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恐怖行动写真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经过8 年苦战,阿尔及利亚人民终于赢得了独立。
1963  年,阿尔及利亚的第一部宪法规定,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民主人民共和国,奋
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1976  年通过的第二部宪法进一步规定阿尔及利亚是社会
主义国家,其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阿尔及利亚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社
会主义绝对不是同一个概念。阿尔及利亚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在阿尔及利
亚国内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
    因此,阿尔及利亚的社会主义也没有脱离阿尔及利亚的“国情”,它走的是阿
拉伯社会主义道路,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回事;但在外形上,在许
多具体措施上,它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凭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阿尔及利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极快,建立
了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工业,工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半数以上。阿
尔及利亚的农业长期不能自给,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石油价格
下跌,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出现了危机。到1988  年,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出现了负增
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收效不大。经济不景气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过去,由于人民生活富足,对执政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腐败和官僚主义还不怎么介
意。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执政党的腐败就日益突出了,下层人民对此非常不满。
1988  年,阿尔及利亚出现全国动乱,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无业青年滋事破坏,
损失达2 亿美元。下层穆斯林为了摆脱困境,只得求助于《古兰经》,希望从宗教
中寻找出路。而阿尔及利亚的宗教势力本来就十分强大,清真寺遍地都是。每逢星
期五,清真寺里人头攒动。一直在地下活动的伊斯兰复兴组织乘机而动,他们以《
古兰经》为武器,建立秘密网络,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用来形容80  年代末阿尔及利亚的局势真是
再贴切不过了。阿尔及利亚政府本来已经焦头烂额了,这个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推行的多党制浪潮又袭向非洲,阿尔及利亚也不例外。在国内外势力的压力
下,沙德利总统被迫开放党禁。1989  年2 月,阿尔及利亚修改宪法,2 月23  日
经全民公决,新宪法获得通过。新宪法取消了原宪法中与社会主义有关的内容,对
一党制和执政的民族解放阵线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未置一辞,在公民权利一章中
增加政治结社和罢工的权利,模仿西方的三权分立设立了宪法委员会,从而拉开了
向多党制过渡的序幕。一时间,阿尔及利亚风云突变,各种政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
来,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伊斯兰拯救阵线。
    1989  年3 月10  日,在新宪法通过半个月后,伊斯兰拯救阵线应运而生。
    它没有提出任何治国的具体主张,而用一句鲜明的口号代替了它的全部纲领。
那就是:不要宪法,不要法律,《古兰经》主宰一切。这句口号很容易把它与一句
十年前流行的口号联系起来,那就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那是伊
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在发动宗教革命时提出的口号,在伊斯兰世界影响极大。事实上,
由于阿尔及利亚本来就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宗教在阿尔及利亚的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可想而知。只不过过去民阵执政,推行非洲社会主义,从某种程
度上压制了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现在党禁既开,伊斯兰教在阿尔及
利亚的影响就立即显现出来。
    伊斯兰拯救阵线以清真寺为据点,大肆抨击执政的民阵贪赃在法、营私舞弊及
严重的官僚主义,要求以《古兰经》为武器,建立一个公正、清廉的伊斯兰国家。
这个口号在下层的穆斯林中颇受欢迎。在民阵执政期间,尽管阿尔及利亚经济有了
长足的进步,但阿尔及利亚下层的穆斯林似乎并没有因此得到多少好处。生活依然
贫穷,贫富差距依然很大,穆斯林的境遇并没有改变,而执政的官僚却发了大财。
因此,下层的穆斯林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公正、清廉的社会。伊斯兰拯救阵线正好说
中了他们的心事。因此,伊斯兰拯救阵线在阿尔及利亚受到普遍欢迎,但当时的民
阵及西方国家都没有看到这一点。
    他们只看到,“民主化”在阿尔及利亚已经结出硕果,并为此欢欣鼓舞。
    1990  年6 月,阿尔及利亚举行地方市镇议会选举。在全国1541  个市镇中,
伊斯兰拯救阵线独得853 个席位,占总数的55%;在48  个省的人民大会选举中,
伊斯兰拯救阵线再尝胜果,32  个省的议席成为它的囊中之物。执政的民阵坐不住
了,它看到了伊斯兰拯救阵线咄咄逼人的挑战。
    到目前为止,伊斯兰拯救阵线的举动还很温和,没有过激的措施,它指望通过
自上而下的选举把执政的民阵赶下台去,从而夺取国家政权。但是,在市镇议会选
举获胜后,伊斯兰拯救阵线的领导人就迫不及待地要立即夺取政权,市镇选举已经
使他们看到了民心的向背,知道了自己已经胜利在望。
    于是,伊斯兰拯救阵线发动了一连串的示威游行,要求沙德利总统提前下台,
提前进行大选,从而在阿尔及利亚引起严重的骚乱。无奈之中,沙德利总统出动了
军队,轰走了闹事者,并在全国实施戒严,从而勉强控制了局势。
    12  月26  日,阿尔及利亚举行了独立以来的首次多党议会选举。四天后国家
宪法委员会公布了大选结果,在总共430 个席位中,231 个席位已经有了得主。其
中,执政的民阵仅得15  席,社会主义阵线得25  席,无党派独立人士得到3 席,
其余悉数成了伊斯兰拯救阵线的囊中之物。虽说还有199 个席位必须等到第二轮投
票后才能确定,但看势头,伊斯兰拯救阵线压倒性多数已成定局,这一结果出乎国
内外舆论的预料之外。谁也没想到伊斯兰拯救阵线会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也没有
人想到民阵的失败会这么惨。沙德利面对结果,真是傻了眼。
    伊斯兰拯救阵线在欢呼自己的“辉煌胜利”,希望能尽快上台执政,建立一个
伊斯兰政权,其他国家对此则优心忡忡。法国人惊呼:伊斯兰拯救阵线的胜利将使
阿尔及利亚面临倒退几百年的危险,在伊斯兰旗帜下的阿尔及利亚对法国、对欧洲
是一个严重威胁。法国如此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法国在非洲有着广泛的利益,如
果这些非洲国家都步阿尔及利亚后尘,那么,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将荡然无存,这是
爱丽舍宫不愿看到的,因此,它称伊斯兰拯救阵线实质上是“一个反对西方的极端
主义组织”,对伊斯兰拯救阵线持强硬态度。但是,现在大选实际上已经揭晓,伊
斯兰拯救阵线在第二轮投票中只要再得28  席,就可以上台执政了。木已成舟,法
国人也无可奈何。
    正当伊斯兰拯救阵线摩拳擦掌、准备上台执政的时候。1 月11  日,离第二轮
投票还有几天,沙德利总统突然宣布辞职。国家宪法委员会立即接受了他的辞职,
军队开进了首都,控制了主要街道和总统府、政府大楼等要害部门。第二天,全国
最高安全委员会宣布,取消原定于16  日进行的第二轮投票,1 月14  日,由五人
组成的最高国务委员会接替总统的职权,负责处理日常政务。长期流亡在外的布迪
亚夫成为国务委员会主席。接二连三的变故让世界看花了眼,也给跃跃欲试的伊斯
兰拯救阵线当头一棒。阿尔及利亚国内反对伊斯兰拯救阵线执政的势力则松了一口
气。阿尔及利亚高级官员私下里承认,沙德利总统突然辞职是为了对付伊斯兰拯救
阵线的,这是摆脱伊斯兰拯救阵线执政的代价最小的方法。沙德利总统也说:“请
把我的辞职看作是我为国家稳定作出的牺牲。”只有伊斯兰拯救阵线发表声明说,
它怀疑国务委员会存在的合法性,并声明国务委员会无权取消大选,发布决议。伊
斯兰拯救阵线的主席哈沙尼警告当局不要阻挡人民的选举,但这一切无疑已是马后
炮,大选取消已经成了定局,伊斯兰拯救阵线上台失去了希望。
    阿尔及利亚政局为何出现如此重大的转折?伊斯兰拯救阵线到手的胜利为什么
化为泡影?原来,阿尔及利亚虽然也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但它与其他伊斯兰国家还
是有很多不同。阿尔及利亚虽然从法国赢得了独立,但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大量投资,阿尔及利亚在法国的侨民达100 多万,
在其他西欧国家的侨民也达300 多万,这些侨民深受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影
响,对阿尔及利亚本国的人民也有很大的影响。伊斯兰拯救阵线在第一轮选举中获
胜,那并不是因为阿尔及利亚人民普遍赞同伊斯兰拯救阵线的观点,准备“回到《
古兰经》”去,用《古兰经》来治理国家,而是因为人民对民阵长期执政、治国无
能且贪赃在法的厌恶,想换一套班子上台看看。民阵下台是他们希望的,但伊斯兰
拯救阵线上台却是违背他们意愿的,而且,如果要他们在民阵和伊斯兰拯救阵线中
选一个,他们恐怕宁愿选择民阵而不愿选择伊斯兰拯救阵线。因此,第一轮投票揭
晓,阿尔及利亚国内的局势没有平静,反而日见恶化了。阿尔及利亚总工会首先建
立“拯救阿尔及利亚委员会”,其他各界人士也纷纷行动起来,呼吁选民阻止伊斯
兰拯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军方也不希望伊斯兰拯救阵线上台,伊朗军队在伊斯兰
革命后的处境他们看得很清楚,因此,不想重蹈覆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