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斗中牺牲。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1848—1849年的群众革命斗争的时 

                                             ① 

  期,是他们生平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德国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被 

  普鲁士政府驱逐,相继来到伦敦。 



① 《列宁选集》第1 卷,第729 页。 


… Page 32…

                 4。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的总结 



        1848—1849年欧洲革命高潮过去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及时地总结了这次 

  革命经验,写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1848年至1850年 

  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及《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 

  八日》等重要著作,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和策略。 

         (1)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理论和策略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持什么态度,《共产党宣会》的基本立 

  场是: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并通过对德国国情和德国革命的具体 

  分析,把资产阶级革命区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他们认为,1640年英国革命 

  和1789年法国革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这两次革命中,资产阶级敢于 

  发动和领导手工业工人、农民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的新制度, 

  顺应了当时欧洲各国和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德国的三月革命,“不过 

  是欧洲革命在一个落后国家里的微弱的回声。它不仅没有超过自己的世纪, 

                                                 ① 

  反而比自己的世纪落后了半个世纪以上”。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 

  级本身很软弱,同封建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脱离农民,又害怕无产 

  阶级力量的壮大。所以它不仅丧失了对革命的领导能力,而且在革命一开始 

                                                                      ② 

   “就蓄意背叛人民,而与旧社会的戴皇冠的代表人物妥协”;“在德国不可 

  能发生纯粹资产阶级的革命,也不可能建立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政权,可 

                                                                    ③ 

  能发生的不是封建专制的反革命,就是社会共和的革命”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者、农民和小资产者是德国全社会最激进、最 

  民主的阶级,是人民的绝大多数;工业无产阶级虽然还比较弱小,肩负不起 

  领导革命的责任,但它却是民主运动的核心力量。为了把革命引向胜利,就 

  要把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作为无产阶级在德国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中最基本的纲领;必须高举民主派左翼的旗帜,同时维护无产阶级的 

  阶级利益;要争取团结人民的大多数,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批评民主 

  派错误的自由。 

         (2)关于工农联盟的原理 

       法国革命和德国革命的经验证明,不论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还 

  是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农民的向背都是关系革命成败的大问题。德国 

  革命失败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农民和其他中间阶层“被他们的暂时还是天 

  然的同盟者资产阶级认为已太革命而遗弃,而有时又被无产阶级认为不够先 

               ① 

  进而遗弃”。巴黎六月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由于法国农民对二月 

  革命后的政局漠不关心,加之受资产阶级的挑拨离间,不但不支持无产阶级 

  的革命斗争,甚至对无产阶级持敌视的态度。路易·波拿巴所以能皇袍加身, 

  原因之一也是人数众多的小农对他抱有幻想,把波拿巴王朝看成是“农民的 

  王朝”。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在革命进程把站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321 页。 

② 同上书,第322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 卷,第17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 卷,第482 页。 


… Page 33…

  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 

  以前,在革命进程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以前,法 

                                                                           ② 

  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他还进一步 

  指出,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一切农民的国度里,都必须十分重视农民的作用, 

  把注意力放在农民的民主力量上。 

       工农联盟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农民是资产 

  阶级的天然同盟者。革命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的所有者和维护者。但是,随 

  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块土地所有者日益衰老和破产,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工 

  业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只是形式上不同罢了。正是这一点,他们在反对资本 

  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有共同性,可以联合起来。但是这种联合必须由无产阶 

  级来领导。因为,作为劳动者的农民有革命性的一面;作为小私有者的农民 

  又有保守的一面。同时,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彼此之间很少联系,作为个体 

  经营者的农民也不容许有任何分工和应用任何科学。因此,在反封建和反资 

  本主义的斗争中,农民不可能提出消灭私有制的纲领,也“极难达到大多数 

                                                              ① 

  意见的一致”,“永远不能胜利地从事独立的运动”。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 

  和农民、小资产者幻想的破灭,他们中一切已经革命化的成分,必定“把负 

  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阶级看作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和领导者” 

  ② 

    。 



         (3)关于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论断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指出,无产阶级要争得解放, 

  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但是,还没有提出究竟应当怎 

  样以无产阶级国家来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问题。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 

  验教训时,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揭露了资产阶级 

  国家的本质,阐明了无产阶级对旧国家机器的根本态度。马克思第一次直接 

  作出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结论。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拿破仑·波拿 

  巴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随后一系列的事变一次又一次地扩大和强化 

  国家机器,这个历史表明:“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 

  它毁坏。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 

                                        ③ 

  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在历史上起过一定进步作用的资产阶级国 

  家,随着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劳资对立的加剧,已经变成纯粹是镇压 

  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的反动国家,不管它采用什么政治形式,是君主国 

  还是共和国,实质上都是资产阶级用来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1848年法国二 

  月革命胜利后,掌握了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对巴黎工人进行了血腥 

  镇压。这个教训促使无产阶级摈弃了在资产阶级共和国范围内改善自己处境 

  的空想,并提出了大胆的战斗口号:“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 

       既然这个国家是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无产阶级就不能简单地 

  夺取它和利用它,而必须“集中一切破坏力量”,将它彻底粉碎。这个结论 

  是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提出来的。1871年,他在《致 

  路·库格曼》的信中说:“如果你读一下我的《雾月十八日》的最后一章,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403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507 页。 

② 同上书,第697 页。 

③ 同上书,第692 页。 


… Page 34…

  你就会看到,我认为法国革命的下一次尝试再不应该象以前那样把官僚军事 

  机器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而应该把它打碎,这正是大陆上 

                                                ① 

  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 。 

        马克思关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正确 

  地反映了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他在1852年《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说:“在 

  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 

  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 

  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 

  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 

                                   ② 

  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产生、 

  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过程,指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历史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