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的冬天-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希特勒的军事信条很简单,他信奉两点:第一,是克劳塞维茨的名言:“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第二,拒绝任何形式的军事撤退。所以在德军战线后方很难找到一条预备性的防线。靠这两条,希特勒竟然一次次躲过了灾难。1942年,当苏军的攻势停止时,希待勒更不会畏首畏尾,他自信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将决定战争的最终结局。
  1942年3月28日,在与墨索里尼会谈一个月前,希特勒在“狼穴”召开一次秘密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及各大军团的指挥官。下午二时,希特勒走迸挂有大幅作战地图的会议室,长桌周围的元帅、将军们都恭敬地起立致意。副官小心翼翼地力他挪开椅子。希特勒坐下,把一只胳膊放在桌上,环视一下目光专注于自己的部属,开口道:
  “各位,去年冬天的麻烦已经过去。战争主动权还在我们手中。这一次我们不能让俄国人靠严冬的积雪苟延残喘,在今年夏秋两季给斯大林致命的打击,过一会儿,你们听参谋长传达计划就知道,这次作战我们要集中在南方,进攻高加索,夺取那里的油田。那里的石油占俄国整个石油产量的80%。另外,我们还要占领顿涅茨盆地工业区、库班小麦产区和斯大林格勒。”
  简要介绍了今年的作战目标后,希特勒站了起来,头顶上的吊灯将他脸色照得苍白,他握了握拳头,提高了嗓门:
  “先生们,我们占领了高加索和伏尔加河流域,把斯大林格勒从地球上抹掉,战争也就结束了。”
  希特勒讲完后,室内一片静寂,反应并不热烈。希特勒不满地皱着眉头,这时戴着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陆军上将哈尔德走向地图:
  “诸位,今年夏秋攻势在41号作战令中有明确规定,目的是消灭苏联人残余势力,切断他们的战争资源。计划由陆军元帅包克车领南方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作牵制性攻击,迷惑敌人,造成出其不意效果。”
  接着哈尔德详细介绍了担任主攻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增至100 个师,下编5 个集团军,1500 架飞机配合作战。整个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先实施克里木战役和哈尔科夫战役,由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第18军团在4—6 月攻占刻赤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与此同时,由保卢斯的第6 军团和克莱施特的集团军在哈尔科夫展开强大攻势,占领哈尔科夫,为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作准备。
  (二)七月份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北路由曼施坦因攻打列宁格勒;重点是中路和南路,进攻高加索,夺占油田;进攻斯大林格勒,围歼顿河以西的俄军。无论如何要将斯大林格勒置于我军重武器杀伤范围之内,使敌人下再把它作为工业中心阳交通枢纽。”
  哈尔德话音刚落,将军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会上有人提出破坏高加索油田付出的代价太高。以致失去占领的意义。还有人怀疑是否有足够的人力和弹药执行长距离的进攻计划。甚至连戈林对夏天能否打败苏联表示怀疑。希特勒听着将军们的议论,他知道莫斯科战役后,将军们对战争狂热的信心有听减退,私下他还听到有人比喻俄国是一个大泥潭,陷进去就难以自拔。希特勒不满地扫视了四周一眼,大战在即他不便发作,便振作精神:
  “先生们,我们已经征服了连拿破仑都没有征服的俄国恐布的冬天。它再一次证明我们帝国士兵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士兵,它足以摧毁布尔什维克,使敌人望之丧胆。”讲到这里,希特勒想起莫斯科会战后从内部看到的一部录像片,成群结队的德军俘虏,头上缠着头巾,身上挂着取暖的破布,鼻尖下还挂着一串串冰渣。看到德军的狼狈状态,这位独裁者反而心情平静,他对周围的人说:“看看,多么勇敢的士兵,他们不到绝境是绝不会投降的,想到这,他不由得对在座的将军们说:“这次我们要吸取教训。各军团在攻打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时,要沿河挖地掘坑建造冬季营房。到了10 月,让士兵都住进冬季营房里。”看到众将领眼中赞许的神色,希特勒满意他说:“这次作战,对第三帝国生死攸关,要特别注意保密,让对方造成错觉。保证会战胜利。”
  会议结束时。希特勒心中生出一种激动,他有一种预感,这次会战一定会顺利展开。现在他象一条冻僵的蛇刚苏醒过来,在他一生中还从没有象此刻那样焦灼地等待夏天来临。      
 
                 
 
 
 
第二章大会战前夜
1。乐观的斯大林想先敌下手
 
 
  初春的莫斯科街头依然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但街上行人的脸色却开朗起来。虽然是战时,物资匮乏,人民却充满自信。莫斯科保卫战后,他们相信战争中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局势在慢慢好转。
  这种乐观情绪在当时苏联国内普遍存在,报纸上出现了在新的一年结束战争的提法,1942年2月23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颁布了庆祝红军成立24周年的命令。在命令中出入意料地宣布,用不了多久,红军会打垮敌人,在苏联整个国土上重新飘起胜利的红旗。事实上,德军被彻底打败,还要经过三年半的浴血苦战。
  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要清醒地洞察诡谲多变的战局发展是很困难的。
  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白宫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反对轴心国,决不单独媾和。之后,美、英两国制订了“先欧后亚”的战略。罗斯福说:“打倒德国是胜利的关键,德国一经击败,意大利的崩溃和日本的失败必然跟着而来。”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形成,使苏联拥有了众多同盟者。而美、英的战争战略原则,又使斯大林对战争必胜充满信心。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军队数量、装备,同盟国将远远超过轴心国,这大概是斯大林在1942年初作出“胜利快要来临”判断的重要依据。
  再看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后,苏军乘胜追击,使缺少防御准备的德军惊慌失措,出现了崩溃的预兆。苏军的浴血苦战,赢得了世界人民敬重,连挑剔的西方记者,对苏联的赞扬也多了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上下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开战初期的失望、沮丧已一扫而空。
  三月的一天早晨,斯大林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战时电文大多,他又是一个事无巨细样样过问的人,每天总觉得时间紧迫。
  象往常一样,他先翻阅过去一天的世界战况。盟国的处境不妙。德军潜艇在大西洋神出鬼没地袭击英、美船只;日本人已占领了巴丹。这真出人意料。“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军队进攻神速,取得了一连串震惊世界的胜利。三个月来,日军攻占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香港、关岛、苏门答腊岛、新爱尔兰群岛,装备精良的美、英两国军队却只剩下招架之功。斯大林有些沮丧,他没料到他的战时盟国竟如此不堪一击,又有些厌幸,日苏之间还保持着中立关系。如果日本在远东进攻苏联,结果不堪设想。
  墙上的挂钟敲了一下,斯大林把几份电文匆匆刨览一遍。开始仔细阅读国内战报,他的心情也由沮丧开始好转。这是总参谋部对冬季战役的总结。在冬季作战中,德军损失50余万,阵地向后撤退了200多公里,从缴获的德军文件表明,德国最高统帅都开始担心他们军队的士气,这是欧洲开战以来的首次。看到这里,斯大林情绪兴奋起来,他记起前些日子情报截获的一份报告,忙把它找出来。
  这是一位德国士兵对冬季战役的描述,后通过党卫军渠道,送到了希特勒首席秘书马丁·鲍曼手里,它说明了苏军冬季战役对德军士兵所产生的灾难性的影响:
  “为时太晚,而且没有任何重型炮,甚至连一个反坦克炮也没有,我们营就这样作为所谓的临时补缺部队被投到一个缺口处,俄国人当然用重型坦克和数量巨大的步兵袭击我们。把我们向后推去。我们的机关枪因为严寒打不响,我们的弹药又用光了。整整一天,我们营都被包围在我们曾在那里挖过战壕的村子里。在大约横贯60 英里长的整个前线开始投降。士兵们毫无秩序地大批后退,在撤退中许多人丢了脑袋。军官们用手枪对着他们,枉费心机地试图在大混乱中恢复秩序;到处发生恐慌。。一队队的士兵络绎不绝地后退,常常是在一条路上几个人并肩走;钢盔、大炮、防毒面具以及装备丢得满地都是。成百辆卡车因为缺少汽油或者因为霜冻和雪堆无法开动,被我们自己的士兵点着了火;堆放弹药的地方、服装仓库和食品仓库熊熊燃烧。退却的路上满是死马和破车。。受伤的躺在他们倒下的地方。一群群不成样子的受难者,身上裹着毯子,腿上缠着破布和绷带,在路上一瘸一拐地走着,看上去很象当年拿破仑退却中的场面。”
  报告的最后部分,这位士兵要求道:“我们——这场大灾难的幸存者——只有一个愿望:元首应对负有罪责的人施以严厉的制裁。”
  斯大林回想起他刚收到这份报告时,是以十分愉快的心情阅读的。现在重新再读,心情依然激动。这份报告说明什么呢?斯大林从桌旁站起身,拿着烟斗,在屋年来回踱步。这说明德国士兵开始怀疑他们是不可战胜的超人了,他们抱怨将军乱指挥,使他们陷入了战争泥沼,看来战争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要赶快制订夏季战役方案。想到这里,兴奋不已的斯大林拿起桌上的电话:“沙波什尼科夫同志,请来一下。”
  总参谋长沙彼什尼科夫元帅老有经验,惯于识破诡谲多变的战役战略意图,善于估计和预测军事事态的发展,但这会儿他看着摊在办公桌上的两份报告陷入了沉思。
  一份是侦察部门送来的情报:“从可靠渠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