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缘绝对不是随波逐流,而是随缘不断增长智能,丰足自我。已故的美国科学奇才费曼(R。 P。 Feyman)曾回忆他父亲如何随缘教导他观察事物的过程,他说父亲周末会带他到树间散步,讲解树林里的生态给他听。随缘所看到的都是用以教导的素材。看到小鸟,就教他观察小鸟在做些什么;看到树叶,叶片就是他的教材。有一次,他要费曼想想鸟儿为什么要啄羽毛?
费曼说:“也许鸟儿飞行时把羽毛弄乱了。”
父亲说:“好,若是这样它刚飞过之后会啄得勤些,而且停留在地面一段时间后便不太啄了——你听得懂我的意思吗?”费曼说“懂”。后来观察的结果发现,鸟儿在落地时并未啄得勤些。费曼的假设错了,于是父亲说“因为虱子在咬它。鸟的羽毛会分泌蛋白质,虱子就是吃这种蛋白质的薄片维生。”他进一步解释说,“虱子的足部又有一种蜡质,一种更小的虱子就吃这个,它们吃下去后,消化不完全,排出一种糖类,细菌就靠这个滋长。”
最后他说:“所以你知道啦!哪里有食物来源,哪里就有某种形态的生物赖以维生。”
费曼所受的教育是随机教学,是一种随缘的思考、学习和心智成长。他在科学上能有卓越的成就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我们的社会里,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并非不关心,而是观念有了偏差。父母教给孩子的都是目标和欲望。许多父母为孩子买一整套的伟人传记,希望他向伟人看齐,却很少从生活教育和身教的示范中,随机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念、思考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伟人的典范是遥远的,随机教学的心智成长才是切实有效的。
随缘又表示能随自己的本质自我肯定。我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位女歌唱家成功的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听完女歌手的演唱后,来到后台告诉她:
“你有演唱的天赋,但照现在情况继续下去,你不会成功。”
女歌手很讶异地说:“为什么?”
老先生说:“不瞒你说,你长得有些暴牙,所以你在歌唱时一直想要掩饰它,嘴巴不禁要合起来。你要听我说,暴牙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的它正是你的特色。好好照你的暴牙去唱,才能唱出你最好的歌声。”
这位女歌手就因为这位长辈的指点,在歌唱上脱胎换骨,成为成功的歌手。
随缘也表示自己可以依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得到不同的成功和成就感。我们的社会,潜藏着一种刻板的错误观念,大家只一味要进大学,得高学位。似乎只有会念书、学业成绩好的人才算成功幸福。这样的观念,导致许多青少年,空有其他能力,而得不到鼓励,使得智育以外有着极高禀赋的孩子反而造成压抑。
我们缺乏随缘鼓励孩子,依其个性和能力去实现人生的观念,以致大家拼命挤高考的狭门。我们必须认清,成绩好未必就是幸福的保证。只要孩子肯干上进,一样有成功幸福的人生。若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在事业上很成功的人,他们过去在校成绩未必很好;在生活上过得愉悦自在的人,未必拥有高学历。只要你能认清这一点,你就会肯定一个事实: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人能接纳自己和肯定自己。禅家有一首诗说:
不求名利不求荣,
只么随缘度此生,
一个幻躯能几日
随缘实现人生(2)
为他闲事长无明。
这是说要随缘而生,随缘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千万不要与别人比较,那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闲事)。最切实的方法是,把握自己,努力成长。
结缘: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随缘也表示我们还要懂得结缘,因为结了善缘之后又可以随缘增长。什么是结缘呢?那就是培养成功、幸福及成长的机会和环境。这包括:
培养人缘。
改善环境。
充实自己。
把握机会。
注意培养你的人缘,有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成事的机会就会大大地增加,情感生活也比较丰富,它对健康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人缘是建立在相互摄受上;佛法所谓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就是培养人缘的最佳方法。
布施是指关心别人,能为别人多做服务。对企业家而言,能多为顾客服务,企业就能经营得好。对教师而言,能给予学生教育爱,教育就会成功,自己也觉得欢喜。对父母而言,能随时注意子女心智成长的需要,多给他鼓励和帮助,孩子就会有健康的人格。所以说布施是成功的缘,是幸福的缘。
在与别人意见沟通上如果没有障碍,就会投缘,容易合作而有默契。好的沟通就是爱语,它能结合大家的智慧以成事,能融合家人的情感为温暖,能令自己与别人和谐相处,这就是福慧增长的缘。
利行的意思是帮助别人成功。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但能给自己成功的机会和方便,同时也能给别人机会和方便,这就是互助。互助可以带来善缘。人最忌讳的是处处与人过不去,缺乏帮助别人或成全别人的雅量,这样的人,无异逼自己走上绝路。
广结善缘需要有好的同理心和感受性,能了解别人,又能站在他的立场替他想想,这就是同事。同事的美德,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带来合作,同时能够培养友谊和感情。
善用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四种相互摄受的技巧培养人缘,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将大大地提升。
其次,改变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也能带来善缘。比如说,多和积极肯上进的人做朋友,无形中受到熏陶而振作起来;想安心地阅读研究,就得安排一个起码的环境,如果办不到,那么你就得上附近的图书馆。环境代表着周遭的人物情况和一切硬件的条件,若不善加安排,它们就会在无声无息中影响你、干扰你。所以,要远离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朋友,或者劝他们一起改变自己。这些是使人精进成长的缘。
再者,充实自己,提升能力,是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基本条件。肯不断地努力,有能力肩负工作,机会自然来。在现代社会里,没有能力而想成功,简直不可能;即使一时走运,也不可能维持长时的顺利。总之,人必须懂得广结善缘,再随着所结的善缘,好好努力,就能成功。
随缘行还代表着一种随顺成长的意思。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缘,不要随意挑剔,而要懂得随缘欣赏。这既能代表清闲,又能创造成长的契机。许多人不懂得这种随缘之美,假日出外旅游,一会儿抱怨交通拥挤,一会批评缺乏规划的头脑;不是嫌风景不好,就是厌恶游客太多太杂乱。在他的眼里,什么都不好,好像只有他才最好一样。这一来,轻松的旅游被糟蹋了。这不是健康的生活态度。旅行就是旅行,不是开检讨会,要随缘体验它的美和欣喜。禅家所谓: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人必须时时有洁净的慧眼,看出周遭生活的意义和美感,它就是悦乐的泉源。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最后,就整个人生而言,也是一个缘的事实,你飞黄腾达了,终究是缘的显现而已,缘起缘灭,却又回到空性的法界。懂得顺逆都只是缘,不要执著它,不要把缘当作是永恒的本体。真正的本体是菩提自性,所以对于缘生的一切成败顺逆,必须旷达以对。达摩说:
得失从缘,
心无增减。
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挫折而灰心烦恼,更不必为自己的不幸遭遇饮恨终生。懂得禅家所谓“大死一番,再活现成”,把那些积郁彻底泯除;用晴朗的心情,就现有的条件和环境,好好活得充实才对。当然,你也不能以既有的成就自恃自傲,那就更不懂得缘如浮云,来去不定的道理。所以达摩又说:
喜风不动,
冥顺于道。
真正懂得随缘的人,不但能顺着自己的根性因缘成长,还能悦乐地如云门禅师所谓“随波逐浪”一般生活。请留意!“随波逐浪”可不是“随波逐流”啊!
建立生活规范(1)
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是成功人生的守护神。
就佛学而言,好的生活习惯正是自己的护法神。坚守原则和一定的规范,是促进福慧增长的动力。我们把这些好的习惯、生活秩序、工作态度和法则称作规范。它是幸福人生和富裕祥和的社会所必需的行为系统。建立规范,实现规范,就是达摩所谓的称法行。
生活需要规范,但又不可以把自己变成规范的奴隶;因为死守着规范,就不能解决新的问题。生活也忌讳没有规范,没有规范就会紊乱不堪。因此,规范必须与智慧同时存在,这也就是禅家要重视“戒禅合一”,才能达到理事圆融境界的原因。现在,我要透过理事圆融的观点,把生活中最重要的规范陈述出来:
清醒地思考。
避免自我中心。
净化心中的烦恼。
遵守伦理。
清醒地思考
禅的修行,首要把握的就是去惑。所谓惑就是智能使不出来,老是被一些成见、偏见和刻板观念束缚。所以达摩说:
称法行者性净之理,
目之为法。
用清新的思考面对生活和工作,更要摆脱成见,以纯真态度待人处世,这是人生最宝贵的原则。若不能静心思考自己遭遇的问题症结所在,就得不到最恰当的答案。请注意!问题终究必须自己解决,而不是依别人的观点解决。用智慧思考的步骤是:
1。 面对困境,了解真相。拿起笔来,具体列出问题;不可以含糊笼统一味地沮丧或慌张。
2。 把问题的前因后果弄清楚,搜集解决问题的资料,拟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列出时间表,以利自我考核。
3。 切实依据计划去努力。要不断搜集资料,不断评估校正原订计划。
人活着就是要不停地解决面对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必然是新的。若能不断解决新问题,心智的成长和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