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原指上帝只有一个,包括圣父、圣子、圣灵(或称圣神)三个“位格”, 

后泛指三个人或三种物的密切结合。“泥足巨人”比喻外强中干。“千年王 

国”代指理想世界,黄金时代。“示巴女王”用来代指美女。“巴比伦塔” 

形容空想计划。“流着奶与蜜”形容富饶美丽的地方。“埃及的黑暗”喻指 

一团漆黑或暗无天日。“耶利米哀歌”指凄苦哀怨的歌曲。“迷途的羔羊” 

适用于迷路的走正道者。“犹大的接吻”形容以友善与爱戴为掩饰的叛卖行 

为。“旷野里的呼声”用以表示得不到响应的呼唤或者号召。“所罗门的智 

慧”形容对事物聪明无误的判断。“旧皮袋里装新酒”比喻旧形式与新内容 

的不协调。“房子造在沙土上”比喻根基不牢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已成为世 

界通用的语言。如果说,过去不懂《圣经》,难以了解西方文化,那么,随 

着世界各民族的融汇与交流,今日,不了解《圣经》,便很难理解整个世界 

的特别是欧美各国的哲学、伦理、法律、政治、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 

文化艺术和精神领域了。 

      《旧约》是希伯来民族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块瑰宝。 


… Page 55…

                             四、古代印度文学 



                         1。古印度的社会文化概况 



      “印度”之名源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梵文为Sindhu,最早见于波斯 

铭文。希腊学家希罗多德和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在其著作中都有关于印度历 

史的记载。在中国汉代史籍中,把印度译为“天竺”或“身毒”等。玄奘所 

著《大唐西域记》始改译为印度。 

     (1)印度的地理位置及所含范围 

     印度次大陆位于亚洲的南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像一个天然屏障把它同 

亚洲大陆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横亘大陆中部的温德亚山脉 

把印度分为两半。北半部主要是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南半部像一个三角形半 

岛伸入印度洋中,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北半部的两河冲积平原, 

为古代两大阶段城市生活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这里先后孕育出印度 

河文明与恒河文明。这是古代印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印度历史 

上一系列重大事变的主要舞台。南半部半岛,有德干高原纵贯其上,那里有 

富饶的森林和矿产,山地起伏,多沼泽草原。高原两侧的沿海地区,气候良 

好,适宜于农耕,也有利于商业发展。 

     古代印度泛指印度次大陆的广阔地域,是这一地区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 

称。因此,古代印度史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 

尔、锡金和不丹等印度次大陆所有国家的古代历史。 

     (2)古印度的社会发展概况 

     据史迹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两三千年以前,印度河已进入青铜文明时 

期,其居民为达罗维荼人。大约在公元前18世纪左右,从北方侵入了雅利安 

民族,他们到印度之后,留下了关于他们活动的文字记录,这就是《吠陀》 

和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和早期《奥义书》。这个时代一 

直延续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史称“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时,可能还是游牧民族,征服印度北部后,逐渐建 

立起奴隶社会制度。他们把人分成四个阶级,即四种姓。第一等是僧侣,名 

叫婆罗门,掌管宗教事务;第二等是贵族,名叫刹帝利,掌管行政事务;第 

三等是平民,名叫吠舍,从事工农业劳动;第四等是奴隶,名叫首陀罗,没 

有人身自由。体现这种阶级制度的思想体系,便是婆罗门教。 

     吠陀后期,文化东移,从印度河流域逐渐转移到恒河流域。同时形成了 

一些各不相属的奴隶制国家,号称“十六大国”,其中最有名的是摩揭陀国 

和临儿国。这些国家互相攻伐,没有统一领主,史称“列国时代”,下限到 

公元前 4世纪左右。列国时代的最大国家摩揭陀,曾有悉苏那伽王朝和难陀 

王朝。前一王朝有瓶沙王征服鸯伽国,乌达耶兴建华子城的壮举;后一王朝 

却正逢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26年东征到印度河流域来,遭遇大难。 

后由大臣月护 (孔雀,旃陀罗笈多)驱走了希腊亚历山大所留下的马其顿总 

督,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起孔雀王朝 (公元前321——公元前184年)。 

到宾头沙罗时,又收入阿富汗和俾路支,合并德干。再到阿育王时,征服羯 

■伽国,宏扬佛教,并传佛教入中国、日本、缅甸、暹罗、南洋,并与缅甸、 

叙利亚、埃及通商,而成为古代印度疆域最大的时代。 

     (3)佛教的兴起与印度古代文化 


… Page 56…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的列国时代。 

    在古印度的奴隶制时代,存在着为奴隶主阶段服务的婆罗门教。婆罗门 

教是多神教,崇拜全知全能的梵天 (婆罗门)大神,相信天堂和轮回,且有 

烦冗的礼拜仪式,是为婆罗门等级服务的宗教。随着列国纷争,刹帝利等级 

的日益强大,他们便不满于婆罗门等级的特权,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大商 

人的上层吠陀阶层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样,以反对婆罗门教为旗 

帜的佛教与耆那教便应运而生。 

    佛教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 (公元前557——公元前477年)是印度释 

伽族迦比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 

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 

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初无所获,经过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 

菩提树下“成道”,觉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 

信徒说苦、集、灭、道“四谛”及正见等“八正道”,佛经称为“初转法轮”。 

其后45年间,在中印度各地游行教化,广得信徒,都尊他为佛陀——觉悟者。 

本民族的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宣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等级观念,所以在下层民众中很快 

得到信仰,后经阿育王宏扬,传遍亚洲各地,终于成为世界性宗教。 

     古代印度文学的发展,与其历史发展与宗教演变相适应,可分为吠陀时 

期与史诗时期。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产生了著名的 

 《吠陀本集》与解释《吠陀本集》的《梵书》——《森林书》与《奥义书》。 

史诗时期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相当于列国后期到统一时 

代,产生了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影响广泛的佛教文 

学。 



                        2。古印度的 《吠陀》文学 



      《吠陀》是印度最古的文学遗产,是印度人在世界文学史上“说出的第 

一句话”,也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1)“吠陀”的含义及总体内容 

     “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后来,经过婆罗门的解 

释,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宗教的“圣典”,是神示的“圣智”或“圣经”。 

      《吠陀》是古代印度的宗教文学,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00 

年之间,共有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和 

 《耶柔吠陀》。 

      《梨俱吠陀》是赞美诗集,在四部之中最为古老,最为重要;《娑摩吠 

陀》是音节旋律集;《耶柔吠陀》是祷告仪式集;《阿闼婆吠陀》是咒语集。 

这些带有宗教色彩不同体裁的歌谣,反映出古代印度的神话传说、劳动生活、 

婚姻爱情、风俗习惯以及部族战争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具有很高的史学与美 

学价值。 

     (2)《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是《吠陀》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000 

年左右,赞颂诗1017首,另外附加11首,共为1028首,约1万余节,4万 

余行。据其中所遇见的地名判断,它最后形成于旁遮普和恒河上游一带。 

    a。《梨俱吠陀》中的颂神诗 


… Page 57…

      《梨俱吠陀》中,歌颂因陀罗神的诗歌大约250首以上,约占诗篇总数 

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歌颂火神阿耆尼的,有200首以上,约占诗篇总数的五 

分之一;再次是歌颂酒神苏摩(一种植物,可榨苏摩酒)的,有120首左右, 

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强。 

     因陀罗是《梨俱吠陀》中着力歌颂的英雄神灵。最初阶段,印度次大陆 

的原始居民把因陀罗表现为火的创造者、雷雨之神、生产能手和劳动英雄。 

到征伐战争阶段,人们又把他歌颂为军事征战中的英雄。最后,因陀罗上升 

到众神之上,不管是“天神”,还是“地祇”,都得向他致敬。这表明:当 

时正处于多神崇拜向少神崇拜的转化过程之中。最初作为自然神的因陀罗也 

开始向社会神方面转化。这种变化,正是阶级的出现和国家产生这一社会变 

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 

     b。《梨俱吠陀》中的其他内容 

      《梨俱吠陀》作为印度早期的诗歌,除了崇敬神灵的主要内容之外,还 

反映出古代印度人的劳动、爱情、民情、风俗等方面的丰富社会内容。特别 

是那些反映男女互相爱慕,抒发悲欢离合的爱情歌谣,清新纯洁,生动感人, 

表现出健康的恋爱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