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画人生 作者: 的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光无法倒流,我们不能知道千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具有这样奇异的智慧和精妙的美感。秦皇铜车马的车盖圆阔而均薄,现代的工艺已无法复制。专家也无法搞清那样巨大的陶马是怎样烧制出来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古剑,被石像重压了千年却弹性依旧,锋利的剑刃莹莹地发光,古人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是怎么为它镀上了永不生锈的铬?我看到七千多年前的蓝田人制作的陶器,我觉得最美的还不是那著名的人面鱼纹盆,而是一只素色的水罐,也许那时候还没有发现颜料吧,但天才的制作者在罐身上刻了单纯而细密的纹理,在那样茹毛饮血的年代,也有对美的追求,使他耐心地在水罐上刻上这许多看似无用的花纹,我几乎为这份温柔的心思落泪。还有那描绘着抽象线条的陶盆,图案细致至几乎无法看清的青铜器,柔润温泽的玉佩,细薄得透明的瓷杯……我深恨没有可能回到远古,亲眼见一见这些具有非凡智慧,却没有为自己留下蛛丝马迹的古人。〃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只能贴着玻璃柜,屏着呼吸,看着似乎有知有觉的古物,带着先人的手泽,沉默地雄踞。 

      我也喜欢今番到达的北京,上海,但紧凑的日程使我无法尽领都市的风貌。在北京的两天,我只能在汽车的往来穿梭中欣赏那些韵味悠长的地名:公主坟,手帕口,木樨地,莲花道,西直门,紫云里……直觉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沧桑的故事。上海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古典与现代交错,传统与潮流共存。我喜欢金茂大厦的超凡脱俗,博物馆的美仑美奂。在上海大剧院里最吸引我的不是独具匠心的建筑,而是颇显杂乱无章的《红楼梦》舞美布置现场。遗憾我没有生活在这个关注文化生活的城市,我只能想象一下这出剧目公演时的盛况罢了。只可惜接待的小姐连〃林妹妹〃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都不知道,简直是焚琴煮鹤,暴殄天物,煞透了风景。 

      相对于钢筋铁骨的现代建筑,我更爱具有浓厚人情味的传统小宅。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我在上海的首选一定是城隍庙。我喜欢在喧闹的人群中游荡,吃着五香豆和梨膏糖,津津有味地欣赏剪纸、泥人、风筝、丝绸、刺绣、书画和缤纷的小工艺品,流连上一天两天都不会觉得倦。下雨吗,也没有关系,我在濛濛的雨丝中穿行,心里仍然饱涨活着的快乐。 

      活着是快乐的,在喧嚣的尘世中,我喜欢品尝活着的感觉。每一个新鲜的变化,每一个温柔的细节,都令我心弦颤动,泪盈于睫。然而人生的旅途中悄然回首,看着自己太知道珍惜,太懂得享受,太急于抓住生命中一切幸福的时刻,这种心理让我觉得美丽,而又深感凄凉。 

      我的青春,你的盛放记我喜欢过的香港男星 
      一不小心就过了三十岁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似乎特别容易怀旧,前些日子写了那《从〈明周〉封面看娱乐江湖》的帖子,转瞬间在网络上遍地开花,这让我发现,那些陈旧的电影,古老的歌,熟悉的面孔,原来是我们整整一代人共同的回忆。今日有心,让我细数青春年少时喜欢过的香港男星吧,那些陪伴我度过寂寥时光的人。 

      一、周润发 
      清楚地记得家里是在《上海滩》播到倒数第五集的时候买的电视,终于看到了满城轰动的许文强是什么样的风采,尽管一周之后他就在弹雨中壮观地死掉。那个时候传媒不够发达,我又不懂得看演员表,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以为这个演员是扮演霍元甲老对头的黎汉持,直到很久以后,开播《再向虎山行》,才发现原来黎汉持远不如许文强潇洒,原来那个帅哥有个极土极俗的名字叫周润发。这个人使我第一次发现名字这东西根本就没什么重要,个人的魅力超越一切,当我看过《辣手神探》、《英雄本色》、《喋血双雄》、《侠客高飞》……周润发从此成为英雄男儿的代名词,三个字的每一划里都透着侠骨豪情。很久以后我看到了《秋天的童话》和《阿郎的故事》,这两个落魄男人让我哭得一塌糊涂,至今听到《你的样子》那苍凉的旋律都忍不住地鼻酸。又过了很久很久无意中看到《八星报喜》,原来周润发还有如此精彩的喜剧天分,个人以为那个可爱的娘娘腔实在可以称作香港喜剧中的经典人物。还有《龙虎风云》,还有《老虎出更》…… 

      唉,不能细数了,太喜欢发哥,喜欢他的风度,他的气势,他的几乎每一部电影。记忆深刻的细节有:电视剧《杨家将》里他客串的吕洞宾,一张现代的面孔化着古代的浓妆,带着点不自在地对着镜头憨笑;《上海滩》的结尾,他向冯程程要回两人的合影,满眼是泪,满眼是泪,不肯流,不肯流;《火凤凰》最后一幕,郑裕玲说:〃你今天如果不跟我走这边,我以后就不跟你走那边。〃发哥左望望,右望望,答:〃好吧,今天我跟你走这边。〃《英雄本色》里阿成对豪哥发威:〃我尊重你才留下小马那个死鱼,你弟弟不知死活,一直都盯着我,如果不是看你面子,分分钟死都不知怎死!〃豪哥怒道:〃阿成,一个是我朋友,一个是我兄弟,如果这样我也应承你,我还有面子走出这门口吗?你侮辱我不要紧,你不可以侮辱我朋友!如果你动我弟弟分毫,我保证你不会有好日子过!〃拉开门,门外站着小马。你记得小马的神情吧?《辣手神探》的医院里发哥与那可爱婴儿的对手戏:〃最爱你没牙!〃《秋天的童话》里他与〃茶煲〃并肩坐在车上,几次侧头看她,几次欲言又止;《和平饭店》里他提枪回首的背影,《赌神》里望桌前一坐的气势,《监狱风云》里戴着眼罩拉的二胡,《纵横四海》的轮椅舞……啊,不能不提他那个〃百年润发〃洗发水广告,个人觉得,就凭结尾那意味深长的抬眼一笑,已经值得再拿一个影帝了,不是吗? 

      二十一世纪到来了,香港举行了众多层面不同、范围不同、角度不同的〃世纪选举〃,关于百年经典电影的各个评选中,〃百佳〃、〃十大〃各各相异,但是无一例外地是《英雄本色》名列榜首。如果是我,我也会投这部电影一票的,这部十八年前的老电影让我反复回味得已经可以默写分镜头剧本了。同样令我感动的是电影背后的兄弟情分,吴宇森、周润发、狄龙和张国荣因为这部电影结成了一辈子的知交好友,从来没有因为演艺圈的风云变幻而削弱感情。从喜欢张国荣开始我就在关于他的报道里不断地看到发哥的身影,从点点滴滴的细节里看得到周润发的真诚、体贴和真正的大哥风范,我始终觉得,无论是在银幕上还是在银幕下,他都是一个让人仰慕的好人。 

      如果问我心目中周润发最为盛放的年华,我会选择一九八八年左右,那是发哥一统娱乐江湖的黄金年代,精品迭出,保质保量,竟然能够以三部电影同时提名影帝,无论是演技还是声望都达到了一个演员的巅峰。如今他在好莱坞的作品,虽然演技依然精湛,但是环境所限,剧本所限,很难看到当年那自然流露的王者之风了。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纵使他外表不再年轻,身手不再敏捷,甚至不再有惊世作品出现,他在三十年的岁月里奉献的一切,已经足够让我们尊敬他欣赏他一直到老。 

      二、李连杰 
      家里有一本旧画册,奶奶从新西兰带回来的,是她率国家武术队赴新西兰参加国际比赛的场刊。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整页的队员照片中,第一个就是李连杰,当年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憨头憨脑地对着镜头微笑。这个孩子从十一岁开始就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夺魁,连续五年的武术冠军,武术界响当当的名字,但是那时候估计谁都料想不到,这个名字很快变得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叮当作响,但不是在武术界,却是在影坛。 

      没有生在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可能不会知道李连杰当年红到什么地步。他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武打片《少林寺》的领衔主演,那部电影,抛开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不说,就算是放到现在重看,仍然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好片,其中众多武术界名家的真实本领更是如今用替身、钢丝、弹床硬堆起来的功夫片所无法比拟,无怪乎当年一经推出,立即风靡全国的男女老少。我和我的同学们全都会唱〃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好汉都在把你景仰〃和〃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都会双手合什装模作样地说〃汝今能持否?〃女生都想梳白无瑕式的两条小辫子,男生都想剃光头去少林寺学功夫。这样的热潮之中我理所当然地记住了李连杰:一张稚气的孩子脸和一身雄姿英发的硬功夫,初登银幕的十九岁少年,无论是动作戏还是情感戏都已经颇有大将之风。 

      在一九九八年去好莱坞出演《致命武器IV》之前,李连杰差不多可以在影坛创下一个记录,就是他拍过的所有电影都是功夫片,所有电影他都是第一男主角,所有电影都是绝对正面人物,所有电影他都不会死。他的所有电影我也都看过,所有电影我都买了收藏,所有电影都喜欢,包括永远混淆在一起的《少林寺》跟风之作《少林小子》、《南北少林》还有《少林海灯法师》。一直以来似乎没有人探讨功夫片的演技,其实个人认为李连杰的表演真是可圈可点,无论是《方世玉》里的佻皮少年,《笑傲江湖》的洒脱侠客,还是《新少林五祖》、《父子威龙》里那个满腹心事的落魄汉子,都演绎得非常传神。个人以为李连杰最为经典的作品是《黄飞鸿》系列,虽然这个主题已经被香港拍过一百多遍,但是徐老爷就是有办法再创奇迹,整套电影精彩得无法言传,一代武术宗师那气壮山河的威势竟然可以被个子小小的李连杰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每一个动作都优美、潇洒,干净利落,著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