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城尽带黄金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就连东边实力弱小的吴越李煜也不敢碰。沿江巡检卢绛曾经对他说:“吴越是我们的仇敌,将来肯定会和宋朝一道攻击我们,做其帮凶,我们应当先下手灭掉他,免去后患。”李煜却说:“吴越是北方大朝的附庸,怎么能轻举妄动、发兵攻击呢?”卢绛说:“臣请陛下以属地反叛为名先予以声讨,然后向吴越乞求援兵,等他们的援兵到了,陛下就发兵阻挡,臣再领兵悄然前去偷袭,就能一举灭掉吴越。”李煜根本就听不进去。
  李煜身边有几个著名的美女。宫女窅娘用帛缠成小脚,用足尖支撑身体舞蹈,“凌波妙舞月新升”,深得李煜赞赏。据说,这是中国古代芭蕾舞的发端,而妇女缠足也是自窅娘起蔚然成风。
  李煜妻子周后是钱塘著名美女。周后,小字娥皇,大司徒周宗的女儿。十九岁与李煜成婚。李煜即位,立为皇后。周后精音律,善歌舞,通书史,至于采戏弈棋,也无不绝妙,可称得上是五代时期的一位才女。据《南唐书》记载:“唐朝盛时,霓裳舞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余音复传于世。”可见周后在音律上造诣极深,与李煜可谓是志同道合,因此二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堪比当年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爱情令人生格外绚丽多彩。这一对年轻夫妇相依相偎,如胶似漆。他们赏花吟月,吟诗填词,轻歌曼舞,浅斟低唱,过着神仙一般快乐的逍遥日子。有时周后回娘家探亲,李煜就急得如坐针毡,虽只三两天时间,在他却度日如年。为减相思苦,他就拼命地填词,从而作出了大量的柔情缱绻的诗词。
  可惜好景不长。周后四岁的儿子仲宣有一日在佛堂玩耍,刚好有一只大猫趴在佛堂中高悬的琉璃灯上。大猫突然跃下,琉璃灯跟着摔下,小仲宣受惊吓而死。本已经有病的周后惊闻儿子惊悸而死,病情转重,也撒手西去。
  周后一死,李煜的悲悼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昔我新昏,燕尔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归妹邀终,咸爻协兆。他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即使在周后亡故多年之后,李煜仍然触物伤怀,不能自持,可见对妻子用情之深。
  周后有妹,天真烂漫,清新自然,美色无双。周后死后,周后妹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史称小周后。据说周后卧病在床时,李煜已经与小周后偷偷私会调情。陆游《南唐书·后纪传》说:“或谓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宫中。后偶事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患怒,至死面不外向。放后主过哀以掩其迹云。”马令《南唐书·后妃传》又经:“后自罗惠殂,常在宫中。后主乐府词有‘衩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道类,多传于外。至纳后,乃成礼而已。”后来一些画家以李煜与小周后为题材,将二人幽会的情景画入画中,即著名的《小周后提鞋图》。
  小周后性爱绿色,所穿衣服,都尚青碧。有一个富人,染成一匹绉绢,晒在苑内,夜间遗忘未曾收取,为露水所沾,第二天一看,其色分外鲜明,后主与小周后见了,一齐称美,于是妃嫔宫人,竟收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后来李煜又在妃嫔宫人的妆束上,想出一种新鲜饰品,用速阳进贡的茶油花子,制成花饼,或大或小,形状各别。令妃嫔宫女淡汝素服,缕金于面,用这花饼装点在额上,称为“百花妆”。
  在风流浪漫生活的同时,李煜对宋朝卑躬屈节,不断以金帛珠宝结宋朝皇帝的欢心。史载:“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想以此来维持他在江南的统治。但是,他的懦弱,他的无能,他的臣服,并没有改变宋太祖赵匡胤消灭南唐的决心,按宋太祖的著名说法是:“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宋太祖灭南汉后,便在荆湖造大舰龙船数千艘。当时江南人也想归附宋朝,有个江南池州人樊若水,假装在采石江面钓鱼,乘小船,载丝绳,往来于南北岸几十次,测得了江面的宽度,上书宋朝,请造浮桥渡江,宋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


  太祖开宝七年(974年)的秋天,宋太祖打算出兵攻打南唐,因师出无名,宋太祖派李穆出使江南,召李煜入朝。李穆到南唐后,宣读圣旨,李煜准备入朝,但为大臣陈乔和张洎所阻,李煜遂称病不朝,李穆对李煜说:”入不入朝,你要慎重考虑。朝廷兵精甲锐,物力雄富,恐怕江南不是对手,望国主不要后悔”。李煜的弟弟李从善之前出使宋朝,一直被扣在汴梁。李煜生怕自投罗网,力辞。
  宋太祖终于有了出兵借口,随即以曹彬、潘美为大将,率兵十万伐江南。曹彬自荆南领战舰东下,潘美在采石架浮桥渡江,浮桥三日而成,和樊若水所测量的不差尺寸,步兵渡江,如履平地。宋军进至秦淮,江南水陆兵十万列阵于金陵城下。宋军涉水强渡,江南兵大败。
  李煜整日在后宫与僧徒道士谈经,不问政事。一天,他外出巡城,见宋军满野,这才大惊失色,急忙派学士徐铉去求和。徐铉博闻强记,学富五车,词采极为出众,是当时名噪江南的大才子,李煜对他极为倚重。徐铉到了汴京,对宋太祖说:“李煜无罪,陛下兵出无名。李煜以小事大,以子事父,未有过失,为何要讨伐呢?”宋太祖说:“你说父子两家可以吗?”徐铉不能答,只好回去。
  一个月后,李煜又派徐铉见宋太祖,请求宋朝缓兵,论辩不已。宋太祖大怒,对徐铉说:“不要多讲江南有什么罪。只是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徐铉惶恐不安,狼狈而回。徐铉如此有名的大才子,在政事、外交上却一败涂地,由此可见,文学才华与政治才能往往是两回事。可以说,李璟和李煜父子就是败在了没有认清这点。
  李煜急调驻守上江的朱令贇入援金陵,江南兵在皖口与宋军交战,朱令贇兵败投火死。曹彬准备攻金陵,但忽然称病不视事,诸将都来问候。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所能治好的,只须诸位诚心起誓,破城之日,不乱杀一人,我的病就自然好了。”诸将许诺,焚香为誓。宋军攻入金陵,秩序井然。曹彬这样约束将士,是因为出征前宋太祖已下有命令,保护金陵城和江南财富。
  李煜奉表降宋,曹彬以礼相待,将他和宰相汤悦等四十五人送往汴京。至此,南唐灭亡,共传三主,历三十九年。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写罢降表,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被押解北上汴京。这阕词曾经在后世引起莫大的非议,大多认为李煜拜辞祖庙、北上而为俘虏,理应对着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江南锦绣,愧对南唐百姓,而李煜却是“垂泪对宫娥”。显然,李煜是文人的眼光,而不是皇帝的眼光。不幸的是,他生在了帝王家。
  [吴越由钱镠建立,国都在杭州。钱镠当国王以后,经常回故乡,但他的父亲钱宽总是逃避不见。钱镠问其缘故,父亲说:“你现在当国王,三面受敌(北、西有吴,南有闽),与人争利,怕祸及我家,所以不愿见你面。”钱镠涕泣受教。之后,钱镠小心谨慎,力求自保。他很少安睡,用小园木作枕,熟睡中头一动便落枕觉醒,他称为“警枕”。又在寝室中置粉盘,想起事情即写在粉盘上。令侍女通夜等候,外面有人报告,立即唤醒他。钱镠在修筑钱塘江石堤和其他的水利,建设杭州城等方面都很有功绩。当然,他也大兴土木修筑宫殿供自己享乐。统治期间,赋税繁苛,百姓受苦很深。钱镠死后,以后当国王的依次是钱元瓘、钱弘佐、钱俶。宋伐南唐时,令吴越出兵助攻。吴越当时和南唐一样,竭力向宋朝表示恭顺以求自保,自然不敢不从。李煜写信给钱俶说:“今天没有我,明天岂能还有你?早晚你也是汴梁一布衣罢了。”钱俶连忙将信交给宋朝,还帮宋朝打下南唐的常州。南唐亡后,宋太祖要钱俶到汴京朝见,钱俶就带着妻儿入朝。宋太祖大加款待,两月后放他回国。临行前,宋太祖送一个黄包袱给钱俶,里面全是宋朝群臣请求扣留钱俶的奏捷。钱俶既感激又恐惧,回国后对宋朝更加惟命是从。吴越实际上已完全屈服在宋朝的统治之下,只保留一个国王的空名。但是除吴越外,泉、漳一州由南唐遗将陈洪进割据。]
  开宝九年元宵节刚过,李煜到达汴京,穿穿白衣,到明德楼拜见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没有加害,封他违命侯,挂名担任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有自己的宅第,但有人把守,不能随意出入,不能与外人交往,实际上仍然不过是个比较体面的囚徒。
  李煜被封违命侯后,成天长吁短叹,过着凄寂不堪的日子,好在身边还有小周后相伴,总算给他绝望的生活平添了一丝温暖和安慰。就在这年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在万岁殿崩驾,留下千古的“斧声烛影”之谜。赵匡胤弟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后,除去李煜违命侯的封号,改封为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煜自言其贫,诏增给月奉,仍赐钱三百万”。李煜因心情抑郁,务为长夜饮,宋宫每日供酒三石。
  显然,作为俘虏,宋皇帝在生活上并没有难为李煜。但李煜却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人格和尊严也受到了百般凌辱。据《宋史》记载:“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提令纵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