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布沙漠,有的沦为奴隶。也有一部分人因与白人发生性结合而被同化,成
为后来混血种人的先辈。1657年,首批荷兰移民在开普斯贝克河畔建立农
场,从非洲各地以及印度等国运来许多奴隶,也把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变为
奴隶,依靠奴隶劳动发展农场。这期间也有法国移民迁入。荷兰人和法国人
视自己为优等民族,并用行政权力和教会来强化自己的特权地位,用法律把
居民正式划分为欧洲人和奴隶。德兰斯瓦共和宪法明文规定:“不论是在教
会里,还是在国家里,黑人和白人之间没有平等可言”。
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了英国在南非的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
通过8次战争,占领了比英国本土大4倍的南非土地。1853年英国制定开普
敦殖民地宪法。该宪法剥夺了大多数非洲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极少
数非洲上层人士得到了选举权。英国殖民者还发明了“土著保留地制度”,
把非洲人赶到保留地作劳动力储备起来。保留地的土地贫瘠,黑人在那里受
到饥寒贫穷的折磨,被迫廉价给殖民者做苦工。英国开普殖民地总理西尔·罗
德斯在1894年提出“非洲土著法案”时宣称:“土著应该留在土著保留地,
根本不能同白人混在一起”;“我们就是要做这里居民(黑人)的统治者,
而把他们放在被统治地位”;“他们不应有选举权,因为我们不能让他们跟
①
我们处于平等地位” 。“土著保留地”的形成和罗德斯对“土著法案”实质
的解释,为后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布战争以后,整个南非都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既统治着黑
人,也统治着布尔人。但是白人在南非处于绝对少数,而黑人拥有威胁性的
多数,他们不断反抗白人殖民者的统治。这样,也促使彼此敌对的欧洲白人
走向联合。经过多次谈判之后,1908年召开了开普殖民者、纳塔尔、德兰斯
瓦和奥兰治共和国国民会议,就新自治领地的基本原则达成了协议。1910年
5月31日,建立了全部由白人组成议会的南非联邦。这是一个种族主义者联
盟,实质是维护欧洲白人对非洲黑人剥削和压迫的种族歧视的国家。
总之,在1910年以前,英、荷殖民者在非洲实行种族主义政策主要表现
为大肆杀害黑人,并制定了某些种族歧视的法令;1910年南非联邦建立以
后,白人的种族主义统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特征是通过白人政权的立法
活动,使种族歧视法制化、制度化。1910—1948年间,制定的种族主义法律
达49项之多。
① '美'理查德·吉布逊:《非洲解放运劫》,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34 页。
… Page 126…
十三、近代后期的拉丁美洲
1。19世纪的拉丁美洲
(1)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巴西除外)都建立了形式上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由土白人大地主阶级把持政权,唯有海地建立了黑人共和国。土白人政权是
一种军事独裁制度,称为考迪罗主义(“考迪罗”是西班牙文“首领”的译
音)。
考迪罗主义是拉丁美洲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盛行大
地产制,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在政治、经济方面居于统治地位的大地主阶级
竭力勾结教会势力,并以军队为支柱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种军事独裁权力
不是世袭的结果,也不是来自选举,而是来自无数次战争与“革命”(或说
是军事政变)。因此,它是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一种政治制度,是通过暴力
夺得的政权,又是以暴力来维持的一种政权。
由于考迪罗主义的统治,许多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统治集团争权夺
利,政变和内战连绵不绝,社会混乱,政局动荡不安。玻利维亚在74年内发
生60次“革命”,哥伦比亚在前70年中发生27次内战,秘鲁在独立后的
100年间更换50多位总统,智利在12年中制定5部宪法,墨西哥在1824—
1848年间发生200多次军事政变。
在考迪罗独裁制度下,宪法形同废纸,人民毫无政治权利。黑人和印第
安人受到歧视。“考迪罗”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经常向外国借债,甚至不
惜牺牲国家主权和利益。这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帝国主义的干涉提供了方便
条件。
(2)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工人运动
19世纪,拉丁美洲各国的农业、采矿工业和某些轻工业都有一定程度的
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各国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在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各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产生和发展
起来,并在一些国家中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19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批工人组织。阿根廷和墨西哥
都出现了第一国际支部,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在90年代,阿根廷和智利等
国建立了社会党,并创办刊物,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墨西哥在1878年建
立了社会党,并出版了《社会革命报》。在20世纪初,拉美一些国家的无产
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掀起罢工高潮,给帝国主义及本国统治者以沉重打
击。
(3)欧洲各国的侵略和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妄图卷土重
来。西班牙拒不承认拉丁美洲新独立的国家。法国殖民者不断干涉海地和墨
西哥。英、美、德的势力竞相渗入拉丁美洲。美、英主要通过经济、政治以
及军事干涉的手段,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
美、英在拉丁美洲争夺霸权的斗争很激烈。英国的势力较早侵入拉丁美
洲。在1825—1828年间,英国就干涉过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战争,企
图占领乌拉圭。1845年,它又联合法国武装干涉阿根廷—乌拉圭战争。1862
年,英国宣布中美洲伯利兹河流域为英国殖民地。拉丁美洲独立以后,英国
… Page 127…
通过贷款、直接投资及控制各国对外贸易等经济手段,在拉美各国获得许多
政治、经济特权,以至于控制了拉美各国 (主要是南美各国)的主要经济命
脉,使之在经济上成为英国资本的附庸。
美国早有控制西半球的欲望。早在 1808年,美国总统杰斐逊就曾表示
过,“要从西半球排除一切欧洲影响”。18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
反对转让美洲任何土地给欧洲列强。1812年,美国国务卿亚当斯对英国公使
说:“你们保住你们的东西,但是把这个大陆的其余部分留给我们。”美国
统治集团早就怀有对拉美的扩张野心,但是它独立较晚,力不从心,但又不
想坐视欧洲殖民者把拉美夺走。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
的咨文中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要点是:反对欧洲列强把美洲独立国
家视为殖民对象,反对把欧洲的政治制度强加于美洲国家,反对欧洲列强干
涉美洲国家事务。这些原则后来概括为一个口号:“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被称为门罗宣言和门罗主义。
英国万般无奈地接受了门罗主义,这对年轻的美国来说是一个胜利,对
拉美各国也是有利的,毕竟对刚独立的拉美国家提供了一种防御,使它们免
受侵犯。门罗主义以它民主的形式、道义的精神和含混的措词,受到当时拉
美独立国家的普遍欢迎。美国也因此标榜自己是美洲国家的保护者。门罗主
义宣称的不殖民、不干涉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美国并非不
从事侵略扩张,门罗主义出笼之时,美国正忙于西部领土扩张。美国也从未
尽过保护者的责任。80年代后期,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力量日渐强大,
美国开始向拉丁美洲扩张,与英国进行了激烈的角逐。美国步步进逼,英国
实力日渐不支。1898年,美西战争的爆发揭开了美国向拉丁美洲全面扩张的
序幕。
(4)美国在加勒比海霸权地位的确立
美国内战结束以后,迅速发展为西半球最强大的国家,并走上了争夺霸
权的道路,其首要目标是争夺加勒比海地区的霸权,与英国发生了激烈的冲
突。
1895年,美国国务卿奥尔尼宣称,美国在美洲大陆实际拥有最高权力,
“它的意旨就是法律”,坚持在英国和委内瑞拉的纠纷中英国必须接受美国
的仲裁,并逐渐排挤英国在加勒比海的势力。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强
占了波多黎各,使古巴成为它的保护国,进一步加强了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地
位。在1901—1902年英、德、意制造的加勒比海国际危机中,美国以调节为
由插手干预,宣称根据门罗主义原则,美国具有干涉拉美国家事务的“国际
警察权”。这样,就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偷换成了“美洲是美国人的
美洲”。 1901年,美国还从英国手中夺取了在尼加拉瓜开凿地峡运河的权
利。1903年,美国又从巴拿马政府手中攫取了运河开凿权和霸占运河区域的
永久租让权。1914年,美国在巴拿马地峡凿通了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
河,加勒比海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美国湖”。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