于17  世纪开始向爱尔兰大批移民。这些移民后来成了所谓阿尔
斯特人的祖先。他们大量掠夺当地人的土地和财产,并称之为“十字军运动”,这
实际上与“十字军运动”风马牛不相及。因为爱尔兰人和英国人信仰的是同一个上
帝,只不过英国人信仰的是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国教;而宗教改革之风从未吹过爱尔
兰海,爱尔兰人信仰的始终是天主教。因此,殖民者在爱尔兰大搞种族歧视和宗教
压迫,推行民族同化政策,镇压爱尔兰人民的反抗。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
期,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就曾亲自统兵进入爱尔兰,镇压爱尔兰人的反抗,并大批
屠杀爱尔兰人。据说,死在克伦威尔手下的爱尔兰人占当时爱尔兰总人口的四分之
一。1801  年,根据英爱同盟条约,英国又把爱尔兰并入大英帝国,正式成立“大
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爱尔兰人不畏强暴,反抗殖民者的斗争从来没
有中止过。1905  年,爱尔兰人也出现了自己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新芬党,他们代
表爱尔兰人,提出了民族独立的政治主张。1913  年,爱尔兰又建立起自己的武装
组织爱尔兰义勇军,1919  年,爱尔兰义勇军改名为爱尔兰共和军。因此,今天的
爱尔兰共和军实际上是爱尔兰反抗英国统治的延续。1918  年世界大战结束后,爱
尔兰在英国大选中,选出的议员大多是新芬党人。他们在都柏林成立了爱尔兰议会,
1919  年1 月,宣布成立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削弱,大英
帝国本身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爱尔兰的民族独立运动,英国政府无力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被迫于1921  年12月与爱尔兰临时政府签订了协定,承认
天主教占优势的爱尔兰南部的26  郡为自由郡,后来又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至于
说北部爱尔兰地区的6 个郡,由于由英国移民的后裔组成的阿尔斯特人占有多数,
因此,经过公民投票表决,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英国。阿尔斯特人的政治代表是阿尔
斯特统一党,他们支持英国对北爱尔兰的统治。既然多数人愿意留在英国,那么作
为少数的天主教徒的权利也就微不足道了。因此,北爱尔兰继续作为英国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存在,在这个地方,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族成了绝对的少数。         虽然说英国素有民主传统,现行的英国政治制度也是反对专制政治的产物,但
是,对北爱尔兰地区出现的这种“多数人暴政”现象,英国的民主制没有提供什么
药方。如何保障少数人的权力在西方法律制度史上也是一个争论过的问题,但在北
爱尔兰地区却从来没有引起过英国人的重视。政府执行的是多数人的意志,少数必
须服从多数。至于说这种多数派的民主制是否会走向极端,导致一种多数派的暴政,
英国当局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个问题。在英国继续统治北爱尔兰的岁月里,新教徒利
用在人数上的优势,大搞多数派专政,在北爱尔兰掌握政权,并拒绝与夭主教徒分
享权力。在政府部门中,新教徒的人数竟达到天主教徒的四倍。天主教徒在各方面
都受到歧视,不仅政治上无权,在就业上也不能与新教徒一视同仁。他们成为政府
职员的可能性极小,甚至连当一个熟练工人也不可能。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政治上
无权,经济上被压迫,因此,他们与新教徒基本上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在看待问
题的方式上也与新教徒迎异,与那个统治北爱尔兰的英吉利民族,也很难产生民族
认同感。显而易见,如果你让一个个申请住房20  年而不可得的天主教徒去爱他们
的“国家”,这不是笑话吗?天主教徒心中只有一种受压迫的感觉。因此,尽管北
爱尔兰是大英帝国的组成部分,但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却向爱尔兰共和国的三色旗
效忠。这就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尽管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从来就没有屈服于英国当局,但北爱尔兰进入动荡、
成为一个世界热点,却是本世纪60  年代以后的事情。相对而言,在60  年代以前,
英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此外,工党政府要建设一个“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相对
完善,因此,北爱尔兰地区天主教徒在就业、收入等方面的问题相对要少一些。但
是,随着大英帝国逐步衰落,英国日益染上一种“英国病”。这种病症使英国经济
持续萧条,整个英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经济危机对原本就比较落后的北爱尔兰地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北爱尔兰的失
业率高居全国首位,而失业大军中,又以天主教徒最多。如1968~1969年,英国的
失业率是8。1 %,而天主教徒占多数的伦敦德里地区竟高达20%。
    英国政府几乎把所有的投资项目都放在新教徒地区,企业一般很少雇用天主教
徒。这样,北爱尔兰地区的天主教徒就难免产生怨愤之心。
    尽管联合工国国名中有一个“北爱尔兰”,但这个“北爱尔兰”绝不是天主教
徒的,而是英国人的。天主教徒在经济上受歧视,政治上也被剥夺参政的权利。70 
年代,伦敦德里地区的天主教徒占地区人口的三分之二,但在市议会中天主教徒却
只占有40%的席位。卢尔根市的天主教徒更惨,虽说他们占全市人口的40%,但在
市议会中,连一个代表也没有。没有一个天主教徒会说这种现象是合理的。但是,
新教徒大权在握,天主教徒能有什么办法?
    1967  年,新教徒在议会选举中再次取得了压倒性的多数,更是强化了自己的
统治,对天主教徒进一步实行排斥。绝望之中,伦敦德里地区的天主教徒也奋起抗
争,而新教徒掌握的警察部门竟然进行干涉。1969  年1 月,警察驱散了从贝尔法
斯特到伦敦德里地区的人民民权进军队伍。这下子更让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看清了
自己在联合王国的地位。长期郁积在心中的怨气一下子爆发出来,大规模的骚动爆
发了。8 月,伦敦德里地区的天主教徒筑起了街垒,阻止新教徒进入博格赛德区,
并成立了“自由德里”。为了镇压天主教徒的骚动,英国政府又向贝尔法斯特和伦
敦德里地区派去了万名军队,以维持秩序,也就是维持新教徒的统治。这更激怒了
天主教徒,他们拿起武器,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部分天主教徒选择了这条道路,
北爱尔兰从此失去宁静。
    枪声和爆炸声响成一片,鲜血、眼泪和汗水交织在一起。爱尔兰共和军也就在
这种背景下崛起了。
    爱尔兰共和军继承了爱尔兰民族反抗英国殖民压迫的传统。它主张通过武装斗
争使北爱尔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由于英国政府的镇压,长期以来,共和军在北
爱尔兰并不成气候。但是,时势造英雄,60  年代未英国独特的政治气候为爱尔兰
共和军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条件。人们发现,几乎在一夜之间,共和军壮大了许多。
    共和军原先分两个派别,这就是所谓临时派和正式派。正式派主张应该通过各
种手段进行斗争,光靠暴力不可能达到目的。因此,群众集会、工人罢工都应该参
加。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爱尔兰工农共和国,在全爱尔兰打下建设社
会主义的基础”。很明显,正式派与当时的国际大气候是分不开的。但是,它的这
种主张在北爱地区却是行不通的,老百姓根本不相信通过政治手段能达到自己的目
的,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们,新芬党当年就是主张搞政治运动,结果在现实面前碰
了一鼻子灰,他们当然不能重走老路。面临时派的主张比正式派简单了许多。它没
有政治目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独立,回到爱尔兰。是否成立“工农共和国”,
它根本没想过。它的手段也只有一条,那就是:暴力,通过暴力迫使英国政府让步,
让北爱尔兰与爱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