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苑修文篇》曰:齐景公登射,晏子修礼而待。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惟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景公曰:“善。”乃饬射,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庄子让王篇》曰:孔子曰: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后汉书崔传》献书诫宝宪曰:《传》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生富贵而能不骄傲者,未之有也。今宠禄初隆,百僚观行。当尧舜之盛世,处光华之显时,岂可不庶几夙夜以永众誉,弘申伯之美,致周召之事乎?《语》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魏志文帝传》注引《献帝传》曰:魏王令曰:世之所不足者,道义也;所有余者,苟安也。常人之性,贱所不足,贵所有余。故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宪问篇》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卫灵公篇》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淮南子缪称篇》曰:(与急同)于不己知者,不自知也。诚中之人,乐而不,如鸮好声,熊之好经,夫有谁为矜?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篇》曰:弟子无曰不知我也!鄙夫鄙妇相会于墙阴,可谓密矣。明日则或扬其言矣。故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未笃故也,胡为其莫之闻也?
《荀子劝学篇》曰:普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卫灵公篇》曰: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礼记中庸篇》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卫灵公篇》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荀子法行篇》曰: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韩诗外传卷四》文大同。)
《韩诗外传卷三》曰: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尽心上篇》曰: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义之间也。
《汉书董仲舒传》曰:仲舒对策曰: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淮南子缪称篇》曰:君子非义无以生,失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
又曰: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里仁篇(4)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荀子修身篇》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孟子滕文公上篇》曰: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又《离娄下篇》曰: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同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说苑杂言篇》曰:昔者南瑕子遇程大子,大子为烹鲵鱼。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不食鲵鱼。”程大子曰:“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自进之阶;比于恶,自退之原也。《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国语晋语七》曰:悼公与司马侯升台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公曰:“何谓德义?”对曰:“诸侯之为,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可谓德义矣。”
○子曰:“事父母几谏,
《礼记祭义篇》曰: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篇》曰: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可入也,吾任其过。不可入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
《荀子子道篇》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慤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雕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此之谓也。
又曰: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礼记内则篇》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树达按:朱子云: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事父母几谏,即《内则》所谓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即《内则》之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也。劳而不怨,即《内则》所谓挞之流血,不敢疾怨也。
又《坊记篇》曰: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不匮。”
又《曲礼下篇》曰: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篇》曰: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宁;由己为贤人,则乱。”
《孟子万章上篇》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礼记曲礼上篇》曰: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又《玉藻篇》曰: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证见卷一《学而篇》,此重出。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韩诗外传卷九》曰: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皐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文选》、《长笛赋》注引作吾少好学,周流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文选》注作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文选》注作少择交游,寡亲友而老无所托。)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说苑敬慎篇》文大同,作丘吾子。皋与丘鱼与吾声同。)
《大戴礼记疾病篇》曰: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亲戚既没,虽欲孝,谁为孝?年既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
《法言孝至篇》曰: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宪问篇》曰: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礼记杂记下篇》曰: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颜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