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息人送还罗马军旗),左手则持有象征帝王权势的节仗。他以右脚承重,
左脚舒展,魁梧的身躯自然而有生气,面容则穆肃明智,于是一尊体态坚实
而神情庄重的帝王之像便跃然于观众面前,无怪乎它被公认为古今帝王雕像
中的成功之作。
在绘画艺术方面,奥古斯都时期除了绘画创作活动随各种建设的开展而
大为高涨外,它的主要贡献是推动了第三种壁画风格的形成。如前所述,在
凯撒之时达于鼎盛的第二种风格以画出的建筑结构分割空间,故称建筑风
格;现在流行起来的第三种风格则在清纯纤巧之中追求装饰的典雅精致,遂
有装饰风格之称。考古发现表明,这种新风格的出现可能和奥古斯都家族有
密切联系,因为它的最早萌芽皆见于皇室家宅中(当时奥古斯都还未曾造豪
华的皇宫,故仍称家宅)。其中包括皇后李维娅在巴拉丁山的住宅,李维娅
的普里马波塔别墅和奥古斯都女儿朱理娅的住宅等等,当新风格传于庞贝
时,此地的一个最佳代表仍为奥古斯都家族的别墅,它就是其外孙建于庞贝
附近的波斯科特卡西的别墅。这种风格以极为纤细、甚至全属幻想的建筑构
件如柱、梁、山墙等装饰壁画,杂以花环、灯台、杯盏等物,而大部份壁面
往往以深色平涂成一片暗影,只在中央很小范围内以浅色高光突现一幅梦幻
似的风景画、山林亭阁、神庙桥梁等等若海市蜃楼般浮于一大片暗影中,加
以那些奇幻的建筑构件和花环灯盏等又有珠光宝气般的迷人色彩,更使整个
壁画制作显得豪华迷离。上述波斯科特卡西别墅就有几幅这类壁画的杰作。
这种豪华奇幻风格的流行,似乎和奥古斯都的侧重庄严典雅的艺术导向
背道而驰,实际上它却反映着罗马艺术合乎规律的发展的一面。原来,当罗
马成为一个奴隶制大帝国之后,统治阶级和奴隶主的豪华奢侈是必然趋势,
他们也必然会欢迎那种华丽热烈、出奇入幻的希腊化巴罗克风格,尽管奥古
斯都在官方的宣传艺术中对之不予提倡,却不能阻止皇室宫廷和显贵家族对
这种风格的爱好。反映在壁画上,就是这第三种风格的出现。实际上,这种
情况在文学创作中也有所反映。尽管奥古斯都想通过他的《反通奸法》之类
措施掀起一场澄清风俗运动,恢复古罗马的严厉家风,但罗马公众却最喜欢
诗人奥维德那些大谈爱情艺术的诗篇,其中的爱情有许多竟是诗人与有夫之
妇的风流韵事。如果说奥古斯都所为是一种反潮流,那么罗马公众的爱好却
正是时代潮流所在。由此看来,第三种风格尽管有适应统治阶级豪华需要的
局限性,它却像奥维德的诗歌那样是当时文艺创作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这种
情调浪漫、笔法奔放的风格,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可说是庄重的新古典风格
的一个补充,它们相辅相成地共同反映着奥古斯都这个黄金时代百花齐放的
盛况,在日后的帝国初期艺术中,它们更有进一步的融合而成为艺坛的主流。
伴随着第三种风格的形成,罗马的风景画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前已指出,
风景画本来就是罗马绘画的一大特色,不过以前的风景描绘还多少有点配角
的味道,它们或陪衬于楼阁建筑之旁,或渗杂于故事情节之内(最常见的是
尤利西斯浪游的故事),尚难独立自成一类。现在则看到了真正的、完全的
风景画,不仅第三种风格壁画中心以高光实现的那一小片山林之景是独立的
风景小品,与任何装饰结构或故事情景无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占
… Page 39…
满整个墙面全用于描绘林木花鸟的图画,其佳作就是皇后李维娅的普里马波
塔别墅那幅独出心裁的花园风景(现藏罗马特尔美博物馆)。它在高达3米,
连续10余米的墙面画满逼真生动的花园景致,除底边一道篱笆显示它与人居
的联系外,全绘以小树丛中鸟语花香之景。色彩明丽而有层次,构图则在自
然之中又巧有安排,草丛叶簇之间偶见小鸟腾跳飞翔之状,使宁静的花园充
满生气。由于这儿是皇后的别墅,相信一定是请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画家来作
此画,可惜我们已不知其名姓,但从现存遗迹看,他的着色,用笔皆极富神
韵,说明罗马风景绘画在这个黄金时代也和其他艺术一样取得了相当辉煌的
成就。
… Page 40…
2。朱理亚·克劳狄王朝和弗拉维王朝时期的艺术
奥古斯都死后,养子提比略继位。提比略是皇后李维娅与前夫克劳狄所
生之子,所以他的王朝称朱理亚·克劳狄王朝(公元14—68年)。此朝末代
皇帝尼禄是历史上最为臭名远扬的暴君,他的荒淫残暴激起民变,终于自杀
而亡,经过一年混战,又建立了弗拉维王朝(69—96年)。此两朝的历代君
王都不像奥古斯都那样有大作为,但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繁荣,帝
国仍按奥古斯都确定的路线续有发展,艺术事业方面也相继取得一些重大成
果。
建筑仍然是罗马艺术中取得最为辉煌进展的部门。历代皇帝都遵奉奥古
斯都制定的以大兴土木发扬帝国声威的祖训,对建筑抓得很紧,尽管其他政
绩无足称道。此时的罗马建筑已完全吸收了希腊的优秀成果,形成了自己的
体系,无论是神庙、广场、宫殿、会堂、桥梁、水道、剧院、浴场、公寓、
城防等等,罗马都有了自己的、超越前人的创造。而且,相比于东方的古代
帝国,这些建筑有不少带有城市公共设施的意义,可为较大范围的公民群众
使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古典文明民主开朗的本色。从城市建设看,
人口已达120万的首都罗马当然是罗马建筑艺术的冠冕。它是无与伦比的古
代最大都市,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是精华汇萃之地,也像灯塔
那样把统一的帝国风格普照东西南北,无远弗届。首都而外,行省各城市的
建设也有风起云涌之势,老城市改建扩充,新城市雨后春笋,无论远近老新,
都建造大致相似的市政设施,采用近似的风格标准。在一个如此辽阔的帝国
境内能如此普遍地实现这种城市的发展,确是罗马文明的一大骄傲。特别是
埃及、叙利亚、小亚一带的东方各行省,古代文明在这儿已发展了三千多年,
拥有异常高超的石造技术和丰富的建筑经验,现在按罗马的规格范例营造帝
国城市和带有古典风度的建筑,更有如虎添翼的优势,成为可和首都罗马媲
美的帝国建筑最发达地区之一。东方各省没有天然水泥,全用石雕石砌的传
统技法以和首都罗马的水泥结构建筑较量,它们在规模宏伟、质量精良方面
可说丝毫不比罗马逊色。例如叙利亚的巴尔贝克,这儿在克劳狄皇帝之时(公
元41—54年)便着手兴建古代规模最大的神庙:太阳城(赫里奥波利斯)的
朱彼特神庙,它的每根石柱高达21米,而且是用整块石料刻成,在古代可谓
空前绝后。尽管此庙现在仅存废墟,它残留的石柱和檐部花雕都异常精美,
非仅以规模浩大取胜。而从工程规模本身看,它似乎也有某种超越人类和古
代工程水平的惊人之举,例如神庙奠基于其上的高达14米的平台所用石料比
柱子还粗厚好几倍(有的石料长20米,宽3。5米,厚4米,重近千吨),如
何把这样庞大的石料开采出来并运到工地,至今仍是个迷,甚至有人猜测它
们是远古时来访地球的外星人的遗物。
在罗马城和意大利各地,则以水泥和拱券、圆顶结构作为新建筑的发展
基础,而多功能的设计、大规模的组合布局以及更富丽堂皇的帝国风格、亦
即融汇了希腊化巴罗克风格优点的古典风格,则是这时期建筑发展的大势。
在朱理亚·克劳狄王朝时期,这些趋势发展的一个最后成果便是尼禄大兴土
木搞的金屋王宫和罗马城的重建。当然,尼禄这个荒淫无耻的暴君搞金屋是
为了满足他的私欲,但这个建筑客观上却为新的水泥结构的探索提供机会,
尤其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之后,全城一片废墟,尼禄的皇宫和全城住
宅的重建可让建筑界如在白纸上新画蓝图般放手大干,客观上促使建筑艺术
… Page 41…
实现新的突破。此事古史早有记述,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和建筑史的研究却提
供了更多信息,也进一步解决了有关问题。罗马史家塔西陀是这样介绍这段
史实:
“尼禄利用自己祖国的灾难(意指罗马大火)之机,修建了一座皇宫。
这座皇宫的出奇之处,并不在于那些司空见惯的和已经显得庸俗的金雕玉
砌,而是在于野趣湖光,林木幽邃,间或旷境别开,风物明朗。建筑师和工
程师是塞维鲁和塞勒尔,他们别出心裁,想以艺术的力量,强自然所不可,
不惜耗去这位皇帝的资财,……在首都,没有被皇宫占用的地区也重新建设
了,但这次不像被高卢人火焚后那样随意和零乱,而是沿着测量好的街道修
建,留出宽阔的道路。建筑物的高度也有限制,留出空地,在公寓的楼前加
筑柱廊,以为荫护。……建筑物本身一律遵照特别的规定,用坚固的、不加
①
木结构的、有特殊防火性能的加宾石和阿尔班石砌成” 。
这里提到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