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术何以失范 江新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 国际学术界腐败案例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於中国学术界具有“不学好”的本性,喜好学习外国人干的坏事,而不努力学习人家好的东西,并且他们倾向于拿国外的脏东西来当成自己的护身符,所以,我原本不想写这一部分,免得给这帮败类提供精神食粮。但转念一想,有比较才有鉴别。把外国人最肮脏的东西亮一亮,再拿它们与中国的脏东西比一比,不就更能说明中国的学术腐败是世界罕见的么?退一万步说,即使是中国的腐败分子真的能够从国外的粪便中找出几颗豆子吃,难道他们还能成仙得道不成?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1 哈佛大学:达西丑闻(主要参考文献: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约翰·达西(John Roland Darsee)是哈佛大学医学院一个附属医院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他的导师尤金·布劳恩瓦尔德(Eugene Braunwald)是哈佛大学教授、也是美国科学院当时心脏科学的唯一院士。在八十年代以前,由布劳恩瓦尔德指导过的130多名研究人员中,已经有40多人在美国的大学里获得了正教授和系主任的职位,而达西则被布劳恩瓦尔德认为是这一百多人中最优秀的。在1978…1981年间,达西作为主要作者,已经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是论文摘要)。1981年春,布劳恩瓦尔德为达西争取到了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的职位。 
   
  就在达西准备上任之际,他的三个同事发现了他伪造试验数据的证据。哈佛大学马上收回了给他的聘书,但允许他继续在布劳恩瓦尔德的实验室工作。五个月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发现达西提供的试验数据与其他人的数据有极大的出入,达西丑闻这才走出了哈佛大学。最终,达西发表的17篇论文、53篇摘要被撤销。NIH禁止达西在十年内申请或参加NIH的科研项目。 
   
  不过,达西丑闻的名气之大主要还是因为哈佛大学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出现了过失。达西从事的研究项目来自NIH,达西作假是在1981年5月被发现的,可是哈佛大学在NIH发现数据离谱之后,也就是半年之后,才正式通知NIH。在此之后,哈佛大学自己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八名成员中,有五名是哈佛的教授,尽管主任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担任。这个调查委员会在两个月内只开了两次会,没有与任何检举人面谈,就在1982年1月下结论说,达西作假仅限於已经发现的那几例。可是在1982年年底,由NIH组织的调查却表明,达西的论文几乎篇篇有假,他的作假历史可以上溯到他的本科时代。NIH的调查报告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哈佛大学处理达西事件不当。 
   
  哈佛大学很可能是从这个事件中吸取了一些教训。1988年,哈佛大学教授、暴力心理学权威弗拉兹尔(Shervert Frazier)涉嫌剽窃。哈佛大学果断地迫使这名教授退休。 
   
  评论:达西事件是最早受到美国政府全面系统地调查的科学作假案件之一,其影响非常大。美国学术界目前处理此类学术腐败案的一些习惯规则,如由外界主持调查,就是根据这个案例的最终结果形成的。如果用这个案件与中国科学院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案相比较,人们不难发现,中国科学院连最基本的、表面的调查都不肯做,更不用说什么深入调查了。其实,就个体学术行为腐败来说,伪造试验数据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祸根,其危害何止是抄袭剽窃的百倍千倍。也就是因为如此,那些当权的根本不敢去查:一旦这个盖子被揭开,暴露出来的就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2 麻省理工学院:巴尔第摩事件(主要参考文献: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巴尔第摩(David Baltimore)是美国生物医学界的传奇性人物。他26岁获得博士学位,36岁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37岁获得诺贝尔奖,52岁时(1990年)回到母校洛克菲勒大学任校长。在此之前,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可以说,他是世界生物学界的权威,是美国学术界的领袖。但在1991年,巴尔第摩被迫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之职,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以“巴尔第摩事件”的主角而闻名国际学术界。 
   
  那么,“巴尔第摩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巴尔第摩的一位同事在发表一篇论文时,由於使用了巴尔第摩实验室的数据,因此也把他的名字署上了。后来有人揭发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有假。此事惊动了美国国会,它的一个委员会并且举行特别听证会,要调查这个事件。本来,有问题的那部分内容不是来自巴尔第摩的实验室,因此这个作假案与巴尔第摩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少年得志的巴尔第摩却在关键时刻发表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公开信,说美国“一小部分外界人士要利用这个小小不言、正常的科学争执作为催化剂,另立新法来管制美国的科学。”这封信惹恼了美国国会和公众,这个事件也就从此被打上了“巴尔第摩事件”的烙印。 
   
  整个“巴尔第摩事件”的内容非常繁杂,加州理工学院的历史教授Daniel J。 Kevles曾写有一本厚达400多页的专著,名字就叫《巴尔第摩事件》(The Baltimore Case)。长话短说,NIH和国会的调查最后都得出结论说,巴尔第摩的那位同事确实造假,那个人也受到了与达西相似的处分。而巴尔第摩也被迫辞去了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职位。不过,在1996年,巴尔第摩的那位同事上诉成功,NIH撤销了五年前的结论,并取消了对她的制裁。巴尔第摩现在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 
   
  评论:学术界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所以理应受到社会,包括政府的制约。“巴尔第摩事件”之所以成为“巴尔第摩事件”,实际就是科学家的自高自大,结果引起了公愤。美国联邦众议员丁吉尔在驳斥巴尔第摩的那封公开信时就说,“你说国会不懂科学上的事情,却要插手科学,可是科学家在要求国会拨款时从来就不曾怀疑国会对你们的要求到底懂不懂。”不过,巴尔第摩自高自大自有他的本钱,而中国学阀学霸的自高自大则是一点本钱都没有。巴尔第摩最终为他的失误付出了代价,可中国的院士们却没有一人为自己的腐败行为损失一根毫毛。 
   
  3 斯坦福大学:“间接费用”丑闻(主要参考文献: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 
   
  1990年,就在“巴尔第摩事件”的硝烟在波士顿上空弥漫之际,在美国的西海岸爆发出了更大的学术丑闻:有“西部的哈佛”之称的斯坦福大学被联邦政府的一个会计揭发,说他们利用所谓的“间接费用”欺骗联邦政府的钱财。据这位会计估计,斯坦福大学在八十年代从联邦政府多索取了2…4亿美元。 
   
  什么是“间接费用”呢?“间接费用”是政府在发放科研经费时给予研究者所在单位的费用,用于房屋、水电、文秘等开支。一般来说,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间接费用率占科研经费的40…60%,超过上限,要签订“谅解备忘录”。在整个八十年代,斯坦福大学与联邦政府签订了90多个这样的备忘录,涉及金额二亿多美元,而名列第二和第三的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总共才签订了20个“谅解备忘录”。不仅如此,斯坦福大学拿到联邦政府报账的项目包括该校校长卧室的装修,他的婚礼招待会,斯坦福一家的墓地,甚至一艘豪华游艇的折旧费。 
   
  1991年3月,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调查斯坦福大学的这个案件。美国的新闻媒体也一拥而上,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最后,斯坦福大学校长辞职,斯坦福大学向联邦政府退还了100万元间接费用,外加120万美元罚款,尽管它拒绝承认自己犯法。 
   
  评论:斯坦福大学的“间接费用”丑闻是典型的集团腐败,但斯坦福大学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斯坦福大学后来专门请来公关专家来改善自己在美国社会的形象,外加其他费用,这个丑闻使斯坦福大学“直接损失”了3700万美元。这个丑闻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中国的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不惜使用说谎和欺骗的手段,打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幌子,向中国政府索取巨款。我之所以把北大清华欺诈案放到了学术界系统腐败这个层次,主要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的整体行为,并且打着“学术”的幌子。而斯坦福大学只代表了自己。其实,北大清华的校长们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搞欺骗,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为这个欺骗负道义和法律责任。 
   
  4 贝尔实验室:舍恩事件(主要参考文献:Anonymous。 Scandal Rocks Scientific Community; Service; R。 F。 Bell Labs Fires Star Physicist Found Guilty of Forging Data;Service:More of Bell Labs Physicist’s Papers Retracted) 
   
  从2001年起,国际物理学界出现了一颗闪亮的明星,他就是贝尔实验室的舍恩(Jan Hendrik Schö;n)。在短短的两年间,他发表了90余篇论文,绝大多数是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如《科学》和《自然》。有一段时间,舍恩每八天就发表一篇论文。他被誉为爱因斯坦第二,被视为诺贝尔奖的当然得主。不过,在2002年的9月,舍恩建立的这座科学大厦顷刻间土崩瓦解,他发表的论文被所刊载的杂志整批整批地撤销。仅在11月份,《科学》杂志就一次撤销了舍恩的八篇论文。 
   
  舍恩是德国人,事发时只有32岁。他的倒台,实际是早晚的事情。2002年春天,有人发现舍恩的试验结果根本就重复不出来,而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分别发现舍恩的三篇互不相关的论文却含有完全相同的图表。贝尔实验室马上开始了对舍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