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夫克妻+番外 作者:猫有(晋江2012.12.29完结,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兴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平原,当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走在街上,果不其然,绿水清波,商铺林立。迎面人来人往,小摊子一个挨一个,手工艺人满街都是,怪不得人家说嘉兴“百工技艺与苏杭等”。
  李家是嘉兴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鲁鑫有次来嘉兴出差,从马车底下救下李小少爷,才和李老爷结识。
  这个李老爷,年纪三十左右,上有老母,下有稚子,经营粮油生意。和当地虚与礼仪,温文尔雅的青年才俊不同的是,他性格热情大方,豪爽好客,一见到鲁鑫不但没有作揖行礼,反而重重拍了下鲁鑫的胳膊,“好小子,终于盼到你来了。”说完哈哈大笑。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第一次见鲁鑫的朋友,我就怀疑鲁鑫的朋友圈子成员都这么粗壮么?
  “叫李大哥,这是我表亲小路。”鲁鑫面瘫脸石破天惊地破出一点笑意,指了指里老爷,叫我行礼。
  “李——”我还没说出话,里老爷就马上上前扶了扶我,豪爽地笑了起来。
  “哎哎,不用多礼,小路兄弟,和你表哥一样叫我伟哥就行了。”
  名伟哥,字万艾可么?
  “是,伟,哥。”我忍不住低头笑了起来。
  进了李府,男人到书房说正事儿去,留下我和一屋子女人一起说说话儿。
  我与李夫人又不熟,现在的身份又是“小路”,不能随便和陌生女人说话的,没有地方玩,没有八卦听,好无聊。
  好在李夫人身后带着一个学步的小正太,小脑袋斜斜歪歪钻出李夫人的腿。
  鲁鑫进书房前
  给了小正太一个十两的银锭,让小正太叫他叔叔,小正太马上把银锭丢了没理他,鲁鑫一脸僵硬,不知怎么应付。
  “小小年纪就视钱财如粪土,真是难得。”真是浪费,居然丢银子,白花花的银锭啊,十两不知可以买到多少东西了,我心疼的捡起来不声不息地放进自己的荷包。
  然后李夫人就抱着小正太说:“现在还那么点大不认识银子的用处,要是给他个糖,他早就叫了。”
  有这样的事,我决定逗逗这个小正太。
  我从油纸包里拿出一串在街上买的冰糖葫芦,在这个小正太眼前一上一下逗弄:“叫叔叔。”
  “叔叔。”小正太看着冰糖葫芦吞了屯口水,伸直手就想要。
  “乖,你叫什么名字啊?”哈哈,真有效,这个小正太很好玩。
  “我叫李小强,我姓李,我爸爸也姓李,娘亲是叛徒,娘亲姓钟。”回答了一个问题还吃不到冰糖葫芦,砸吧砸吧嘴,小正太有点不耐烦,跳起来够住冰糖葫芦就不放手。
  “扑哧。”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哈哈,伟哥,小强,这一家子真是有趣。
  傍晚我们被热情的留在李府吃饭,鲁鑫也没有推脱,只说了一句,“我的饭量很大,令伟哥你破费了。
  伟哥娘热情的给鲁鑫盛了满满一碗说,“不要客气,多吃点!多吃点!”
  第二碗,伟哥娘:“能吃身体好。”
  第三碗,伟哥娘:“好厉害啊!”
  第四碗,伟哥娘:“锅里还有。”
  第五碗,伟哥娘:“……”
  第六碗,伟哥娘:“其实吃饭吧,吃八分饱就可以。”
  鲁鑫听了大喜:“啊?!原来是这样啊,那就再来两碗吧。”
  李老夫人勉强热情的表情瞬间破碎。
  鲁鑫的饭量特别大,在鲁家我早就见怪不怪了,身后一个丫鬟小声说,“这个客人真能吃,厨房都煮了两次饭了呢。”
  估计这是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李家吃饭了。
  作者有话要说:为什么昨天发的文今天还在审核中,好奇怪。。。


☆、第十六章 男女搭配利断金

    由于没有人陪伴,鲁鑫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到处乱逛,所以这两天白天都是带着我转了转鲁家在嘉兴的分店,鲁鑫自己在店里内堂听掌柜的汇报,交代一些注意事项。
  我一个人闲来无事就在丝绸堆里打酱油,一会儿问小伙计这个,一会儿问小伙计那个,查户口似的将这间店的里里外外的丝绸特点、小伙计和掌柜的家庭状况都问了个遍,还光问不买,小伙计被戏弄得团团转,对我这个董事长带来的“远方表亲”敢怒不敢言,以至于第三天小伙计一见到我的衣角就立马往茅房里躲。
  晚上,鲁鑫从铺子里拿了几账簿书回来客栈里,一个人穿着寝衣坐在椅子上,轻蹙眉深思,边看边拨弄算盘计算,一下子点头,一下子摇摇头,样子有点烦躁和有点不耐。
  我很少见他除了一副毫无表情冷冰面瘫相之外还有其他表情,这两天真的长见识了。
  这些账簿有那么难么?
  我轻轻走过去,真不公平,人家坐着都和我一样高,眼睛从他肩膀往下一瞄,不就是店铺的营业的账簿,记得有些乱,还有一些出入帐记得很不清楚,但大致看懂还是不成问题的。我学的专业是会计学,看这个简直是轻车熟路,小菜一碟。
  “你有事?”鲁鑫忽然意识到我就站在他身后,转过头,对我打扰他的工作有点小不满。
  “没事儿,没事儿,这些是什么呀?是账簿吗?”我装作一副天真烂漫无知的样子,好奇地问。
  “嗯,你没什么事,早点睡吧。”鲁鑫显然被乱帐弄得不耐烦,想要安静不被打扰的工作坏境。
  “现在我还不困,我还没有见过账簿呢,我可以看看吗?”不等鲁鑫回答,我就随手拿起放在他手边的一本没打开的账簿翻开。
  “原来账簿是这样的,怎么记得这么乱……哎,这个好像不对,你看七月三日的……”我指着其中一处,说了起来,一遇上有关我专业上的问题,我就会变得一丝不苟,虽然当初报这个专业是家里人的意愿大于自己的,但是后来我慢慢也喜欢上了当会,不到两年就考了个中级会计师。
  鲁鑫有点不相信地看老屋一眼我,然后顺着我的手指也看了过来,竖起剑眉认真思考起来。
  针对账簿上不懂的问题,鲁鑫会问出来,我也会问出来,然后两个人一同解决,如果两个人的意见有不合,经过分析,最后还是我胜出,开玩笑,我学的是现代会计学,不仅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古代的金融
  往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记账的方式和现代有些不一样,懂点会计知识就完全可以应付,再加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计一记,所以两个人一起整理帐目原本困扰了鲁鑫两个晚上的账簿一两个时辰就解决完了。
  说了那么久,有点口干舌燥,随手端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仰头喝起来。
  “这是我喝过的杯子。”鲁鑫口吐一语激起我一阵猛咳。
  “咳咳……”你怎么不早说,我都喝到肚子你才吭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难为我见你这两晚为算账都怎么睡好帮你忙。算了,不干不净,喝了没病。
  “你算的真不错。”我还没缓过气,鲁鑫又抛来一个炸弹。
  这句话中有话,不像是赞美更像是盘问。糟糕,刚刚太投入了,忘了装愚蠢,是不是出头太过了。
  “以前小的时候家里穷,爹爹曾经帮一些店铺算算账,然后就教了我一些方法。”不知道这个理由能不能圆过去,反正现在便宜爹亲近佛祖去了西天,那时候母老虎又没有嫁过来,你想找人问是问不到了。
  “很晚了,睡吧。”鲁鑫心里还有些疑问,沉默一会儿,但也没再说什么。
  由于我的表现太好了,以后我就成了鲁鑫随身的专用会计。
  第二天,鲁鑫带着我,也没有叫上阿银就去了丝绸店,和掌柜客气一大推,有点隐晦地提醒,他动的小手脚,已经被发现了,但看在你为鲁家工作了那么久的份上,没功劳也有苦劳,收敛一下,把缺的小的通通补上就过往不究如此云云。
  我还以为鲁鑫铁面无私地跟掌柜摊牌,解雇掌柜等贪污人员,上演一次全武行的。
  “你是不是有些疑问。”解决完事情,放轻松不少,走在街上居然语气平和地问我。
  “啊?”是啊,我有疑问,我不懂,真不懂你老兄为啥会这么在乎我的感受。
  “孙掌柜虽然有些贪心,但都是小数目,他们一家人从我爷爷开始就为我家做事,过于强硬处理,恐怕会引起其他人的不忿,现在又近中秋,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不适宜大动干戈。”鲁鑫像是自认自语,我知道他都是说给我听。
  “哦。”
  “昨晚多得你的帮忙,提前清算完账,今日就好好玩一天吧。”
  “真的。好啊!”好心果然有好报。
  得到许可的我像一头解了缰绳的野马一样,在街上疯狂购起物来。
  冲去冰糖葫芦那里就买了两串,一串咬在嘴
  巴,一串递给鲁鑫,鲁鑫摆摆手,哼,不要省了,留着一会儿逛到那里吃到哪里。
  街上的小摊子真的很多,可见南宋虽然年年岁贡东西给金朝,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也没怎么下降,人们的小日子还是挺滋润的。
  买了很多嘉兴特产,桐乡李、南湖菱、西塘八珍糕、五芳斋粽子……总之对于好看的好玩的我都是凑过去看一下打听凑个热闹就算了,都没怎么买,买的都是吃的。
  跟在身后的鲁鑫也嘀咕了一句,“吃货。”
  人为财死,也为食亡嘛。吃货又怎么了,一样为祖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扩大食物的内需。
  鲁鑫只买了一坛嘉善黄酒,听酒铺掌柜说,这黄酒是以上好的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作引,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制成的酒。
  我凑过去一看,酒色澄黄,清亮透明,闭上眼闻一闻,一股独特的浓郁香气,掌柜的见我如此好奇,就装了一小杯子给我尝尝,唔,果然味醇,鲜美,好酒。
  逛也逛累了,我就拉了坐在街边靠墙的小摊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