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艘X…23微型潜艇已经在海底行进了48个小时。它肩负的任务是,为盟军的登陆艇发起最后攻击指示精确的登陆地点。这是第一艘到达进攻地区的舰只。
  在这艘潜艇的引导下,没过多久,成千上万艘舰船,从小登陆艇到大战舰,借着英吉利海峡弥漫的雾气,一排一排,一列一列魔术般地出现了。
  H时之前
  登陆前火力准备的空中轰炸,早已于午夜开始。
  黑暗的天空中不时传来重型轰炸机大编队的引擎声,这声音低沉而又有力,仿佛要把整个天空连同德军地面防御设施一起震碎不可。
  不一会,引擎声被飞机的俯冲呼啸声和炸弹的爆炸声所掩盖。黎明前灰暗的大地上不时发出炸弹爆炸的闪光。。
  按照战前的火力准备协同计划,空中轰炸首先由重型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对经过选择的德军岸炮阵地进行攻击。
  在5时前这段时间内,英军的1056架重型轰炸机对德军10个最重要的海岸炮连以及登陆附近的通信设施倾注了5000多吨炸弹,德军在滩头上的海岸炮阵地纷纷中弹起火。
  紧接着,美军第8和第9航空队的1630架“解放者”式、“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对德军防御工事实施了猛烈的空中攻击。这些飞机向海滩防御设施倾注了4200吨炸弹。轰炸一直持续到部队开始抢滩登陆前10分钟。
  火力支援舰只于1时40分就进入了指定的航道抛锚。在空军的轰炸机刚一完成任务退出,海面上各种火力支援舰炮就喷射出一道道耀眼的火光,成吨的炮弹犹如倾盆大雨,在纳粹自诩为“大西洋铁壁”的海防要塞上开了花。
  当各型登陆艇刚一到达指定位置,火力支援舰就立即向德军岸上实施火箭齐射。
  如此密集而协调的火力支援,在以往的登陆作战中还从未有过。
  5时50分,德军一个尚没被摧毁的岸炮连突然向盟军的驱逐舰“菲奇”号和“科里”号开火,2 艘驱逐舰的周围顿时掀起了十多个高高的水柱。20分钟后,德军圣瓦斯特的大口径炮连,也对正在离海岸3100米处扫雷的一艘扫雷艇进行猛烈射击。
  英军的轻型巡洋舰“黑王子”号立即还击,把敌炮连的火力引向自己,使得那艘扫雷艇得以继续扫雷。
  5时36分,德军的重型炮弹开始落在盟军的各重巡洋舰附近。
  此时,随着各运输登陆艇的临近,盟军海军编队司令决定实施预定的舰炮火力准备,瞬时间各舰都向其指定的目标开火。
  6 时10 分,支援飞机按计划开始在“U”编队与海岸之间施放烟幕,但是负责掩护“科里”号的那架飞机被德军防空炮火击中,拖着一道浓烟,坠落海中。“科里”号战舰因无烟幕掩护,成了德军几个岸炮连集中射击的目标。为躲避敌人炮火的射击,“科里”号在狭窄的水域内快速进行机动航行,并不停地射击。可是,没多久“科里”号碰上一枚水雷,只见“科里”号军舰的中部突然“轰”的一声燃起了大火,很快地倾斜、沉没了。
  此刻,其他扫雷舰艇正在紧张地在换乘区、上陆通道、火力支援舰只的接近航道和火力支援区内开始扫雷。
  随后,登陆输送编队陆续到达指定海域,英、美军分别在离岸7 海里和11 海里处建立了换乘区,在灯标的指引下,沿清扫过的航道各就各位,然后陆续放下小舟,18 万登陆部队已做好准备,等待着换乘时刻的到来。
  在盟军的“霸王”作战计划中,美军选定的登陆滩头是沿康但了半岛东海岸下半段向东延伸到贝辛港以东的“犹他”滩头和“奥马哈”滩头;英军和加拿大军队选定的登陆滩头则从贝辛港一直向东,延伸到乌伊斯特勒昂,分别叫做“黄金滩”、“朱诺滩”和“剑滩”。两条登陆线的长度均在45公里左右。
  美军进击任务由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指挥的第1 集团军担任;英、加军的进击任务由迈尔斯·登普西中将指挥的第2 集团军担任。整个“霸王”作战由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委托英国陆军中将蒙哥马利直接指挥。
  登陆作战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突击上陆阶段就要开始了。
  “犹他”滩头
  “犹他”滩头是美军第4 步兵师登陆的地点。这是康坦丁半岛东岸的一段长达15 公里的海滩,海滩本身是一段坡度不大的黄沙坡,纵横着数不清的小溪。沙坡上有几道抗登陆障碍物,低潮时这些抗登陆障碍物大约有270—360 米宽。
  越过障碍之后,就是几米的干沙滩,那里到处都是浮木、海草和贝壳,在干沙滩的后面是90—136 米低沙丘地带,有的沙丘上长着野草。
  靠着沙丘对海的一面,德军筑起了一道混凝土壁垒。在实际登陆的部分海滩的北端,沙丘比其他地方稍高些,叫做瓦拉村,这是用离那里最近的一个内陆村庄的名字来命名的。
  海滩的后面则是淹没了的牧场,向内陆延伸大约3.2 公里。若干条堤道穿过这些泛区,它们是通过沙丘到达海滩的捷径。
  为登陆需要,美军将这一长长的海滩分成8 段,各段都以英文字母命名,每段再分成红绿两滩,但是,第一梯队实际只使用了最南端的两段。
  4 点05 分,东方天际渐渐泛出了鱼肚白。美军“贝菲尔德”号运输舰及其随行舰艇在这里抛锚,换乘开始。选定为换乘区的水域位于靠海一面约10公里处,距离海滩高潮线19 公里,盟军登陆兵从送输舰船换乘到登陆用的小型冲击艇上。
  美军的运输舰在浪头高达6 米的海峡彼涛中抛锚。下降的铁锚链条在链管中发出震耳的嘎吱声,然后是铁锚投入英吉利海峡黑色水面所击起的水溅声。
  即将登陆的士兵们早就在悬挂在吊艇架上的20 艘小型登陆冲击艇中等
  待,小艇离水面很高,不停地在空中晃动。忽然,舰上的扬声器不停地广播:“放艇!”于是,吊艇架的绞车嘎吱嘎吱地响了起来,小艇开始下放。
  这是个紧张的时刻,看上去仿佛是海浪把小艇从军舰的两侧掀了出去。小艇在水面上漂浮不定,直到小艇的螺旋桨发挥作用为止。这些小艇在黑暗中上下翻腾,里外湿个透,然后穿过一段漫长的波涛汹涌的海面,朝着预定的集结区驶去。
  整个登陆部队编为26 个艇波,它们将在控制艇的引导下向海滩冲去。参加突击的32 辆两栖坦克,利用康但丁半岛的有利地形也安全下了水,其中28 辆完成了2 海里的航程,与第一批突击部队一起登上滩头。
  从5 点30 分开始,舰炮开始进行密集的火力准备,遮天盖地的炮火使登陆兵无法看清岸上的任何目标,第一波登陆艇只能靠罗盘导航驶向登陆点。
  实际上,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晴朗日子里,从这个换乘区向海岸方向眺望,也只能看清圣马科夫岛,而看不清海岸,甚至快到岸边时也看不见能够帮助登陆艇艇长辨别位置的塔尖、楼房和明显的高地。
  5 时42 分,在忙于登陆的舰船中,突然听到“轰”的一声,顿时火光冲天,1261 号钢壳猎潜艇触雷沉没了。15 分钟后,579 号坦克登陆艇在驶往绿滩中也触雷沉没了。
  6 时30 分,即原定的H 时,美军第4 师步兵涉水90 米后准时上陆。令他们奇怪的是,他们既没有遇到拍岸浪,也没有遭到德军的射击。他们的眼前是一片静静的沙滩。
  但是美军上岸后马上发现,这里根本不是原定的登陆点,而是向南偏了1800 米!
  登陆部队攀爬上前滩,前进了450 米,只遇到一些零星炮火的袭击,这不禁使他们又惊又喜。原来,这个滩头的后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洪水,德军一直认为盟军根本不会在这儿发起进攻,因而,部署在这个滩头上的德国兵战斗力比较差,不像驻守其他大部分防线的德军那样都是些坚韧顽强、训练有素的作战人员。
  此时,许多德国兵被震耳欲聋的炮击吓瘫了,一直龟缩在掩体内。
  况且,这里的防御工事既少又弱,而且埋设的地雷也很少。这一意外的发现使登陆指挥官改变了原来的决心,各突击艇波就在这里上陆。
  很快,各种涂了颜色的巨大的屏幕和其他表示“T 绿滩”和“U 红滩”的标记在这里树立起来了。它们都是为了利于后续部队登陆而树立的醒目标志。接着,突击工兵开始排除地雷和海滩上的障碍物,为蜂拥而来的后续部队扫清道路。
  远处,那些坚守在大炮旁的德军,看到泡沫飞溅的海浪中冷不防冒出了坦克,而且还喷吐着火焰和高爆炮弹,不由得吓愣了。这时德军虽已调转炮口对准这个滩头进行轰击,但潮水般的美军登陆步兵、炮兵、坦克和军车还是不断地涌上滩头。这些部队在两栖坦克的配合下,沿着跨越洪水区的堤道迅速向前推进。有些堤道的出口处在前一天晚上就已为盟军伞兵部队所占领。
  到了傍晚,美第4 师仅付出了伤亡197 人的代价就已到达了卡朗但与圣梅尔一埃克利斯之间的主要公路一线,在这里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铁壁”。
  “奥马哈”滩头
  “奥马哈”滩头是美军陆军第5 军的第1 步兵师和第29 步兵师登陆的滩头。美军霍尔海军少将指挥的“O”编队担任运送任务。然而,这个滩头登陆的情况可远没有那么走运。
  “奥马哈”滩头海滩宽6.4 公里,两端各有一道高达30 米的悬崖峭壁俯瞰着滩面。滩面先是一段很长的沙质岸坡,岸坡尽头是陡峭的鹅卵石边岸,大部分边岸后面筑有防波堤。一部分边岸后面虽然没有防波堤,但那儿尽是柔软的沙丘,车辆同样无法通过。离岸不远还有一块海拔45 米的高地,也俯瞰着滩头。
  整个滩头一共只有4 条狭隘的河谷可供车辆开上这块高地,而每条河谷内都横亘着一条注入大海的溪流。在这些天然屏障的后面,又是一片沼泽地,只有一条铺石公路和几条马车路从中穿过。
  这个滩头是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