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主】 我所接触过的校长以及各个方面的领导们,都有一种“中国官员”所特有的味道,表面上道貌岸然、风光无限,就算有一些人长得很“拿不出手”,但放到舞台上,那也肯定是“正面形象”的地下工作者。不熟悉的人见了他(她)们会立刻肃然起敬,但当和他(她)们熟悉(送红包)之后,会发现,原来脱了画皮之后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自从区教育局下令:择校费(说白了,其实就是赞助费)一律由局计财科收取。每年一度的、声势浩大的“总收费”开始了,这个时间是每年的8月份。我记得有一次机会使我亲眼目睹了那令人震惊的一幕:那是2005年的8月份,按惯例,给教育局计财科送沃尔玛购物卡(面值200),每人一张。本来应该在7月中旬的放假前送去,但共建单位的领导层和财务部门领导发生变更,所以给我们送购物卡的时候已经是7月末了,教师还好说,因为马上就会有召集日,可以发放完毕。财政局不同于教育系统,没有寒暑假,监察科和公共支出科也都送完了。但唯独教育局,因为学校放假后,局里也放假,按规定是:每个科室留一人值班,但实际上,也只有门卫做到了。
打了手机一问才知道,原来科里有两名会计正在上班呢!现在正在渤海饭店3楼的写字间收全区的“择校费”(就是把赞助费换个名字),我只好开车前往渤海饭店,这个饭店真是太旧!放在市中心有点影响市容的感觉,但又不拆迁,装修后照常营业。
乘电梯来到三楼,一出电梯门,哇!只见整齐划一的一排队伍,从电梯口一直排到电梯门口往右拐的一个写字间门前。呵呵,不用找了,直接顺着队伍往前走就看见一写字间内,科里的总会计和局机关会计正满头大汗地用点钞机过着一沓沓现钞,然后拿笔写些什么,以我的工作经验(学校也要收一遍的)应该是学生要进的学校名称、班级名、学生名、金额,最后是家长签字。为了不打扰她们工作,我准备找个合适机会再把购物卡尽早送出去,因为实在是太闷热了。
饭店也没有中央空调,闷热得使人很是烦燥,嗓子发干。但我发现,排队的这些家长,一个个都很严肃,没有人在乎天热的热汗直淌,也没有人在乎自己已经口干的嘴唇干裂,只是默默地排着队,一个挨着一个,眼睛直视前方的那个收钱的写字间。。。。。。
全区一共30所中小学,其中重点小学5个,重点中学(初、高中)5个。重点之中的重点,小学和中学各有一所,全国闻名。所以,家长为了能进这些学校真是打破了头,流血流汗也要把孩子往里面送,有的分数不够,那交的钱就更多。有时候,我觉得这些家长真的很蠢,因为现在的中国,打开面向世界的这扇窗之后,发现其实中国的所谓一流大学在国外连三流都算不上,家长费尽千辛万苦供孩子在国内读完重点的小学、中学,以至所谓的重点大学后,就会发现,面对他(她)们的,要么失业在家继续由父母养着,要么出国留学(打工)。
这个惊人的现象,早已被现在的社会验证为事实。所以,将孩子送往国外读初、高中其实由国内私营企业家发起的,但第二批,也是面积最大、最集中的人群就是教育系统的教师们,这股风从大学教师蔓延到中学教师、再到小学教师。但大多是让孩子在国内读完小学和初中,再送孩子去国外(世界发达国家)读高中和大学。因为这时,一方面孩子能自立;另一方面,出国读高中和大学的钱也准备好了。
但更多国内的家长,没有更多的钱送孩子去国外生活、读书,只能在国内的重点、非重点选择。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四个字:应试教育。只有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才会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虽然我查过历史资料,但我知道应试教育起源于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在清朝时期,还被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但发展到今天,却依然是我国的教育主体思想。
哲人们常说:有发展才会有进步,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借鉴之后,顺利过渡为现在的教育模式。我们学校出国考察归来的教师说:“在国外,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向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而教师对此非常鼓励。所以说:归根结底,中国的教育是强硬压迫教学,不要提出疑问,会做题、解题就是好学生,这纯粹是“八股文教学法”,由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当奴才!不会当主人!一个习惯于当奴才的人,怎能体会当主人的快乐?
我的孩子现在读小学,马上也要读初中的,而且所有学校可以任意挑选,这是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一个很大的福利。就像如果有家庭成员在铁路局、供电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社会资源性单位工作,那这个家庭坐火车、家庭用电、煤气、自来水也都是全部免费的,这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一个"特色",也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特色"。我可以在全区范围内随便给孩子挑学校、挑班级、挑教师,在其他单位工作的那些家长,谁敢说这样的话?没有!除了教育系统之外(以及其他单位有实权的领导除外),没有一个人敢说这样的话!
当然,高中肯定不在中国读,在澳大利亚读高中的生活费和学费,我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我考察了三个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最后决定等孩子初中毕业,直接送去澳大利亚读高中。为此,我在斯坦利移民公司办了澳大利亚的投资移民,其实不改变国籍,只是拥有绿卡。
我一边看着这些茫茫然、默默无语的交费人群,一边思索关于子女教育和人生未来的规划。最后,决定不等了,挤进写字间,直接把装在信封里的一摞购物卡(也不多,就一个科的人数)递给机关会计(因为她年龄比总会计大很多,是机关“老人”),耳语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在下行的电梯里,旁边有三位刚交完费的“母亲”家长,早已没有了刚才的沉默,在电梯里放肆地大声谈论着对于“赞助费"的不满。粗俗的语言让我很不屑,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而由这样的家长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也只能当个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