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定了原始社会必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当时,生产工具、土地、牲畜、森
林、草原、河流等都是集体所有的,房屋由集体修建,也归集体所有。人们
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是适应当时生产力缓慢发展的要求的。
在原始社会里,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共同劳动。只有共同劳动
才能获得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勉强维持生活。他们的共同劳动是以简单协
作的形式进行的,就是许多人共同进行同一种生产劳动。在生产力十分低下
的情况下,简单协作可以使原始人完成单个人不能完成的工作。这种情况在
近代澳大利亚土人中仍有它的遗迹。他们围猎野兽的时候,先分散开把广阔
的地区包围起来,然后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把被围在圈子里的动物打死。
有时候他们借助火来打猎。先在很大的地区内分别燃烧起火堆,留下几处黑
暗的地方,动物都跑到这些没有火的地方,猎人们就把这里围起来进行猎捕。
原始人在共同劳动中,逐渐出现了自然分工,即按性别和年龄的简单分工。
一般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负担着打猎、捕鱼、放牧和开恳土地的任务;妇女的
主要任务是,采集野生的果实,掘取植物的根茎,还要管理家务。由此可见,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之间在劳动中的关系是原始的互助合作关系。由于生产
资料是公有的,大家又都共同参加劳动,劳动产品自然就归大家共同消费。
但是,生产的东西很少,连维持最低生活也有困难,人们往往处于半饥饿状
态,因此劳动产品只有在集体中平均分配,才能维持每一个成员在集体中共
同生存;否则,分得少的人便无法生活,这也会使整个集体遭到削弱和破坏。
在近代的澳大利亚黑尔巴人中,人们曾看到过这种现象:自清早起,男
女老幼都外出寻找食物,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带着获得的野兽等食物,
到附近的洞穴里去烧。长者将极其有限的食物分给大家吃。吃完后,大家又
去寻找食物。有一天一个猎人打死了七只袋鼠,但是这个猎人只分得最后一
只袋鼠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那些袋鼠则交集体平均分配。许多地方的情况还
说明,原始人有集体存放食物的窖穴和公共储藏室。男子猎获的野兽和捕捞
的鱼类,妇女采集的果实、根茎和收获的谷物,都放在这种窖穴和公共储藏
室里。集体还设有炉灶,每天的食物烧好以后,由主妇来平均分配给大家。
总起来说,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集体参加生产劳
动和平均分配产品。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以生产力极端低下为前提的原始生产
资料公有制。
在上述社会状态下,人类祖先的劳动、生活都处在原始阶段,因而最早
反映这种原始阶段的劳动、生活的思想和文化艺术等等也很简单朴素。
(1)朴素的唯物思想和集体思想
原始人类的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还不发达,但他们对于自然界有着一种
… Page 8…
现实的态度。因为只有承认客观,反映客观,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办事,他们
才能从事生产活动,获得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原始人类积累
了同自然界作斗争的初步知识。他们已懂得按照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有意
识地制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我国小南山出土的石器,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况。
小南山位于乌苏里江珍宝岛以北四十五公里的地方。1971年在这里发掘出八
十多件石器。我们的祖先根据渔猎生产的实际需要,把石头制造成各种的工
具,而每种工具又按照生产的要求,造成不同的式样。例如石矛,有的似桂
叶形,器身扁圆,周边一面加工;有的器身厚重,锋部秃钝;有的呈扁桃形,
器身宽而薄。各种石器工具的制作说明,人们的思想对生产劳动中的客观需
要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反映。在生产劳动中,我们的祖先还根据对自然界某种
因果联系的初浅认识,发展了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根据野生的猪、
狗、牛、羊等各种动物不同的生长、生活习性,把它们饲养成家畜。生活在
草原地区的人们,则根据地理环境条件,放牧畜群。而生活在宜于农耕地区
的人们,根据对于气候、土壤、植物种子等相互关系的肤浅认识,栽培了谷
物,又经过长期的观察、摸索、试种,发展到能种植好几种庄稼。我们的祖
先对待客观世界的现实态度,是朴素的唯物思想,它起着推动人们战胜自然、
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
原始人生活在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和平均分配的氏族、部落之中,
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全部生活同氏族、部落联系在一起。脱离了集体,个人根
本不可能生存。他们头脑里还没有形成私有观念,没有个人主义,有的是互
助、团结和维护集体利益的思想和习惯。他们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上,始终
无条件地服从氏族、部落集体生活的需要。氏族成员生前共同劳动、共同生
活,因此也认为死后仍是集体的一员,所以死者都毫不例外地被埋葬在同一
公共墓地里。这是一种朴素的集体思想,这种限于氏族、部落范围的集体思
想,起着维护原始公社氏族制度的重大作用。但是,它是很狭隘的,没有超
出部落的范围。他们往往把别的氏族部落视为仇敌,所以氏族之间或部落之
间常常发生激烈的冲突。
(2)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生产水平都很低下,思想要正确地反
映客观,那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他们虽然有对待客观世界的现实态度,但
遇到许多不容易理解的自然现象时,也产生了对客观世界歪曲的、不正确的
反映,这便是唯心思想的萌芽。人类的祖先,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
和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所以对于梦中出现的景象不可能理解。于是就产生
了一种观念,以为人不仅有身体,而且还有一个不同于身体的灵魂。灵魂存
在于人的身体之中,人的感觉、思想都是灵魂支配的。而当身体入睡或死亡
时,灵魂就离开身体继续活动。这种灵魂不死的观念,是原始的迷信思想。
世界各地发现的埋葬习俗都反映出这种观念。我国西安半坡村有的墓葬中发
现,在随葬陶器里放进粟、鱼和猪肉等食物。这显然是相信人死后灵魂还和
生前一样地生活。那里公共墓地埋葬的人,头部基本上都是向西。这也是人
们相信存在灵魂世界的表现。死者的头向是表示他们的灵魂将要去的另一个
世界。早年夭折的小孩,装在大型粗陶罐里,上面盖着细泥陶盆。在盆的底
部凿了一个小洞,这可能意味着让小孩的灵魂出入有个通路。
人类的祖先,对许多自然现象也不能理解。他们看到天地日月、山川河
… Page 9…
流、雷电风雪、飞禽走兽等等自然现象,既给人带来生存之利,又往往给人
严重威胁;因而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以为自然现象和人一样,是有意识的,
有的来去不定,有的喜怒无常,正是这种有意识的力量在支配着人。“由于
①
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原始人对太阳的崇拜非常普遍,因为
太阳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生命和繁衍,不少氏族、部落把太阳当做自己的
来源。佛罗里达的古代阿巴拉支人,当太阳出山落山的时候,唱着颂歌向着
太阳致敬,同时祈请它准时回来,使他们能够享受它的光明。古埃及人崇拜
太阳神。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建立了日神庙。不仅天地日月、动物植物成为崇
拜的对象,还出现了对鬼魂、祖宗的崇拜。不同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崇拜
的神灵,于是产生了各种原始宗教。在法国南部拉塞尔山洞,发现了约二万
年前创作的一浮雕,这个浮雕刻着一个右手拿着牛角的妇女。一般认为这是
在主持一种与狩猎有关的宗教仪式。
人类在崇拜自然物的时候,又以为他们的氏族与某种自然物有着特殊的
关系,把它当作是自己氏族的起源和保护者,因而将这种自然物当作本氏族
的象征和保护本氏族的神灵,这就形成了图腾崇拜。在北美洲阿吉布洼部落
的方言中,“图腾”一词就是表示氏族的象征或徽章。这种图腾崇拜往往和
生产劳动有着一定联系。主要从事渔猎和畜牧的氏族、部落,多以某种动物
为图腾;主要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多以某种植物为图腾。阿吉布洼部落
共有二十三个氏族名称,都以动物命名,而每个动物的图形,便是这个氏族
的图腾。有一些部落中,氏族成员不吃他们作为图腾崇拜的动物,大概就是
将这种动物视为他们的祖先的缘故。图腾崇拜起着维护氏族内部团结、统一
的作用。同一氏族的成员,以本氏族的图腾为标志,坚信他们有同一的祖先,
受着同一神灵的保护,并使本氏族和别的氏族区别开来。但是,在思想上,
图腾崇拜也是一种原始宗教迷信。
(3)原始的文化和艺术
记数和记事是劳动和生活的需要。那时候还没有文字,人们只能用绳打
结、或在木头上刻条等办法帮助记忆和交流彼此要说明的事情。这就是我国
古代“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传说。这种情况,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