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结果”),建立相对或选择关系(“另一方面”,“相反”,“二者选一”),表示一个结论(“所以”,“概述之”),或提供一个解释或定义。不只是听,还要看!
如果老师开始时眼睛看窗口,或她的眼神有点模糊呆滞,这就给你一个清楚的提示:不会有测验。(所以不用做笔记!)
另一方面,如果她转过身在黑板上书写,与几位同学眼神相接,或做出引人注目的手势,这就是在传达一个清楚的信息:她正在讲授要点。
当然,这里会有很多例外。我的第一位微积分学老师有时会长时间地谩骂他自己的母亲或者诅咒空气污染,语调上比讲授任何的微分方程式更要热情洋溢。
我还要忍受另一位讲三角法的教授。此人会因国家的人行道受到致命的口香糖威胁并被损害而变得大为激动。
不过,我们还是要做个侦探,而不是远眺线索。你是自己最好的笔记者,我肯定你在班里已经观察到某些人坚持不懈地做笔记,而另一些人则在页面上画两条线以示结束。我们的大多数人是两者兼有。
从不停止做笔记的人既会写封信给一位在爱荷华州(美国中西部一州)的朋友,也肯定会没有想过什么是重要的或什么是不重要的。
结果是写下了很多页的笔记(到学期结束时),那可能是有帮助的,也可能是没有帮助的。此人如此勤奋地记录,以至没有准备或者甚至是没有意识到他是可以通过询问和回答问题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些材料的。用句老谚语来说,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几乎是这样一类人:拿着一支测钎在书中的每一个单词下面划线,或者用高亮度的彩笔来涂画书中的每一个单词。
把此人与那个认为记笔记不爽快,所以只是写下今天的日期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家伙相对照吧。当老师说“现在,把这记下来,记住它”时,这家伙可能记下什么,但他大概只是潦草地写些无意义的单词。毕竟,他觉得这爽。
当要为考试而学习的时候,看看他冒汗的模样吧。他与错误的记忆及课本粘在一起了,课本可能还未包括要考试的一半内容。把你不懂的记下来:你知道哈姆雷特独白的第一句,你知道食盐的化学式,你知道尼克松辞职的日期,那么,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和空间把它们记下来呢?
你的老师经常提出你已经知道的材料,为的是搭建一个舞台以供进一步的讨论,或者,为的是介绍更为困难的材料。不要太过习惯于自动地抄下日期、词汇、术语、公式和名字,以致你会愚笨地记下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这样做不过是在浪费时间:既浪费了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浪费了你复习这些过分详细的笔记的时间。
上课时讨论科目可以依几种不同的类别而分组,这种改变的重要性在于:
1.信息资料:不是包括在课文中的和其他指定阅读中的信息资料。
2.解释说明:对于隐蔽在课文中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困难的读物中的模糊资料的说明。
3.示范和例子:提供对科目的更好的理解。
4.背景资料:把课文材料置于文章前后关系之中的背景资料。
你在听老师讲课时,确定这些最适于被提示出来的信息的种类,这会有助于你确定如何依材料本来的样子详细记录你的笔记。(当你明白老师所教授的东西时,这将变得尤其容易。)
在课堂上写下笔记后,重新打印一遍。我曾经一度发现这样做非常有用。首先,我的手迹不会得任何奖,我早就注意到,极少有人会问我借笔记。“这个词是马达加斯加(非洲岛国)吗?还是蒙夕(美国一城市)?”他们有点太过高声地问。
其次,打印笔记给予我一个迅速重温课堂内容的机会,搞清楚我大部分的缩写词,而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有没有漏掉了什么。
要为考试而复习的时候,我的笔记的更整洁的文本也是绝对地有助益的。我可以看清楚自己记了什么,我已用高亮的彩笔画了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整个笔记显得更有意义。
我为什么说我这样做是“曾经一度”?因为我在就读学院的第二年就没有这样做了,至今也没有这样做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专心发展自己的速记方法,最小化重写任何东西的需要,而最大化在第一时间捕捉“有价值的”材料的能力。外表并非一切,但是……
你要使你的课堂笔记尽可能地是可读的和“可供研究”的。
你无须为能流畅地记笔记而精通速记。这里有五种方法:
1.消除元音。如同纽约地铁内无处不在的用于宣示的话语:“If u cn rd ths,u cn gt a gd jb.” (“If you can read this, you can get a good job.”如果你看看这个,你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
2.使用单词的开头部分(如“rep”代表representative,“con”代表“Congressperson”)和其他容易记忆的缩写。
3.不要使用句点。在缩写词后面,不要使用句点。
4.使用标准符号代替单词。下面的标准速记符号列表将有助于你解决大多数科目的难题(你可以从数学和逻辑学里认可很多这样的符号)。
5.创造你自己的符号和缩写根据你的需要和接受度来创造自己的符号和缩写。
标准速记符号
=近似,大约(Approximately)
W 和,同,以(With)
W O没有(Without)
Wh哪,那(Which)
→导致(resulting in)
←结果(as a result of conse quence of)
+和或并且(and or also)
最为重要(most importantly)
cf比较,相比(pare;in parison;in relation to)
ff下列各项(following)
<少于(less than)
>多于(more than)
=相同(the same as)
↑增加(increasing)
↓减少(decreasing)
esp特别,尤其(especially)
△改变,变化(change)
(因而断定(it follows that)
∴所以,因此(therefore)
b c因为(because)
我们认为有三个符号是你需要创造的——它们一再被需要。
这是用来代表“what”(什么)的符号,如“What the heck does that mean?”(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What did she say?”(她说什么?)或者“What happened?I’m pletely lost!”(发生什么事了?我完全忘记了!)
这是用来代表“my thought”(我的想法)的符号。听课时用来分隔自己的思想与教授的思想。
这是用来代表“test”(考试)的符号。如在这样的句子中:“He actually said this is going to be on the test!”(他实际上是说了这是考试要考的!)
以这三个符号为例,自由地运用你自己的符号。当然,你无须使用上面提出的符号。为了保持一贯性,在所有班级都总是推荐使用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共同”符号和缩写,虽然如此,你还是要为各个科目创造自己特别的符号或缩写。比如,在化学科,“TD”可以代表热力学,而“K”代表分子运动论(但别跟“开氏温标”混淆了)。在历史学科,“GW”(乔治·华盛顿)是我们的国父,“ABE”是诚实先生,“FR”可能是法国大革命(或者是“freedom rider”〔美〕指乘坐公共汽车或火车到南方各州进行反种族隔离的游行示威者),而“IR”是工业革命。
第3节神奇的记笔记方法
制作学习卡片
用笔记本做笔记的优点是:资料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便于携带;缺点是:笔记本里面所记录资料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便于整理,即不便于进行资料的前后调整、增加以及删除,因为你在一页上改不了几遍就会乱得一塌糊涂。
卡片——作为活页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完全听从你的管理,不受什么限制。既可以保持笔记本记笔记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笔记本的“不灵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日后查阅、保存。尤其是你可以随时方便地做内容的修改或者增补,如果纸面改得不清楚了,你又可以随时换另一张新卡片,重新誊抄一遍。并且,这些卡片你可以任意做排序的调整,或者根据需要做各种门类的组合,即做某一个专题卡片。
经过读书卡片的日积月累,你的资料会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你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都见过卡片,比如你去图书馆借书时看到的目录卡片。卡片的尺寸很规则(一般是12.5cm×7.5cm),这些卡片放在一起就显得整齐。并且,每张卡片都分类明确、编号清楚,便于你检索自己需要的资料。
做读书卡片,其形式基本与目录卡片一样,作用也大致相同。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后,你想把它的中心思想或精彩段落、词句抄录下来留作将来的资料,就可以借助读书卡片。而你做的每张读书卡片,都应该学习图书馆目录卡片的样子,做到尺寸整齐、笔迹清晰、排列有序。
一张读书卡片,它的样子大致如下:
下面来介绍如何做读书卡片。
要想把学习卡片做好,就要有一定的规则或者说要求,其目的是使所做的读书卡片内容清晰,同时便于大量管理,想用哪张时能很快找到它。这好比你把很多种商品放进仓库,要按一定的“规矩”存放,否则,杂乱无章地随地堆放,放进去时图了省事,要往外取时却不知道哪种东西放在哪个位置,自然也就取不出来,仓库里虽然有,又有什么用呢?
读书卡片类似于图书馆的目录卡片。目录卡片按照图书检索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分类目录、书名目录、目录、主题目录等。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