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拉丁美洲国家中的正规教育里可算发
展最快。1960年在高等学校注册的人数约为50万人,1975年达340万人;
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学校的入学率1960年分别为13。2%、4。7%
/7。2%和4。7%;1975年分别增长到29。8%、23。3%、20。7%、13。6%。此
外,拉美各国还发展了大批与本国、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性
高等院校。如智利大学原在全国各地设有众多分校,后分校均改为地方性大
学,为地区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行政处于向分散管理、地方分权的发展过程中,尽
管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不同,但朝这一方向发展是十分明显的。
以前,拉丁美洲各国的教育行政权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基本上可以划为
中央集权或中央集权程度较深的教育行政。随着拉美各国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以及拉美民主化思潮的影响,在70年代,拉美各国的教育行政纷纷采用地方
分权或分散管理的形式。秘鲁1972年的教育基本法撤销了传统的教育行政管
理模式,将中央的权力下放,建立了分散的行政管理。智利教育行政从中央
集权过渡到地方分权的过程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实行地区化,第二步实
行地方化。到1980年底,智利中小学教育管理权下放到市政府一级已在全国
普及。
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行政一般分为三级:中央一级的教育部,省(州、
地区)一级的教育署,市一级的教育局或委员会。教育部的职责主要是:制
定教育目的、方针政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规章制度;监督各教育局的工作
等。教育局主要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拉丁美洲各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实行自治(包括公立大学)。根据大学自
治法的一些规定,大学有行政管理权,可以任命各级行政领导;大学有财权,
可以决定其预算,支配拥有的资金;大学也有教学和科研自主权,可以确定
教学形式、教材、研究课题等。大学自治是在大学内的自由,但不允许大学
进行违法活动。
60年代以来,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争取民主和平等权利已成
为拉美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这一主潮下,拉美各国的教育也在向民
主化、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拉美国家在教育发展总的进程中具有某
些共同特点,也产生了一些普遍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动向。
特点
①扩大教育覆盖面,实现教育民主化。拉美国家在“人权教育运动”思
潮的影响下,强调人具有天生的受教育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并主张扩大受
教育的机会来实现社会平等的目的。因此,拉美各国视普及初等教育为走向
民主化的基础,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方面,将发展初等教育、延长义
务教育年限放在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已成为拉美各国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特
征。此外,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前,
上大学是有钱人的事,在民主化进程中,拉美各国逐渐改变了这一状况,加
速发展了高等教育。为了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拉美各国增加了国家对大
学的补贴,普遍实行了贷款制,帮助了众多贫苦家庭的子女。
②重视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拉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也受到“经济学
… Page 60…
派”的影响。“经济学派”渊源于拉美“发展主义思潮”。这一学派强调教
育在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提出开发人力资源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协
调一致、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计划并行不悖的主张。七十年代是拉美国家经
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拉美各国在教育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增加了职业技
术教育的比重,将单一化的体制改为多样化、职业化,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
变革的需求。
③拉美的“依附理论”在教育中有所反映。拉美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遭受
殖民统治,具有强烈的宗教传统,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早期受欧
洲国家的极大影响,现主要受美国的影响,拉美国家的这许多共同特点,使
得拉美国家长期来具有一种依附于其他国家的特性。这种依附性,在拉美国
家的教育中也有反映,使得拉美国家的教育也成为依附结构中的一部分。总
的来说,在拉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中,依旧保留着依附的影响和一种惯性作用,
也为拉美各国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
①中小学生辍学与留级情况严重。小学辍学率高,留级严重,是拉美国
家教育的老问题。1971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拉美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指出,由
辍学和留级的指数所反映的教育制度的低效率可能成为拉美教育中最严重的
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拉美18个国家的调查(1972),在初等教育第
一年入学的每千个学生中,能够读到四年级的还不到一半。尽管拉美各国对
教育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无疑,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因
为这个问题与社会、经济、教育、人口、地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难怪乎,
1962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拉美各国教育部长会议规定到1970年基本普
及小学教育的目标未能达到;1979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会议确定在1990年前
普及8至10年制义务教育目标也成为泡影。
②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在民主思潮的影响下,拉美国家较注重为想要上
大学的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因而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仍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各国,忽视了本地区的发展特性,盲目仿效发达国家,
造成了高等教育的效益极低,而且与各国发展的实行需求相差甚远。在拉美
各国大学中,普遍实行学生贷款制,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再加上大学的淘汰率很高,许多学生在读了一二年后,或由于经济原因,或
由于能力关系而中止了学习,造成很大浪费。
③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极大。在拉美国家中,经济发达地区和城
市与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农村之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
村地区,校舍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缺乏。在巴西的北部、秘鲁的东部、玻
利维亚的山区,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发展趋势
①继续向教育民主化方向发展。随着拉美国家的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在
教育方面相应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教育保持向民主化方向发展。80年代
以来在教育行政方面,许多国家实行权力下放、分散管理的政策,中小学由
市、地区管理,大学实行自治。此外,拉美国家仍将采取鼓励私人办学和私
立公助形式的办学方针,进一步发挥私人和地区的办学积极性。
②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在拉美城市中基本普及了6年义
务教育,又朝着普及8至10年的义务教育发展,拉美国家的农村地区,尤其
是山区,小学生绝大多数只能念到四年级,农村的教育水平大大低于城市。
… Page 61…
为此,拉美各国在80年代都将重点放在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哥伦比
亚、巴西、墨西哥等国都制订有发展农村教育的计划;智利也正在编制适合
山区生活的小学课本,并派人进行巡回指导。
③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由于以前正规教育产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造
成了成年人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劳力的要求
也越高,因此,许多拉美国家在70年代已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负责实施成人
教育计划。80年代以来成人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许多国家已将成人教育列为
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的成人教育也与正规教育体制一样设有
学位,获得文凭者还可进专科学校或大学学习。目前,成人教育因其与就业
关系密切,在拉美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正在实施新的成人教育计
划,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 Page 62…
2。美国
(1)文化事业
新闻
美国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各种新闻媒介以高度商业化和高
度垄断为其特点。1985年拥有日报1674家,总发行量6200万份。星期日出
版的报纸797家,总发行量5800万份。此外还有每周出版1~2期的收费或
免费的周报7711家,总发行量5000万份。大多数日报为少数报业集团所控
制,156个报业集团拥有1186家报纸,占全国报纸总数的71%。最大的甘尼
特集团拥有90家日报,总发行量550万份,它还拥有30多家周报和半周报、
7个电视台、16个广播电台。许多报业集团同时拥有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
台,甚至其他行业,成为规模巨大的垄断组织。由于兼并过程加速,市场常
常被少数报纸独占。在全国出版报纸的1533个城市中,只有131个城市有两
家以上的日报。
美国报纸都属私营企业,报纸主编与出版商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为了
增加利润,报纸具有页数多、广告多和内容杂的特点。平日报纸每份平均有
70页,星期日报平均达200页。广告约占报纸总篇幅的60~68%,广告收入
占报纸全部收入的70%以上,1985年各种新闻媒介的广告收入总额为950
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