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典诵读开发创造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青浦区图书馆讲座
      2010 06 04
      熊春锦
       
       
      各位领导、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青浦区图书馆,跟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如何振兴我们国学的一点心得。我来自德国,从柏林赶过来的,在湖南参加了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以后,又到浙江去讲了三堂课,然后赶到上海,应邀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经典诵读开发创造力”,是今天我们交流的一个题目。通过经典诵读来开发我们的创造力,为什么经典诵读能够开发创造力?什么样的经典诵读能够开发我们的创造力呢?我想在这里,先需要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文化系统的特征。
      中国文化系统的特征,不同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出现过断代,也就是他们自己的甲骨文、自己的象形文字全部都丢失了。在腓尼基时代,他们因为商业的需要,主动地放弃了象形文字,而改向了拼音文字,所以他们的文化只记录了近三千年的历史;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他们都陌生了、佚亡了。而唯独中国的文化当中,保留了甲骨文以前的符号和图形,以及从甲骨文、到小篆、钟鼎文等等,一条脉络是非常清晰地延续下来。
      而且,中国的文化是一个道德根文化,我们看一下这个“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大树图”'图示',我们用一棵树,就能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的道德根文化。可以说,道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最高境界和共同归宿。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理学等,都是从道德根文化的大树当中派生出来的枝干文化。这个观念,我们一定要先建立起来;否则,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论不行。
      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最民族、关键的文化特征,就是一个大系统论、一元论。这一点特别重要,是有别于西方文化特征的。我们的文化产生于一个道根,这个道根深深地扎在真信的厚土当中,也就是说,尊道贵德的理念作为厚土,根植着我们中华文化的这个道根。这个道根向上长出的就是这个德干。道根德干,可以说是一个先天无为的状态。我们现在很多人对道和德的研究和解释,将她完全后天化、智能化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区。丢失了对道和德的先天的认知,只是用后天的智能来进行解析,所以很难完整地掌握她。我们现在最常使用的,是儒家所研究的这一部分,也就是在信德基础上的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也就是五个枝干和分枝。
      了解中国文化一个大的概貌以后,我们再来研究,为什么经典诵读能够开发我们的创造力,就容易掌握和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也就是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之前,是一个人类的慧性文明时期;之后,人类就转向了后天的智能文明时代。在这个2500年以前,中国的历史是完整的,完整地记录着伏羲所为我们开创的易道文化、轩辕所开创的法道文化以及东周时期、春秋时代老子所创造的德道文化。这三个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刚才提到的道根德干的文化时代。
      这个道根德干的文化时代,后来就完全被儒学的后天智能文化所取代了。现在虽然很多人在研究和学习伏羲、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但是在理念上还没上升到如何准确地去学习。我们的这三位先贤所开创的这个文化对人的作用是什么?这三位开创的道根德干的文化,实际上就是把整个民族引向大慧大智、具有充沛创造力的一种文化。
      我们中国文化除了前面所谈到的主根以外,还有两个辅根:其一,就是儒学文化这个辅根。在2500年前的轴心时代,以伏羲、黄老为代表的慧性文明,开始进入了一种隐退的状态,人类后天的智能迅速地增长,以孔子为代表的智能儒学就逐步地成熟和完善了,构成了中华传统根文化当中的辅根之一。另外,魏晋时期,从印度东传华夏的佛学,迅速地被中华道德根文化和儒学的智能文化全面地吸收和融合,构成了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另一个辅根。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因为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有了文化才能展开教育。所以对这三个系统,我们必须要先有一个概念。
      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近百年来,我们完全洋化、西化,向外国人学习,丢失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在方法论上产生了丢失,就是如何真正掌握好中国的文化的方法论。这个错误发生在什么时代呢?就发生在民国初年,蔡元培当选为教育部长后,轻率地下了一道命令,取消了中国教育界的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一取消以后,我们汲取自己本民族根文化的整个教育方法就丢失了。实际上,经典诵读是掌握中国文化的必由之路和一条捷径。这个方法丢失了以后,我们的文化就很容易被西方文化完全同化,甚至丢失自己的根文化。只是由于我们文化当中的文字,具有强大生命力,才未能被西方文化所消灭。西方文化,其实是非常希望把中国的文化、文明都吞噬干净,但是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字,具有象形、表意、转述等等特点的文字存在,才无法取代。虽然我们采用了拼音进行转化,但也无法真正地取代她,所以才保存下来了。这就为我们,走近我们的祖先,走近我们的根文化,奠定了一个基础。
      正如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所称赞的:西方的所有哲学家,研究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以后,所认可的就是伏羲的易道文化和老子的德道文化。尼采就对老子的五千言十分地赞赏,他说:“五千言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苏联一位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也是这样说的,他说:老子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孔子和老子影响了他的一生。其中,老子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子的思想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其实,我们从人类西方文明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东方文明的科学发展及历史当中,可以发现和总结出一个规律:人类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性,就是必须回到自己文明和文化的源头当中去,在根文化当中去吸取营养,然后再前进,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实现真正的文化复兴,诞生出灿烂的光辉。这一项工作,在历史上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如此,我们东方也是如此。
      掌握我们东方文化,必须要掌握方法。怎样去走近根文化,掌握我们祖先的大智大慧?怎样用我们现在仅有的片面使用左脑的智能去认识古代圣贤们左脑和右脑同时运用所发现和创造的文化和文明?这就有一个如何使用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正确学习方法的问题。
      这个方法,也保存在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些经典当中。像《庄子》一篇文章当中,就记载了:“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缓为儒”,庄子在这里揭示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只要诵读,只要诵读经典,就可能成为一个儒学的大师。三年时间就能够开启自己的智慧,汲取先贤们的思想,承传文明当中的文化精华,而成为一代大儒。《吕氏春秋·博志》当中也记载过:“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这里“昼日讽诵习业”,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诵读,而且都是指的开口诵读。
      为什么要开口诵读,我们等一会儿还要讨论。但是作为掌握经典,必须要用诵读的方法而言,我们的祖先早就强调和肯定了这一方法,希望我们用口腔的发声而产生的音,用这些上善的文章,治理自己体内的生命之水。孔子读《易》是“韦编三绝”;郑国这个普通的人能够将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方法坚持不辍,三年以后他就成功了。这都说明了,学习中国的文化如果舍弃诵读这个途径的话,就难以产生最高的最便捷的效用。
      学医也是这样。著名的医典《黄帝内经》当中,也记载了如何学习中医的一个方法。在《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有一段话,“请授道,讽诵用解”。这里雷公所讲的意思就是说,请求黄帝传授给他医道,他愿意运用讽诵的方法进行感格,运用心灵进行解读。“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日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这里的“讽”,就有背诵、朗读、传诵的意思。这里的“讽诵用解”,四个字可以说是字字千钧。在教育学当中,特别在古代教育学当中,讽诵就是掌握中国德道根文化的一个法宝,是古代教育和学习的根本性的方法,是古代文明继承和发展的一把钥匙,是中国古代一元四素方法论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我们了解了根文化的情况以后,再来看看近代的现象。党中央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号召,在这个民族复兴的伟大号召下面,我们文化的回溯现象已经产生了。近十年以来,经典诵读的文化回归,正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地展开,特别是对于儒学的经典诵读,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很多地方在广泛开展儒学的经典诵读,像《弟子规》、《三字经》等等这些儒学的经典诵读已经在进行。它对孩子们的品格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对基本道德礼仪方面的教育,具有强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单纯的儒学诵读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大树,我们在枝上面做文章,在干上面做文章,而不进入她的主干和根系当中的话,这个文化是不完整的。
      因此,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寻找道家根文化的一些学习方法。这样,也就很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就是如何将中国根文化的三大主干、主干根和辅根完整地把握住,使这些教育方法在我们文化领域里面完整全面地展开。其中,道学的经典诵读方式,也就必然地进入到了我们的社会之中。
      诵读经典并不神秘,而且它是人类获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