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是众多科学家共同 

努力的结果。沃森和克里克能够抓住时机,综合当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发 

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坚持不懈地日夜奋斗,终于摘取了这一伟大发现的桂 

冠。从1951年11月到1953年4月,短短18个月,就取得这样重大的成就, 

堪称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1953年4月,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和 

克里克的论文,同时发表了维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的两篇实验报告。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是生物学史上、也是 20世纪科学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 

一。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同获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弗兰克林 

因于1958年逝世而未授予。但她和鲍林在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建立中的 

杰出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2)遗传密码的破译和遗传中心法则的建立 

     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后不久,又发表文章说明DNA分 

子结构的遗传含义。他们设想DNA双螺旋结构就是基因,携带着遗传密码; 

在复制过程中,原来的一个双螺旋结构分子变为两个同原来完全相同的双螺 

旋分子。1956年,美国的科恩伯格(1918—)从大肠杆菌里分离了一种催化 

核苷酸形成DNA的酶——DNA聚合酶。1957年,他用含有4种核苷酸、聚合 

酶和DNA的无细胞体系合成了DNA。他的重要发现是,产物DNA中碱基比例 

和原先的DNA碱基比例相同。1958年,梅塞尔森(1930—)等用大肠杆菌研 

究DNA复制。实验结果证明,在细胞分裂中DNA确实是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产生的。1959年,美国生化学家泰勒(1916—)用氘标记碱基追踪DNA的复 

制。以上实验结果都证明沃森和克里克的设想是正确的。DNA双螺旋结构的 

重大意义显示出来,它解决了基因自我复制的分子基础问题。此后,基因是 

如何表达的问题,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在探求基因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时,面临一个难题:4种不同的碱基怎 

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不同的氨基酸。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于 

1955—1956年间用数字的排列组合来估算编码。他认为,应用3个碱基组成 



             3 

3联密码,4=64>20。由此他进一步推断一种氨基酸可能不只有一个密码。 

伽莫夫专门组织对遗传密码设计的讨论,克里克也参加了。1961年,克里克 

和布伦纳进行了研究密码比例和翻译机制的实验。结果表明,密码确是以3 


… Page 47…

联体核苷酸的形式代表着20种不同的氨基酸。1961年,美国科学家尼伦贝 

格(1927—)和德国科学家马太首先用实验确定了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是RNA 

上的尿嘧啶。这个结果一公布,在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人们竞相做实验测 

定各种氨基酸密码。到1963年,20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都被测出。到1969 

年,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已全部得到解答。经克里克建议,人们将它们排列 

成一个遗传密码表。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个表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可以与元 

素周期表在化学上的意义相比。 

     遗传密码的破译是一项有重大影响的成就。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从最高 

等的动物人类到最低级的生物病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密码都是一样的。遗 

传密码代表着生命现象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并体现了生命世界的高度统一 

性。 

     对于遗传信息通过什么途径来调节和控制遗传的问题,50年代人们也进 

行了大量研究。克里克在1957年提出一个设想:RNA可能是DNA和蛋白质之 

间的中间体。1958年,克里克又提出基因自我复制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中 

心法则”,即DNA把信息转给RNA,RNA通过中间的“受体”用信息指导氨基 

酸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这种受体很快被证实是一 

种转移核糖核酸。1961年,法国分子生物学家雅可布(1920—)和莫诺(1910 

—1976)证明在DNA与蛋白质之间的中间体是一种被称为信使RNA的多核苷 

酸链(简称mRNA),由于酶促作用及碱基配对原则,转录DNA分子所携带的 

遗传信息。同年,雅可布和莫诺还提出了半乳糖操纵子学说,说明了基因的 

调节控制作用。 

     1970年,美国生化学家特明(1934—)和巴尔的摩(1938—)在癌症研 

究工作中,各自独立地发现了逆转录酶。这一发现不但打破了中心法则的不 

可逆性,也为病毒可以改变宿主细胞的遗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对中心法 

则的一个重要补充,又一次轰动了生物学界。两人都获1975年诺贝尔生物及 

医学奖。 



                      3。细胞生物学与当代进化论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对细胞学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50年代,电子显微 

镜的改进及其他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以前无法看到的微细结 

构。60年代初,对细胞的观察已深入到亚细胞结构水平和分子水平,人们将 

细胞结构研究与功能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阐明生命的基本活动。细胞生物 

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诞生了。70年代,人们对细胞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可概括为:细胞是遗传信息和代谢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系统,是从小分子合成复杂高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系统,是一个内部 

有能量流动又保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这种认识与50年代前相比,不 

仅在结构上深入到新的层次,而且从功能上反映了生命活动的本质。此外, 

60年代以来,在细胞膜、染色体、线性体等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也取得 

了重大进展。 

     60—7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生物学分支的发展,生物进化理论 

已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一方面,原来的综合进化理论发展成为当代达尔文主 

义的新综合理论,又称分子水平的综合进化理论。它更加科学地说明了选择 

的进化机制和变异对进化的意义,成为这一阶段进化理论的主流。另一方面, 


… Page 48…

出现了中性突变进化理论和间断均衡学说,从不同的水平对进化现象加以说 

明和解释,并向当代达尔文主义提出挑战。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 

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本单位,进化是种群基因库变化的结果,突变、选择和 

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提出分子进化的“中 

性理论”,后来发展成中性突变理论。该学说认为,生物体中产生的突变大 

部分是中性的;中性突变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而且分子进化与环境无关。 

关于中性突变学说,仍存在很多争论。但它的出现标志着进化理论进入一个 

新的阶段,揭开了从微观水平研究生物进化的序幕。 



                        4。生物技术的发展 (一)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加工或不 

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跨学科技 

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及发酵工程等。当代 

生物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在细胞和亚细胞的分子水平上直接操纵生命,改造 

生物或创造新生物。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于70年初建立的。1973年,美国的 

科恩 (1935—)和博耶 (1936—)等人把两个不同的质粒拼接在一起,组合 

成一个嵌合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结果发现,这种嵌合质粒能够在其中复制 

并表达双亲质粒的遗传信息。这是DNA重组技术的第一个成功事例,揭开了 

生物技术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从生物基因中分离目的基因需要借助于切割酶。阿尔伯 (1929—)最先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原理。1968年,他从理论上预言了脱氧核酸限制切割酶的 

存在,并成功地分离了脱氧核酸限制性内切酶Ⅰ,但未获得实用价值。1970 

年,史密斯(1931—)根据阿尔伯的理论,获得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Ⅱ,实现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次年博耶找到了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已达百余种。它们为分子生物学的 

研究及基因工程提供了锋利的“手术刀”。内森斯(1928—)利用限制性内 

切酶分析病毒S 的基因结构,首次成功地绘制了第一个脱氧核酸的物理图 

               v40 



谱和核糖核酸的转录图谱,为动物遗传工程打开了途径。阿尔伯、史密斯、 

内森斯同获1978年诺贝尔生物学及医学奖。 

     1967年,世界上有5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了噬菌体TDNA的连接酶; 

                                                          4 



1974年,又从T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分离出了连接酶。如果把内切酶比 

               4 



作基因操作的“剪刀”,那么连接酶就是“浆糊”。此后,又有人发现了修 

补工具酶。这些酶的发现,使DNA的切割和连接问题得到解决。 

    DNA体外重组一般需要通过基因载体将目的基因DNA的片断拼接后再送 

入宿主细胞表达增殖。1973年,科恩等人研制的质粒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载 

体。1977年,博利瓦和博耶等制成了另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