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衣侦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间里铺着地毯。很糟糕,地毯上看不见脚印。

  警察们来了,用激光照射柜子前的地毯,拍摄照片。洗印后,照片上出现清晰的鞋印!

  以这个鞋印为线索,警察终于查明,作案者原来是宾馆里的一位招待员!

  1960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这新生的科学婴儿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如今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巨人。激光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也与侦破技术结下不解之缘。前面提到的“激光显示指纹”,便是“激光侦探”的神通之一。能够显示地毯上的“潜脚印”,也是它的独特本领。

  对于侦破凶杀案件来说,确定被害者的死亡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从死亡时间往往可以推算出作案时间。

  过去,公安人员主要靠测定尸温来确定死亡时间,因为人死了以后,体温渐渐降低。死亡时间越长,尸温越低。不过,尸体温度的降低速度跟环境、季节很有关系:在旷野上比房间降得决,有风比无风时降得快,冬天比夏天降得快,穿棉衣比穿背心降得快,瘦子比胖子降得快……。因此,通过测定尸温确定的死亡时间,只能是大概如此,不大精确。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尸体,在通常室温下(16…18℃) ,死后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体温下降1℃左右。

  一位日本科学家发现,人死之后,眼睛本来清澈透明的角膜,会慢慢变得混浊。

  死亡时间越长,角膜的混浊越厉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角膜透明度减弱的速度是相同的。因此,角膜仿佛成了一只秒表,可以用来精确测定死亡时间。

  怎么确定呢?

  请激光帮忙!

  激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好。用它照射在从人眼上取下的角膜,在角膜下面放置对光很敏感的光电管。角膜越浑浊,透过去的激光强度越差。通过测量,从事先编好的对照表上,可以十分准确地判定死亡时间,误差在一小时之内。测量时,一般用稳定性较好的氦—氖激光器。

  在公安战线上,激光还有种种妙用。

  人们制成了激光枪。这种枪不会使人致命。当罪犯逃跑时,公安人员用激光枪射击。高强度的激光束,可以烧焦罪犯皮肤,留下黄豆大小、一时无法洗去的“印记”,给追捕带来莫大的方便。

  激光传真机又是各地公安部门必不可少的设备。它能迅速、清晰地把罪犯的照片、指纹、脚印之类图像,传到各地,布下天罗地网。用激光传真机传真,从北京传到广州, 花5分钟就够了,而普通的传真机要花5—7分钟。在“兵贵神速”的公安战线,争取时间是何等重要!

  裤脚翻边里的铁珠

  在一个办公室里,发生了保险箱被盗的案件。

  作案者竟把整个保险箱搬走了!

  很显然,如果不是合伙作案,那么作案者一定是个身体健壮、力气很大的人,而且很可能会驾驶汽车,把保险箱放到车上运走。

  从现场分析看,这是单人作的案,而且,作案者十分狡诈,戴着手套,没有留下指纹;仅留下穿一双普通的男式42码解放胶鞋的脚印。但是,单有这一线索是无法破案的。

  过了几天,过路人发现某公路边的一条河里,河水混浊,以为有人跳河,经打捞,捞上来的竟是那只被盗的保险箱! 保险箱已被熔割切开,箱内已空无所有。显然,作案者驾驶着汽车来到这儿,把空的保险箱扔进河里,扬长而去。

  经过仔细侦查,初步有了眉目。嫌疑犯是一个青工、货车司机。但是,要逮捕他,还缺乏证据。

  乘青工外出,公安人员检查了他晾在院子里的一条长裤。裤脚管上有好几个小洞洞,说明可能是用气焊枪烧割保险箱时,火花溅到裤子上烧的。不过,光是几个小洞洞,还不能作为罪证,说不定他是在切割别的东西时烧的,也可能是抽烟不小心烧的。

  公安人员在青工长裤裤脚翻边里,找到几颗比圆珠笔尖的小圆珠还小的金属熔球,如获至宝地带了回去。他们用激光显微光谱仪对熔珠进行光谱分析。

  激光显微谱仪是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通过透镜聚焦,把激光集中在极小的区域内,直径只有十至几十微米(普通头发的直径约为70微米)。激光本身具有能量高度集中、方向性好等特点,经聚集后,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约万分之一秒 (即零点一毫秒) 内,使样品表面的温度升到摄氏一万度左右。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样品气化,成为等离子体蒸汽,全激发光。经光谱分析,便可判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激光显微光谱分析法灵敏而准确,对样品的损伤极微。现在,常用于文物分析。

  例如, 1965年在湖北发掘到极为珍贵的越王勾践剑。为了揭开这把宝剑经2千多个春秋而不锈之谜,我国考古工作者就用激光显微光谱仪对它进行光谱分析,查明古剑不锈,是由于含有大量的铜、锡以及少量的镁、锰、钛等元素。经分析后,古剑仍完好如旧。

  这一次,用激光显微光谱仪分析金属小熔珠,也获得重要结果:它的化学成分与保险箱一致!

  令人不解的是,小熔珠中多了一种元素——钛。

  为什么呢?公安人员进一步调查,弄清楚保险箱表面的颜料中,含有二氧化钛。

  也就是说,小熔珠里的钛,来自保险箱表层的颜料。

  罪证确凿,青工被捕了。公安人员从他家中,搜出了赃物。

  那位青工万万没想到,残留在裤脚翻边里的几颗小熔珠,竟然使他露了马脚!

  借助于激光显微光谱仪,还曾侦破另一桩案件。

  在某市近郊,司机违章快速行车,撞死一个行人。司机驾车逃跑了。

  有人目击这一案件,把肇事汽车号码报告公安局。

  司机被拘捕了。可是他百般抵赖,不肯认罪。

  公安人员在死者身上,找到撞车时掉落的一星油漆。于是,用激光显微光谱仪测定油漆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那辆肇事汽车的油漆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在现代科学面前,在铁证面前,那位司机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最有趣的是,激光显微光谱仪使“金弥陀”显出了原形。

  案件发生在国外。一位古玩店的老板,打算花高价买下一只金弥陀。

  通常,人们判断黄金真伪,用的是试金石:在试金石上划一下,留下金的条痕,滴上浓硫酸。倘若不受腐蚀,便是真金;如果被腐蚀了,那就是假的。

  还有一招, 是测量比重。黄金的比重很大,达19。3。也就是说,1立方厘米黄金,重达19。3克。一测比重,也可以使那些冒牌货露出马脚。

  那只金弥陀,看来是真的:用试金石试验,它是金子;测定比重,它也符合标准。

  不过,也正因为它是真金,又是古玩,价格棘手。古玩店老板在下定决心之前,请科学家帮忙,用最新的技术,鉴定一下金弥陀的真伪。

  科学家用激光显微光谱仪分析金弥陀。激光显微光谱仪的激光束极细,然而,亮度高,能够象一根极细的针,“刺”进金弥陀内部。这根“针”的直径,只有几十微米。用它进行光谱分析时,只损失十亿分之一克的黄金,连天平都称不出这么微乎其微的损耗。

  科学家们的结论,使古玩店老板吃了惊:那金弥陀是假的! 它的表面镀了一层黄金,而里面是黄铜,黄铜内灌了水银。

  由于表面是黄金,所以使试金石失灵;

  由于内部灌了水银,水银的比重达13。6,而出售者声称是22K的黄金 (K,译为开。纯金为24开。此处22开,即二十四分之二十二是纯金),在不甚精密的测定中,可以“蒙混过关”。

  然而,激光显微光谱仪由于激光束射入金弥陀内部,无情地揭露了它的真相。

  古玩店老板不禁以手加额,庆幸自己毕竟得到了现代科学的帮助,这才免于上当受骗!

  夜间侦察

  深夜,当公安人员追捕一个罪犯的时候,罪犯越窗逃走了。

  公安人员把灯关上,拿出照相机,对着尚有余热的被窝连连拍照。

  不久,公安人员从照片上获知罪犯的身高、胖瘦、性别等特征,为追捕提供了线索。

  照相机为什么能在黑暗中拍照呢? 罪犯已经逃走,为什么还能拍出罪犯的大致形象来呢?

  原来,公安人员用的不是普通照相机,而是红外线照相机。

  红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它又叫热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虽然看不见,但是人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比如,在晚上,你倒上一杯热水,把电灯关掉。这时,整个房间里一片黑暗,你一点儿也看不见从杯子里射出来的光线。可是,当你把手靠近杯子,马上就感到暖乎乎的——这就是红外线照到你手上来了。

  用普通的照相机,拍不出红外线来。普通的照相机按照可见光的强弱曝光——

  明亮地方的可见光强,在照片上就白一点;黑暗地方的可见光弱,在照片上就黑一点。

  红外照相机却是按照红外线的强弱曝光——热的地方红外线强,在照片上就白点;冷的地方红外线弱,在照片上就黑一点。

  在黑龙江某机场,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是一个林区小机场,只停着一架进行红外摄影试验的飞机。飞机起飞后。对着机场拍了一张红外照片。底片冲出来一看,机场上仍有一架飞机的黑影。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那架飞机停在机场上,在太阳照射下,机身下的地方,温度比四周低。

  飞机上天之后,地面的温差一下子不可能消失。正因为这样,在红外照片上。出现一架飞机的黑影——即在刚才起飞的机身下的地方。

  这么一来,你也就不难明白,当罪犯逃走之后,被窝还是温热的,温度比较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