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有者;②编外教授、大学讲师和私家讲师,他们已具备选资格,可以在某 

一指定的学科领域任教;③名誉教授,可以在指定的某些学科范围内讲学, 

不要求具备教授备选资格;④参加教学科研工作的科学干事;⑤助教,其任 

务是通过教学科研为取得教授备选资格准备条件。  1976年公布的《高等学 

校总纲法》原则上规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基本队伍由4种人员组成:①教 

授;②高等学校助教;③科学和艺术干事;④担负特殊任务的教师。 

     按任课学校的类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训练,由科学高等学校培训,改革 

建议中提出按学校阶段训练。训练通常划分专业训练和见习训练两个阶段。 


… Page 45…

                                5。前苏联 



      (1)文化事业 

    新闻 

     前苏联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由前苏联共产党直接领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全国有8200多种报纸。其中中央级30多 

种,加盟共和国级160多种,各州、区、市以及规模较大的机关、高等学校、 

企业和集体农庄都办有报纸。总发行量达1。8亿份。 

     最具有权威的是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真理报》和前苏联最 

高苏维埃主席团机关报《消息报》。工会、共青团、军队、作家协会等都办 

有机关报,还有许多专业性报纸。直属前苏共中央领导的还有《社会主义工 

业报》、《农村生活报》、《苏维埃文化报》、《经济报》等。 

     全国有杂志5300多种,用45种民族文字和24种外文出版,年发行量 

33亿册以上。中央级主要期刊有前苏共中央主办的《共产党人》、《党的生 

活》、《鼓动员》等。阐述国际问题和对外政策的主要刊物有《新时代》和 

 《国际生活》。《在国外》周刊是唯一以转载外国报刊材料为主的刊物。 

     1967年采用法国SECAM制式正式播出彩色电视。1985年有广播电台176 

座,制作和播出节目的电视中心120个,93%可播出彩色节目。境内居民的 

98%和80%能分别收听到全苏广播电台的第1套和第2套节目。90%的居民 

能看到1套电视节目,70%能看到2套节目。1987年有收音机1。87亿架(有 

线广播收音机9600万架),电视接收机9000万架 (彩色电视接收机1500 

万架)。 

     广播电视事业由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上 

按行政区划设置。加盟共和国和州、市等行政区设有地方性广播机构。全苏 

广播电台、前苏联中央电视台是全国性广播电视中心。加盟共和国一级广播 

电台一般自办1套节目,并用专门频率转播全苏广播电台节目。州以下自办 

部分节目,主要为转播。地区性电视台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 

     前苏联是最先发展有线广播的国家。莫斯科转播全国性和地区性广播电 

台的节目,普及到全国各基层单位和居民住宅,有专用线路3000万公里,莫 

斯科市普及到90%的家庭。1962年开始逐步用能收听3套节目的接收机取代 

只能收听1套节目的设备。 

     全国有大功率发射台约500座,小功率转播站数以千计。1965年4月, 

使用第1颗通信卫星“闪电”Ⅰ型在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间 

试传电视节目成功,卫星传送网迅速发展。用于传送电视节目的通讯卫星有 

移动卫星,“闪电”Ⅰ、Ⅲ型,同步卫星“虹”、“地平线”,广播卫星“荧 

光屏”。相应的地面站网包括“轨道”、“莫斯科”、“荧光屏”3种。共 

有地面接收转站3500个。 

     前苏联是国际广播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从事国际广播的有“莫斯科广 

播电台”、“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以及列宁格勒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广播电 

台10多座。共用77种语言,每周广播2167小时,包括24小时连续广播的 

英语、法语一般性节目各1套。 

    有2家通讯社: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是中央通讯机构,隶属前苏联部长 

会议。塔斯社在10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或记者站,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苏 

联新闻社是“社会性通讯机构”,主要不是发布消息,而是向国内外新闻机 


… Page 46…

构提供有关前苏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稿件,向国内新闻机 

构提供国际方面的材料,还定期出版各种专题的通讯稿和小册子。 

     出版 

     前苏联出版事业历史悠久,出版物品种与数量均居世界前列。1963年成 

立国家报刊委员会。1978年改名为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负责 

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出版活动。 

     1985年前苏联已拥有出版社229家,其中国家直属和部属出版社57家, 

共和国出版社172家。按出版类别,出版社可分为出口而出版的出版社、社 

会政治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文学艺术出版社4类;按隶属关系,出版 

社可分为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直属,部属和社会团体所属,双 

重领导,新闻部门4类。共和国出版社按级别划分,可分为共和国级、自治 

共和国级、州级3类;在隶属关系上,又可分为共和国国家出版、印刷与图 

书发行出版委员会直属,地方所属,双重领导3类。在共和国出版社中,俄 

罗斯联邦共和国58家,乌克兰共和国25家,白俄罗斯共和国10家,乌兹别 

克共和国9家,哈萨克共和国6家,格鲁吉亚共和国12家,阿塞拜疆共和国 

8家,立陶宛共和国6家,摩尔达维亚共和国7家,拉脱维亚共和国6家, 

吉尔吉斯共和国4家,塔吉克共和国4家,亚美尼亚共和国7家,土库曼共 

和国3家,爱沙尼亚共和国5家。莫斯科、列宁格勒是前苏联的出版中心。 

在国家直属或部属出版社中,主要的出版社有:政治书籍出版社、世界出版 

社、阿芙乐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学出版社、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在 

各共和国中,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出版业最发达,每年用俄文和49种民族文 

字出版各种图书7000多种,8亿多册。主要的出版社有苏维埃俄罗斯报出版 

社、现代人出版社、儿童读物出版社、教育出版社、俄罗斯联邦农业出版社、 

俄罗斯联邦美术家出版社。 

     前苏联的图书发行,通过4大发行网: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 

会图书发行网,消费合作社图书销售网,邮电部图书贸易网,前苏联科学院 

图书贸易网。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图书发行总局所属中央图书 

发行所向全国的书店、书亭、图书发行点批发图书,是全国主要的图书发行 

部门。前苏联的报纸、期刊,通过邮电部报刊发行总局向全国发行。前苏联 

国际图书公司(1923年成立)是前苏联进出口图书、期刊、报纸的主要机构, 

它与140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家公司、机构有业务往来。它编印《苏联新 

书》、《苏联图书:科学出版社目录》、《苏联图书:医学目录》、《苏联 

图书:地图目录》、《苏联图书:造型艺术目录》5种目录,向国外征购。 

它还负责前苏联出版物在国外的展览业务,以及出口邮票,当代艺术作品的 

业务。前苏联图书爱好者协会(1974年成立)是民间组织,拥有1。3万个图 

书爱好者俱乐部,在全国厂矿企业、农村、学校建有19。4万个基层组织,会 

员已逾1600万。 

     前苏联出版业由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统一监督管理。根据 

法令规定,各出版社出版的每种出版物均须呈缴50册(份)给前苏联中央书 

库。1973年成立前苏联版权局。前苏联未参加《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 

公约》。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5。1987年前苏联开始出版改革后,扩大了 

出版社和销售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还允许与外国合作出书和自费出书。 

     1987年出版图书83011种(含小册子27942种),22。7亿册(含小册子 

6。3亿册);期刊5295种,38。8亿份。 


… Page 47…

     语言文字 

     俄语是俄罗斯族的语言,前苏联各民族间的通用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 

言之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支。据1970年统计,前苏联境内以俄语为 

母语的人有1。4亿多,以俄语为第二语言的人有4000多万。在中国,主要分 

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塔城、阿勒泰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 

古纳右旗等地。使用人口2900余人(1982)。俄语的近亲语言是乌克兰语和 

白俄罗斯语。 

     当代俄语有两种主要的地域方言:南俄方言和北俄方言。南俄方言分布 

于俄罗斯联邦南部,主要语音特征是:a音化,即元音字母o在非重音节中 

读作a;辅音字母г读作擦音ǒ,即同х相对的浊音;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 

尾т发软音—ть。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俄语属南部方言。北俄方言分布于 

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北部与东部,以及乌拉尔、西伯利亚大部,主要语音特征 

是:o音化,即元音字母o在非重音节中仍读o;辅音字母г读作浊塞音g; 

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发硬音—т。在南北方言区之间,从西北到东南有 

一个过渡性的区域(普斯科夫—加里宁城—莫斯科—平扎—萨拉托夫),习 

称中俄方言区。其语音特征是混合型的:a音化;г读作g;动词现在时第三 

人称词尾发硬音т。 

     当代俄语的标准音是在莫斯科音的基础上形成的。自19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