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问的甘露滋润着干枯的心,赋予它们语法学的学艺,灌注修辞的江河。他
在法的磨石上把一些人擦亮,他教一些人齐唱艾奥尼娅赞美诗,而另一些人
在旁吹奏卡斯塔利长笛,循着抒情诗人的足迹越过帕拉萨斯山麓。该总督要
其余的人懂得天的协调、日月的劳动、天空的五彩带、七大行星、恒星的规
律、星辰的起落、空气的流动、洋与陆的震动、人牛鸟兽的本性、数与形的
不同类型。他举出复活节庄严周期的必然,首先开启圣文的奥秘,揭示古老
而简陋法典的莫测,见到任何思维出类拔萃的青年,他都凑拢过去,教他们,
供养他们,热爱他们。因此,这位教师在圣卷中有许多学科和各种学艺处于
领先地位。” ('美'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第97页)
约克郡的大教堂学校对欧洲大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到公元8世纪末9
世纪初,西欧各大教堂均兴办了这种类型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当然,欧
洲大陆教会学校的发展,得益于法兰克帝国查理大帝的提倡和推广。
公元768年,查理曼 (公元742—814年)继任法兰克国王。公元800
… Page 26…
年,罗马教皇为查理曼加冕称帝,号称“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遂成
查理曼帝国。查理大帝当政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荒芜的黑暗时期。查理为
了培养宗教神职人员和消除统治者的愚昧无知,极力提倡教育,公元787年,
查理大帝发布公告,指责各个修道院的住持目不识丁,规劝他们学习识字。
公告说:“我与左右忠信深思熟虑,都认为有益的是,上帝的恩惠托付我管
辖的主教管区与修道院,除了维持修道院生活的秩序、进行神圣的宗教活动
外,还应当对靠上帝恩赐能够学习的人,按照他们的才能,热情地教他们学
习识字。正如恪遵戒律,能使道德诚实和谐优美一样,教和学的热忱对学习
经文也是同样重要的。要讨上帝喜欢的人们,不单要行为端正,也不要忘记
言辞正确”([美]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第103页)。
公元789年,查理大帝又发布一个公告,作为上述公告的一个补充。公
告要求教会设立学校,使儿童学习阅读。在每一个修道院中或主教管区内,
都要将诗篇、圣迹、诗歌、日历、文法与天主教的书籍细加删订。这个公告,
被称为“中世纪教育的第一个总纲。”之后,教会迅速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学
校:如在主教驻地所设的主教学校、在教会所属各牧师驻地所设的村落学校,
或教区学校以及文法学校、歌咏学校等。教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艺”
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七艺”是古罗马学
校的遗存,但是,中世纪“七艺”课程都披上了浓厚的宗教外衣。“文法”
是“七艺”之首。当时给文法的定义是:它是一门科学,使人学会解释诗人
和历史学家的作品;它是一种艺术,使人能正确地写作和说话。人文学科之
本就在文法。各个基督教学校都应教文法,这是因为:第一、正确写作和讲
演的艺术是通过文法而取得的。如果一个人不先学会文法,就不能理解演说
词的意义和文字、音节的意思;第二、《圣经》中有各种修辞法,如寓言、
迷语、比喻等。不学会这些东西就不能很好解释《圣经》。
其次是修辞。根据教师的阐述,修辞是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利用世俗谈话
的艺术。由此定义,修辞看来是一种世俗智慧,但它对教会教育也关系重大。
因为修辞可以使任何东西的真伪显然明白。无论谁在什么时候熟悉这种艺
术,就能准确地传播上帝的圣言。
第三是辩证法。辩证法是理解的科学,它能使人很好的思考、下定义、
作解释和区别真假。它不仅会而且能够使人获得知识。它使人懂得人生及其
本源,通过它认识善、造物主和造物三者的来源和活动。因此,牧师应该懂
得这绝妙的艺术,以便能看穿诡辩者的狡诈,拒绝其谬论。
第四是算术。算术是可以用数字测定的抽象广延的科学,是数的科学。
上帝用数创造了世界。对数无知,就难以理解《圣经》中有引伸意义或神秘
意义的段落和句子。
第五是几何学。几何学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式。神与人及耶稣
“三位一体”就是符合几何学的特定要求的。另外,几何学在建筑教堂和神
庙方面也有用途。
第六是音乐。音乐是关于音调中被感觉的音程的科学。通过音乐,人们
能以最庄严的方式举行每一礼拜仪式,并怀着纯洁的心情服从神令。所有的
一切,都通过优美和谐的音乐表现出来。因此,音乐与基督教也是紧密相关
的。
最后还有天文学。天文学说明天穹中星体的法则。各星体只能按照造物
主所确立的方式取得各自的位置或进行运行,除非根据造物主的意愿发生奇
… Page 27…
迹般的变化,教士要努力学会天文学知识,以便确定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
行路线和准确地计算时间。这不仅是为了根据事实来确定以往年代的进程,
而且是为了确定复活节、其它节日和圣日,并向人们宣布节日的宗教仪式。
由此可见,教会学校开设“七艺”课程,完全是为宗教服务的,而且内
容非常贫乏,并夹杂着迷信、谬误和偏见。至于当时的教学方法,由于书籍
奇缺,学生不能人手一册,数学多采用口授方式。教师念书中的文字,同时
讲其大意,学生逐句逐段记录。教师有时也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
方法在文法教学中极为普遍。著名教育家阿尔琴就曾为查理大帝16岁的儿子
丕平编写了一本问答式的教材。总之,中世纪教会学校的教学,无论内容还
是方法,都是较为低级的。
2。世俗教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虽然以基督教教育为主,但也有对于普通人民子弟的
世俗教育。这种教育在修道院学校和教会学校中已见端倪。如修道院学校中
招收的“外修生”就是俗人,而且受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将来成为修道士;教
会设立的教区学校、村落学校,则无论从学生来源、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来
看,更富世俗教育的色彩。当然,这些教育从总体来看,仍然是不脱宗教基
调,但是,自公元8世纪以后,情形大变,世俗教育逐渐受到注意,公元12
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市民教育、平民教育也发展起来了。
(1)中世纪早期的世俗教育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一切学校都降到了最低点,只有极少数的学校残存
于法国和意大利北部。并且这些学校仅仅为教会所需。整个中世纪初期,只
有修道院、教会才提供教育的手段,修道士是唯一需要知识的职业。世俗子
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进入兼收俗人的修道院学校,学习简单的读、写、
算知识。但是同一时期爱尔兰和英格兰的世俗教育要比欧洲大陆发达得多。
在爱尔兰,不仅有教会学校,而且有世俗学校。公元7世纪时,仅图阿姆—
德里坎一地至少有3种学校:拉丁文学和基督教文学学校,爱尔兰法律学校
及爱尔兰文学学校。在这里,不仅世俗学者研究古典文学、哲学、法律,就
是那些修道院的僧侣也热衷于研究古典著作。因此,即使在修道院学校中,
世俗教育的内容也比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学校要多得多。英格兰的情形与爱尔
兰相似。中世纪早期,英国教育无处不模仿罗马帝国。英格兰的文法学校就
是由罗马文法学校演变而来,教学内容也有一部分世俗知识。但是,从公元
8世纪末开始,丹麦人开始入侵爱尔兰和英格兰,它们的文化教育也遭到了
极大的破坏。
公元8世纪后,欧洲的世俗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而这得归功于法兰克王
国查理大帝与西撒克逊王阿尔弗烈德(公元848—899年)的提倡与推行。
查理大帝当政时期,西欧正处于“黑暗时代”。为了消除无知和愚昧,
他大力提倡教育,广招天下有学问的人到法兰西帝国办学校,传播知识。他
有感于当时王族、贵族辈大多不学无术,于是聘请英格兰著名学者阿尔琴(公
元735—804年)来到法兰克宫廷,创立宫廷学校。查理大帝亲自率皇后和三
位王子,二位公主拜阿尔琴为师,到宫廷学校受业。据艾因哈德 《查理大帝
传》的记载,查理本人勤奋好学,他“花费很多时间从阿尔琴那里学修辞学、
… Page 28…
辩论术,特别是天文学。他也学习算术,并且极其勤勉地细心观察星辰的运
转。他还努力学习书写……但是他对这项陌生的工作开始得太晚了,因之几
乎没有什么进展。” (《查理大帝传》,第28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查理大帝所学的科目大概就是宫廷学校教授的科目。
查理大帝对教育的贡献,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使教育世俗化、普及化。
公元802年,查理大帝发布命令,要求世俗人彻底学习教义和主祷文,并规
定,“父兄有送其子弟入学校习文学之任务,非俟其学习完成,不得令其退
学。”这一命令虽然没有大力推行,但却可视为世界上实行义务教育的开端。
大帝在不反对基督教的范围内,同时积极奖励国民教育。他奖励修道院学校、
村落学校等,以求读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