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1年印度有手工业者1530万人 (含民族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总 

数的10%左右。工业产值(含民族工业)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约占20%左右。 

还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手工业也有自己的兴衰 

历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的手工业如纺织业等,大都破产了。 

直至40年代初,它的碾米、伐木、锯木、采锡、加工工业等手工业才逐渐恢 

复发展起来。 

    ④亚洲国家垄断组织的兴起。随着外国垄断资本的入侵,亚洲工业的发 

展,亚洲的垄断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个时期,在印度的现代工业中出现了下 

列垄断组织:一是印度黄麻工业协会卡特尔(1886年),垄断黄麻产品价格; 


… Page 59…

二是印度糖业辛迪加,1937年有90家制糖工厂参加,它控制全国糖业的60%; 

三是印度联合水泥公司,它由英印的10家大型水泥公司组成了托拉斯;四是 

印度家族康采恩,它是以某个家族所控制的大公司或大经理行为基础建立与 

发展起来的大型康采恩垄断组织,如塔塔父子、比尔兄弟、辛哈尼亚、塔帕 

尔垄断财团等,1939年印度有大经理行44家,它控制239家公司的经营。 

在两战之间,中国出现了“四行二局”国家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组织和资源委 

员会的各种经济垄断组织。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垄断组织有很大的发 

展。1931~1935年,日本建立了35个卡特尔,1933~1935年,日本通过公 

司兼并活动,建立了纺织、汽车、钢铁、化工、铁路、食品加工等17个大型 

托拉斯,1939年以前日本建立了20个大型康采恩,其中三菱、三井、安田、 

住友4大康采恩垄断了日本的经济命脉。此外,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 

也在东南亚建立了一些垄断组织,借以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亚洲经济 

    ①战争对亚洲经济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亚洲各国经济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国国防费用增长。因日本侵占东南 

亚各国大批领土,这些国家为抗日,承担了巨额军费。如1938~1939年印度 

军费约为5亿卢比,占政府预算支出的40%,1944~1945年印度军费支出为 

46亿卢比,占政府预算支出的78%,较战前增加9倍。二是亚洲各国出现了 

通货膨胀。由于军费增长,亚洲各国出现了财政赤字。如印度的财政赤字为 

20亿卢比,日军入侵泰国后,向泰国勒索15亿铢军费。为了平衡战时收支, 

弥补财政赤字,各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滥发纸币。如1945年印度发行纸币 

121亿卢比,较1939年的23亿卢比增长了5倍多。因滥发纸币,导致了货 

币贬值,物价上涨,黑市投机活动猖獗,劳动者处于贫困饥饿之中。三是阻 

碍了亚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进行残酷的 

掠夺、烧杀、搜刮人民财富,劫夺资源,严重地破坏了亚洲国家经济,延缓 

了亚洲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战时亚洲国家的工农业。战时,亚洲国家的工农业出现下列情况: 

     一种情况是农业危机。战时,亚洲各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来发展农业, 

但因封建制度统治农村,自然灾害,战时对军粮及军用物资需求猛增,地租 

赋税加重,加速了农民破产,农业生产下降,导致了农业危机,造成粮食及 

农产品、布匹供应紧张,民不聊生。在农业危机中成千成万人死于饥荒。如 

印度在农业危机中有1。3亿人挨饿,孟加拉地区有150万人饿死。中国的蒋 

管区和亚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亚洲的工业有所发展。战时,尽管帝国主义的奴役及统治, 

农业危机的干拢,亚洲的工业仍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标志:一是工 

业股份公司增加。如1945年,印度的公司数从1939年的1。1万个扩大至1。5 

万个。二是工人人数增长。1945年,印度工人人数从1939年的175万人扩 

大到264万人。三是工业产量增加。1939~1945年,印度除麻织品产量减少 

10万吨以外,其它工业品产量如钢、煤、电、水泥等都增长了,其中钢材、 

电力、水泥分别增长了22%、62%和28%。但这个时期,东南亚等亚洲国家的 

工业生产却下降了。例如,印尼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爪哇有碾米厂444家, 

其中有236家被毁坏。1948年,印尼的布产量从1940年的8180万米减至2640 

万米,食用油从22万吨下降到6。7万吨。战时,菲律宾的工业总产值仅占 

1937年的40%。泰国工业生产出现了衰退现象。 


… Page 60…

       ③垄断资本的发展。战时,外国垄断资本和亚洲各国大资产阶级的垄断 

  资本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垄断利润增长。 

  战争期间,亚洲各国经济遭到巨大破坏,而外国殖民者及亚洲国家的大资产 

  阶级却发战争财,在战争中牟取了巨额利润。例如,1946年英国的垄断组织 

  ——吉兰德斯一阿布特诺公司在印度掠夺中获利润1230万卢比。印度孟买一 

  企业主投资1。4亿卢比,在战争期间获利润9亿多卢比。战争期间,中国国 

  民党及四大家族搜刮民脂民膏,聚敛资本100~200亿美元,使国家官僚资本 

  主义迅速膨胀。二是金融资本发展。亚洲各国资产阶级将其攫夺来的利润, 

  用于发展金融银行信贷事业,从而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1939~1943年,印 

  度财团的银行数扩大了3倍,银行资本增长了1倍,银行存款扩大了3。5倍。 

  中国国民党及四大家族通过“四行二局”控制了国家财政金融命脉。三是工 

  业生产日益集中化。战时,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工业生产集中化日益发展,促 

  进了新财团的出现。如印度出现了塔塔、比尔拉、达尔米亚·贾因、辛哈尼 

  亚、瓦尔昌德、希拉昌德、塔帕尔等大财团,他们拥有几十家,以至100多 

  家企业,控制着印度国民经济。四是美国垄断资本渗入亚洲。在战争期间, 

  美国的资本加紧渗入印度、中国、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1948年,外国 

  在印度的投资总额为52亿卢比,其中美国占7%,英国占70%以上。战时,美 

  国以贷款、援助等形式在中国投资计30亿美元。外国垄断资本投资是推动亚 

  洲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世界现代后期,亚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情况是不同的,下面重点介绍 

  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2。日本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一度膨胀,资产阶级获利巨万,财阀资 

  本不断扩大,日本人民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 

  利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进入了危机阶段,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亦处于 

  动荡不定、危机四伏之中,并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日本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1937年,日本帝国 

  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行法西斯专政,推行经济军事化。1937~1945年, 

  日本法西斯在侵略战争中逐渐走向崩溃,经济残破不堪。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正式无条件投降。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着手经济恢复和发展。 

        (1)战后日本的经济危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迅速膨胀,财阀资本猛增,资产阶级 

  发了战争大财,但日本人民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1918年与1914年相比, 

  物价指数(以1912年为100)从99增长至200,实际工资下降了25%。1918 

  年,东京大米每日石平均售价从1917年的19。80日元上升至32。51日元。① 

  因粮价猛涨,导致了日本全国性的“米骚动”。所以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政 

  治处于国内外矛盾的漩涡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经济从战争时期 

  的畸形繁荣立刻转变为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危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8—1920年)。这是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时期。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日本经济,隐藏着严重的政治经济矛盾。1918 



① 吕万和著:《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34 页。 


… Page 61…

  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过一个短暂的通货膨胀后,随着就 

  发生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一是物价大暴跌。铜、染料、 

  烧碱、船舶的价格下跌了50—80%,钢铁等军用物资价格下降了3倍以上。 

  如1919年上半年,生铁每吨价格从1918年9月的550日元下降至105日元。 

  与此同时,股票价格亦不断下跌。二是工农业生产萎缩。三是工厂企业破产 

  倒闭,大量工人失业,流落街头,在职人员的实际工资不断下降。四是对外 

  贸易发生逆差。1919年上半年,进口贸易额入超2亿多日元。尽管1918年 

  的经济危机来势猛,但持续时间较短。在危机期间,美国经济处于短暂的繁 

  荣状况,大量进口日本的生丝、纺织、船只等商品,从而为日本开辟了国际 

  贸易市场,并一度缓和了日本的经济危机。从此,日本经济略有复苏,股票 

  价格也有所提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日本垄断资本家又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