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美国。埃及政府甚至指责苏丹穆斯林兄弟会的武装人员进入埃及,参与当地伊
斯兰极端分子的骚乱。其他国家对苏丹也有类似的指控。
这些都是真的吗?难以考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苏丹的指
控是在巴希尔将军上台、宣布伊斯兰化开始出现的。人们认为,现在的巴希尔政权,
实际上就是当年伊朗霍梅尼神权政治的翻版,只要想想伊朗当年推行的伊斯兰世界
革命,人们就会想到苏丹政府以后的举动。事实是,苏丹政权确实表现出强烈的伊
斯兰化倾向,这就不能不使它的阿拉伯邻国对它产生怀疑。
苏丹是非洲最大、也是最穷的一个国家。80 年代初,苏丹的独裁者尼迈里将
军上台执政。受伊朗宗教革命的影响,尼迈里上台之初也推行过一段时间的伊斯兰
化。但是,由于他是通过政变上台的,他的反对派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
一次军事政变中把他赶下了台,那场刚刚起步的伊斯兰革命也就随同他的下台而烟
消云散了。不过,苏丹境内的原教旨主义势力并没有因此受挫。支持伊斯兰化的穆
斯林兄弟会等极端组织在苏丹发展极快,很快在苏丹形成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穆斯林兄弟会在苏丹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新闻舆
论方面,穆斯林兄弟会也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苏丹共有10 家报刊,兄弟会控制
了其中5 家。兄弟会对大学的控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有大学的学生会
均接受它的指挥。
可以说,兄弟会在苏丹控制了整个知识界。
伊朗宗教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伊朗有一个宗教领袖。没有霍梅尼,光靠下
层什叶派穆斯林,宗教革命绝无成功的希望。而苏丹也具备这个基本条件,那就是,
它也有一个宗教领袖哈桑·图拉比,虽然他不像霍梅尼那样,是十二伊玛目“转世”,
但是他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学识绝不在霍梅尼之下。精通神学自不待言,他
还是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的高材生,获得过宪法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后担
任过苏丹最高学府喀土穆大学法学院的院长。除了精通阿拉伯文外,他还能讲流利
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作指导,穆斯林兄弟会在知
识界、宗教界的影响就蒸蒸日上。图拉比从1964 年起担任苏丹穆斯林兄弟会的总
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兄弟会的组织日趋完善,活动能力大增,在苏丹成了一支举
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有霍梅尼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宗教
领袖在下层穆斯林中一呼百应,而图拉比在苏丹的下层穆斯林中,未必有这种魅力。
不过,由于兄弟会在苏丹的影响,图拉比在苏丹的军方有不少信徒。这就注定苏丹
的革命模式完全不同于伊朗,伊朗必须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取得宗教革命的胜
利,而苏丹却可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伊斯兰化。1989 年6 月30 日,苏丹
军方高层人士变动,军事政变再次发生。
这次上台的是哈桑·巴希尔将军,他推翻了不信真主的异教徒马赫迪。巴希尔
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也是图拉比的崇拜者。换句话说,这次由巴希尔领导的政变
实际上是图拉比领导的政变,只不过是他假手于巴希尔罢了。兄弟会为这次政变的
成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政变成功后,巴希尔宣布,解散国民议会,中止宪法,
取缔所有政党。巴希尔声称他与任何政党均没有联系,但实际上,军政府对兄弟会
言听计从。不过,图拉比与霍梅尼一样,对直接上台执政没有兴趣,他喜欢在幕后
操纵。这样,又一个原教旨主义政权建立起来了。
巴希尔上台后,立即宣布全面恢复被前政府中止了的伊斯兰法,从而成为阿拉
伯世界中第一个实施伊斯兰教法的国家(伊朗虽然也信仰伊斯兰教,但它不是阿拉
伯国家)。《古兰经》高于一切,妇女重新蒙上面纱,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因素被
清除,各种西方式的娱乐活动全面禁止,新闻出版被严加控制起来。苏丹成了世界
上最纯洁的两个国家之一。图拉比表示,作为阿拉伯世界中第一个实现了伊斯兰革
命的国家,胜利后的苏丹有义务帮助其他阿拉伯兄弟建立伊斯兰社会,因此,它要
积极地帮助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事业,发挥它的伊斯兰革命桥头堡的作用。
因此,苏丹开始输出革命。它在国内的军营里培养来自各国的原教旨主义力量,
由苏丹人传递思想,由伊朗人提供军事训练。如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拯救阵线、巴
勒斯坦的哈马斯、埃及的圣战者组织部跑到这里接受训练,连阿布·尼达尔的“恐
怖公司”也来了。这就不能不引起它的邻国的恐惧。
只有伊朗对苏丹的胜利欢欣鼓舞,它认为这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当巴希尔的政变一成功,伊朗立即表示,要全力支持巴希尔政权,加强两国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并主动表示,愿向苏丹派遣军事顾问,在苏丹
训练战斗人员。到1991 年,在苏丹的伊朗专家已经达到800 人,他们中的一部分
人在苏丹东部的几个营地,帮助训练苏丹的武装人员。
苏丹政府也接受了伊朗的石油、食品和武器。此外,两国还进行了高层互访。
1991 年12 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率领一个200 人的代表团访问了喀土穆,苏
丹也派了一个重要的军事代表团回访。
1991 年4 月,喀土穆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国际会议,有55 个国家的代表
出席了这次会议。由于苏丹是个穷国,因此历来没有什么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
因此,这次国际会议显得格外醒目。这个会议的正式名称是“阿拉伯伊斯兰人民会
议”,来自55 个国家的原教旨主义分子出席了这次大会,其中有突尼斯的伊斯兰
复兴党主席拉希德·盖努西、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拯救阵线的负责人阿巴斯·马达尼、
巴勒斯坦“人阵”的领导人乔治·哈巴什。
伊朗虽然不是阿拉伯国家,但也派员列席这次会议。会议的东道主是图拉比。
他身穿白袍,头缠白色头巾,慈眉善目。他在会上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要加强
团结,共同对西方国家发动圣战。会后通过了一个宣言。宣言称,无论美国在海湾
战争后显得多么强大,但只有真主才是真正伟大的。为了对西方进行圣战,全世界
的穆斯林,应该团结起来,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要消除分歧。为了取得圣
战的胜利,穆斯林的任何斗争方式都是合法的。会议决定,在喀土穆设立一个常设
机构,由图拉比任秘书长。西方把这次会议称为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大聚会,
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际诞生了。
当代中东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本意要通过纯洁宗教,在中东建立一个公正、廉洁
的社会。作为一种尝试,伊斯兰的复兴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伊斯兰复兴运动提出
要“回到《古兰经》去”,用《古兰经》来解决当代伊斯兰社会普遍面临的各种问
题,则是不现实的。原教旨主义者通过“圣战”,建立伊斯兰政体的手段更是与当
今世界的潮流相背。因此,这场绿色革命演变成绿色恐怖,也就在所难免。现在,
伊斯兰国家均把原教旨主义作为洪水猛兽,加以防范,很多国家对原教旨主义的活
动进行了镇压。国际上针对原教旨主义组织发动的恐怖活动也加大了打击力度,但
是能否收到实际效果,现在还难以预料。不过,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像一场潮水,
既然是潮水,终究有它退潮的一天。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来临。
蠕动的“红色蚯蚓”——意大利“红色旅”的恐怖主义行动
被撕票的总理
1978 年4 月18 日下午,从意大利都城罗马的一座兵营里,七八架直升飞机
相继起飞,飞向距罗马160 公里的杜凯萨湖。
飞机上的气氛相当沉闷。机舱里,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副书记和国家总检察长
正襟危坐,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不过,看得出来,他们的神态都很黯然。围坐
在他们周围的蛙人们,由于同行的两巨头不开口,因此也不敢发出瘪笑声。整个飞
机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外,听不到其他声音。
160 公里的距离转瞬即至。蛙人们跳下飞机,立即奔向湖边。由于当地的天气
比较寒冷,因此,虽然已经是4 月,但杜凯湖上还是结着一层薄薄的冰。没有犹豫,
小伙子们一个个跳下湖,敲开了冰冻,钻进刺骨的水中,寻找着什么。
一无所获。蛙人们劳顿了一天,什么也没有发现。守在岸边的天民党副书记和
总检察长交换了一下眼色,似乎在询问:难道又是假的?是一场恶作剧?从他们的
脸色看不出他们是喜是悲。他们是因为没有发现目标而感到失望,还是因为消息没
有兑现而满怀喜悦?
结束了一天的寻找,蛙人们也累了。他们请示两位巨头:怎么办?是打道回府,
还是继续寻找?两位领导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继续打捞,一定要找个水落石
出。
第二天,蛙人们又跳下水去。突然,一个蛙人从水中发出信号:水底发现一具
尸体!顿时,几个蛙人一齐钻进水底,半晌,从水底托出一具尸体。
天民党副书记和总检察长趋步上前,失望的表情立即显现出来。不是他们要找
的那个人。经调查,这只是一个牧羊人,据说还有精神病。是他自己掉到湖里的,
与凶杀无关。如果不是这一群蛙人来到湖底,恐怕谁也不会知道他的下落。
他们彻底死心了。算了,看来这又是一场恶作剧,他们不过是要让我们不停地
找下去罢了。蛙人们放弃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