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帮会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十二月中,朱九涛死,德国传教士会同华人传教士商量继任人物,由冯云山等公推洪秀全,一致赞成。洪秀全做了传教士之后,对听道的先信口开河说了一通上帝和耶稣的伟大,三分之二的时间却在启发听众的革命思想。

  道光十七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边界的桂平、武宣二县交界的鹏化山去宣讲上帝教。桂平平隘山有一个缙绅,也是天地会会员叫做杨秀清,真个是有财有势。洪秀全得胡以晃的介绍,得见杨秀清,经洪秀全游说一番,杨秀清居然入了教。便借创办团练局攻匪为名,组织了雏型的“太平军”。

  当时清廷见上帝教徒,十分痛恶,因为怕得罪洋人,也只得敢怒而不敢言罢了。洪秀全又劝桂平富绅曾玉珩加入上帝教,曾玉珩禁不起洪秀全的怂恿,也便加入了。曾玉珩加入之后,洪秀全便把普通事务都交给他担任,自己又到各处游说,得黄文金等加入。黄文金是桂平金田村人,办着一个“保良攻匪会”,会员大多数都是三合会的弟兄。洪秀全得到了这支军队,便乘机起义。第一仗便把白炳文带的清军打得个落花流水。洪秀全便任为保良军大元帅,到处张贴“奉承天命,吊民伐罪”的告示起来。

  可是保良军军饷有限,欲图大事,一定要从物质方面打算。正好有桂平白沙人石达开原是三合会的重要份子,本是个举人出身,事母至孝,最得人心,又好结交江湖上英雄好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此时他在浔江一带,办理盐埠,浔江一带盐枭,无不敬畏,他不特是个英雄,而且是个大富之家,洪秀全便又去游说他。他闻洪秀全声名,又听见洪秀全谈吐,十分倾倒,毅然毁家助饷,和洪秀全合作。此时,洪秀全已得罗大纲、大头羊、大鲤鱼等允许合作。又有杨秀清、钱东平、胡以晃、黄文金、韦昌辉、冯云山、谭绍洸,以及兄弟洪仁发、妹妹洪宣娇、妹婿萧朝贵等文士武将的效力,又得各地三合会同志的帮助,声势浩大,和清兵战,势如破竹。竟收拾了满清半幅河山。

  太平天国当时能够获得胜利,虽则可以说是满清末叶朝政的腐败,不修武备,但是洪门的功劳是不可湮没的。而当时宣传的方法也确实不错。他们除掉借上帝教做宣传的工具外,又由冯云山,卢贤拔编撰一本宣传品,书名《真言宝诰》。这本书看起来像是上帝教的教书,实际上满篇都是“灭满兴汉”的文章。给同胞一记棒喝,洪秀全等后来都蓄发,易明朝服装。所以,满清叫太平军为“长毛”。本来闽、粤、桂等地的天地会、三合会的弟兄,无时无刻不在与满清作对,然而在组织上、联络上终究差一点。因此不免许多无谓牺牲,后来有洪秀全出来领导,洪门弟兄见有保障可酬壮志,所以无不乐从,而加入三合会和天地会的,也便日多一日。

  道光二十一年,中英交战,中国失败后,把香港割给了英国。洋人的势力更大,如上帝教的势力自然也更强盛了。此时洪门的总机关便设在香港。洪秀全既得上帝教的势力,又得洪门弟兄给他撑腰,一帆风顺,自是意中事了。 




 

 
 第四部分
   
国父孙中山

孙中山与洪门弟子的合影

洪门的龙头大爷郑士良  

国父认为这是一个起义的大好机会,于是派郑士良到惠州,纠合一班原有的同志——多数是洪门弟兄,——准备起事,派史坚如到广州准备响应,国父本身便率同欧籍将校,绕道回香港,打算潜入内地,组织一个有秩序的革命军,伺机救国。 




 

 
 哥老会的兴起
   
  太平天国洪秀全向南京进攻的时候,一方面三合会在佛山肇庆等地起事。广州已被包围,扼制了珠江的咽喉。

  当时清兵要运粮入粤,以作接济,知道珠江口给三合会占领了,才冒用外国旗帜,挂在桅杆上,通过三合军占领区。后来给三合军发觉了,意外获得了许多军火和粮食,于是声势更加浩大,清兵在粤,等于瓮中之鳖了。

  到咸丰四年十一月,广东全省给三合会所占领,擒获清兵俘虏,不能数计。后来清廷转托美国人出来交涉,三合会才把这些俘虏释放。因为三合会有排外的举动,给旅粤的英美人所痛恨,英美人便处处给懦弱无能的清廷以帮助,而使三合会不能得到顺利。其时,满清遭尽内乱外患的苦,弄得乌烟瘴气,束手无策了。

  这时候,在华南和外洋有三合会和满清作对。在华中,华北,便有哥老会的兴起。三合会和哥老会,不过是名义上差别,其实宗旨一样,都是洪门中的一个支流。

  由庚子直到光绪末年,可说是哥老会势力最盛的一个时期。

  太平天国时,忠王李秀成有一个谋士,名叫李昭寿,李昭寿是洪门中人,学识甚广,很得李秀成信任。李秀成在天长县一役,给清兵攻败之后,军队溃散,李昭寿遂被清廷所执,钦差大臣胜保怜其才,劝他投降清朝。李昭寿初不肯从,后来给胜保说好说歹,才算依允了。胜保奏知清廷,给李昭寿一个三品顶戴。

  不想这李昭寿虽然投降清朝,实际上却和洪门通声气,后来给清廷知道了,便把李昭寿拘禁起来,严刑拷打,李昭寿直认是洪门中人不讳,并且在公堂上破口大骂清廷的腐败。结果,他给清廷斩了头。

  李昭寿的儿子李丰,是一个刚毅的好汉,听说父亲问斩之后,在灵前起誓,要报杀父之仇,便在安徽加入了哥老会。入会后,便往江苏镇江访关熙明——他是江苏哥老会的负责人——李丰见了关熙明,言谈之中,十分投机,其时清廷遭受了洪杨和义和团之乱,兵力薄弱,国库尤虚,朝政日非,李丰要乘这个机会起事,关熙明深表赞同。二人便商量购买军火事宜,李丰毁家捐助白银六万两,作购买军火之用。关熙明又向会中人捐了些款子,便向镇江关英人弥逊处商议购买军火的事,弥逊见有利可图,自然一口答应,弥逊又给关熙明介绍关上的洋人,接洽运输的办法,弥逊自己请假去香港,和军火商订购枪械子弹。岂料这批军火运到镇江时,竟被清廷探知,把军火抄出。弥逊和关熙明、李丰等被擒。弥逊交上海英国领事馆查办,监禁了九个月,解送回国。可怜关熙明和李丰,壮志未酬,却给清廷枭首示众了。

  此案发生之后,长江各地哥老会中同志无不痛恨,要为关熙明、李丰报仇。而实力上又不能和清廷抗战,只得从小处和清廷作对,例如杀洋人、毁洋房之类,引起外交纠纷,使清廷的实力薄弱下去。所以那时长江流域的领事馆、教堂、海关,还有太古、怡和、日清等洋行,时常有烧杀的事情发生。这都是哥老会的人要想打倒清廷,才如此做的。

  后来事态越弄越大,清廷恐慌起来,才出赏格缉拿哥老会中人。捉到哥老会的主持人便可封官,告发哥老会的会员便可得到奖金。

  在光绪十八年时,在湖南和江西交界处的醴陵给清廷捕获哥老会会员四人,正在审问的时候,便有一千多个哥老会会员前来劫狱,和清兵冲突起来,结果把四个人劫了出去。清廷也不敢怎样。

  到光绪二十三年冬,哥老会重要份子毕永平、林述唐等到湖南和当地哥老会首脑李云彪、杨鸿钧、张尧卿、李堃山接洽起义大事,这时候,孙中山先生已在香港成立了兴中会,大家便有意去拜会孙先生。李云彪的意思却要等来年召集长江各埠的同志到湖南开了“英雄会”,有了具体的计划之后,再去和孙先生商讨起义的事,各人都表赞同。光绪二十四年,开完了“英雄会”,长江流域的哥老会有了切实的联络,并且有了相当的准备,去谒见孙先生的人在年底到了上海。二十五年正月,长江各埠哥老会代表李云彪、杨鸿钧、张尧卿、李堃山、何玉林、王金宝、刘家福七人到香港见孙先生和黄克强先生,商讨起义大事。大家公议推孙先生为哥老会的领导,积极准备,预备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三处发动革命的大事了。 




 

 
 国父与帮会之关系
   
  国父姓孙,讳文,字逸仙,别号中山。他是广东香山县——就是现在的中山县翠亨村人。

  国父的诞生是在七十五年前的十一月十二日。那时离“太平天国”、“鸦片战争”都不很远。所以父老们对于洪杨末造满清政府的残杀汉人,中英战起帝国主义压迫弱小国族的残酷情况,都曾身历其境。每逢茶余酒后,偶然回忆起来,便免不了滔滔不绝的讲演一番,以 此孙先生耳熟能详,从小就有了种族观念,可见国父手订救国救民救世界的三民主义,首列“民族主义”,其原因是很远的。

  国父在八九岁时,思想行动,已有异于常人,他对村学究不给学生讲书只叫学生高声瞎念的教学法认为不合逻辑。因此提出强有力的质问来:

  “先生!这书里说些什么?我一点也不懂,你也不替我讲,尽管读有什么用?”

  学究先生意外地听到这种质问,气得连胡子都翘了起来。

  “你敢不听教训?随随便便的胡说乱道。我非打你几戒尺不行!”

  “戒尺抓在你手里,我是没法子叫你不打的。不过我告诉你,你要不给我讲明书里的道理,我是不再背书的了。”国父很倔强地这样答复他。

  这真出于老学究意料之外,塾中惟一的权威工具——戒尺,竟会吓他不住,只好破例地给他讲书。中山私塾教师的给学生讲书,就是由国父幼年雏形的革命争出来的。

  香山是个傍海的县份,民众稍有积蓄,便免不了海盗的光顾,翠亨村当然不能例外。当国父年十一岁时,有一天村中一个新自美洲回国的侨商家里竟被海盗劫掠一空,事主忍不住地叹气说:“这些财物是我在外多年的血汗换来的。本想带回祖国给桑梓办点公益事业,现在是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