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门中。等何进从长乐宫出来,张让诈称皇太后又有诏令,宣召他前往禁省,把何进骗到嘉德殿前。早已准备妥当的宦官一拥而上,将何进围在中央,张让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这个杀羊出身的下三滥,忘了今天的富贵荣华是怎么来的?翅膀硬了,就忘恩负义。天下溃乱,难道仅仅是我们这些人的罪过吗?你说我等秽浊,公卿百官又有谁忠正清白?”张让此番数落,对于东汉政治的腐败,可谓一语中的。话音刚落,尚方监渠穆上前一剑,砍下了何进的人头。然后众宦官关闭宫门,以中黄门拒守,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很快,何进被杀的消息传出宫外。袁绍的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立即向宫中进攻。此时,日已西落,暮色沉沉,袁术索性派人焚烧了南宫的宫门和东西两宫,企图逼迫张让等出宫。夜幕之中,火光冲天,张让急忙到长乐宫向何后奏报:“大将军手下兵马已经造反,正在焚烧宫殿,进攻宫省,形势危急,请太后陛下出宫暂作躲避。”何后不知真相,便和少帝刘辩、陈留王(渤海王)刘协等一干人被张让挟持着从复道(宫中的秘密通道)奔向北宫。这时,尚书卢植手持长矛赶来,救下了何后。
宫外何苗与袁绍已将赵忠等人捕杀。何进的亲信吴匡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又怀疑他与宦官通谋,率兵与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攻杀何苗,将何苗弃尸于宫苑之中。袁绍派兵关闭北宫大门,瓮中捉鳖,逮捕了所有的宦官,然后不分老少统统处死。这场大清洗,有二千余宦官被杀。据说,甚至有人因没留胡须被当作宦官误杀了。
张让等人在何后被救免后,仍挟持着少帝,乘着夜色逃到黄河边的小镇——小平津(今河南巩县西北)。谁知,卢植与闵贡等随后追来,张让等走投无路,跳河自尽。至此,东汉宦官被斩尽杀绝。
覆巢之下:东汉灵帝思皇后何氏(5)
此时,董卓已率大军赶到了洛阳城西,远远望见城内火光冲天,知道有变,急令军队直扑洛阳城而来。天快亮时,他已到了洛阳城西门外。探马报知少帝在城北,于是,他拨转马头向城北而来。在北邙阪下,董卓与少帝、卢植等人相遇。董卓见自己到洛阳时,已经接近这场大屠杀的尾声,想争个奇功,便打算仗恃自己兵强马壮拥立刘协,董卓像
废掉少帝。当他提出废立之事后,立即遭到袁绍、卢植等人的反对,但在他的淫威之下,袁绍被迫逃奔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卢植被免官后也逃隐上谷(今河北易县),朝中再无人敢有异议。这样,董卓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光熹元年(189年)九月间,在洛阳宫中的崇德前殿,董卓借群臣朝会之机,胁迫何后,要她下诏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帝。此情此景,何氏虽为皇太后,亦无可奈何,只得任凭董卓摆布。于是,少帝被扶下金殿,封为弘农王,北面称臣,刘协被推上帝位,即汉献帝。
董卓为所欲为、凌虐朝廷,何后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但敢怒而不敢言。何后在大殿之上,只是哽咽流涕,暗垂伤痛之泪。她也许在痛惜、怨恨何进无能,竟将董卓这条恶狼招引到朝廷,到头来却受他的窝囊气。大殿内的满朝文武见状也都含悲忍痛,但慑于董卓的淫威,没有一个人敢放声说话。
扶持献帝登基后,董卓觉得依旧临朝的皇太后有些碍手碍脚,便向她开了刀,把何氏与董氏婆媳之间的不和抖了出来。他说:“皇太后蹙迫永乐宫(董太后),至令忧死,有悖于婆媳之礼法。”随后,将皇太后何氏囚迁于永安宫中,为自己下一步垄断朝政铺平了道路。董卓俨然大权在握,自称太尉(次年又称太师),加钺(意味着可以专杀)、虎贲等名义,并主持献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汉”。这一年,其实是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少帝刘辩被立后,两次改元为光熹、昭宁,若加上这年九月董卓为献帝所改的永汉年号,一年竟然有四个年号。问题是改为“永汉”以后,这个年号也没有使用到年底,在十二月时,“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最后仍然是改回到灵帝中平六年的纪年。这一年朝政的混乱可见一斑。
何氏被废后次日,就被董卓派人鸩杀。董卓只令献帝到城中的奉常亭举哀,也不令公卿以下服丧,安葬之日,公卿只穿白衣而已,根本不成丧礼。
何后之死,可谓冷冷清清。
何后刚刚入土,弟弟何苗又被董卓开棺抛尸,弃于道边。母亲舞阳君也被杀掉,被抛尸于宫苑的杂木丛中,死无葬身之地。何氏全家算是满门遭祸,与宦官同归于尽。不久,何后的儿子,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也被董卓派人毒死。
据说,少帝刘辩临死时,曾对妻子唐姬大放悲歌:
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事过不久,天下豪杰纷纷以讨董卓名义起兵。董卓见关东地区压力重重,索性一把火焚烧了汉家在洛阳的宗庙和城郭,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同时逼迫百姓一起随行。很快,倒行逆施的董卓在一片征讨声中被人杀死,夷灭三族。此后更是豪强割据,诸侯并起,天下乱作一团,献帝完全成为任人摆布的小傀儡。东汉王朝从此名存实亡。直到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献帝禅位建国,东汉才寿终正寝。此后遂有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一晃就是几十载。群英登场聚会,争战杀伐不息,演绎出好一场轰轰烈烈的英雄传奇来。
第五部分
乱国毒后:西晋惠帝皇后贾南风(1)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灭亡,魏、蜀、吴鼎足而立,天下三分。直到西晋司马氏建国,天下归一。晋武帝司马炎开国,大封同姓宗室,委以军政实权,又种下了皇室厮杀纷争的祸根。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司马炎的儿媳——惠帝皇后贾南风的出场,不仅引爆了这一隐患,而且由于她的推波助澜,酿成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刚刚归于一统的王朝重又陷于分裂混乱的局面,西晋也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贾南风擅权十年,左右皇帝,国由她而丧,身由己而败,乱国毒妇,史留恶名。
一个贾南风,差不多可以叙述半部西晋史。
家世门风,有母妒暴
贾南风,小名旹,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祖父贾逵,曹魏时曾任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晚年得子,欢天喜地,认为必有后福,当有充闾之庆,给儿子取名为充,字公闾。贾充就是贾南风的生父。
贾充在曹魏时任大将军司马昭的军中司马、长史等职,后为廷尉,爵封宣阳乡侯。他能言善辩,为人巧慧,很得亲信。司马昭是曹魏重臣司马懿的儿子。曹魏末年,司马氏势力如日中天,权倾朝野,司马昭为晋王,更是势压公卿,连国君也忍让三分。魏主曹髦深知司马氏久有篡位之心,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贾充作为司马昭心腹,也积极地为其摇旗呐喊。后来,贾充奉命带兵杀死曹髦,并劝司马昭取代曹氏另立朝廷。司马昭以为时机不成熟,仿效当年魏武帝曹操故伎,不肯受禅于汉室。于是,另立曹奂做了傀儡皇帝。
司马昭做晋王后,曾想立次子司马攸为世子(诸侯王爵位的继承人)。贾充劝阻说:长子司马炎聪明神武,胆识过人,身材魁梧,有超世之才,又宽仁孝慈,有人君之德,能归附人心,应立长子为世子。这样司马炎得以世子身份继承晋王爵位。司马昭临死前,拉着司马炎的手,谆谆嘱咐他说:“真正知你者,是贾公闾呀!你不要辜负于他。”贾充因此很得司马炎的倚重,不久被拜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封临颍侯。
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司马炎在贾充、裴秀等人协助下逼令曹奂禅位。司马炎受禅称帝,史称晋武帝,建元泰始,定都洛阳。贾充因功被加爵鲁郡公,拜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又拜为侍中、尚书令之职,参与枢密机要,一时朝野侧目。
晋武帝像贾充在政治上春风得意,在家中却遇到了大难题。
贾南风的母亲广城君郭槐,是城阳太守郭配之女,系贾充的续弦。贾充的原配夫人李氏出身名门,端丽贤淑,嫁给贾充后生下贾荃、贾濬两个女儿,后受其父株连被流放边地,贾充才娶了郭氏。这个郭氏夫人是个醋坛子,生性妒忌,甘露元年(256年)生下贾南风后,更是变本加厉。她对贾充身边的所有女性都心怀戒备,若是看到谁同贾充有来往,就会醋海生波,闹得贾充人仰马翻,不可招架。
贾南风的弟弟贾黎民3岁时,乳母带他在家门口玩耍,贾充走来时,小儿子张着手,笑着让父亲抱。贾充便上前弯腰很亲热地拍抚他。这一幕正巧被郭槐碰上,她以为乳母跟贾充有私情,不问青红皂白,竟将乳母鞭打而死。贾黎民因乳母弃世最终也得病而死。后来,郭槐又生下一个男孩,仍找来乳母喂养。有一天,乳母抱着孩子在院里,贾充上前抚摩孩子的头,郭槐又认定乳母有意勾引贾充,不由分说又将乳母活活打死,这个儿子也因此早夭。
司马炎称帝后,贾充元配夫人李氏获大赦回到洛阳。为了成全他们夫妻团圆,司马炎特降恩诏允许贾充置左右夫人,迎归李氏。晋武帝的意思是贾充迎归前妻后,仍可给郭槐以正妻夫人的名分,也免得让贾充难堪。贾充谢恩回家,告诉了郭槐,哪知郭槐火冒三丈,根本不顾皇帝的诏命,对贾充一阵数落:“这些年我跟你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容易吗?你有今天,别忘了我的功劳。休想让那小妖婆在我跟前碍眼。”贾充见她不依不饶,怕她再撒泼使性,干脆谢绝了武帝的恩诏,断了要置两夫人的念想,在城中永年里为李氏另修了一处宅院安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