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s倍速考试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意力是成功的关键
  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史上思想深邃的巨人都特别能集中注意力。奥托弗里希回忆说:“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中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这句话很精彩,它清楚地揭示出了优秀科学家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考虑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
  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何必为学习而发愁?
  爱因斯坦25岁生日那天,他的朋友知道他早就想尝尝美味的鱼子酱,于是买了鱼子酱作为礼物送给他。
  爱因斯坦一边吃一边兴致勃勃地与朋友谈论着白炽灯。正当他讨论进行得最热烈的时候,鱼子酱上来了,爱因斯坦一边讲灯丝的材料,一边把鱼子酱送进了嘴里。吃完后朋友问爱因斯坦:“你知道吃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啊?”爱因斯坦问。
  “鱼子酱呀!”
  “啊?是鱼子酱啊?”爱因斯坦不好意思地叫了起来。
  爱因斯坦就是因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讨论问题上,因此吃了鱼子酱也不知道。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必定有他特殊的一面——专心致志。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自己的精神,拒绝一切干扰——心理的、外界的。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将被试者分为三组。第一、二组在同样音响的环境中做数学运算,第三组则在安静的环境里做同样的运算。实验前,他告诉第一组,音响会使工作效率降低,而告诉第二组会使效率提高。结果,第一组真的效率降低,而第二组不受影响,与第三组成绩相仿。
  这个实验表明心理因素的作用,往往比噪音本身更大。
  所以要克服心理性噪音对学习的干扰,就必须明白噪音不会有什么妨碍,不必去理会它。这样你的急噪情绪就会减少,逐渐安静下来。
  对抗这类精神干扰的方法之一,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学习时钟,并据此规划学习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在一天中的某些特定时间做事效率最高。找出你的学习时钟属于哪一种,并安排这段时间内的工作(大部分人的活动高峰时间是在正午时段,下午之后就明显下降)。
  不过,这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即使你一切依表行事,所需的资料都准备齐全,日行事历也把一整盒彩色笔的颜色都用上了,你还是发现自己两眼盯着窗户,想着某个男孩或某个女孩、某个周末、某次旅游、某个节目,或只是看着阳光在水面反射的样子。生活就是这样,你要怎么办呢?
  还有些更微妙的敌人,包括突然很想把房间里的所有铅笔削一削。一种无形的催促声音要你打扫房子,自愿帮妹妹做功课等,换句话说,就是想尽办法避免做自己功课的心理。如果你发现你放着自己的功课不做,而去做别的事,就立刻休息一下,或者和自己合作,静下心来工作。自律也是一种愈练习愈容易的学习习惯。
  你也可以暂时丢掉时间表,奖励一下自己,出去躺在草地上悠哉一下。但为什么要等到警报器响了,告诉你要休息,才迫使你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挽回注意力呢?如果你最后屈服了,那又多不值得?为什么不把“奖赏时间”也列入正常时间表之中?
  此外,我们错误的理念经常会干扰我们的学习。有人嘴里说该休息了,可眼睛却依然盯着书本不放,这是最无效的休息方式。该休息时便完全放松的休息,对于恢复疲劳最有效。前半段休息对解除疲劳有很大意义,到后来,休息的效果就逐次减低。因此,当我们决定休息时,就应该把一切事情都搁下,让身心呈现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如果将学习的余波带入休息时间内,休息的真正效果便无法完全发挥了。
  休息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做到在休息时真正完全地休息,就算达到了休息的目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太长。例如学校里,上课50分钟,休息10分钟。将休息的时间分段穿插在其中,就不会产生疲劳厌倦感。
  当你在进入精神专注的“神驰”境界后,对于学习会产生较愉悦的态度,进而能在最单纯的乐趣下获致最高的效率。要进入“神驰”境界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提高对眼前事务的关注,集中你的注意力。
  因为全神专注才能暂时抛弃身边的烦恼与杂念,并能引导我们进入愉快、正面的心情,同时也降低了对事物的恐惧与焦虑。再者,这种愉悦、正面的心情会促进分泌脑内吗啡,脑内吗啡会让我们产生更积极、幸福的感觉,也就是启动了胜利循环。
  

第2节让时间为你服务

  善于支配你的时间
  一切卓有成就的人都是惜时如金的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伟大的富人作家海伦·凯勒,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日语、英语、世界语等几门外语,完成了《我的生活》的创作。一个从小就失去视力、听力,从来就看不到世界的残疾人的生命为何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焕发出如此夺目的异彩?原因之一不是由于她抓紧了分分秒秒的富贵时光,增强了生命的活力吗?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富兰克林也有一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谁了解生命的重要,就能真正懂得时间的价值。我们最宝贵的不过是数十年的生命,而生命是由一分一秒的时间所累积起来的。没有善加利用每1分钟,时间是永远无法返回的。
  知道了时间的价值,也必须要学会珍惜时间。善用时间,是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珍惜时间、尊重生命的表现。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装饰品——窗帘上、橱柜上、衣架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四处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纸条。他非常偏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时,他可以到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出门时,他早已把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思考一下。
  托尔斯泰曾说过:“没有有效使用的那段时间,是永远不能挽回的。”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资金”,也是让自己享受生活的“资产”。
  对于学习,多学会一项技能或一种语言,对自己的学习生涯绝对是投入正面的效益,这就是以时间增加自己的“资金”;同样,有效地学会一项技能或一种语言之后,剩余的时间就可以用作休闲,增加享受生活的“资产”,或是再规划新的学习计划,增加自己的“资金”。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年轻的时候,除了写作小说,还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家务劳动,例如烤面包、做菜、洗衣服等。她在厨房劳动的时候,每次都随身携带铅笔和纸张,一有空隙,就立刻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思想写下来,然后再继续做饭。
  这就是“时间管理”、“有效利用时间”的重点。当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的这段间隔内,我们都希望能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或活动,而且是愈短愈好,此外,也希望能在这段时间内产生更多的“资金”,并尽量把不必要的过程省略,以提高效率。
  所以,如何在时间“开始”后合理地省略掉不必要的浪费,有效地缩短“结束”的间隔,然后将空出来的时间作为累积“资金”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当然,你也可以将这段空出来的时间变成生活享受的“资产”,从事高品质、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如此活用你每天的1440分钟,必定会增加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累积你的“资金”。
  掌握时间难在它是无定形的东西,它像滔滔东去的河水在流逝。一个人如果领悟不到把时间分成段——把年分成月,昼夜分成小时,小时分成分的意义,是全然不会支配时间的。时间的分段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假定的。因为时间本身并没有任何分段线。我们也不妨规定一昼夜不是24小时,而比如说是48小时,1小时规定为30分。生活中有多少人没法掌握时间,白白浪费了时间。
  “我放学一回到家,吃完饭立即坐下做功课。一气做到晚上,中间也不休息,因为我怕做不完,功课太多了。做完功课后,就疲惫不堪了。天天如此。脑瓜子累成这样也就没法再去读课外读物。表演也不能看,头也疼,只好赶忙睡觉……”
  纽约市一个叫鲁德的孩子这样写道。
  可我们早已知道有这么一条总规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